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阻礙年輕人生娃?網友:女的越來越獨立,男的越來越媽寶

2020-12-05 可馨育兒說

二胎放開以來,人口出現增長,這種現象持續兩三年,隨後發生斷崖式下降,想生和該生的人群,已經抱到二胎,對於普通大眾而言,他們的選擇更加理性,會結合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等現實條件進行選擇。

01

生育窘境

年輕人不願生娃,女性變得更加獨立,「媽寶男」越來越多。我們先來看一個消息: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四年來,政策累積效應在前兩年集中釋放,導致生育率呈現先升後降的現象,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明顯。2018年後,生育進入政策調整後的平穩期,受育齡婦女數量和結構影響,2019年出生人口略有減少。

很多夫妻不願生育,往往是經濟條件決定的。很多城市人口一般結婚較晚,生完第一個孩子後,職場上沒有上升的男性,又面臨35歲中年危機,養一個孩子比較吃力,更不敢輕易提及生二胎的事情。

養一個孩子是長期投資,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玩樂等,都需要經濟來承載。

當於一個孩子出生時,親戚朋友會圍一圈,慶祝孩子的到來;而一個老人去世時,能夠圍在身邊的親戚、孩子,又能有幾人?過去養兒防老,現在養子女為保障老年生活,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了,現在的孩子有工作,不可能長期守著生病的父母,有一句俗話說的好:

久病床前無孝子。

但是反過來,久病床前有慈母,這樣的案例在生活中倒是不少。

02

提議放開三胎

很多發達國家面臨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如日韓兩國。而中國也在擔心,隨著經濟發展,人們越來越不想婚育,造成老齡人口超出年輕人口,有人看到了這一危機,提出要釋放三胎政策,這引起了很多女性的不滿,她們感覺自己的生命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畢竟每個人都是血肉之軀。

經常提到的男女平等,卻成為一句「口頭禪」,多生孩子的女人,面臨什麼樣的苦和累,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最終成為一名俗人。

生育的根本問題是經濟條件決定的,如果只是一個規定,允許生三胎,而沒有相應的補助金,寶媽不僅要面臨身體的創傷,還要面臨失業的風險,養兩個孩子,一個人根本帶不過來,難以想像當一個孩子生病時,你還要把兩個孩子帶上,一起去醫院,家裡買車的還好,如果是冬天,又沒有買車,只能是兩個字——受罪。

你可能會問了:家裡不能有老人帶嗎?那如果家中沒有老人或老人不在身邊呢?全職媽媽真的很辛苦,而一種聲音說這種媽媽沒有價值。

還記得張桂梅校長拒絕畢業後的女生捐款嗎?就是因為女孩好不容易從大山裡走出來,結婚生育後做了全職媽媽。

校長的想法也沒有錯,女孩獲得免費學習的名額,學校改變其命運,是讓她有一番作為,並不是讓她做全職媽媽的,如果是這樣,不等於浪費一個難得的名額嗎?不上學也可以做全職媽媽。

但是,有些寶媽持不同的看法,孩子太小不能沒有陪伴,外面的錢什麼時候都能去賺,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再難彌補,因此,家庭第一,工作第二,為了孩子可以放棄工作。

如果,一個寶媽生三胎,這個寶媽根本沒有精力外出工作,寶爸一個月多少工資才能養活這麼多家人?

03

生二胎三胎的家庭

《新生日記》綜藝節目中,很多明星家庭會有多個孩子,他們不缺少經濟基礎,老人帶娃也無後顧之憂,也可以請保姆解決帶娃問題,他們可以一邊忙著事業,定期回來照顧孩子。

要麼,有的父母在外面拍戲或參加活動,家人帶著孩子去探班,一家人共度天倫時光。如汪峰帶娃探班章子怡,一家人其樂融融。

多生子女的家庭,一般會滿足幾個條件:一、家庭經濟條件尚可;二、老人或家人願意幫忙帶娃;三、夫妻感情好,願意多生養,同時也疼愛孩子;四、身體和年齡適合。

04

如何解決生育問題

如今,韓國生育率下降到有史以來的最低值。人們發現一個現象,財富與生育率成反對,越有錢生育率越低,而越沒有錢,反而願意生更多孩子,你可能沒忘記山區生十個娃的90後寶媽,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帶娃的心酸已經在臉上寫滿了滄桑。

而日本的生育率也緊追韓國,幾乎要歸零了,日本職場加班情況較普遍,歐洲的職場人士該有多幸福,他們每年比日本人少工作一個季度。

韓國年輕人努力進入重點大學,期望可以在上流公司深造,這意味著要承受更多的職場壓力,每年的生育率不及北部鄰居的一半,而且掙的也是血汗錢。

我們的生育率也出現下降,女性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加上男女比例失調,經濟壓力加大,甚至一些年輕人,不願意結婚,城市成大齡剩女的聚集地,農村成了大齡剩男的「聖地」,男性可以向下「兼容」,尋找條件不如自己的女性結婚;但是女性只爭「上流」,如果找不如自己的,寧可選擇「高貴」的單身,這本身是一種矛盾。

還有一些年輕人,忙於工作事業,擔心生育會影響到前途,暫時不考慮生育。

想要解決生育問題,需要從政策方面入手。比如一個農夫想要多養羊,他要解決飼料與羊圈的問題。

討論話題:如果滿足什麼條件,你會考慮多生一個孩子?聊聊你的想法。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二胎出生後,我越來越討厭老大」,心理學家:理解寶媽吧!
    煩悶不已的小何,把她的遭遇和想法寫出來——「自從生了二胎之後,我越來越討厭老大了,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總之覺得讓我累得不能幹一點自己事情的『罪魁禍首』,就是老大……」文章掛在網上後,很多寶媽給小何評論:「可算找到和我有一樣感覺的人了
  • 13年連生7娃,超級寶媽火了,只為不浪費丈夫優良基因
    近年來,二胎政策在國內如火如荼,可以說,生二胎不僅是百年大計,也是影響國計民生的大事業,可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原來想生,現在卻不敢生,面對日益升高的經濟壓力很多人在生娃的這件事情上面選擇了猶豫。然而最近有一對夫妻卻在網絡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那就是一個寶媽,在短短的13年間就生了7個孩子,可謂是讓人嘆為觀止,按照這個速度來算,基本上是兩年一胎,差不多在努力下,一個小足球隊的雛形就要出來了。瘋狂寶媽13年,生七娃,疑似家裡有礦?
  • 乾隆媽寶男是什麼梗? 乾隆媽寶男了解下下!
    乾隆媽寶男是什麼梗? 乾隆媽寶男了解下下!時間:2018-05-16 09:59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乾隆媽寶男是什麼梗? 乾隆媽寶男了解下下! 乾隆媽寶男是什麼意思,媽寶男是對乾隆皇帝是褒義還是貶義,這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歷史上的這位媽寶男乾隆皇帝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 生娃最「上癮」寶媽火了,13年連生7娃:不想浪費老公好基因
    可就是在「不敢多生」的大潮下,出現了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寶爸寶媽們。前段時間,網上的一位寶媽迅速走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3年連生7娃,寶媽給出的理由讓人無法辯駁!
  • 人口發展進入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生娃?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呢?也許有的人還不知道什麼叫總和生育率,這裡簡單解釋一下。總和生育率也稱總生育率,是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國際傳統上婦女育齡期一般以15歲至44歲或49歲為準),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一般來講如果總和生育率小於2.1,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彌補生育婦女和其伴侶數量的。
  • 為什麼近幾年出生的男寶寶越來越多?不是偶然,可能是這3個原因
    小編去年八月生的寶寶,發現周圍的孕媽朋友大都是生的男孩。記得住進醫院的那天晚上,出生了八個孩子,有七個都是男孩。我們平常之間總說的是男孩都扎堆生,或者女孩扎堆生。但是據我觀察,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好像都是男孩的居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阻礙了你生娃的原因真的是壓力太大嗎?
    近日新浪微博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了一篇「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的文章引起廣大網友熱議。微博內容中寫道: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 「午時不生女,子夜不生男」?生娃時間有講究,別只看娃的感受
    但在以前,寶寶在什麼「時辰」出生,是很有講究的。 相對於產婦生男生女,大家更擔心孩出生時間不妥當,其中「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俗語流傳了多年,直到現在也有人將其作為生娃的參考條件。
  • 第一批丁克進入老年,越來越多人選擇丁克,為何不願意生娃
    人紅了之後就各種採訪,又有記者問李健為什麼不生孩子,李健說自己和老婆是堅決的丁克族,覺得沒有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自己的基因沒有什麼了不起,又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正是最老的一批丁克的生活,過得還不錯,所以現在不斷的有年輕人,中年人決定要丁克。真正意義上的丁克是指有錢有生育能力,卻不願意生孩子,但是現在一般沒有孩子的夫妻,我們都稱為丁克,而有一些丁克族也是逼於無奈。
  • 二胎寶媽曬「作息時間表」,六點起床九點半休息,網友:寶爸呢?
    生了娃之後,許多寶媽都會感嘆,孩子是自己的,家務也是自己的,明明有寶爸這個「幫手」,可他卻一點忙也幫不上,只會吃飯、睡覺、看手機、搶廁所。全職寶媽從早忙到晚,365天無休息,而職場寶媽也覺得上班比帶娃更加輕鬆,因為在家只會加倍忙碌。
  • 生娃前後的差距有多大?冒「毀容」風險生娃的媽媽,都是勇士
    於是就有了「生娃前VS生娃後的對比」話題,很多寶媽紛紛曬出自己生娃前後的對比,一眼就能看出前後差距有多大。 寶媽們曬生娃前後對比照:生育風險堪比「毀容」 左邊這張照片看起來有點撞臉女星陳鈺琪,精緻的瓜子臉、水汪汪的大眼睛,妥妥的女神一枚。
  •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媽寶男?這是女人的錯覺:改變婆婆才是最難
    原因很簡單,想從婆婆手中「拯救」媽寶男丈夫,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做到的,不要高估自己。愛上媽寶男丈夫,該不該放手?舒雅愛上了一個大自己兩歲的媽寶男丈夫,並且很快的步入婚姻。但在結婚前,舒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丈夫是媽寶男,更沒有想過如何與媽寶男家庭的婆婆相處。本來以為婚姻可以幸福、開心,但沒有想到婚後婆婆對丈夫總是指手畫腳、幹涉他們的夫妻生活。
  • 身高1米65生娃後仍保持90斤內,看了唐藝昕的日常生活,網友:開掛人生
    很多明星生完孩子之後,看著還跟沒生過的小姑娘一樣,著實讓人羨慕不已。愛美之心對作為孕婦的女人們,也絲毫不會減少。為了和偶像明星一般靚麗,很多年輕媽媽們會對當媽後的女明星們的生活格外的關注,關注她們在孕期都吃了什麼,或者做了哪些運動。
  • 「裝柔弱」的懶招帶娃方式,不是萬金油,寶媽別盲從害了孩子
    文|文兒最近,我被「裝死式育兒」的概念吸引,好奇為啥那麼多寶媽在樂此不疲地效仿。寶媽對娃裝柔弱、裝瞎、裝聾、裝傻、裝死、裝失憶等,真能產生神奇的效果?能把懶娃變成勤快娃?把不關心爸媽的「小沒良心」變成「貼心小天使」?
  • 寶媽生下雙胞胎,爸爸聽到後撒腿就跑,網友:要是我比他跑得還快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覺得養男孩並不容易,為了孩子將來能夠順利娶上媳婦,家長們也是省吃儉用,為孩子買房買車,而生女兒的家長,過得就相對輕鬆許多。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雖然很多家長想要生二胎,但也因為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放棄了這個念頭。
  • 寶媽做四維發現娃太醜,哭得梨花帶雨,老公的安慰方式很「直男」
    寶媽卻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一出醫院就哭得梨花帶雨。旁邊的丈夫看到這一幕,趕緊用手機錄下了視頻。  後來寶媽哭得更是停不下來,但仔細想想,發現孩子真的很醜,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網友紛紛在評論區安慰道:四維彩超都會出現一點錯誤,寶媽別太難過,生來就是個小帥哥或小美女還不如生下來呢。
  • 《上海女子圖鑑》初戀和媽寶都在剝削女主!這段感情海燕動機不純
    《上海女子圖鑑》中楊呈遠油膩還是個媽寶,這也就算了。居然還要因為女主要買房而心生嫌隙,導致分手。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嗎?這種大男子主義的慫男你們會要嗎?可能站在純物質的角度來說,有自己事業的女朋友可比坐在家裡伸手要的女朋友省心多了。我個人非常喜歡女主在展示PPT時的那句文案:環境不能改變人的層次,但是一群人的層次可以改變環境。前半句待商榷,後半句完全贊同。
  • 5張動物圖片,比喻寶媽剖腹產生娃過程,簡直太形象了!
    生孩子對每個女人來說都是人生最難忘的時光,本人生寶寶時是剖腹產,到現在回想起自己生娃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和順產比起來,剖腹產也不會好過太多,從決定剖腹產的那一刻,到做完手術回到病房,寶媽更多的是處於「被動」狀態,哈哈,用這5種動物描述剖腹產媽媽生娃的狀態,簡直不要太形象!
  • 孕媽運用著5個神奇公式,成功「算」得男寶寶
    相信很多第一胎是女寶寶的媽媽們,很想二胎生個男寶寶吧,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懷男寶寶的小妙招!抱著學習的心態,請姐姐吃了一頓飯,然後她告訴了我5個小妙招,可以幫助我一舉得男!1.算排卵日相信寶媽們應該對自己的排卵日是清楚的吧,不清楚的要趕緊算清楚了哦~ 科普一下什麼是排卵日,排卵日排卵日,當然就是卵子排出的那一天,正常情況下(女性例假正常,且沒有特殊疾病)下一次女性女性月經的第一天開始計算,倒數第十四到十六天就是排卵日,在排卵日的前四天和後五天就是排卵期,排卵期是整個月份中最容易懷孕的時候,也是最容易懷男寶寶的時候。
  • 一張四維彩超檢查單看胎寶是男還是女?孕媽先別為小聰明沾沾自喜
    本以為這事兒應該是妥了,結果孩子生下來卻是個女兒,這讓橙子頓時傻了眼。產檢時B超單這樣顯示,或許是男寶寶?準媽咪洋洋得意不一定對的,比如像橙子樣的案例。其實,關於四維彩超的事情,網上流傳著不少說法,大部分都是說四維彩超可以看到胎兒的性別,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先把四維彩超了解清楚了再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