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提前開栓了,屋子暖和了,多年的棄管樓有人管了,供熱效果不好的問題解決了,百姓的幸福感增強了……
這是我省第二批主題教育把「暖屋工程」作為「暖心工程」來實施,讓千家萬戶住上暖屋子帶來的喜人景象。
提前開栓供熱 居民室內暖洋洋
這個冬天「不寒冷」,大興安嶺於9月20日提前5天、黑河於9月27日提前3天開栓供熱,沒到開栓日居民就已經感受到屋內的暖意了。
進入12月,「中國最冷小鎮」大興安嶺呼中區最低氣溫降至零下30多度,室外寒氣襲人,然而在小鎮西邊居民區裡的王富強家卻溫暖如春,晚飯後一家三口穿著居家服悠閒地看著電視。
地處大興安嶺興安之巔的呼中區年平均氣溫-4.3℃,歷史最低氣溫達-53.2℃,無霜期僅有80餘天,每年-40℃的天氣可達40多天,因而得名「中國最冷小鎮」。「今年供暖特別早,9月12日就給暖氣了,比往年提前了10多天,現在家裡溫度最高能達到二十六七度。」王富強說。
冬天能不能住上暖屋子,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坐落在祖國北部邊陲的漠河市急群眾之所急,把解決「冷屋子」作為首要任務,重點改造全市最有名的80棟「冷屋子」。市委市政府發出「奮戰100天,暖心先暖屋」的動員令。主要領導現場蹲點,掛圖作戰,搶前抓早完成冬煤夏儲。投入5000多萬元專項資金,對城區主管網、換熱站以及80棟老樓的分支管網全部徹底更新,使冬季居民家室內溫暖如春。
專項優化服務 暖屋工程暖人心
9月27日上午,齊齊哈爾市南航街道新聯社區居民自治小區院裡人群熙熙攘攘,氣氛十分熱烈,齊齊哈爾市「紅色管家」——黨建引領物業管理網絡現場會以網絡直播形式召開。把會議開在小區,表明了齊齊哈爾市力戒形式主義,堅決整治物業管理問題的信心和決心。
齊齊哈爾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愛民主持會議,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龍沙、建華、鐵鋒區委、區政府有關同志,部分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業主、黨員、物業公司法人代表及小區居民,在小區院裡「面對面」。線上線下群眾紛紛發言,說的最多的還是取暖問題。會議當場承諾,一定要讓所有小區室溫達標。龍沙區組織千名黨員進萬戶,排查供暖隱患問題,哪家牆體漏了、哪家管道老舊破損、哪家供暖水壓不夠,都一一了解清楚。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街道社區黨組織做到零延時、全反饋。凡是群眾合理訴求,積極協調小區物業和駐區單位予以解決。王愛民在跟蹤了解小區供暖情況後說:「群眾關心的事,我們說到就要辦到,辦就要辦好,既要群眾屋裡暖和,更要他們心裡熱乎。」
把讓群眾住上暖屋子作為保障民生的急事來辦,佳木斯市針對供熱監管乏力、供熱結構不合理、老舊供熱管網故障頻發、老舊樓房室內供熱效果不好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一項一項排查解決。市委市政府將保障冬季供暖問題作為向社會公開公示的15件「三最」實事之ー,作出承諾,接受廣大群眾監督。
哈爾濱市呼蘭區過去供熱被楊氏三兄弟所壟斷,供熱問題多、質量差。隨著掃黑除惡的深入進行,楊氏三兄弟涉黑涉惡犯罪問題被查處,呼蘭區城市供熱回歸到正常軌道上來,今年提前7天開栓供熱。
在省、市領導和專案組的指導下,哈爾濱市呼蘭區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工作專班,全力做好供熱工作,有效解決了熱源供應、運行維護、資金保障等難題。10月12日,全區46處換熱站陸續啟動運行,實現提前供暖。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青偉到代管供熱企業檢查全區供熱工作,要求各相關部門、各街道以及有關企業全力保證供熱質量,確保居民屋暖心更暖。
「棄管樓」有人管 群眾切身利益得維護
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從群眾工作的細節處想點子、求突破,以實際行動解決群眾的煩心事鬧心事揪心事。鶴崗市從整治「棄管樓」「爛尾樓」到推動老城區改造,使百姓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鶴崗市興安區原有「棄管樓」187棟,物業沒人管,門窗老化,取暖不達標。第一批主題教育期間,鶴崗市就啟動了城市「棄管樓專項整治百日會戰」,對棄管樓引進專業物業公司進行專業化服務管理,採取「先服務後收費」辦法解決收費難問題,並設立物業服務投拆平臺和服務電話,對小區設施建設和物業管理進行監管。目前全區棄管樓已改造完成65棟,其餘正在改造中。
家住興安區紅旗街8號樓的居民周朝霞說:「我住這兒有20多年了,過去整棟樓都是鐵窗戶,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屋裡也冷,現在都換成了塑鋼窗,陽光足、封閉好,屋子亮堂心裡也敞亮,屋子暖和心裡也熱乎!」
以此為切入口,鶴崗市加快老城區改造步伐,啟動了「爛尾樓」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主題教育期間,將「爛尾樓」問題列入整改問題清單,有效化解了華寶佳苑小區等10餘項「爛尾樓」工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654棟,面積260萬平米,惠及居民3.8萬戶;拆除違法違章建築1124戶,共計8576.8平方米;基本消滅了主城區平房,城市居住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新聞多一「點」
俄氣來了!從黑河入境,奔向長三角!惠及沿線9省市4億人
黑龍江:「3+1」模式力促「看病不求人」
文字:閆捍江 記者 劉大泳
編輯:李航
責編:楊曄
統籌:王巍 王曉平
監製:王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