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軌電車難題:殺死五人還是殺死一人?

2020-12-06 鸞雀

假設你是一位電車司機。當電車駛入彎道時,突然發現前方有五名路軌工人正在修整鐵軌。電車此時正在穿越峽谷,旁邊就是萬丈深淵;如果你不想撞死那五位工人,你就必須立即停下,你拼命的踩剎車,這個時候,剎車居然失靈。你突然發現軌道的右側有一條岔路,你可以將電車駛入,以拯救前方五位工人,不幸的是,這條岔路也有一名路軌工人,而你的正確行駛路線並不是這條路,如果你不轉入右側岔路,你就會軋死五位工人,如果你駛入這條岔路,你就會軋死一位工人。

這就是湯姆森於1985年在《有軌電車難題》中的描述,這個悖論作為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最早是由福特於1967年提出。其觀點是選擇在殺死一人還是殺死五人;這個悖論的提出是為了批判功利主義的觀點:「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

而湯姆森並不認同這一說法,她認為如果什麼都不做,不讓電車轉彎,這五個人很難說是你殺死的,電車一旦轉彎,就會有一名無辜的人因為你而喪命。這個選擇實質是:任由五個人死亡和謀殺一個人之間的問題,即謀殺比任人死亡更糟。

福特認為電車悖論的解決,涉及如下三個因素:  

第一,在兩種行為「有意」和「無意」之間,必然會造成兩種不同的結果,即五人死亡或是一人死亡,而這兩種行為不可能都是不道德的。這是因為,你只能在兩種結果中作出選擇,在大的前提下,個人沒有完全自由選擇的意志,而如果結論只有道德和不道德兩種,結果只能是:一種是道德的,另一種是不道德的。這是以「結果」論道德的思路,這是功利主義的倫理觀;  

第二,當你作出「有意」行為,造成一人死亡,你不應該為此承擔道德責任,因為這個人的死亡並非你「有意」造成的,你並不真正想這樣做,當你面臨五人和一人之間的死亡時,這種選擇的代價是最小的;  

第三,外界條件決定了此種情況下必然會有人死亡,要麼死一人,要麼死五人,至少死一人是必然,而死五人卻是可能性。如果最後死了五人,那就是你的不作為造成的,你應該為此受到道德的譴責。(這裡是基於把六個人看成具有同等價值的個體)

這個難題中的六個人,首先都是無辜的人,都不應該成為被傷害的人,當你遵循電車的行駛路線,這五人不應該出現在軌道中,作為司機不應該承擔責任,然而當你為了避免傷害五個人而轉彎,卻有一個人因為你的「有意」的行為而喪命。但是從傷害的角度來看,轉彎死一人,不轉彎死五人,傷害最小就是最佳的選擇嗎?

如果你作為電車司機,你會選擇轉彎還是「不作為」?是殺死五人還是殺死一人?

相關焦點

  • 電車難題:你會怎麼做?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 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電車難題」,公平到底該怎麼做?一個法理上的難題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控辯大戰:閱讀《電車難題》(二)
    控方再次重申和總結了對於被告人故意殺人指控的關鍵:被告人瓊斯沒有爭議地確實、親手、(非預謀)故意地殺死了電車岔道上的法利先生。殘忍、無情亦冷血。扳動電車道岔導致殺死法利的後果雖客觀上「拯救」了另一道岔的五人的生命,這並不是造成瓊斯無罪的有效理由。法利先生的生命如同所有公民的個體生命一樣,珍貴而無可量度,瓊斯沒有任何理由以犧牲一個人生命的方式換取其他人的生命,即使是更多的五個人。
  • 電車難題——一道經典的倫理哲學思考題!
    不知你是否聽過這樣一道哲學題: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疾馳向前,司機看見前方的軌道上有五個人,他可以任憑電車繼續前行,那麼這五人一定會被撞死。這時候他發現旁邊恰好有一條岔道,岔道上只有一個人,因此他也可以選擇將電車拐入岔道,這樣就只會撞死一個人。那麼,他是否應當把電車開到人少的軌道上,撞死一個人而不是五個人呢?
  • 當AI面對「電車難題」時會如何選擇?
    AI面對「電車難題」會如何選擇 「電車難題」是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而此時你可以選擇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杆?
  • 「岔道困境」:為救五人犧牲一人還是不救人
    ——聖奧古斯丁一個男人站在鐵道邊,突然他看到一輛失控的電車正朝他呼嘯而來。顯然,剎車失靈了,而前面有五個人被捆綁在鐵軌上。如果這個人什麼都不做,這五個人將被電車軋死。幸運的是,他身邊有一個開關,只要扳動開關,就能讓失控的電車轉向另外一條鐵軌,即他面前的一條鐵路支線。不妙,又出差錯了:他看見另一條鐵軌上也綁著一個人,改變電車的方向肯定會讓這個人送命。他該怎麼辦?
  • 「電車難題」真有那麼難嗎?
    有分歧很正常,共識從來都是稀缺品,有多數意見就不錯了。「電車難題」的真正難點,是如何解釋人們從中展現出來的自相矛盾:為什麼同樣是犧牲一條性命拯救五條性命,大多數人卻會做出相反的選擇——同意「撞殺」,但反對「推殺」。
  •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關鍵詞:版本;研究方法;有軌電車;選擇;傳統倫理學;倫理學研究;軌道;道德問題;人行橋;道德心理學 作者簡介:作者單位: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   自20世紀後期哲學家同心理學家借鑑彼此理論成果開始,這種合作研究的趨勢便不斷加強和擴展,目前,包括劍橋大學、哈佛大學
  • 松下永旺商業有軌電車投影案例-時空列車
    項目理念    靈活利用作為地區代表性的交通設施——有軌電車。    影像被投影到一輛70型有軌電車上。這款有軌電車深受宮島線沿線和廣島市當地居民的喜愛。該有軌電車是由廣島電氣鐵路(HiroshimaElectric Railway)捐贈的,目的是促進整個新市鎮和地區的發展。
  • 世界十大悖論之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內容大致是: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 首本「成都造」有軌電車駕駛證(P證) 今日發出
    12月13日上午10時許,首本「成都造」有軌電車駕駛證(P證)順利在成都市交管局車管所發出,成為西南地區首本在本地培訓考試取證的有軌電車駕駛證。23歲的佘熊文強成為領證第一人,他說:「非常高興,也非常自豪。」
  • 有軌電車和地鐵的區別是什麼?
    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輕軌應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由於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都較小,列車長度、寬度都不及地鐵,使用的鐵軌質量也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鐵軌每米的質量為60公斤,由此得名「輕軌」。  地鐵主要是指「重軌」,它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
  • 濟南第一條有軌電車2022年5月投運,為我省首條跨黃河有軌電車
    也就是說,有軌電車造價僅為地鐵的兩成到四成。定員比此前明顯增加計劃2022年5月投運今年10月27日,《新建至濟陽區(先行區)有軌電車工程項目選址意見書批前公示》發布,濟南第一條有軌電車,也是我省第一條跨黃河的有軌電車走向浮出水面。
  • 現在自動駕駛出車禍 更像是「酒駕」,無關「電車難題」
    你是讓電車變換軌道撞死一個人,還是什麼都不做,讓它撞死五個人?這是電車難題最著名的版本,一個在20世紀70年代普及開來的哲學思想實驗。它還有其他變體:比如你是否願意把一個胖子從橋上推下來,讓電車停下來,而不是殺死那些較瘦的工人?
  • 高人對功利主義的探析,那個歷史上著名的電車難題你解決了嗎?
    電車難題不僅是功利主義者面對的道德困境,也是一般意義上各類學說的道德難題。解決好了,人性得到釋放,解決不好,我們就會迷茫和對抗。1,電車難題電車難題最早由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在1967年發表的論文《墮胎問題和教條雙重影響》中提出,該問題一經提出,便引起了學術界廣泛的討論。
  • 拉薩規劃有軌電車3條線路,有軌電車1號示範線,2號和3號線
    為了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相關部門規劃了增加現代有軌電車,並規劃了3條線路。現代有軌電車作為低碳、綠色、環保的交通方式,是拉薩城市交通未來發展趨勢,符合拉薩實際。將有軌電車納入拉薩地面公共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效緩解拉薩城市交通壓力,為實施「環境立市」戰略發揮重要作用。有軌電車1號示範線已經通過了拉薩市城市規劃建設委員會的審批,2號和3號線將在以後根據1號線的運營情況做優化拓展。
  • 行人隨意穿越、電動車駛入軌行區...三亞有軌電車行駛區域交通混亂
    記者 張宏波 攝亂象一:行人和電動車與有軌電車混流三亞金雞嶺街和友誼街之間的通道是有軌電車線路的途經路段,路口處寫有禁止進入軌行區的提示語。12月23日,記者在該路段看到,行人、電動自行車均在該路段往來穿梭。不少電動車和行人甚至進入了有軌電車的軌道中,看到有軌電車駛來後,不慌不忙地走上另一條沒有電車行駛的軌道避讓。
  • 全球首列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在株下線
    8月22日,中車株機研製、全球首列應用於機場捷運系統可自動駕駛的儲能式有軌電車在株洲下線。電車將運行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中車株機此次下線的儲能式有軌電車,將在近2公裡長的線路上運行,連接起機場T1航站樓和新建的S1衛星廳。衛星廳是航站樓布局的一種形式,適用於中轉旅客多的樞紐機場,通過捷運與航站樓連接,為旅客提供候機、到達、中轉服務。按照規劃,長水機場的S1衛星廳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旅客在T1航站樓辦理完安檢等手續,可乘坐捷運系統前往。
  • 當無人車遇上著名的「電車難題」,它會怎麼辦?
    「電車難題」是一個倫理學領域的思想實驗,自1967年Phillipa Foot提出以來,大批哲學家對此樂此不疲。 五個無辜的人被綁在鐵軌上,一輛列車疾駛而來,他們死定了。除非你拉下列車控制杆,使列車朝另一個方向駛去,但那條軌道上有一個同樣無辜的人。拉下控制杆,你能拯救五條生命,但會犧牲另一個:你如何選擇才能不違背倫理?
  • 當無人車遇上著名的 「電車難題」 它會怎麼辦?
    除非你拉下列車控制杆,使列車朝另一個方向駛去,但那條軌道上有一個同樣無辜的人。拉下控制杆,你能拯救五條生命,但會犧牲另一個:你如何選擇才能不違背倫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演化出許多新版本,譬如:是選擇讓電車撞死五個人,還是把一個胖子推下去阻止列車前行(胖子也得死);還有一種,胖子恰巧就是這個把五位無辜者綁在軌道上的人,等等。如今,這個辯題因無人車的出現被賦予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