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子說歷史,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加說說,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奇葩事情。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低下,由於人口稀少,戰亂頻發,女子到了14、15歲就得出嫁,而出嫁的女兒就像潑水一樣。然而,1989年,在江蘇南京發掘魏晉古墓時,墓主是東晉大臣王彬,卻在這裡發現了自己的女兒,證明這是一個父女合葬的墓穴,據化驗,女子年約二十,墓穴中還出土了200枚紅色藥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古時候的葬禮文化中,從古到今都是夫妻合葬,很少出現成年女子與父親合葬,甚至與父子合葬也不多見。第一,東晉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它存在於公元317年~420年之間,西晉皇族司馬睿建立的王朝,雖然歷史上東晉曾出現過五胡十六國,但是戰爭都是在北方進行,而且有很多人是從江南來的。
當時,南遷的人口眾多,北方的移民也帶來了大量的先進技術,文化藝術領域也十分繁榮,著名的王羲之就是東晉的人物,《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也是東晉的產物,顧愷之也是東晉著名的畫家,他所畫的《洛神賦圖》、《女史箴圖》,都是畫作中充滿著「仙氣」環繞的,這些文化產物的產生和東晉時期,主張丹藥煉製是離不開的。
紅藥片是1989年在王彬墓中發現的,是當時的「丹藥」。王彬墓尚未出土,人們對他的了解還停留在大名鼎鼎的東晉名臣之上,他生於278年,屬東晉四家之琅琊王氏。在《晉書》裡有這樣一句話:「少稱雅正、弱冠、不就州郡之命」,就是年少成名。又是一個有骨氣的好官,敢於指出權貴的錯誤。即使是化驗專家也很氣憤,這還是親爹?
為什麼在專家們發現王彬和女兒王丹虎墓後會這麼說?由王丹虎的名字可以看出,王彬當年對丹藥的痴迷,給自己女兒的名字加了一個「丹」。
那一年的丹藥其實是「五石散」,服下後,人體會發熱,並產生興奮的感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甚至出現幻覺,這200顆丹藥經化驗,發現裡面含有水銀和硫元素,長期服下,會對人的精神造成巨大傷害。
據調查,王彬追求丹藥,服用五石散,雖然這是改良過的方子,但對人體的傷害依然很大,王彬在59歲時離開了人世,而他的女兒還年輕貌美,但也因為這紅藥丸的緣故,還未出嫁,已過世已有一年,女兒卻遲遲未出嫁,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家境不錯,想替她也找個好人家,誰曾想到,女兒最後也會為自己陪葬。
至於王彬,大家都說他衣食樸素,雖是顯貴,卻不像其他世家公子那樣愛吹牛,平時穿著這件粗布衣服,平時吃的也是菜,看不出一點奢華。但這些丹藥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平時如此樸素。古時候的科技落後,也可以理解他為了追求更「仙」的目的。
但他的女兒是清白的,在最好的年紀就該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就算以後再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也比早些因這些丹藥而亡更好。《仙術》也是很虛無縹緲的東西,那些打著丹藥可以延年益壽而又有價值的東西,其實是在坑蒙拐騙,但人們有時就會相信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希望大家能理性地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生命是可貴的,不要用它去嘗試不安全的事情。好了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說到這裡,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