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個大染爐,也是走進社會前的最後一個小社會,那在大學到底該是形單影隻還是出去成群好呢。
先說說和朋友一起的時候,做什麼事情都是成群結隊,基本做什麼事都能得到幫助,雖然總有些磕磕碰碰,但在幾個人的互相調節下,也沒有太大的矛盾,遇到不滿的地方也會忍讓著,日常校園生活算是愉快度過的了。
大學老師讓同學們分組回答問題是個很常見的事情,幾個人也完全不用擔心分組這件事。平時有人有點兒小事,不能去打飯啥的,也會有人替你去,有什麼不開心的事也能互相傾訴,似乎永遠感受不到孤單的滋味,平時校園生活也會很充實。
在這些方面,一個人獨來獨往就顯得稍有不足了,做什麼事都是一個人,每次分組都得往別人的圈子裡湊,弄得很是尷尬,剛開始一個人的時候還會很不適應,每次去餐廳食堂都是一個人,感覺有點兒尷尬,好在慢慢就習慣了,畢竟一個人的不在少數。
要說,一個人在校園生活最不方便的,就是有時候有事想找人幫忙,不好意思找別人,雖然這些事自己也能做到,但有人幫助那是最好的,在飽嘗孤獨的滋味後,也慢慢學會自給自足,任何事親力親為了,也算是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了。
成群結隊出入校園也有很多特別不方便的事情,比如打算專升本的我個人早上起來比較早,他們卻一直在睡覺,每次早上早早起來總要等著其他人,本來想著去教室學習的時間,全都浪費在等他們刷手機上了,而且不管什麼事,要去哪裡總要問所有人,可能有人不去就會作罷,嚴重影響了個人獨立思考的想法。
和朋友在一起,總是要顧及所有人的看法,稍有不慎就會反目成仇(一點兒沒錯)買點零食分分到手就沒了╯^╰
一個人其實也不錯,做什麼都全靠自己的想法,倒是比較適合沉默如我這樣的人。想做什麼完全自己決定,不用顧及其他人,因為不用等人,自己空閒時間很是充足,剛開始一個人尷尬期也習慣了,倒是更有助於自己的提升。
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和朋友一起的,畢竟有些事情你肯定需要別人的幫助,而且社交是一門重要的課,大學應該是最後一個可以放心交流的地方了,畢業後想找知心好友就難了。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看法,你們是怎麼樣的呢,歡迎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