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魚腥味不敏感?可能是這個基因變異了

2020-10-11 今日科學

同樣是一條魚,有些人覺得很鮮,有些人覺得很腥,這是為什麼?一項新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表明,人們對魚腥味的敏感程度可能受到其攜帶的嗅覺受體基因變異的影響。

為了探索嗅覺的遺傳基礎,冰島 DeCode Genetics 公司的研究人員對 9,000 多名個體開展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這些人同時參與氣味測試,嗅聞六種不同氣味的樣本。研究人員本周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報導稱,他們發現 TAAR5 基因的一個變異會影響魚腥味的感知,同時還有少數變異會影響其他氣味的感知。

文章第一作者、DeCode Genetics 公司的 Rosa Gisladottir 說:「我們發現了一些序列變異,會影響我們對魚、甘草和肉桂味的感知。由於我們的嗅覺對感知味道非常重要,因此這些變異可能會影響我們是否喜歡這些食物。」

嗅覺對於人類而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鼻塞的時候,食物也變得索然無味了。儘管人類基因組中有 850 多個嗅覺受體基因,但大約有一半被認為是無功能的。不過,其餘嗅覺受體基因的序列多樣性有所增加,這表明個性化的變異組合會影響人們聞到的氣味以及強度。

在這項研究中,Gisladottir 及其同事對 9,122 名冰島人開展 GWAS 研究。這些參與者同時完成了一系列聞氣味的任務。他們需要通過嗅棒來聞六種氣味,包括甘草、肉桂、檸檬、魚、薄荷和香蕉,之後說出他們聞到的氣味,並評價氣味的強度和愉悅程度。

總的來說,魚的氣味往往被評價為最令人不快,而薄荷的氣味最容易被人識別。而且,正如預期的那樣,人們對氣味強度的評定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研究人員在三個基因座中鑑定出與嗅覺相關的變異。TAAR5 中的一個錯義突變與人們對魚腥味的感覺是否強烈有關,而 OR6C70 和 OR6C68 中的三個連鎖變異與甘草嗅覺相關。此外,11 號染色體上的一個變異影響了人們是否能聞出肉桂味。隨後,他們在另外 2,204 名冰島人上驗證了結果。

他們發現,TAAR5 基因上的錯義突變 p.Ser95Pro 使得魚腥味的強度降低。攜帶變異的參與者無法準確說出魚腥味,同時提高了氣味愉悅程度的評分。他們往往不會用帶有臭味的物品(比如臭鞋)來描述氣味,而往往用中性或令人愉快的詞語來形容,比如番茄醬、焦糖或玫瑰。

計算機分析預測,p.Ser95Pro 變異可能會破壞蛋白質的功能。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變異所處的位置會影響附近一個參與 TAAR1 和 TAAR5 配體相互作用的高度保守胺基酸。

根據基因組聚集資料庫,研究人員指出 p.Ser95Pro 變異的出現頻率因人群而異,冰島人中達到 2.2%,瑞典人中達到 1.7%,南歐人中佔 0.8%,而非洲人只有 0.2%。那些影響肉桂和甘草嗅覺的等位基因頻率也因人群而異,表明人類的嗅覺可能仍處於自然選擇下。(生物通 薄荷)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大規模人類嗅覺GWAS研究揭示基因變異可影響對魚腥味的感知
    就像有些人認為魚腥味刺鼻且令人不愉快,有些人覺得香菜氣味難聞,還有些人十分喜歡榴槤的「香味」。事實上,我們感知氣味的能力是通過855個嗅覺受體基因編碼的嗅覺受體(OR)實現的。OR基因的特徵是異常高的DNA序列多樣性,這會引起個體氣味感知和行為上的差異。但人類中約有一半OR基因被認為功能缺乏,只有約400個OR基因表現出活性。目前,人類中丟失這麼多嗅覺基因的原因仍然是個謎。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嗅覺GWAS揭示基因變異可影響對魚腥味的感知
    就像有些人認為魚腥味刺鼻且令人不愉快,有些人覺得香菜氣味難聞,還有些人十分喜歡榴槤的「香味」。事實上,我們感知氣味的能力是通過855個嗅覺受體基因編碼的嗅覺受體(OR)實現的。OR基因的特徵是異常高的DNA序列多樣性,這會引起個體氣味感知和行為上的差異。但人類中約有一半OR基因被認為功能缺乏,只有約400個OR基因表現出活性。目前,人類中丟失這麼多嗅覺基因的原因仍然是個謎。而對於剩餘活性基因的變異如何影響個體嗅覺的差異。在這種不尋常的基因類別中,遺傳序列多樣性又如何轉化為感知和行為?
  • 竟有人覺得魚腥味像焦糖像玫瑰?11326冰島人群的探究揭示:原來是這個基因發生了突變
    然而,也有少數人不太敏感,覺得魚有腥味嗎?說起來你可能不大相信,有人感覺似乎與土豆味和焦糖味差不多,還有人覺得聞起來像玫瑰……為什麼人們會有如此的差別?在靈長類中OR基因的失活尤其嚴重,這主要是由於OR基因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需求性丟失導致的結果。與其他蛋白質編碼基因相比,完整OR基因的序列多樣性異常高,導致高度的個體差異,從而引起感知和行為上的相應差異。但是,這個過程是否總是導致嗅覺能力降低?在這種不尋常的基因類別中,遺傳序列多樣性是如何轉化為感知和行為的呢?
  • 基因變異使非洲鼴鼠不怕疼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最新發現,特定基因變異使幾種非洲鼴鼠對致痛物質不敏感,這為開發新型鎮痛藥提供了思路。        此前人們發現,生活在東非的祼鼴鼠接觸酸和辣椒素等物質時沒有疼痛反應。
  • 基因變異可使人聞爛魚感覺出焦糖味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一種特定的基因變異,這種變異會影響一個人對腐爛腥味的感知程度。該研究還首次發現了與甘草和肉桂氣味強度相關的基因變異。 我們的嗅覺主要受鼻腔中的嗅覺受體控制。氣味分子與受體部位結合,隨後將信號發送到我們大腦中負責處理氣味的部位。
  • 科學家發現基因變異可使人聞爛魚感覺出焦糖味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一種特定的基因變異,這種變異會影響一個人對腐爛腥味的感知程度。該研究還首次發現了與甘草和肉桂氣味強度相關的基因變異。我們的嗅覺主要受鼻腔中的嗅覺受體控制。氣味分子與受體部位結合,隨後將信號發送到我們大腦中負責處理氣味的部位。
  • 影響你的戀愛關係的,可能是基因變異
    CD38基因的一種變異CD38.rs3796863以三種組合的形式存在:AA、CC和AC。其中CC基因型的人群可以更好地與另一半交流,負面情緒較少,還能及時調整與伴侶之間的關係。如此看來,談戀愛的本事還真有可能是與生俱來的。
  • 影響你的戀愛關係的,可能是基因變異
    CD38基因的一種變異CD38.rs3796863以三種組合的形式存在:AA、CC和AC。其中CC基因型的人群可以更好地與另一半交流,負面情緒較少,還能及時調整與伴侶之間的關係。如此看來,談戀愛的本事還真有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母愛激素與親密關係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親密關係對我們影響巨大。
  • 時尚「稀罕臉」的背後可能是基因變異
    前兩天看了一部BBC關於生命孕育的記錄片,在人類受孕的前八周中,基於基因、荷爾蒙和高速分裂細胞的精細活動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外貌。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微小的偏差或基因變異,就會徹底改寫人的外貌,而這種影響將會深刻伴隨一個人的終身。Melanie Gaydos 就是這樣一個發生了基因變異的女孩。
  • 新研究:成年肥胖可能源自幼年基因變異
    新華社/法新新華社倫敦9月7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和芬蘭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與成年人肥胖風險相關的眾多基因變異可能在幼年階段就開始顯現跡象,這一新發現或許有助找到更好的預防肥胖方式。嬰兒出生後,身體質量指數往往會快速上升,直到9個月大,相關數值才開始下降,這一狀態會維持到5至6歲左右。此前研究顯示這段時期的身體質量指數變化較大,對日後是否會出現肥胖非常重要。
  • 可能是基因變異在「幫忙」
    近日,發表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可能的原因。該研究指出,分娩過程中對疼痛不敏感的女性,很可能攜帶一種KCNG4基因罕見變異,該變異令其擁有了天然的無痛分娩效果。這項研究由隸屬於劍橋大學醫院NHS基金會信託的阿登布魯克醫院及劍橋大學的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合作完成。
  • 變異基因的奇怪效應,人們一半以上智力差異由基因變異導致
    變異基因的奇怪效應遺傳多樣性對一個物種的生存至關重要。我們都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各種基因,其中一些遺傳了幾代人。在此過程中,這些基因經常會發生突變——例如,在複製過程中,我們DNA中的一個鹼基可能會被隨機替換成另一個鹼基,或者可能會錯誤地刪除或複製整個片段。許多這種DNA突變是無聲的,只能在實驗室的分子水平上被遺傳學家檢測到。
  • 轉移腫瘤驅動致癌基因的變異同質性
    結果發現腫瘤患者的轉移腫瘤組織中驅動基因變異情況基本一致、同質性很高。那些在不同腫瘤樣品變異不同的驅動基因根據特徵也很可能並無增長優勢。作者根據腫瘤轉移和驅動基因變異動力學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解釋這些觀察。這些發現說明轉移腫瘤變異測定並不一定需要多位置取樣、一線治療也可能相對簡單,當然一線療法失敗、腫瘤進展後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況。
  •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判斷究竟是何種型別的變異必須通過對遺傳物質的分析以及傳代後才能區別。一般如屬表型變異,培養環境條件改變後也會發生改變;如屬基因型變異則不易隨環境變化而變化。
  • 人類基因一直在變異,現已發現60多個變異基因,它們有什麼作用
    在科技的支持下,人類逐漸認識到了複雜的基因傳承,並且試圖發揮無窮的想像力,對其他生物進行改造,這一點在很多科幻作品中似乎已經有所體現。因此,在人們看來,基因改造以及基因變異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一旦中間出現一些差錯,很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 大姨媽到訪時,身上總有股「魚腥味」?警惕,可能是子宮出了問題
    但是很多女性會發現,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就算是噴了香水,也掩蓋不了身上傳來的一股類似魚腥味的臭味。而這幾天,就是女性來大姨媽的時候。那麼,為什麼來大姨媽的時候,身上會有股魚腥味呢?來大姨媽的時候,身上為什麼會有股魚腥味?女性在經期,身上有股腥味是正常的,畢竟經血是有血腥味的。
  • 號外:基因變異是絕對隨機的嗎?
    此類表觀遺傳的例子太多了,有興趣自己可以搜索,不需要一一列舉了;2.不同位置基因片段的活性不同,相同基因片段在不同條件下的活性不同,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基因變異的就不應是隨機的,比如在缺氧的高原地區,和血液運輸效率相關關的基因片段相對其他片段則容易發生變異。
  • 你不吃香菜?可能是基因的問題哦
    這是為什麼呢?02是否討厭香菜與基因有關TAS2R1基因在很顯著的程度上決定了你喜不喜歡吃香菜。對於不愛吃香菜的人來說,吃香菜就像嚼臭蟲。SNP遺傳變異在對香菜的味覺感受中佔有了一定的比例,OR6A2嗅覺基因,決定著人類對醛性化學成分的嗅覺敏感程度。而香菜散發的那股令人聞風喪膽的「臭味」就包含這種醛性化學成分。
  • 性愛有利於剔除不良基因變異,貧困會改變人類基因
    每個新生兒都有70%的機率產生異於父母的基因誤差,遠比細菌等簡單生物高得多。變異也許會減弱生物的身體機能,如果每一代都是如此,物種便可能遭受致命打擊。但人類至今仍未滅絕,說明我們可通過某種途徑、逐漸剔除對物種不利的變異。近日《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答案也許與生物的另一有趣行為有關:性行為。
  • 從gnomAD 人群變異數據中研究基因功能
    在此之前,關於constraint的模型已有報導,例如Lek等通過研究ExAC數據集發現3,230個基因對於雜合pLoF 變異是高概率不耐受(pLI)[1]。然而,對於長度較短的基因,即使是在包含6萬個體的人群中,變異的期望數目依然非常低。而且之前的pLI二分法,對於選擇壓力的多樣性和pLOF變異的不耐受性沒有進行更加精細的體現。因此隨著人群樣本數目增加,對於選擇壓力的定量會更加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