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冒著過於戲劇化人類境況的風險,問一個問題:「你看過電影《黑客帝國》嗎?」
電影主人公叫尼奧,他發現自己住在一個夢境裡。他的生活其實是精心打造的幻境。他深陷幻境,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軀體被裝在一個黏糊糊的棺材大小的吊艙裡——很多吊艙中的一個,一排又一排的吊艙,每個艙內都是一個沉入夢境的人。這些人被機器大帝放入吊艙,在夢境中沉睡。
電影裡有一個關於「紅色藥丸」的片段,很好地闡釋了尼奧所面臨的選擇——要麼繼續生活在幻境中,要麼醒來,回歸現實。反叛軍進入尼奧的夢境(或者嚴格來講,他們的化身進入了尼奧的夢境),聯絡到了尼奧。反叛軍首領墨菲斯向尼奧解釋了當時的狀況:「你是個奴隸,尼奧。同其他人一樣,每個人呱呱墜地之後,就活在一個沒有知覺的牢獄,當一輩子囚犯——一個思想被禁錮的囚犯。」
他們把牢籠稱作「母體」,但沒法向尼奧解釋「母體」到底是什麼。墨菲斯說,想要了解全貌,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去看」。他給了尼奧兩顆藥丸,一顆紅色,另一顆藍色。
尼奧可以吃下藍色藥丸,回到夢境世界;也可以吃下紅色藥丸,打破幻境的束縛。尼奧選擇了紅色藥丸。說實話,這個選擇太戲劇化,你也許會認為只有好萊塢電影裡才會出現這樣的情節——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做的人生選擇遠沒有這樣重大,而是要平凡很多。然而,電影上映時,很多人認為,這個故事反映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要做的選擇。
我所想到的這類人,就是所謂的西方佛教徒。他們中的大多數生活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並非生來即佛教徒,而是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佛教,或者至少是選擇了某種佛教,這種佛教剝離了輪迴和神明等亞洲佛教特有的各種超自然元素。
這種西方佛教引領下的佛學實踐在亞洲的僧侶中比較常見,但在普通人中並不盛行:冥想,同時沉浸於佛教哲學。(西方對佛教最普遍的兩種理解——無神論、以冥想為核心——是錯誤的;大多數亞洲佛教徒信仰神明,但不信唯一的創世神,而且他們也不冥想。)
這些西方佛教徒,在看到《黑客帝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堅信眼中的世界是一種幻覺——即使並非完全是幻覺,也是極度扭曲的現實,使他們的人生扭曲,對他們和周圍的人都造成了不良影響。他們覺得,幸虧有冥想和佛學,他們才能更清晰地看待事物。
在他們眼中,《黑客帝國》就好似自身經歷的一種寓言,因而這部電影也被稱作「達摩電影」。「達摩」(dharma)一詞有幾層意思,包括「佛法」以及「佛教徒修行佛法應走的路」。隨著《黑客帝國》的上映,「一心向佛」又有了一種簡單易記的說法:「我選擇紅色藥丸。」
1999 年,《黑客帝國》剛上映時我就看了,幾個月之後,我發現自己和這部電影之間有些關聯。基努·裡維斯為出演尼奧做準備的時候,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給了他三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我早幾年寫的The Moral Animal。
我也不確定導演在我的書和電影《黑客帝國》之間看到了什麼聯繫。但是我可以講講在我眼中二者的聯繫。對進化心理學可以有多種描述方式,下面是我在書中的一種講述:
進化心理學研究的是大腦如何由自然選擇設計來誤導我們,甚至奴役我們的。不要誤會我的意思:自然選擇有其優點,而且比起根本未曾出生,我還是願意被自然選擇創造出來(據我目前所知,宇宙也只給了我們這兩種選擇)。從任何意義上講,成為進化的產物都不能完全算作被奴役,也不能算是徹底的幻覺。進化過的大腦賦予了我們很多能力,往往也賦予我們對現實基本準確的認識。
不過,自然選擇最終關心的只有一件事,或者說,只「關心」一件事,因為自然選擇只是一個盲目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有意識的設計師。這件事就是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過往有利於基因傳播的基因特性興盛繁榮,而不利的基因特性則被遺忘在角落裡。在這些試煉中保留下來的基因特性裡,有一些是精神特性——在頭腦中固化的結構和算法,決定著我們的日常行為。
所以,如果你問「是怎樣的感知、思想和情感引導我們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從最基本的層面講,答案不是「幫我們準確描繪現實的那些思想、情感和感知」。不管這些思想、情感和感知向我們展現的現實世界是怎樣的,其實都無關緊要。這樣說來,有時它們向我們展示的並非真實世界。我們的大腦有很多特性,其中一個就是欺騙我們。
也不是說這樣有什麼問題!我最幸福的一些時刻,有的就是來自幻覺。比如,相信掉了一顆牙之後,牙仙子就會來訪。但是幻覺也可能帶來糟糕的經歷。我指的不只是噩夢這種回想時顯然是幻覺的經歷,還指那些你可能認為挺真實的經歷,比如夜裡躺著睡不著,焦躁不安;或連日感到無望,甚至沮喪;或對他人不可遏制的仇恨,這類情緒可能只是讓你短暫地快慰,長久下去會腐蝕你的性格;或對自己不可遏制的恨意;或貪婪,有要買東西、吃東西或者喝東西的衝動,這種衝動的程度遠超自己的實際需求。
焦躁、絕望、仇恨、貪婪……儘管這些情緒和噩夢這種毋庸置疑的幻覺不一樣,但是如果你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都具備幻覺的構成要素。如果能摒棄這些要素,你就會擁有更好的生活。想想看,如果你的生活變得更好,那麼整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畢竟,絕望、仇恨和貪婪的情緒會催生戰爭和暴行。所以,如果我說的是真的(從基本源頭來看,人類的痛苦心境和殘暴本性很大程度上真的是幻覺的產物),那麼將這些幻覺曝光就是有價值的。
- END -
文章摘自
《洞見:從科學到哲學,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原名
Why Buddhism is True(為什麼佛學是真的)。
《洞見:從科學到哲學,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
作者:[美]羅伯特·賴特
譯者:宋偉
出版時間:2020年8月
出品方:聯合讀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