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吳施楠
編輯 | 袁月
生孩子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痛!
有過生育經歷的女性想必對生孩子過程中的疼痛都深有體會,也記憶猶新。產房中的一聲聲呻吟,都是在為孩子順利出生做準備。不過,有一部分當了媽的女性回憶起來,卻並不覺得很疼,可以忍受,真的是很令人羨慕了。她們體內難道有一種神秘力量?
近日,發表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可能的原因。該研究指出,分娩過程中對疼痛不敏感的女性,很可能攜帶一種KCNG4基因罕見變異,該變異令其擁有了天然的無痛分娩效果。
這項研究由隸屬於劍橋大學醫院NHS基金會信託的阿登布魯克醫院及劍橋大學的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合作完成。麻醉學家Michael Lee博士招募了兩組首次分娩的女性,一組經陰道分娩,全程未使用無痛分娩(測試組);另一組也經陰道分娩,但要求使用無痛分娩(對照組)。
Lee及其同事對兩組女性進行了多項測試,包括對她們的手臂施加熱和壓力,讓她們將手伸入冰水中等。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的女性相比,測試組的女性具有較高的熱、冷和機械壓力的疼痛閾值,說明這兩組女性感受疼痛的能力存在內在內在差異。
為了找到原因,劍橋大學醫學研究所的Geoff Woods教授及其同事對兩組女性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結果發現,測試組中的女性攜帶KCNG4基因一種罕見變異的比例高於對照組。
KCNG4基因編碼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是一扇「門」的組成物質,這扇「門」恰好控制著神經細胞電信號的傳導。測試組女性攜帶的KCNG4基因變異,降低了開「門」的敏感性。
也就是說,該遺傳變異導致神經細胞傳導出現了「缺陷」,減少了疼痛信號到達大腦的可能性。這種缺陷就像天然的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一樣,讓女性在分娩時的疼痛感減輕。而想要打開神經細胞傳導的「門」,就需要更大的刺激信號,也就是分娩過程中更強烈的收縮。
共同一作Frank Reimann教授和David Menon補充說,這一結果不僅有助於了解人們如何經歷疼痛,還可能為開發新的治療疼痛藥物開闢道路。
看完這一研究,想必很多人都在羨慕擁有這一基因變異的女性吧!但遺傳密碼無法修改,擁有神秘力量的女性畢竟還是少數。減輕生孩子時的疼痛,有沒有什麼辦法?
無痛分娩興許能幫上忙。
無痛分娩在國外開展多年,專業術語叫「分娩鎮痛」,即利用椎管內阻滯,將低濃度、小劑量的局麻藥或阿片類藥物注入硬膜外腔或蛛網膜下腔,以達到緩解產婦疼痛的目的。
無痛分娩示意圖,來源網絡
通常產婦打完麻醉後,食慾增加,心情平復,容易入睡,更加有精力和體力完成後續的生產過程。
雖然無痛分娩對產婦有很大幫助,但因為要麻醉,還是面臨著很多質疑,尤其是擔心麻醉會影響胎兒、落下腰疼、甚至截癱等後遺症。
對此,北京婦產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張青林此前接受採訪時曾指出,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表明無痛分娩對嬰兒有副作用。
「無痛分娩麻醉用藥量約3毫克,剖腹產用藥量約12毫克,而且前者藥物濃度僅有後者的1/4,單位時間內進入產婦體內的藥物遠遠低於剖宮產麻醉。此外,麻醉藥物直接注入椎管內,而非靜脈,藥物吸收入母體再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的藥物微乎其微。」張青林說。
分娩後腰疼的毛病,也不一定是無痛分娩造成的,很多產婦分娩前已經腰疼了。2014年英國進行的一項全國大樣本調查研究發現,有穿刺史的產婦和沒有穿刺史的產婦,術後腰疼概率處於相同水平。
至於發生截癱的概率,張青林表示:「這比飛機失事概率還要低。」
當然,並不是所有產婦都適合無痛分娩,如妊娠期特異性血小板減少和有腰椎手術史(內置鋼板)的產婦。頭盆不稱、骨盆異常、胎兒窘迫、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情況也是硬膜外鎮痛麻醉的禁忌。
參考資料:
1、Nature’s epidural: Genetic variant may explain why some women don’t need pain relief during childbirth
https://www.cam.ac.uk/research/news/natures-epidural-genetic-variant-may-explain-why-some-women-dont-need-pain-relief-during-childbirth
2、丈夫拒絕產婦無痛分娩,北京婦產醫院麻醉師卻說,這是英國女皇的享受…
https://www.sohu.com/a/226693947_104952
【來源:搜狐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