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提前了、屋子暖和了、難題解決了……「暖屋工程」讓百姓幸福...

2020-12-04 黑龍江日報

供熱提前開栓了,屋子暖和了,多年的棄管樓有人管了,供熱效果不好的問題解決了,百姓的幸福感增強了……

這是我省第二批主題教育把「暖屋工程」作為「暖心工程」來實施,讓千家萬戶住上暖屋子帶來的喜人景象。

提前開栓供熱 居民室內暖洋洋

這個冬天「不寒冷」,大興安嶺於9月20日提前5天、黑河於9月27日提前3天開栓供熱,沒到開栓日居民就已經感受到屋內的暖意了。

進入12月,「中國最冷小鎮」大興安嶺呼中區最低氣溫降至零下30多度,室外寒氣襲人,然而在小鎮西邊居民區裡的王富強家卻溫暖如春,晚飯後一家三口穿著居家服悠閒地看著電視。

地處大興安嶺興安之巔的呼中區年平均氣溫-4.3℃,歷史最低氣溫達-53.2℃,無霜期僅有80餘天,每年-40℃的天氣可達40多天,因而得名「中國最冷小鎮」。「今年供暖特別早,9月12日就給暖氣了,比往年提前了10多天,現在家裡溫度最高能達到二十六七度。」王富強說。

冬天能不能住上暖屋子,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坐落在祖國北部邊陲的漠河市急群眾之所急,把解決「冷屋子」作為首要任務,重點改造全市最有名的80棟「冷屋子」。市委市政府發出「奮戰100天,暖心先暖屋」的動員令。主要領導現場蹲點,掛圖作戰,搶前抓早完成冬煤夏儲。投入5000多萬元專項資金,對城區主管網、換熱站以及80棟老樓的分支管網全部徹底更新,使冬季居民家室內溫暖如春。

專項優化服務 暖屋工程暖人心

9月27日上午,齊齊哈爾市南航街道新聯社區居民自治小區院裡人群熙熙攘攘,氣氛十分熱烈,齊齊哈爾市「紅色管家」——黨建引領物業管理網絡現場會以網絡直播形式召開。把會議開在小區,表明了齊齊哈爾市力戒形式主義,堅決整治物業管理問題的信心和決心。 

齊齊哈爾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愛民主持會議,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龍沙、建華、鐵鋒區委、區政府有關同志,部分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業主、黨員、物業公司法人代表及小區居民,在小區院裡「面對面」。線上線下群眾紛紛發言,說的最多的還是取暖問題。會議當場承諾,一定要讓所有小區室溫達標。龍沙區組織千名黨員進萬戶,排查供暖隱患問題,哪家牆體漏了、哪家管道老舊破損、哪家供暖水壓不夠,都一一了解清楚。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街道社區黨組織做到零延時、全反饋。凡是群眾合理訴求,積極協調小區物業和駐區單位予以解決。王愛民在跟蹤了解小區供暖情況後說:「群眾關心的事,我們說到就要辦到,辦就要辦好,既要群眾屋裡暖和,更要他們心裡熱乎。」

把讓群眾住上暖屋子作為保障民生的急事來辦,佳木斯市針對供熱監管乏力、供熱結構不合理、老舊供熱管網故障頻發、老舊樓房室內供熱效果不好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一項一項排查解決。市委市政府將保障冬季供暖問題作為向社會公開公示的15件「三最」實事之ー,作出承諾,接受廣大群眾監督。

哈爾濱市呼蘭區過去供熱被楊氏三兄弟所壟斷,供熱問題多、質量差。隨著掃黑除惡的深入進行,楊氏三兄弟涉黑涉惡犯罪問題被查處,呼蘭區城市供熱回歸到正常軌道上來,今年提前7天開栓供熱。

在省、市領導和專案組的指導下,哈爾濱市呼蘭區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工作專班,全力做好供熱工作,有效解決了熱源供應、運行維護、資金保障等難題。10月12日,全區46處換熱站陸續啟動運行,實現提前供暖。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青偉到代管供熱企業檢查全區供熱工作,要求各相關部門、各街道以及有關企業全力保證供熱質量,確保居民屋暖心更暖。

「棄管樓」有人管 群眾切身利益得維護

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從群眾工作的細節處想點子、求突破,以實際行動解決群眾的煩心事鬧心事揪心事。鶴崗市從整治「棄管樓」「爛尾樓」到推動老城區改造,使百姓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鶴崗市興安區原有「棄管樓」187棟,物業沒人管,門窗老化,取暖不達標。第一批主題教育期間,鶴崗市就啟動了城市「棄管樓專項整治百日會戰」,對棄管樓引進專業物業公司進行專業化服務管理,採取「先服務後收費」辦法解決收費難問題,並設立物業服務投拆平臺和服務電話,對小區設施建設和物業管理進行監管。目前全區棄管樓已改造完成65棟,其餘正在改造中。

家住興安區紅旗街8號樓的居民周朝霞說:「我住這兒有20多年了,過去整棟樓都是鐵窗戶,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屋裡也冷,現在都換成了塑鋼窗,陽光足、封閉好,屋子亮堂心裡也敞亮,屋子暖和心裡也熱乎!」

以此為切入口,鶴崗市加快老城區改造步伐,啟動了「爛尾樓」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主題教育期間,將「爛尾樓」問題列入整改問題清單,有效化解了華寶佳苑小區等10餘項「爛尾樓」工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654棟,面積260萬平米,惠及居民3.8萬戶;拆除違法違章建築1124戶,共計8576.8平方米;基本消滅了主城區平房,城市居住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新聞多一「點」

俄氣來了!從黑河入境,奔向長三角!惠及沿線9省市4億人

黑龍江:「3+1」模式力促「看病不求人」

文字:閆捍江 記者 劉大泳

編輯:李航

責編:楊曄

統籌:王巍 王曉平

監製:王忠寶

相關焦點

  • 卻讓全屋爆暖!1h屋子升溫11℃!
    點擊視頻,相信你也會愛上ta↓↓↓1個好的取暖器就是要:1、暖得快:PTC陶瓷加熱,2s速熱,1h屋子升溫10.8℃2、空氣淨:800萬負離子+活性炭濾網實打實速熱,只要2s,就能讓你暖和起來。在溫感儀的顯示下,可以看到咱們的手迅速的升溫啦~而且暖得快是咱們做到的最基礎的一步,接下來當然是要暖的速度啦。
  • 供熱單位已經對接改造
    供熱單位已經對接改造   正式開供暖已經1個多月了,很多小區暖和了起來,可在南開區西營門大街頤百年養老護理院的老人們還是覺得冷,「30多個老人穿著棉服,暖氣摸著有一點溫熱,天冷了,我們就盼著能屋裡能暖和點。」孫大娘說。
  • 2020年的冬天,你的家裡暖和(huo)了嗎??
    那麼今年您的家裡暖和(huo)了嗎?市城管局的相關負責人希望任華供熱公司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及時對供熱用戶的訴求進行維修與反饋,時刻把百姓冷暖掛在心上,切實幫助大家解決取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 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核能供熱,暖和又乾淨
    「今年11月12號開始試供暖,一下子暖和了,白天室溫基本穩定在22至24度,很舒適。」文春燕說。今年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網點使用核能供熱,溫度跟去年差不多,好處在於穩定,比我家裡強!我家住在市區,還在用燃煤鍋爐,有時候特別熱,溫度能達到29度,很不舒服,在家穿單衣都覺得燥,只能給每個房間都裝上加溼器。
  • 供熱單位已經對接改造-新聞中心-北方網
    郭奶奶已經70多歲了,她和老夥伴們住在養老護理院,天兒冷了,養老院裡的暖氣還是涼的,「現在這天,外面涼嗖嗖的,屋子裡也不暖和,還有不能動的老人,只能躺在被窩裡,養老院又不讓用電褥子,只能開著空調。」老人說,養老院裡有三十多個老人,本想著供暖後能暖和點,可屋子裡還是涼。
  • 取暖方式大改變,屋暖人暖心更暖
    取暖方式大改變,屋暖人暖心更暖 2020-11-20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冷空氣來「派貨」,農村地區怎麼暖和又安全?
    冷空氣來「派貨」,農村地區怎麼暖和又安全?>歷來富貴三更夢,唯有平安兩字金;家有萬貫幸福夢,火燒一日皆為空。>(二)謹慎使用炭火,睡覺時要將炭火盆拿出屋外或裝上排煙設備炭火多使用木頭、木炭,在農村,許多朋友會將其放在盆或爐中使用,但這樣的燃燒會將一氧化碳等直接排放在屋子中
  • 「冷屋子」過元旦太遭罪
    記者走訪了多戶居民家,發現供熱溫度不僅沒達標,供熱企業對接到的投訴也未給出實際的解決辦法。 今年元旦恰逢臘八,這一天哈爾濱市室外最低溫度-23℃,有部分市民仍住在「冷屋子」。記者走訪了多戶居民家,發現供熱溫度不僅沒達標,供熱企業對接到的投訴也未給出實際的解決辦法。
  • 山東: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政企民」協作共贏
    孫保芸穿著短袖家居服,屋裡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達到了25℃,「供暖後一下子就暖和了,家中的溫度很穩定,感覺也很舒適,一點也不躁得慌。」這也是孫保芸連續第二年享受優質的核能供暖了。「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建成使用後,海陽將實現全部城區『零碳』供暖全覆蓋,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的城市,為全省乃至全國節能減排、改善生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貢獻更多力量。」
  • 寒冬已至,農村地區怎麼暖和又安全?
    歷來富貴三更夢,唯有平安兩字金;家有萬貫幸福夢,火燒一日皆為空。冬季寒潮來襲暖和安全怎麼兼得?來,看阿消詳細和你說!(二)謹慎使用炭火,睡覺時要將炭火盆拿出屋外或裝上排煙設備炭火多使用木頭、木炭,在農村,許多朋友會將其放在盆或爐中使用,但這樣的燃燒會將一氧化碳等直接排放在屋子中。假如屋子相對密閉,時間一長就會造成自己頭暈。尤其是睡覺時不要再使用明炭火取暖。1.對於使用炭火盆取暖的,在感覺到不舒適感時候,要及時將炭火盆抬出屋外,並打開窗戶通風,冷一些可能會讓自己更加清醒。
  • 大連明察暗訪供熱單位 讓居民家裡暖心裡熱乎
    為進一步規範供熱單位服務質量和標準,按照高標準供熱、高水平關注、高質量服務的要求,切實提高市民對供熱行業的滿意率,自11月26日傍晚開始,市住建局及各區供熱管理部門對供熱單位進行明察暗訪,對住戶展開回訪。
  • 怎麼判斷地暖供那個屋 地暖的優點
    城市中的小區房大部分安裝的都是地暖,這種東西的好處是特別多的,尤其是住在中間樓層的家庭,我們冬天不交取暖費的話也特別的暖和,可以做到一個蹭暖的效果,地暖給大家能帶來滿意的效果,但是,我們要看一下怎麼判斷地暖供那個屋,一定要選對屋,此時,還要知道地暖的優點。
  • 合肥提前供暖第二天 20℃!居民家裡暖洋洋
    受冷空氣影響,合肥氣溫驟降,供暖成為事關百姓的大民生。11月23日,合肥提前12天全面啟動2020—2021年採暖季供暖工作,連續供暖第二天,合肥供暖小區情況怎麼樣?供暖前後,溫度差別大不大?昨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進行探訪,自從暖氣開通後,家裡的暖氣片熱了,室內溫度從十幾度升到了20℃,開通暖氣的市民們感嘆道,「太暖和了!」「確實挺暖和,從開通暖氣到現在,家裡的溫度已經漸漸上升了。」記者來到位於合肥市蜀山區和諧家園小區,剛剛走進葛先生的家,一股暖流迎面襲來。
  • 用心造就「幸福橋」 用情點亮「百姓燈」
    在水吉鎮吳中村,村民老劉把一面寫著「真情助困暖民心,結對幫扶促振興」的錦旗送到了駐村第一書記陳展成的手中。「渡頭小船變成了水泥橋,進出村莊的道路晚上還有路燈照明,這些以前不敢想的事現在都實現了,感謝陳書記的辛苦付出!」老劉感慨地說。2017年底,時任福建省潘洛鐵礦有限責任公司選礦廠黨總支書記、汽車修理與使用工程師的陳展成,來到吳中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青島供熱人十二時辰的溫暖守護
    為全力抵禦寒潮,保障百姓溫暖過冬,市城市管理局早部署、早備戰,及時發布低溫預警,專題研究保障措施,提前全面做好了本次極端天氣的供熱保障安排和應急預案,從熱源保障、服務保障以及巡檢應急、督導落實等多方面做出了精細部署。全力迎戰!
  • 法電大唐(三門峽)城市供熱 有限公司召開供熱季新聞發布會
    本報訊 (記者郭遠慶)11月13日,法電大唐(三門峽)城市供熱有限公司召開2017—2018年供熱季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局、市信訪局工作人員,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區代表及相關物業單位負責人及熱用戶出席此次新聞發布會。
  • 渠道賦能 中暖火龍果即將受邀出席南京國際供熱展
    值此之際,為寒冬升溫,為環保助力,由江蘇省建築業協會、江蘇省建築防水協會、江蘇省太陽能協會和南京市製冷學會主辦的「2020第七屆南京國際供熱採暖與空調熱泵展覽會「將於2020年11月28號—30號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 實時監測用戶家中溫度,華潤電力智慧供熱老厲害了!
    藉助智慧供熱系統,閆女士家的室溫從前兩天的十七八攝氏度調整到了現在舒適的溫度。據了解,智慧供熱已經在我市多數小區實現,華潤熱力總公司49個直供小區換熱站實現無人值守遠程調控,保利鑫城等4個小區試點安裝了智能調節閥,今年又有45個小區、1200多戶家庭安裝了室溫監測儀,通過高科技手段讓居民用暖越來越均衡、合理,實現舒適、標準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