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野生動物園黑熊傷人致1人死亡的事件,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表示,吃過人的熊會變得極其危險,很可能再度傷人,需要對它們執行死刑。可是,黑熊傷人的背後,真正的過錯方,真的只是熊嗎?
上野熊吃人事件駭人聽聞
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
10月17日下午,上海野生動物園一名員工在猛獸區遭到熊攻擊,當場不幸身亡。再具體點,是一位年輕的飼養員,遭到了群熊的集體撕咬,最後屍骨無存。
有網友目睹了現場的血腥畫面,真是太太太太讓人揪心了。
他在朋友圈說:
從這位目擊者的文字中不難看出,現場有多麼慘烈與絕望……
也有媒體證實:遇害飼養員當時看到猛獸區內,有一輛挖掘機在施工時突發故障。沒有一點安全意識的駕駛員,竟然下車查看車況。飼養員見勢不對,趕緊前去勸說,讓司機儘快返回挖掘機內,司機不聽。這時候,一群熊呼嘯而來,司機跳上挖掘機,飼養員還沒反應過來,卻被熊襲擊倒地直至吃掉。
事件發生後,上海野生動物園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啟動猛獸區(車入區)臨時關閉應急措施。目前,園區內猛獸區車入園通道已關閉,禁止遊客進入。
了解了事件始末後,網友們也是唏噓不已,紛紛留言同情遇害者。
關於黑熊傷人過錯在誰,他們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大部分人將其歸咎於園方,他們表示,「出了這種慘劇,園方在運營管理上肯定存在問題。不要以為猛獸養久了就會對你有感情,人都有白眼狼,更何況野生猛獸。」
綠動君認為,這種說法存在一定道理。儘管我們一再強調動物有靈性,與人類為友,但說實在的,獸就是獸,獸性永遠和人性有別。如果對猛獸掉以輕心,甚至試圖掌控它們,遭到反噬的一定是我們自己!
動物園野獸襲擊人類早有先例
縱觀國內外,動物園動物襲擊人類事件並不鮮見。
說一個20多年前的悲劇——在一場馬戲表演中,一隻大象瞬間發瘋,當即殺死了一名訓導員並致使13人身受重傷,至今仍讓人不寒而慄。
這隻大象名叫「泰克」。1973年被捕時,還只是個小象寶寶。緊接著,它被交易到夏威夷馬戲團,開始了長達21年的受虐旅程——人們為了讓它按要求表演,無時無刻都在「馴服」它。
到了馬戲團,它被關進黑籠子裡,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為了更好的控制住它,防止它逃跑,訓導員會拿鐵鏈牢牢拴住它的四肢,經常不讓它睡覺,不給它餵食,只有訓練動作對了才能得到短暫的休息。
只要稍微不聽話,尖利的鐵鉤就會深深扎進它的身體內,鐵棒也會重重地砸在它的身上.……終於,人類用「暴虐」的手段,讓泰克變得乖巧聽話,它也終於被帶離了「小黑屋」。
本以為自己能「重見天日」,誰曾想到那才是悲劇的開始。
訓導員開始騎在它的背上,拿著「象叉」開始訓練它。明明是四腳行走的大象,卻為了取悅人類要開始學習直立走路!每次重重的摔在地上後都要立馬站起來,否則等著它的又是一頓毒打。
甚至到現在都還有不少人覺得大象體積龐大,象腿粗壯,所以它們可以承受很重的重量。可是,它們的脊椎真的脆弱無比。那些長時間駝運的大象,假如你將其背上的椅子挪開,會發現它的背部早已深深地凹陷下去。
就這樣,在長時間的壓迫下,有一天它終於受不了了。它攻擊了馴養員,決定逃離禁錮,不再受苦。
可是還沒等它好好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氣,就被街邊持槍的人給亂槍擊斃!身中86槍,泰克最終癱倒在地。
那一聲聲槍響是對它傷人的懲罰,可是如果它沒有被捕,它沒有被虐待,這一切的一切就不會發生……
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很多:
2007年7月,江蘇省新沂市人民公園動物園,一頭成年母獅逃出當場將飼養員咬死。數名警方槍手在對峙了近1小時後將其擊斃;
2012年7月,福建南平九峰山動物園發生一名動物園飼養員被金錢豹意外咬死;
2015年3月,宜春中心城區春臺公園動物園一名飼養員在打掃老虎籠舍時被老虎咬傷,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今年7月4日,瑞士蘇黎世動物園一頭西伯利亞雌虎撲向一名女飼養員撕咬,導致該飼養員不幸遇難……
這一個個枉死的生命,是在用鮮血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好好反思人和動物的相處模式了。
如何看待黑熊傷人事件?
野生動物園成立的本意是最大程度保留動物的野性,讓人類保留對猛獸的敬畏。可試想一下,這些猛獸原本生活在野外,無憂無慮。如今卻被圈養在一方園地,供人觀賞,又何談野性與自由呢?
而且雖然園方對外宣稱會給野生動物們全方位的照顧,但去過那裡的人應該能發現,很多動物的狀態都不太好。這是因為,一些極具商業性質的動物園為了節省開支,或者刺激遊客掏錢買食物投喂,故意減少投食量,導致動物們根本食不果腹!
饑荒年代,人吃不飽尚且飢不擇食,更何況是肉食性的猛獸呢?
這些瘦骨嶙峋的動物為了謀生,有的甚至會給遊客作揖,時間長了,一遇到觀光車經過就會不顧一切地衝過去……而極度飢餓之下,下一秒它們會做出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吃人事件發生後,關於這家動物園的諸多黑料,被媒體相繼爆出:該園頻繁發生動物離奇死亡事件,這中間包括數隻國寶,並且該園有長期剋扣動物口糧、肆意虐待動物的嫌疑。
由此可見:先痛下黑手的,並不是野獸,而是貪婪的人類,是金錢和利益驅動下的人心險惡。
當然,除了殘忍而貪婪的人類肆意地虐待動物,人類對猛獸認識不足的高傲,也是釀成悲劇的原因。
有些人與猛獸們相處久了有了感情,會認為猛獸不會攻擊自己。但實際上,對於野生動物而言,相對熟悉不是不攻擊的理由。玩耍、當作食物、當作威脅,都可能攻擊。有條件的話,野生動物會主動攻擊飼養員是正常行為,而飼養員被攻擊倒是個例,因為動物園一般要求飼養員不得與危險動物零隔障相處。
還是拿熊來舉例,它本身是肉食動物,但沒有幾個動物園給熊吃肉,反而給它們餵土豆窩頭。長時間吃不到肉,熊會有多饞,可想而知。而且別看熊長得笨重憨厚的樣子,實則它不僅兇惡,膽子也大,並不畏懼入侵人類領域,跑過人類、手撕壯漢,完全不是問題。
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吃人事件,其實就是在給我們警示:人類總以為凌駕於世界之林,可以控制自然,改變世界,但實際上,我們既沒資格、也沒能力去決定其他動物的自由。
這次熊吃了人,從人的角度看,熊很兇殘可恨,死去的飼養員很無辜。但歸根結底,熊也是受害者。它的傷人行為,只是遵循著動物的本性,遵循著自然界適者生存的生存法則。
熊不懂得思考自己是不是給別人帶來了痛苦,但是人類具備思考能力。我們有責任去思考,該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與動物保持合適的距離,懂得警惕和敬畏動物,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