已知宇宙中最複雜的存在
其實是人類的大腦!
我們大腦有著100萬億條神經通路,它們組成了一個龐大網絡,這些神經通路的數量比銀河中的星星還多。我們的大腦還有860億個神經元,它們就是那些極小的、能發射電信號的腦細胞,依靠它們,人類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
本集我們將帶大家進入人類了不起的大腦!
在這個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是沒有大腦的,特別是那些最古老的生物,它們已經成功地生活了數億年。比如,珊瑚。
那些沒有大腦的珊瑚群,雖說也可以煥發出超級蓬勃的生命力,但是永遠也無法移動。
在無腦生物的國度裡,哪怕只是非常小的傢伙,只要有了大腦,它就能擁有不可超越的優勢。你看這隻尋找著寄居地的小海鞘,它的神經元可以探測光源或是扭動尾巴,幫助它找到適合寄居的巖石。
然鵝,它們找到之後,會先丟掉自己的尾巴,再吃掉那些指揮自己移動的神經元,徹底結束自己漂泊的生活,慢慢長成一隻「無腦」大海鞘……宇宙給了它們寶貴的神經元,它們卻用來吃掉,完美演繹出了「用進廢退」的含義。
當這樣的神經元來到人類的大腦中,我們當然不會吃掉,反而利用它們進化成為最最最與眾不同的生物。我們製造出太空飛船,建造出城市,創造出音樂等等美好的一切。
智者為王是一個不變的定律。如果人類沒有了大腦,和一群珊瑚又有什麼區別!
在蒙古,獵人最好的搭檔是鷹。鷹就像一臺精良的望遠鏡,它可以看到三公裡以外的獵物。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這個能力是它求生制勝的法寶。
眼睛可以傳遞關於周圍環境的大量數據,這些關乎安危的數據需要一個強大的處理器。所以,一個擁有視力的動物,一定擁有更強的大腦。
控制行為的大腦與外部環境相連,開啟了感官的世界。這使地球上的生物進化出了一系列的感官,每種感官都必須能精準判斷瞬息萬變的環境。無論是在貧瘠的沙漠,茂密的叢林、還是成群的大洋暗礁,甚至是冰雪覆蓋的北極荒原,地理條件從各個方麵塑造著動物的感官。
我們人類同樣如此,我們的感官也是通過幾百代的進化,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才適應了這個世界,讓我們成為真正的「地球人」。
這種影響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易察覺的,有朝一日如果我們離開地球身處太空,你就會發現一切感覺變得大不相同。
東非大裂谷曾是一片肥沃的綠色叢林,也是猿猴的天堂。由於地殼運動造成了山脈上升、氣候變化,這裡的生存環境便極度惡化了起來。
這些變化迫使猿猴不得不行動起來,適應新的變化。就在這個時候,它們學會了直立行走,也學會了用火。這是人類進化史上一次智力的飛躍。
根據我們目前的認知,地球是唯一一個滿足燃燒條件的星球。火,帶給了人類最重要的希望——主要是「吃貨」的希望,人類開發了各式各樣的烹飪方法,絕大多數都離不開火。
而這並不僅僅為了滿足味蕾的需求,人類的大腦也需要非常多的營養和能量。依靠烹煮,我們破壞了食物的細胞壁,進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和營養物質,從而滿足大腦成長的需求。
我們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還擁有了一項獨特的技能傳承至今,那就是語言。我們都能聽懂彼此的信息,這可能是人類掌握的最強大的工具。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可以講出這麼精彩的故事呢。一部分原因是,人類的大腦足夠大。
但也可能是另一個原因,它與一種常微小的叫做FOXP2的基因物質有關。只有人類才擁有這種基因,是這個基因讓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控制口腔和舌部肌肉,從而發出更複雜的聲音。一次基因的突變,讓我們與普通動物產生了區別。沒有了它,我們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說話了呢。
我們以無數種方式,把手勢、聲音和思想、事物關聯起來創造出無限種意義,這需要耗費大量的腦力。只有我們人類,才會發明複雜的語言。
與大多數語言不同,中文的表達利用到了大腦中控制音樂的區域,所以能賦予不同聲調不同的含義,這對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歪果仁」想學好中國話可沒有那麼容易呢。
我們用靈活而強大的大腦,學習新知、適應變化、解決問題。大腦賦予了我們語言和視覺的能力,讓我們發明文字,讓知識的結晶可以代代相傳,讓無數智慧的頭腦跨越時間和空間,共同碰撞出人類文明的火花。
如今,我們甚至能飛離地球,邁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奧秘。不過,當你望向銀河深處時,別忘了,宇宙中最大的奧秘可能就存在於你我的大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