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
野生娃娃魚又名大鯢,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屬於隱鰓鯢科,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以及珠江流域。大鯢棲息於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並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因為娃娃魚的稀少,難得有人看到其實體。可是,就在8月28日晚上,市民在蘭江裡發現了一條娃娃魚!
8月28日晚上,在浙江浙能蘭溪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壩附近,幾位電廠工作人員在江邊水域裡,發現了一個黑乎乎的怪傢伙。
翁竹罄就是現場目擊者之一。他說,當時幾位工友一起在大堤上散步,發現了這條受傷的「怪魚」,與娃娃魚非常相似。大夥也知道娃娃魚是國家保護動物,不敢馬虎,趕緊通知了漁政部門。後經鑑定,果然是一條受傷的娃娃魚。
翁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和同事當時都驚呆了,因為他們知道,野生的娃娃魚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數量十分稀少。眼下,在散步途中竟然見到了娃娃魚活體,著實感到驚喜激動。
另一位浙能蘭溪電廠的工作人員張建橋也連聲稱奇,不過,他也說,仔細想想也並不意外。現在水變清了,空氣也很好,感覺五水共治的效果非常明顯,難怪會有娃娃魚的出現呢!
這條娃娃魚,體長大約60釐米,重3公斤,尾部有較為嚴重的傷痕。市漁政站站長梅新貴表示,從業多年,他也是第一次在蘭江裡發現娃娃魚。
市漁政站站長 梅新貴
據我們了解,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那個時候,蘭溪的衢江有出現過娃娃魚。據我了解,這麼多年,今年還是第一次在江裡發現娃娃魚。
目前,尚不能確定這條娃娃魚是野生還是人為放流蘭江的。但既然能在蘭江發現娃娃魚蹤跡,也說明這些年我市五水共治的成效顯著。
至於這條娃娃魚的歸宿,別急,漁政工作人員已經給它安排好了!
因為娃娃魚尾部受傷,目前已經對它作了消炎處理,下一步,工作人員計劃聯繫有資質的養殖戶,給予娃娃魚更好地救助和恢復。鑑於蘭溪沒有娃娃魚養殖場,工作人員將聯繫省裡其他地方,救治成功後,再重新放回蘭江。
這真是:水清人美大鯢喜獲救治,五水共治蘭江重迎貴客!
記者/ 徐悅翔
編輯/ 武金萍 編版/ 陳嬋 朱彥軒
總監製/ 陳豐 龔獻 本期監製/ 武金萍
☞渴!
☞蘭江大廈門前路段「讓人費解」的一幕,你知道原因嗎?
☞Ⅲ類水中卻出現大量死魚!梅溪這5公裡河面到底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