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從宇宙誕生之初就存在世上,是它造就了我們。我常想那些原子,用140億年穿越時間和空間來創造我們,好讓我們能相遇,完整對方。 From 《生活大爆炸》
昨天我們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們用客服微信幫一位預訂新加坡家安餐廳的小姐姐發朋友圈約一個一起吃飯的人,得到的反響還蠻熱烈的,小姐姐如果約飯成功記得告訴我們後續故事哦。
幾年前看過一部深夜日劇《約飯》,空窗六年的女主神林惠接到了好友網站的策劃邀約,開始進行一個名為「 約飯 」的企劃--由應徵的男士選擇餐廳,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從公司職員到開業牙科醫生,20歲的大學生到如假包換的「泡沫時代「大叔,這些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男性,選擇了各式各樣的餐館。
燻制料理店的牛排可以蘸著蛋液吃,吃剩的蛋液可以製作蛋澆飯;
中華料理店裡,火辣辣的麻婆豆腐要配上米飯吃;
尼泊爾料理中充滿了草藥香的火鍋、沾著芝士吃的小胡蘿蔔…
讓人倍感新奇的食物,店家體貼的細節,都在有意無意撬動女孩的芳心。
在每集的最後,結束了一次舌尖盛宴的神林惠,也會不由自主萌發出與對方談一場戀愛的衝動——當然這也是劇集的套路所在。
「讓我們談一場麻婆豆腐一樣的戀愛吧!」
站在東京塔下,神林惠勇敢地高呼,這樣的套路大概源於食物帶來的愛戀假象:一頓美餐加一場溫馨的對話,多少能帶來愛情的夢幻感。
「選擇自己鍾情的餐館果然比來到一家新的餐館要好呢」,在《約飯》的第一集,坐在一家熟成牛肉店,撰稿人神林惠由衷地內心感慨道。
其實比起愛情究竟是什麼的終極話題,約會或者說約飯的時候到底吃什麼可能是更需要直接面對的首要問題。
老一派日劇裡男生展開攻勢大多選擇華麗的全套法餐,如今這種浮誇的戲碼已經被歸為泡沫時代的風氣,被認為是老一輩的伎倆。
《日本料理神髓》一書中,小山裕久認為料理中所謂「一期一會」,除了人與人的相遇,更應該包括與食材的相遇。
吃飯從來就是約會不可少的重要一環,約會時選擇什麼樣的餐廳,與什麼樣的食物相遇,也成為了解對方人格與個性的第一步。
《流星之絆》裡有林家的小妹第一次和餐廳小開約會,吃了一份洋蔥牛肉蓋飯,瞬間眼淚流了下來;
《世界上最難的戀愛》裡,25歲卻擁有一顆老靈魂的女職員,帶著只喜歡魚和菌類的害羞社長來到自己鍾愛的小飯館,有種意料之外的合拍;
約會之所以有趣,大概是因為它是一項充滿了未知係數的冒險,除了想要談情說愛的對象,食物、環境、氣氛,都共同決定了這一活動的成敗。
比起不知該從何談起的人生與經歷,討論「番茄炒蛋是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也許會是更自然的話題。
高中時代最嚮往的生活就是跟基友一起拿著未來兩周的生活費去小吃街上最火的酸辣粉店要兩人份的超級辣的酸辣粉,一人一個手抓餅再點一杯山寨的奶茶。
高三那些日復一日的刷題雙周生活都是以這樣的飯程開始,現在想來當初哪懂什麼好味道,不過是重症嗜辣星人用舌尖上的痛感來安慰寂寞的靈魂,而現在就連這樣癮一般的用餐過程也只剩下自己一個。
但總有一些時刻會猝不及防地提醒你應該有個飯友:
比如一家店裡既想吃鰻魚飯又想點海鮮丼
⊙比如這家店菜的分量很大時;
◎比如吃到極為嫩滑無異味的烤羊肉配一口百威啤酒時;
你總希望有個人能陪你陶醉的感嘆,陪你興奮的討論,陪你一起無聲的尖叫。
其實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行走世間,尋找另外的一個相似體。
▲我們希望所有的陌生人都能因為''途中美食'',通過食物,而遇上一個志同道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