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底是一種液體還是兩種液體 | 科技之謎

2020-12-03 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陸成寬

來源:視覺中國

水很尋常,它在生活中司空見慣,我們洗衣、做飯、飲用都離不開它。它可以變成水蒸氣,也可以結成冰......我們似乎對水最了解不過了,但是,這看似普通的水卻仍然有很多待解的謎題,科學家甚至連它是一種液體還是兩種液體都還在爭論呢。

在第二臨界點水是兩種液體?

眾所周知,水有3種存在形態:液態、氣態和固態。如果壓強或溫度改變,水的狀態就可能發生變化。溫度不變,壓強減小,液態水會逐漸轉變為氣態水。比如,在平原地區,90℃的水是液態的,但到壓強小的青藏高原就變成了氣態。壓強不變,溫度升高,液態水也會轉變為氣態水。

水在兩種形態相互轉化的過程中,總有一個過渡點。比如在液態和氣態相互轉化的過渡點上,水既會表現出液態水的性質,又會表現出氣態水的性質,如液似氣,兩種形態無法區分,過了這個點後,它就會變為非液即氣或非氣即液的狀態。這個點被稱為「臨界點」。比如,在標準大氣壓下,0℃是水在固態和液態之間轉換的臨界點,100℃是水在液態和氣態之間轉換的臨界點。

1992年,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彼得·普爾和吉恩·斯坦利在做實驗的時候,意外發現,低溫下水的密度會發生起伏,溫度越低,密度起伏越大。他們對這一反常的現象很感興趣,因為通常情況下,溫度越低,分子越不活躍,密度起伏應該越小。

為了弄清這是怎麼回事,普爾和斯坦利的團隊模擬了水在過冷狀態下的變化,所謂過冷水指的是溫度低於0℃的液態水。模擬結果顯示,過冷的水中確實存在密度起伏,且密度起伏隨溫度降低而增大。

對於這種密度的變化,他們給出的解釋是,水有第二臨界點。在第二臨界點之上,水會在兩種狀態之間快速轉變。由於兩種狀態性質不同,因此任意一種轉化成另外一種時,都會導致突然的密度變化,這一變化在臨界點時最為顯著。在這個臨界點處,水由兩種密度不同的「水」組成。也就是水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液體。

兩種液體的說法還沒有「實錘」

「所謂水是兩種液體,就是一種密度高一點的液體和一種密度低一點的液體的混合。因為密度不同,兩者之間的氫鍵、長度、相互作用的強度也會不一樣,這樣就使它的各種性質比如粘滯性和擴散係數,也有差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孟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然而,對於水是兩種液體,不少人持懷疑態度,甚至有科學家批評這個結果是偽造的。大多數研究者認為水的性質可以用常規的理論來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在非常低的溫度下,過冷的水會轉變成一種無序的固體,亦或是這是水在凝固時的一種特殊現象。

痴迷於水研究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科學家尼爾森綜合了他多年來在常溫常壓下所做的水實驗的數據提出,水的確有兩種不同的液態,其中一種,水分子是無序而緻密的,另一種則是規則的四面體結構,密度較低。在常溫常壓下,低密度的水分子隨機嵌入高密度水分子中,但人們不可能看到這種現象。在眾人的質疑聲中,尼爾森決定用實驗來讓大家看到水的第二臨界點。2017年,他遠赴韓國,借用最先進的技術制出超純淨的液態水,並通過實驗證明了水在同一壓強、同一溫度時,存在兩種不同的密度,他興奮地宣布,找到了水的第二臨界點。

有不少人認同尼爾森的實驗結果,但還有人提出了質疑,認為實驗中記錄對象是水滴,而水滴在整個過程中體積的變化極小,對於這微小的體積變化的解釋有許多種,而第二臨界點只不過是其中一種,尼爾森不過是為了切合自己的設想而選中了這種解釋。

在孟勝看來,雖然一直都有人認為水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液體的混合,但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並沒有被完全證實,這種觀點還處在假說的階段。

相關連結

水是兩種液體?冰也有17種形態呢!

據最新的統計,固態水即冰共有17種晶體形態。但是在實驗室外,只有一種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它稱為「冰Ih」。還有一種冰Ic,只少量存在於大氣圈上層。此外的15種冰,只有在極高的壓力下才能產生。冰晶之所以形態如此多樣,都是因為相鄰的水分子用強大的氫鍵構成了一個四面體的網絡。當水處於凝聚態時,每一個水分子都會形成近乎四面體的4個氫鍵,從而最大限度地與其他水分子結合。冰Ih中的氫鍵構成了一個開放立體、且密度較低的結構。

將壓力施加到冰晶、元素碳、矽和磷之類的四面體物質上,就能將密度較低的固體壓縮成一系列密度較高的結構,而且這個過程有可能推進到這些物質密度的極限。這造就了我們目前觀察到的冰晶的17種形態。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發現更多形態的冰。

相關焦點

  • 水到底是一種液體還是兩種液體
    它可以變成水蒸氣,也可以結成冰......我們似乎對水最了解不過了,但是,這看似普通的水卻仍然有很多待解的謎題,科學家甚至連它是一種液體還是兩種液體都還在爭論呢。        在第二臨界點水是兩種液體?        眾所周知,水有3種存在形態:液態、氣態和固態。如果壓強或溫度改變,水的狀態就可能發生變化。溫度不變,壓強減小,液態水會逐漸轉變為氣態水。
  • 水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液體,還是兩種液體
    我們都知道水是萬物之源,因為最早的微生物就是在水中誕生的。今天,我們知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幾乎都無法離開水,可是水到底是什麼?眾所周知水的分子結構是2個氫原子加一個氧原子,可是水的存在形式是有三種:液態,固態和氣態。
  • 水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
    近期,有實驗揭開了水的真面目:水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把大部分職業生涯都用來研究水的安德斯·尼爾森(Anders Nilsson)表示:「水真的太神奇了。」他的觀點我們可能很難理解——畢竟還有什麼能比水更普通?它的特性早已人盡皆知,外觀也尋常不過,以至於我們被它迷惑,覺得水或多或少和其他的物質是一樣的。
  • -80℃的液態水被發現,由「兩種液體」組成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極冷液態水以兩種顯著不同的結構共存,並且這兩種結構的比例受溫度影響。圖片來源:zmescience.com在遠低於冰點的極低溫度下,水能夠以液態形式存在,並且還是兩種液體的混合體。
  • -80℃的液態水被發現,由「兩種液體」組成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極冷液態水以兩種顯著不同的結構共存,並且這兩種結構的比例受溫度影響。圖片來源:zmescience.com在遠低於冰點的極低溫度下,水能夠以液態形式存在,並且還是兩種液體的混合體。9 月 18 日,這項由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完成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提供了難得的實驗數據來解釋水在溫度極低的外太空,以及大氣稀缺的地球環境等極端條件下表現出的古怪特性。
  •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
    法國裡昂大學的研究者Marc-Antoine Fardin教授就通過研究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獲得了2017年的IG 諾貝爾獎。關於貓咪是固體還是液體這個問題,我相信養過貓的都知道——這玩意兒絕對是液體。不想被你摸的時候,身體可以呈S型完美避開你的手;強行抱在懷裡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流掉了。
  • 一杯水,會出現兩種不同液體狀態嗎?
    水會以不同的密度存在於兩種不同的液相中。儘管作為地球上最重要和普遍存在的液體,水依舊是一個非常令人困惑的物質,它帶有與理想化液體完全不同的物理屬性。人們已經提出幾種理論來闡釋水的特性,但是實驗數據卻很少。固態冰是水在零攝氏度以下時最穩定的一種相,但是液相在零下溫度時依然能保持亞穩態。
  • -80℃的液態水被發現,由「兩種液體」組成且穩定存在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極冷液態水以兩種顯著不同的結構共存,並且這兩種結構的比例受溫度影響。,並且還是兩種液體的混合體。一些科學家們迫切地想知道水可不可能在 -83.15℃(190 K)的極低溫度下真實存在,過冷水是否只是液態水轉化為固相這一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極冷溫度下液態水不僅僅相對穩定性較好,它還能以兩種結構構象存在。」
  • -80℃的液態水被發現,由「兩種液體」組成且穩定存在
    圖片來源:zmescience.com  在遠低於冰點的極低溫度下,水能夠以液態形式存在,並且還是兩種液體的混合體。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極冷溫度下液態水不僅僅相對穩定性較好,它還能以兩種結構構象存在。」 PNNL 的化學物理學家 Greg Kimmel 指出,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對過冷水是否總在體系達到平衡前結晶這個問題爭議不斷,新研究成果將他們多年的問號拉直成了感嘆號——答案是否定的!
  • 低於冰點的過冷水,是兩種液體混合而成的穩定液體
    《科學》雜誌9月18日報導,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DOE)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在遠低於典型冰點值的溫度下,水仍以液態形式存在。過冷水實際上是兩種液體混合而成的。在外太空或地球大氣層遠端的極端溫度下水會產生一些「奇怪行為」,這項研究為解釋這類行為提供了實驗數據。關於極端溫度下的液態水,目前還有很多謎團。
  • 水這種液體的奇異特性,或許是生命存在的關鍵
    原標題:水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最近半年,兩支團隊分別取得的實驗數據支持了一個頗為意外的觀點:水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水真是太奇怪了。」說這句話的是近乎整個學術生涯都在研究「水」的化學家Anders Nilsson。這個觀點對我們來說或許難以接受,畢竟,還有什麼能比水更尋常?水的行為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熟悉,它的外表如此普通 。但是水的奇特也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不是因為它的奇特,我們甚至沒有機會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
  • 最新研究:零下80℃,水以液態形式存在,且由兩種液體混合而成
    圖片來源:PNNL官網科技日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首次對超冷水進行測量後發現,在零下80攝氏度的極低溫度下,水以液態形式存在,且由兩種液體混合而成
  • 揭陽實惠的液體水玻璃怎麼選
    揭陽實惠的液體水玻璃怎麼選,並與國內外眾多企業客戶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佛山瑋利化工願以最大的誠意與社會各界同仁攜手同行,共同發展。揭陽實惠的液體水玻璃怎麼選, 水玻璃是混合物還是純淨物?8,顯著降低鑄件綜合成本。改性液:具有粘結,表面活性等性能,含有機和無機組分的液體。
  • 很多專家都說液體營養液養花很好,植物液體養液到底是什麼做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城市綠化養花匠,愛綠化愛養花,在城市綠化中我們經常應用到營養液,現在家庭盆栽上也很流行液體營養液,今天有網友問到,很多專家都說液體營養液養花很好,植物液體養液到底是什麼做的,真有這麼神奇嗎?
  • 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玻璃是固體還是液體?
    人類使用玻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時至今日,玻璃更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如果有人問起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玻璃是固體還是液體?相信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答案:「玻璃當然是固體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不要急著下結論,因為這個問題其實不簡單。
  • 水的秘密和永生之謎一
    液體變成固體,體積會不斷減小,也就是說密度會不斷增大,是水和其他的東西不一樣,它從液體變成固體的時候,體積反而增大了密度變小了,所以冰會浮在水上,也正因為水有這麼一個屬性,才挽救了我們世界上所有的生命。
  • 「美酒」還是「仙藥」——洛陽西漢墓出土青銅壺內液體的科學研究
    西側耳室及墜室內出土數十件彩繪陶壺,陶壺分大小兩種類型。另外,青銅大盤、青銅壺、青銅手爐、銅豆、陶灶、銅杵臼也都在這一耳室和與之相連的墜室內出土。青銅壺發現四件,兩大兩小,其中一件青銅壺內還保存有近3500毫升液體,壺蓋密封嚴實,倒出的液體上層清澈,下層為沉澱物,當時推測這些液體有可能為西漢時期的酒。但是到底是不是酒,需要通過科學研究來確定。
  • 玻璃是固體還是液體?漲知識!
    人類使用玻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時至今日,玻璃更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如果有人問起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玻璃是固體還是液體
  •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看完諾貝爾獎得主的證明,答案揭曉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看完諾貝爾獎得主的證明,答案揭曉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內容,貓咪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寵物,因為可愛的外表和溫順的性格,受到一些鏟屎官的喜歡,養過貓的人應該都知道,貓的身體非常的柔軟,即便是很小的空間,它也能夠進出自如,就像會縮骨功一樣。於是就有人提出了,貓咪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
  • 白馬非馬,非費米液體—非—費米液體|量子多體中的吶喊與彷徨之二
    故事來自於先秦諸子百家中的名家,其代表人物公孫龍子有這樣一個悖論:白馬有顏色(白)和外形(馬)兩種特徵,而馬只有外形一種特徵,所以白馬描述的範疇不同於馬所描述的範疇,故而白馬和馬不是同一個事物。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個故事顯然是古人在和我們開詭辯的玩笑,混淆了詞語的範疇,當然這也是名家做為諸子百家中詭辯家的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