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難題探析:到底撞死一個人還是撞五個人

2020-11-24 貴州貴陽陳磊律師

假設你是一位電車駕駛員,軌道前有5人,電車正向他們碾去;你可以選擇變道,這樣會碾死另一道的1人。請問你的選擇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們,到底是選擇撞死一個人還是撞死五個人呢?我想很多人都看到過這個問題,這也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這個問題衍生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是一個人的生命重要還是五個人的生命重要。

在法律領域,生命都是平等的,殺一個人或殺五個人都構成故意殺人,只是在量刑幅度上會有所區別。所以這個時候你將面臨兩難。

不管你如何選擇你都會發現你是錯誤的,或許有人會說,我就按照正常的方式,不去變道,上天決定了五個人要死,就讓他們死唄,但是很多人會說,你明明可以拯救五個人犧牲一個人,為什麼不去做呢?

還有人會說,我會選擇去救五個人,殺掉那一個人,但是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你是哪個人或者哪一個人時你最親近的人,你還會這麼去這麼選擇嗎?人的生命是平等,五個人的生命並不比一個人的生命要重。

還有人認為,看那邊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就選擇那邊,乍一聽很有深度,值得考慮,但是這種方式去選擇,就與人生命平等的理念相違背,這就是說,那個有貢獻的人的生命比其他人的生命都要貴重,應該屬於人上人,應該獲得特權。這裡還存在一個問題,如果兩邊的貢獻時一樣的呢?或者說現在貢獻大的那一邊將來成就有限,沒有另外一邊的貢獻大呢?

同樣,這個問題,在法學界也是爭論不休,這個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緊急避險呢?我認為是有待商榷的,同樣還是上面的問題,到底是一邊更重要,要知道法律上認為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五個人和一個人生命一樣重,你選擇任何一邊都不能說正當的,合理合法的。

對於這個難解的問題,如果換做你們,你們會如何去選擇呢?為什麼要這麼選擇呢?

相關焦點

  • 撞一個人還是撞五個人,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選擇?
    原標題:撞一個人還是撞五個人,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選擇? 電車難題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倫理難題,它設置了一個這樣的場景: 你駕駛著一輛電車行駛在軌道上。在它的前方,有五個人被綁在軌道上不能逃脫。如果電車繼續行駛,就會碾壓到他們。
  • 「電車難題」,公平到底該怎麼做?一個法理上的難題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電車難題:你會怎麼做?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 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電車難題——一道經典的倫理哲學思考題!
    不知你是否聽過這樣一道哲學題: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疾馳向前,司機看見前方的軌道上有五個人,他可以任憑電車繼續前行,那麼這五人一定會被撞死。這時候他發現旁邊恰好有一條岔道,岔道上只有一個人,因此他也可以選擇將電車拐入岔道,這樣就只會撞死一個人。那麼,他是否應當把電車開到人少的軌道上,撞死一個人而不是五個人呢?
  • 你會不會為了救五個人而犧牲一個人呢?一直備受爭議的電車難題!
    假設你正看著一輛失控的電車,沿著軌道急速前行,徑直駛向五名無法逃脫的工人,這時你碰巧站在一個轉轍器旁邊,只要啟動轉轍器,電車就會轉到第二條軌道上。那麼問題來了,那條軌道上也有一名工人,不過只有一名,你會怎麼做?你會不會為了救五個人而犧牲一個人呢?
  • 現在自動駕駛出車禍 更像是「酒駕」,無關「電車難題」
    [摘要]關於電車難題,你可能並不陌生:一輛失控的電車正沿著一條軌道向下衝去。軌道前方有五個工人, 如果電車衝過去,他們肯定會被撞死。但你可以用一個操縱杆把電車轉向鄰近的軌道上,但是那個軌道上也有一個工人,如果電車衝過去了,他也同樣會被撞死。
  • 有軌電車難題:殺死五人還是殺死一人?
    假設你是一位電車司機。當電車駛入彎道時,突然發現前方有五名路軌工人正在修整鐵軌。電車此時正在穿越峽谷,旁邊就是萬丈深淵;如果你不想撞死那五位工人,你就必須立即停下,你拼命的踩剎車,這個時候,剎車居然失靈。
  • 電車難題的六大主流觀點(上)
    抽獎還是老辦法,6.66元你懂的,第一次參與的老闆如果不知道怎麼操作的話,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回到2049,點擊首頁下方的續命按鈕便可查看。好了今天我們來說電車難題,痴迷於電車難題的男人們就是電車痴漢。1967年,英國哲學家菲莉帕-福特提出了著名的電車難題,基本情況我想各位老闆都十分清楚,就是說有個火車失控了,而火車道前方有五個人,為了不撞死這五個人,火車司機可以選擇變道駛入另一條岔路,但這條岔路上有一個人,那麼火車司機該做出變軌這一操作嗎?
  • 「電車難題」真有那麼難嗎?
    如果僅僅著眼於怎樣採取行動,那麼電車難題其實真沒什麼難的。通過課堂上的提問回答,桑德爾已經初步展示了人們對兩個問題給出不同答案的統計數據。在效率版的電車難題中,主流意見是允許司機「撞殺」一個人以拯救五個人,反對者屬於異類;而在公平版的電車難題中,主流意見是反對旁觀者「推殺」一個人以拯救五個人,贊同者屬於異類。
  • 「電車難題」的「道德物化」解法
    近些年來,「電車難題」引發了學術界的各種討論。作為一個思想實驗,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很快就要碾壓到他們,但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扳道岔),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無辜的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應該怎樣做?
  • [視頻]兩歲男孩為「電車難題」提供了一個創意解決方案
    電車難題
  • 《電車難題》:站在人性的軌道交叉口,該如何做出正義的倫理選擇
    事關他人生死存亡之際,你到底拉還是不拉呢?拉起你可能救了5個人,但卻故意殺害了1個人!不拉你又於心何忍?在實驗提出50年後,美國奧克蘭還真發生了一個類似的案例;2012年10月5日,瓊斯發現一輛電車失控,在軌道前方有五個人正在行走,她毫不猶豫的拉動了電車道岔扳手,導致失控的電車撞向了另一條軌道上的行人法利,讓其當場死亡。
  • 疫情下的「電車難題」,歐美選擇「撞死」那群老年人!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道倫理學領域著名的思想實驗——「電車難題」:操控拉杆選擇讓失控電車駛向兩條路,是要選擇撞死一個人還是多個人?「電車難題」實驗對於這個問題,不管是從倫理學、哲學還是心理學角度解讀下去,都無法有一個合適的答案。然而現如今,這個問題就擺在了許多國家面前,甚至有些已經做出了選擇,他們選擇「撞死」那一個老年人!
  •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有軌電車難題」是道德心理學研究中被反覆討論的思想實驗。它假設了這樣一種情形:你正駕駛一輛失去剎車的有軌電車,在軌道前方有五個正在施工的工人,如果電車繼續直行必然會致其死亡,而旁邊的軌道上只有一名工人,你選擇變換軌道撞向一個人,還是繼續直行撞向五個人?
  • 現代社會的「電車難題」:自動駕駛系統在意外來臨時會撞向誰?
    文章來源 | S-Tech作者 | 羅錦霖 「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駛來,列車前面有兩條軌道,正常行駛的軌道上被綁著五個人,而另一條軌道上綁著一個人;你的手中有一根操控杆可以控制列車的行駛軌道,如果不拉下操縱杆,列車將撞上五個人,另外一條軌道的一個人將會得救;如果拉下操縱杆
  • 《電車難題》:倫理情感難題該如何判定?
    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前方軌道上有五個人,而旁邊岔道上也站著一個人,司機可以任憑電車繼續前進撞死前方的五個人,或將電車轉向到旁邊岔道上撞死另一個人。問題:司機是否應該改變電車行使軌道?這就是由英國哲學家菲莉帕·富特於1967年提出的「電車難題」,此後關於「電車難題」的討論一直在社會各界人士之間進行,至今都沒有一個結果。託馬斯·卡思卡特在其著作《電車難題》中模擬了一樁案例,從檢察官、辯方、心理學家、哲學家和普通人角度出發,探討了社會中不同身份、職業的人對案件的判斷。
  • 「電車難題」中,如果你是那個扳道工,你會扳道嗎?
    電車難題最早是由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於1967年提出,它是一個關乎人類倫理道德問題的思想實驗,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假設你是電車站的扳道工,一輛電車突然剎車失靈正極速駛來,主道上有5個工人正在專心工作,難以躲避電車,如果電車繼續在主道上行駛,這5人很大可能被撞死
  •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原標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 電車難題大匯總 腦洞大開
    有軌電車難題(英語:Trolley problem),又稱電車問題,是一個倫理學的思想實驗。其大致內容是:假設你駕駛一輛自己無法使其停下來的有軌電車,即將撞上前方軌道上的5個檢修工人,他們根本來不及逃跑,除非你改變軌道。但是,備用軌道上卻有1個人,那麼,是否可以通過犧牲這一個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個人?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是」。此道德兩難涉及人對群體利益和個體利益之間的取捨。
  • 電車難題的經濟學解釋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大致內容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