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原因是什麼?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艾爾文團長 沉思的託克維爾 收錄於話題#時論中國27個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輔導讀本中,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寫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一文。

在文中,李紀恆提到,我國總和生育率已經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他提到,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老齡化,需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

從2000年以來,我國的生育總數和總和生育率持續下降,出生人口上,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比2018年減少58萬人,出生率為10.48%,是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我們再來看總和生育率,總和生育率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代表了當地婦女的生育意願。我國婦女的生育意願總體是降低的。

2000年人口普查,生育率為1.22,2010年人口普查為1.18,2020人口普查還沒有出來,但之前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的結果是1.05。按照人口學家何亞福的觀點,即使算上漏報和誤差,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不會超過1.5。

唯一的生育小高峰是2018和2019,這兩年出現了二孩堆積效應,這兩年生育率為1.495和1.47,但何亞福估計,拋出二孩堆積這一變量,這兩年的生育率也就在1.1-1.2之間,他預計隨著二孩堆積效應的消失,生育率為大幅回落。

在國際上,總和生育率2.1為正常更替水平,1.5為警戒線,中國已經常年居於警戒線之下,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老齡化國家。

生育率如此之低,原因是什麼,主要有三點:

一是結婚率大幅降低,2013年我國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1346.9萬對,此後便逐年減少,到2019年已經跌破947.1萬對,結婚數降低了30%。結婚率逐年降低,離婚率卻從2008年的1.71%上升到了3.4%,其中,80後、90後極大抬高了離婚率。

考慮到我國仍是一個性觀念保守的國家,非婚生子並不普遍,結婚率的降低必然會影響生育率。

二是結婚年齡的大幅推遲,根據2016年中國人婚戀調查報告,中國人的平均結婚年齡為26歲,其中男性比女性大2-3歲,其中個別地區,如北京、上海、廣州等,男性平均結婚年齡超過了30歲,女性超過了26歲。

晚婚意味著晚育,舉一個小例子,以前結婚早,可能20歲就生育,這樣100年時間就生育了5代人,如今25歲生育,100年只生了4代人,一旦你把時間拉長,就會發現晚婚對人口結構的影響極大。

三是精英化撫養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多數家庭只想要一個,拉低了總和生育率,這種重質量輕數量的生育模式讓我國人口成指數倍下滑。

2020年初,文匯報和復旦大學聯合開展了人口調查,其中發現大部分中國人對於精英化撫養有著極大的執念,給不了孩子好生活不如不生的觀念深入人心。在調查中,只有14.92%的人認同多子多福的觀念,而有47.58%的人認為孩子質量更關鍵,更有9.25%的人不打算生孩子。

優生這個問題上,女性比男性更嚴重,女性有52.21%的人認為孩子質量更重要,而男性只有41.59%,認同多子多福的男子佔21.84%,女性僅為9.58%,同時女性中不願生孩子的比例為男性的3倍。

可以說中國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對於生育的消極態度,決定了我國少子化的國情。

至於網絡批判的計劃生育,其實和總和生育率沒有太大關係,八九十年代嚴格執行的計劃生育降低了適齡婦女的數量,限制了那個年代的生育總數,但對如今這個年代的生育率影響極為有限。

總和生育率反映的是當今適齡婦女的生育意願,並不是總數,計劃生育降低了總數,但和目前的生育意願沒有關係,更何況中國早在2016年就放開了二胎,將2020年的生育意願低歸結為計劃生育言過其實。

韓國日本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但生育率也是陷入了低迷,生育意願低是整個東亞共同面臨的問題。

對於生育率低,有什麼辦法嗎,就西方國家的經驗看,主要有三點。

一是對生育進行鼓勵,像俄羅斯、法國、英國都對生育多的家庭進行獎勵,給予稅收減免,直接補貼和福利等。

二是對非婚生子持寬容態度,如今西歐結婚率持續降低,很多人不再舉行正式的婚禮,而是盛行契約婚姻和同居,契約婚姻不涉及財產分割,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離開程序極為簡便,而同居更是與法律、財產等脫鉤,回歸了兩性生活的本質。這種趨勢下,會產生大量的非婚生子。

如今西歐北歐各國對非婚生子持開放態度,這樣非婚姻的伴侶就不會擔心孩子遭到社會的歧視,一定程度提高生育率。

三是提供良好的福利,完善入託制度和婦女產假。西歐北歐國家普遍是高福利,社會保障完善,女性不用擔心生育的機會成本,更不用擔心撫養成本高昂,福利保障降低了生育焦慮。

目前,瑞典挪威等國家的生育率普遍在1.8左右,其次是美國,白人生育率也達到了1.8。相比於歐美各國,東亞的生育率低到發指的程度,明顯的不正常。

相比於西方,東亞三國有幾個極為特殊的國情。

一是社會觀念保守,無論男女皆是如此。保守的觀念讓非婚生子不為社會所接受,生育率和結婚率強制綁定。縱觀東亞三國,隨著生活成本和內卷的加劇,女權主義的盛行,結婚率逐年降低,一方面,東亞三國經濟高度發達,女性女權意識已經覺醒,一方面,整個社會依然是保守價值觀佔主流,兩相碰撞下,女性用不生育和單身的方式進行軟抗,導致整個社會的慢性死亡。

二是東亞各國內卷激烈,社會保障低。這種低福利的情況讓女性生育的機會成本太高,女性不得不在生育和工作之間進行選擇,這在中國最為嚴重。我國的產假經常得不到保障,企業會因生育問題排斥女性,入託制度建設嚴重滯後,很多城市女性不願放棄工作,用單身的方式進行抵抗。

至於很多人歸結的中國男性保守不願做家務,這一點並不明顯(年輕一代),更多的情況是,無論男女都經常加班,兩人都沒有時間帶孩子。

三是對子女教育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東亞三國,尤其中國家長,優生優育的觀念深入人心,望子成龍的心態到了瘋狂的程度。他們往往會傾盡所有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會買學區房,報天價輔導班,甚至監視孩子的行為,這種拔份的心態讓他們往往只會選擇生一個,因為他們的錢只夠培養一個精英。

現在很多中國人說生育成本高,其真實含義不是養不起孩子,而是無法負擔精英化撫養,即使生育政策放開,只要這個觀念依然普遍存在,生育率也不會提高。實際上,在美國,華人一直是生育率最低的群體(亞裔1.6,華裔預估1.5),而美國並沒有限制生育,從美籍華人的表現,我們就能推出放開生育並不能扭轉形勢。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教育傾家蕩產)

(大火的小遊戲中國式家長)

這些差異註定了西方那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拿到中國不一定有用,你要問我有什麼辦法,我是近乎絕望的,我只能說可以試著把資源投向小城市和農村,鼓勵這些地方的人生育,至於大城市,我也想不出什麼辦法。

中日韓三國,社會結構、社會觀念都太畸形了,你要麼進步到西北歐的程度,徹底擁抱左派進步主義,要麼大幅倒退,回歸傳統和鄉村,東亞三國正好夾在中間,女權意識和保守價值相持不下。

當然還有另一條路,那就是工業化生養和大量採用人工智慧,但這兩個方案的可行性目前看比徹底擁抱女權主義還要離譜。

原標題:《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原因是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影響有多大?
    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總和生育率,指的是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一般而言,總和生育率達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保證整體人口水平不墜。一旦生育率低於1.5,則意味著跌破警戒線。
  •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生娃?
    昨天有消息披露,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表示: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呢?
  •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 工業機器人持續向好可期關注受益行業
    此外,市場傳言印度方面為保證其國內礦石的使用,考慮重新開始禁止鐵礦石出口;巴西進入雨季,發貨量將面臨季節性下滑;澳大利亞與中國關係持續降溫。綜合來看,鐵礦石價格短期有望繼續走強。建議關注國內鐵礦龍頭,如海南礦業(601969)、安寧股份(002978)等。
  •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李紀恆表示,落實《建議》要求,要把握人口發展重大趨勢變化,制定長期規劃,實施人口均衡發展國家戰略;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協調。
  •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實現這個現代化...
    日前,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指出,目前我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與生育率偏低相對應的則是人口老齡化問題。西方國家是在進入發達階段後出現人口老齡化問題,而我國是在經濟尚不發達情況下進入老齡化社會,即所謂「未富先老」,這無疑給建立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了難度。
  • 民政部部長: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 生育政策需增強包容性
    來源:第一財經民政部部長: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 生育政策需增強包容性作者: 劉展超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李紀恆表示,落實《建議》要求,要把握人口發展重大趨勢變化,制定長期規劃,實施人口均衡發展國家戰略;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協調。
  • 我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跌破警戒線!年輕人為何不願意多生孩子了
    策劃:騰訊新聞 江波 中國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的趨勢,已經引起官方的高度重視。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一文中發出警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 是什麼原因阻礙你生孩子?
    是什麼原因阻礙你生孩子?近日民政局部長李紀恆表示:受多方因素影響,我國的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如今家庭承擔了太多撫養壓力和教育責任。只要跟孩子沾邊的都是暴利。女性生育受到企業歧視,未婚怕你已婚,已婚怕你生孩子。
  • 經濟差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臺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即出生率低於死亡率。若綜合第一季來看,臺灣總人口數已減少6553人。島內年輕人向大公報表示,臺灣薪資停滯十幾年,樓價不斷上升,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敢生小孩?
  • 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生育意願?
    雖然是否已經跌入「低生育陷阱」還沒有定論,但生育率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已被廣泛認可。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指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的生育意願?生育成本居高不下、生育年齡延遲、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喪失機會成本、自我意識甦醒等都是原因。
  • 為什麼世界各國都不希望生育率下降?生育率低的巨大危害!
    不同的是,這次的人口下降是生育率下降所驅動的,而不是像瘟疫或大饑荒這樣的事件。在未來多達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少50%以上,其中包括日本、泰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韓國以及任何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國家,包括我們國家如果繼續保持現在的生育率,也將在2100年下降至7.32億。
  • 生育意願研究:理論與實證|鄭真真|生育率|二孩|失業_網易訂閱
    兩次研究熱潮的時代背景究竟有什麼不同?與第一次相比,第二次研究熱潮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取得了哪些進展?這些發展具有怎樣的理論價值和政策意涵?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中國也出現了生育意願研究熱潮,並具有鮮明的「政策需求導向」,但只有少數學者切入到更深的層面(鄭真真,2014;風笑天,2017),而且,學界對生育意願水平的性質判斷仍存在分歧。
  • 黑人的生育率為什麼那麼高?這三個因素很關鍵
    此優勢便是,黑色人種較高的生育率。90年代初期,白色人種佔比為55%,黃色人種佔比37%,而黑色人種佔比僅為7%。著實驚人,短短三年時間內,黑色人中數量攀升。黑色人種驚人的繁衍能力,著實讓人驚訝,究竟是何原因,產生黑色人種超高生育能力呢
  • 世界多數國家生育率下降 中國人口增長緩慢 非洲人口基數或將崛起
    在2020年6月份的時候,BioWorld公開發布了一項關於中國1990年-2015年青少年婚育趨勢的研究報告。在1990年的時候,中國的總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數據顯示當時中國每一名女子一生中將生育2.1次。2016年的時候,中國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國家允許有能力的獨生子女家庭,生育第二個孩子。
  • 2020年公布,在185個國家中,中國總和生育率排倒數,韓國倒數第一
    排名有什麼變化呢? 202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是多少? 一、人口前五名的國家 前三名,從圖表中可以看出,這60多年,世界人口排名前三的格局沒有變化,始終是中國、印度、美國三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