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養老院「有點兒冷」? 供熱單位已經對接改造-新聞中心-北方網

2020-12-05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正式開供暖已經1個多月了,很多小區暖和了起來,可在南開區西營門大街頤百年養老護理院的老人們還是覺得冷,「30多個老人穿著棉服,暖氣摸著有一點溫熱,天冷了,我們就盼著能屋裡能暖和點。」孫大娘說。

  郭奶奶已經70多歲了,她和老夥伴們住在養老護理院,天兒冷了,養老院裡的暖氣還是涼的,「現在這天,外面涼嗖嗖的,屋子裡也不暖和,還有不能動的老人,只能躺在被窩裡,養老院又不讓用電褥子,只能開著空調。」老人說,養老院裡有三十多個老人,本想著供暖後能暖和點,可屋子裡還是涼。

  62歲的劉大爺也住在養老院,因為腿不好,每天都待在屋子裡,「白天穿著棉衣棉褲,晚上蓋得厚厚的,可是暖氣不熱乎,捂得再多也是冷。」上午10點,現場記者用溫度計現場測量後顯示,屋內溫度顯示為18度。「晚上更冷,到了19:00後,暖氣片摸著一點都不熱,用溫度計測量後只能達到15度。」劉大爺說,老人們不求別的,就希望養老院裡能暖和一點。

  養老院負責人楊先生說,養老院是今年夏天開辦,租房子的時候沒有提到供暖,本以為一切正常,沒想到會是這個樣子。「我們找過供熱站,供熱站的工作人員在中午的時候來測過一次溫度。」楊先生說,那次測溫是在屋子裡開著空調的情況下進行的,測量結果顯示屋內為18度,測溫的工作人員說,他們只管測溫,不保溫度。

  房地產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閥的進出水溫度是達標的,剛測量的溫度進水35度左右,出水32度左右,符合35度—60度的國家標準。「現在供熱還沒有移交供熱站,現在屬於保駕護航階段,供暖還是供熱站負責,我們負責幫助收據供熱費用,維修裝修後的管道。」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養老院曾自己進行過裝修,應該是裝修時,改動過原來的管道,導致現在屋裡溫度不夠。

  11月2日,在「十四五 開新局——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中,記者就該問題向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劉峰提問。劉峰表示,將馬上了解、解決養老院供熱問題,保障養老院老人溫暖過冬。記者了解到,供熱單位已經和養老院問題進行了對接,供熱單位將對養老院提供技術支持,對養老院的供熱設施進行改造。

  劉峰表示,「十四五」期間,為提升供熱質量,本市將對供熱軟硬體水平進行提升。軟體方面,全員持續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思想,急群眾之所急,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全面提升服務態度和服務專業水平。同時,完善應急服務保障機制,全面提升業務素質,加大協調和服務力度,關口前移,超前介入,積極引導供熱企業主動對接,強化服務。硬體方面,未來五年天津還將開展舊管網改造工程,結合道路建設、舊樓區改造等工程,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老舊管網和一戶一環改造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作為城市管理者,我們的宗旨是服務老百姓,我們一定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堅定決心、持之以恆的不變恆心、不厭其煩的工作耐心、精益求精的認真細心,做好天津市的『大物業』,隨時為市民和企業做好服務。」劉峰說。

  津雲新聞記者 郭強

相關焦點

  • 這個養老院「有點兒冷」? 供熱單位已經對接改造
    原標題:這個養老院「有點兒冷」?供熱單位已經對接改造   正式開供暖已經1個多月了,很多小區暖和了起來,可在南開區西營門大街頤百年養老護理院的老人們還是覺得冷,「30多個老人穿著棉服,暖氣摸著有一點溫熱,天冷了,我們就盼著能屋裡能暖和點。」孫大娘說。
  • 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核能供熱,暖和又乾淨
    記者 徐佩玉攝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以往北方地區的供暖方式以燃煤為主,不穩定又汙染嚴重。如今,隨著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核電廠核能供熱項目的成功商用,核能這種清潔供熱方式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什麼是核能供熱?安全性與經濟性如何?
  • 北方冬季供熱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北方冬季供熱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區域供熱》  作者:陳家楊 夏建軍等  2020/3/31 11:03:30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我國北方地區在冬季採暖消耗了大量化石燃料,其燃燒產生的汙染物是引起霧霾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大連明察暗訪供熱單位 讓居民家裡暖心裡熱乎
    為進一步規範供熱單位服務質量和標準,按照高標準供熱、高水平關注、高質量服務的要求,切實提高市民對供熱行業的滿意率,自11月26日傍晚開始,市住建局及各區供熱管理部門對供熱單位進行明察暗訪,對住戶展開回訪。
  • 北京再發供暖「升溫令」 供熱單位盡最大可能提高供熱溫度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面臨極端寒冷天氣,市城市管理委已向各區供熱單位下發供熱預警通知,盡最大可能提高供熱出力,保障穩定供熱。據悉,為應對此次極寒天氣「大考」,市城市管理委做好四項準備。一是做好能源需求預測和計劃對接。
  • 北京供熱試運行:您家暖氣熱了嗎?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陳旭 關桂峰)7日,按照供熱工作部署,北京正式進入試供暖階段,區域鍋爐房開始點火試運行。北京市供熱試運行效果如何?「近熱遠冷」怎麼辦?記者走進北京熱力集團供熱車間探尋答案。在北京熱力集團東湖供熱服務站,兩臺鍋爐已經點火運行,工作人員正在監控臺上操作,保證設備平穩運行。鍋爐房內,另有幾臺設備隨時待命。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歷史數據和氣象趨勢,熱力集團已制定多套供熱啟動方案、運行方案和多個應急預案,做到科學指揮、有備無患。
  • 供熱熱量單位換算與節能計算方法
    但是,其他導出單位及工程習慣相互交織,使得這種單位在今天熱力計算中不是很方便。  (2)、瓦特(W)、千瓦(KW)、兆瓦(MW),工程導出單位,是供熱工程常用單位,如熱水鍋爐熱容量:7MW、14MW、29MW、56MW...等,習慣上常說到的10t、20t、40t、80t...等鍋爐,相當於同類容量蒸汽鍋爐的設計出力。
  • 供熱提前了、屋子暖和了、難題解決了……「暖屋工程」讓百姓幸福...
    提前開栓供熱 居民室內暖洋洋這個冬天「不寒冷」,大興安嶺於9月20日提前5天、黑河於9月27日提前3天開栓供熱,沒到開栓日居民就已經感受到屋內的暖意了。坐落在祖國北部邊陲的漠河市急群眾之所急,把解決「冷屋子」作為首要任務,重點改造全市最有名的80棟「冷屋子」。市委市政府發出「奮戰100天,暖心先暖屋」的動員令。主要領導現場蹲點,掛圖作戰,搶前抓早完成冬煤夏儲。投入5000多萬元專項資金,對城區主管網、換熱站以及80棟老樓的分支管網全部徹底更新,使冬季居民家室內溫暖如春。
  • 瀋陽市房產局重新公布供熱單位電話 要求全力解決供熱訴求問題
    進入一月份以來,沈城氣溫大幅下降,市供熱主管部門對我市供熱工作進一步加強監管、調度,進行了再部署、再檢查,相繼組織下發了《2020-2021年採暖期第3號供熱調度令》和《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供熱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熱電廠、供熱單位加強運行管理,集中調配優質煤炭,在保證供熱系統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
  • 西青區這個小區已提高供熱溫度 有關部門將督促供熱單位保證供熱質量
    問 題發表人:彭* 提問時間:2020-11-22標題:天津市的暖氣溫度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了天津這個18℃的供熱標準應該改一改了 屋裡21℃都不覺得暖和張家窩鎮供熱溫度越來越低 今年可以說很冷 我們暖氣費一分不差的交了
  • 明天太原「試供熱」!市民將逐步感受到暖流入戶
    據介紹,今年太原市熱力集團公司完成集中供熱擴網600萬平方米,建設熱力站40餘座,建設供熱管網80餘公裡,今冬該公司集中供熱面積將達到1.6億平方米,有1650餘座熱力站、根據「一網多源」的運行模式,集中供熱全網將實現統一指揮、聯調聯試,確保今冬穩定優質供熱。目前,該公司已完成大部分市區一級網、二級網的注水。從10月12日起,太古區域熱網已率先進入冷態試運行狀態,其他區域各熱網將分步啟動冷態運行。個別管網節點性工程於10月16日前全部實施完成,具備全網運行條件。10月20日起,各熱源系統將陸續升溫試運行。
  • 吉林市供熱咋樣?記者帶來一手消息
    2020年,全市在網供熱面積8707萬平方米,實際供熱面積6630萬平方米,停供率23.85%;由國電吉林熱電廠等5戶熱源企業負責熱源,由市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等22戶供熱企業負責用戶供熱。鏡頭二:10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吉林市億斯特能源有限公司,這裡距離火車站東廣場很近,是吉林市東部城區的主要熱源和供熱企業。總經理助理崔林海帶著記者在廠區內轉悠,幾處空地上都堆滿了煤。崔林海說,公司今年廠內、廠外設備、供熱管網的夏季檢修、改造工作已經全部完成,5臺鍋爐已經吉林市特種設備檢驗中心檢驗合格。
  • 法電大唐(三門峽)城市供熱 有限公司召開供熱季新聞發布會
    本報訊 (記者郭遠慶)11月13日,法電大唐(三門峽)城市供熱有限公司召開2017—2018年供熱季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局、市信訪局工作人員,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區代表及相關物業單位負責人及熱用戶出席此次新聞發布會。
  • 供熱企業已在轄區開展「熱平衡調節」
    慧聰供熱採暖網 供熱才剛剛三天,劉女士家的室溫就直逼35℃,「爆表」的架勢讓全家人飽受夏日般的煎熬。但問題也來了:「想投訴,怕澆滅供熱企業的熱情,不反映,這高溫又實在難熬。」劉女士的尷尬,還真有點兒代表性。
  • 太陽能供熱有望「熱」起來,「太陽能+」供熱模式成首選
    距離2020年過去也已經有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了,在過去的這一年中,各地發布了許多關於清潔供暖的文件或者政策,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提到了使用太陽能進行供熱,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談一談這個太陽能供熱。
  • 濰坊高溫水供熱比重達80% 「汽改水」工程明年收尾
    中國山東網濰坊11月9日訊 (記者 韓蓓蓓) 今日,記者從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今冬供熱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濰坊計劃從2016年至2018年,集中3年時間基本完成中心城區供熱管網「汽改水」,2019年收尾。
  • 利用海水製冷供熱,廈門這個「神器」了解一下
    臺海網11月24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隨著2020年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開幕,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廈門共話「藍色發展」,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議題之一,受到聚焦關注。  所謂海洋經濟,包括直接或間接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生產活動。在廈門,有一個建築項目運用了海水中的熱能,為人們製冷、供熱,這就是位於海滄的廈門中心大廈(原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總部大廈)。
  • 地熱能技術探索分析及在北方地區的應用實踐
    我們吉林股份是國家電投旗下的省級單位,目前火電裝機容量470.5萬千瓦,我們還有新能源,在五個區域公司,有吉林區域公司、華北區域公司、西北區域公司、江西區域公司、華東區域公司,我們現在承擔的供熱面積有8400萬平方米,總容量909萬千瓦,新能源438.22萬千瓦,總資產接近600億,我們現在是開展綜合智慧能源服務,主要是對園區,對一些企業做綜合用能的服務,也是我們進行了二次轉型
  • 北京規定供熱單位上門測溫不收費
    東方網11月30日消息:昨天,市市政市容委發布《關於貫徹執行〈住宅採暖室內空氣溫度測量方法〉的若干規定》,首次明確表示,如果確實屬於供暖單位原因造成用戶室溫低於標準,將在供暖期結束後的一個月內退費。根據測溫辦法規定,供熱單位應當自接到用戶測溫申請後的當日與用戶約定進行入戶測溫,供熱單位上門測溫不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