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生娃?

2020-12-04 小小潮潮

昨天有消息披露,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表示: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呢?

也許有的人還不知道什麼叫總和生育率,這裡簡單解釋一下。總和生育率也稱總生育率,是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國際傳統上婦女育齡期一般以15歲至44歲或49歲為準),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一般來講如果總和生育率小於2.1,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彌補生育婦女和其伴侶數量的。從歷史數據看,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我國的人口在14億左右,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在八九十年代,國家相對貧窮落後,而且那時候我們國家還大搞計劃生育,但人口數量依然居高不下。但到了今天,國家富裕強大了,計劃生育也不搞了,國家還開放了二胎,但人口數量好像並沒有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趨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這個消息一出,馬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網友表示不是不願意生,而是生不起、養不起孩子。

在以前,人們的觀念是多子多福,家裡的孩子多勞動力就多,也就能種更多的地,而且以前生孩子成本比較低,根本沒有產檢之說,生孩子的時候只要找個接生婆就行,那時候的孩子都是吃母乳,也不用買奶粉,長大一點,孩子有吃有穿就行。

反觀現在的孩子,從懷孕到生下,花在醫院的時間和金錢就把年輕人弄得夠嗆,而在孩子生下來之後,有的家公家婆沒空幫帶,老婆只能自己帶,只靠老公一個人掙錢養家,什麼奶粉、尿不溼、玩具、感冒發燒之類的日常開銷,生活已經有點拮据了,然後是幼兒園、輔導班、託管班,很多地方不僅學費高昂,甚至連個學位都找不到。除了這些事情,現在的年輕人還得背沉重的房貸、車貸,贍養家裡的幾個老人,如果沒點能力,可能自己都養不活了,怎麼還敢多生孩子,很多人生一個都怕了。

也有網友表示,現代社會女性獨立意識提高了,伴隨生育的高風險,所以讓人退卻了。

以前由於教育條件有限和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多女人都沒文化沒地位,長大了只會做家務帶孩子,沒有什麼能力賺錢。但是現在的女人不一樣了,男女平等,婦女能頂半邊天,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人的能力大大加強了,女人也有自己的工作事業,渴望自由,所以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生養孩子上。

還有就是現在的女人生孩子都是剖腹產,生完一胎之後要過幾年才能生二胎,所以就延遲了出生。以前的人都是順產多,生時十胎八胎都可以,但是剖腹產就不一樣,如果剖了兩胎之後在懷孕,風險是很大的,搞不好會引起破裂,危及生命,所以很多夫妻就是想生,也只能望肚卻步了。

總之,如今這個時代阻礙生娃的原因是很多很多的,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原因,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原因是阻礙現在的人生孩子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方面,《建議》提出,要「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實現這個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提到「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 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原因是什麼?
    在文中,李紀恆提到,我國總和生育率已經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他提到,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老齡化,需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2000年人口普查,生育率為1.22,2010年人口普查為1.18,2020人口普查還沒有出來,但之前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的結果是1.05。按照人口學家何亞福的觀點,即使算上漏報和誤差,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不會超過1.5。
  • 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影響有多大?
    文|凱風人口形勢,到了轉折關口。01近日,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十四五規劃建議輔導讀本》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總和生育率,指的是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一般而言,總和生育率達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保證整體人口水平不墜。
  •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 工業機器人持續向好可期關注受益行業
    )順應「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發展趨勢,組建了智能系統與產品事業部,著力開展港口自動化、船舶岸電應用等業務。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 工業機器人持續向好可期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點評: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
  • 民政部部長: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 生育政策需增強包容性
    來源:第一財經民政部部長: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 生育政策需增強包容性作者: 劉展超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方面,《建議》提出,要「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 我國人口自然更替困難,出生率創20年最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齊旭東)中國的人口出生率正在逐年降低,假如我國人口全面進入負增長時代,就意味著社會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人口減少,社會整體趨於保守,國家財政壓力增大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
  • 我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跌破警戒線!年輕人為何不願意多生孩子了
    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一文中發出警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其中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
  • 阻礙了你生娃的原因真的是壓力太大嗎?
    近日新浪微博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了一篇「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的文章引起廣大網友熱議。微博內容中寫道: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 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生育意願?
    遠在四川瀘州鄉下的王蓉生完兩個女兒之後,雖然婆家還想讓她繼續生個男娃,但她下定決心不生了。「即使國家放開三胎也不生了。現在農村養孩子也得吃幾百塊一罐的奶粉,不吃奶粉就是長得慢,孩子多了養不起。」她說。如今,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育齡婦女普遍出現了生育意願下降的現象,導致我國正在從「政策性低生育」進入「內生性低生育」。
  • 是什麼原因阻礙你生孩子?
    是什麼原因阻礙你生孩子?近日民政局部長李紀恆表示:受多方因素影響,我國的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如今家庭承擔了太多撫養壓力和教育責任。只要跟孩子沾邊的都是暴利。女性生育受到企業歧視,未婚怕你已婚,已婚怕你生孩子。
  • 什麼原因阻礙年輕人生娃?網友:女的越來越獨立,男的越來越媽寶
    我們先來看一個消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四年來,政策累積效應在前兩年集中釋放,導致生育率呈現先升後降的現象,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明顯。2018年後,生育進入政策調整後的平穩期,受育齡婦女數量和結構影響,2019年出生人口略有減少。很多夫妻不願生育,往往是經濟條件決定的。
  • 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不生孩子的蝴蝶效應 正在影響20年後的中國人
    一邊是不願生,一邊是求著生,中國年輕人與社會的生育矛盾,也深刻影響著中國在國際格局中的競爭力。人口數量作為人才儲備的分母,是考察一個國家人力資源的重要指標。作為最早開始研究人口經濟問題的企業家,在梁建章看來,中國家庭的「消亡」、年輕人生育意願的降低,將會逆轉中國在中美競爭中「全面趕超」的趨勢。
  • 未來,世代人口數量落差超過1億人,樓市將面臨「人口斷崖」
    轉眼間,已經進入了2021年。在2020年年底,據21世紀經濟報導,清華大學第40屆「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清華大學ACCEPT研究院研究員馮煦明指出,中國存在著「人口世代斷崖」的問題。
  • 樓市「人口斷崖」或將提前來臨?末代人口數量落差將超過1億人
    轉眼間,已經進入了2021年。在2020年年底,據21世紀經濟報導,清華大學第40屆「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清華大學ACCEPT研究院研究員馮煦明指出,中國存在著「人口世代斷崖」的問題。
  • 經濟差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臺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即出生率低於死亡率。若綜合第一季來看,臺灣總人口數已減少6553人。島內年輕人向大公報表示,臺灣薪資停滯十幾年,樓價不斷上升,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敢生小孩?
  • 人口發展深度分析:全球生育意願的趨勢性下降可逆轉嗎?
    總和生育率是最常用的反映生育意願的指標,可以解釋為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的(有生命體徵的)子女數 量。基於性別比例和嬰兒死亡率,通常計算的總和生育率的世代更替水平是 2.1,即平均每個婦女至少生 2.1 個孩子才能代替父母雙方數量,將來的人口數量才不會衰減。與出生率下降趨勢相同,過去幾十年中,幾乎 所有地區總和生育率都出現了下降。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