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雀鱔已經有1億年的歷史了,仍然存活於世,但不會成為食物?

2020-12-05 愛到極致成陌生

我們人類已經有不短的歷史了,但和某些動物相比,還是毫無優勢。例如,史前看起來像梭子魚的鱷雀鱔,它們也被稱為「行走的化石」。這麼說是有充分理由的:專家們可以將這種獨特的魚類追溯到1億年前。

有專家就說過:「鱷雀鱔是目前所有雀鱔魚類中「身材」最雄壯的一種,除了它巨大的成年體型之外,它與其他同類的區別還在於它的上顎有兩排鋒利的牙齒,而不只有一排,它的頭部也要比其他的雀鱔魚要寬得多。」

若你不是一個熱愛釣魚的人,那很幸運,因為這種魚大部分都在國外,在國內是很難釣到的,對於特別想釣的人們來說又得費一番的周折。根據化石記錄,鱷雀鱔也被稱為garpikes,這是盎格魯人對長矛的一種稱呼,多數人都覺得無比的恰當,因為它們那偏長的管狀身體被堅硬的鑽石狀鱗片覆蓋住了,而且它們的鼻子也是有名的長。看到這裡各位是不是都會好奇鱷雀鱔與鱷魚到底有沒有關係吧?

鱷雀鱔與鱷魚沒有任何關係

鱷雀鱔那一個短的、寬的、鏟狀的嘴是它標誌性的面部結構,這也讓它在同類之中也能脫穎而出。此外,這傢伙也是非常的大,可以重達159公斤,身長超過3米。而我們中等身材的成年人體重只在45公斤到73公斤之間,身高在1.2米到2米之間,可以想像一下鱷雀鱔有著一個什麼樣的體型。

鱷雀鱔因為其獨特的深橄欖棕色皮膚使其成為過人類的熱門商品。厚而重疊的鱗片被用來製作珠寶和工具,皮膚可以用來製作一整套的皮革產品,皮膚油也可以用作驅蟲劑,可謂全身都是寶。

鱷雀鱔會咬人嗎

雖然鱷雀鱔在受到威脅時會有些暴跳如雷,看起來是絕對的危險。雖然鱷雀鱔有極其鋒利的牙齒,但是卻從來沒有例子可以證實鱷雀鱔會攻擊人類。

根據專家羅賓斯說:「人們捕捉鱷雀鱔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甚至可能更長,但在我那裡,沒有特殊的同意是不允許捕捉鱷雀鱔的,這種同意僅限於科學研究或者物種管理工作才能獲得。這算是一個合理的管理方法,因為鱷雀鱔的生長極為緩慢,以至於性成熟也是慢得可憐,它們會在特定的棲息地聚集和產卵,所以它們極其的容易受到過度捕撈或環境變化的影響。」

鱷雀鱔是可以食用的,但不好吃

雖然有的漁民會為了享受到捕捉這種獨特物種的興奮,但卻沒有人會想著把它們做成一頓色香味俱全的菜色。雖然這種魚本身是可以吃的,但卻不是一個好的食物選擇,羅賓斯說:「所有鱷雀鱔的卵都是有毒的,而且其肉質的口感非常的差。另外,鱷雀鱔的身體被一層厚厚的鱗片包裹著,處理起來也會異常的麻煩,所以很少會有人將它們作為食物。」

鱷雀鱔之所以成為過度捕撈的受害者,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會經常捕食人們喜好的魚類。鱷雀鱔的食物種類很廣泛,它還會吃許多的小型哺乳動物、水禽、昆蟲和甲殼類動物。

最後,各位讀者們對鱷雀鱔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聲明: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到其他平臺網站,愛到極致成陌生原創,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鱷雀鱔是古老魚類,作為寵物引入,如今成為水域禍害,咋回事?
    導讀:生物群落都是有其本地性的,每個群落內的生物都是一個循環的完整生物鏈,但是有些外來物種會打破這種生物群落的平衡,導致生物群落裡的某些生物成為其口中食,今天我們來講一種異常兇猛的外來物種,如今它已經對某些水域造成很大的威脅,那就是鱷雀鱔。
  • 鱷雀鱔:它是史前「活化石」,為何成為各國明令禁止的入侵物種?
    有著「幽靈火箭」之稱的鱷雀鱔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存在300萬年了,而鱷雀鱔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超過了一億年,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種群最為繁盛,曾經是地球霸主的恐龍也滅絕了,為什麼鱷雀鱔會存活至今而且還聲名狼藉呢?
  • 鱷雀鱔這種龐然大物,適不適合在水族箱飼養,有什麼注意事項?
    最近有很多魚友對於鱷雀鱔的飼養比較感興趣,想讓養魚老道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關於鱷雀鱔的飼養注意問題。 它們屬於外來物種,是—種古老的魚類,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一億年,不但體型大而且攻擊性強,最大體長可以達到三米,體重可以達到200斤以上,目前來看在我國水域,它們幾乎沒有天敵。
  • 為何有人會在廣州池塘放生兇猛的鱷雀鱔
    它們的身形非常巨大,一般可長達1.8米,重達45千克。若是作為觀賞魚養殖,也能輕鬆長到1米以上。1951年有垂釣者釣到了127公斤的鱷雀鱔,但很快記錄就被打破,1953年名叫T.C的人抓到了一條137公斤的鱷雀鱔刷新了歷史最好成績。但據說,它們的體重甚至能達到160公斤。不光體型很大,它們也是魚類中特別長壽的種類,壽命可達75歲以上,完全可以稱為「千年魚精」。
  • 護城河中的鱷雀鱔,日本人無計可施,長達3米,號稱淡水魚的夢魘
    可是好運氣不會天天來,這條魚現在還是沒有抓到,有目擊者稱,因為食物充足,它很有可能達到了三米,有關部門每隔幾個月就開始撒網捕魚,但是收效甚微,護城河裡的錦鯉每天還得過著這種東躲西藏的日子,不知道哪天才能結束。
  • 護城河中的鱷雀鱔,日本人無計可施,長達3米,號稱淡水魚的夢魘
    可是好運氣不會天天來,這條魚現在還是沒有抓到,有目擊者稱,因為食物充足,它很有可能達到了三米,有關部門每隔幾個月就開始撒網捕魚,但是收效甚微,護城河裡的錦鯉每天還得過著這種東躲西藏的日子,不知道哪天才能結束。
  • 男子放生怪魚被制止 是淡水殺手鱷雀鱔
    平時買點小魚小蝦和飼料餵養,幾個月後「怪魚」迅速長大,迄今為止已經超過70釐米了。可是,每天要花二三十塊錢買魚蝦和飼料,加上飼養環境的限制,「阿友」已經無法再飼養這條「怪魚」。由於相處時間長了,「阿友」又不捨得將魚殺死,於是考慮將它放生,所以就出現了上述的那一幕。  該物種已生存億年  隨後,民警找到了魚類專家。
  • 史上最大「鱷雀鱔」腰圍有1.22米(圖)
    鱷雀鱔有兩排尖牙,望之令人非常恐懼。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近日報導,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維克斯堡市的威廉士女士,無意中發現了一條有史以來最大的鱷雀鱔。報導稱這條鱷雀鱔長2.56米,「腰圍」1.22米,重達 148 公斤。  「許多看到它的人都說它是一條恐龍魚,」威廉士告訴記者,「剛開始我沒有意識到它有那麼大。當我把它弄到船裡時,才發現這東西太大了,我很難把它弄進船裡。」
  • 地球已經有45億年的歷史,為何內核的溫度仍然很高?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形成於距今45億年前,那個時候這部分區域由眾多分布密度相對集中的星雲氣體和塵埃物質所組成,在引力擾動影響下逐步聚集,最終形成了由太陽、各大行星和相應衛星、以及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組成的太陽系。由於地球本身是行星的限制,內部不會像恆星那樣因核聚變而產生熱量,而是源源不斷地向外界散發熱量,那麼為什麼經過了漫長的45億年,地球的內核溫度依然很高呢?
  • 鱷雀鱔入侵廣東,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這種北美巨魚
    據2009年統計,廣東入侵物種數量超過200種,入侵植物超過90種。當前,薇甘菊、三裂葉蟛蜞菊、銀合歡、水葫蘆和馬纓丹已經在廣州處處開花。在入侵廣東的生物當中,還有北美巨魚,鱷雀鱔,作為中國作為最愛吃魚的省份,廣東每年的水產品消費量超過700萬噸,為什麼會搞不定鱷雀鱔呢?
  • 78秒丨淄博一河流出現北美物種「鱷雀鱔」 與食人魚齊名卵有劇毒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條大魚是被稱為「水中殺手」的鱷雀鱔,也是世界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與食人鯧齊名,是北美洲南部特產淡水巨型食肉魚,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而且它的卵有劇毒。哪怕離開水,它也能存活兩個小時。
  • 專家稱:是「鱷雀鱔」,會破壞生態平衡!
    專家稱:是「鱷雀鱔」,會破壞生態平衡!金羊網  作者:汪曼 嚴藝文  2020-10-28 此」水怪「學名為鱷雀鱔,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類,但對周圍水生態的影響較為惡劣。
  • 專家稱:是「鱷雀鱔」,內臟有劇毒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吳吳炎均工程師處了解到,此「水怪」學名為鱷雀鱔,有可能威脅到人身安全,對周圍水生態的影響較為惡劣。,身上有鱗片,其中最大一條長約1.5米,重86斤。
  • 如果把地球45億年歷史壓縮成只有1年,是什麼結果?
    NEXTMIND地球,誕生於大約45億年前,生命的長河則橫跨了近40億年,設想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將地球這麼長的歷史壓縮到只有1年,是什麼結果?據海外生物顧問公司biomimicry介紹,如果將45.4億年壓縮為1年,意味著每1秒就是144年,由於生命出現在38億年前,所以對應的日期是2月25日。科學家認為,生命起源於高能化學反應,這一過程產生了能自我複製的分子,後來又演化成細菌和古菌。
  • 廣東農村池塘發現1米長鱷雀鱔(圖)
    記者從當地農業部門了解到,該魚很可能是珍貴的鱷雀鱔,是一種有活化石之稱的古老魚種,十分罕見。  昨日下午記者在陳先生家中見到了這條怪魚。怪魚長約1米,全身呈灰色,嘴部前突,上下頜有骨板,牙齒鋒利,酷似鱷魚嘴,身體被菱形的硬鱗所覆蓋,鱗質甚硬。  佛山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稱,該魚很可能是鱷雀鱔,目前在我國內地水域極少發現有鱷雀鱔生存。
  • 美國一公園散發惡臭 原是大型鱷雀鱔死於湖中
    (圖為死亡鱷雀鱔)【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0日報導,3月7日,在美國紐奧良市的梅泰裡公園,工人們從一座瀉湖中打撈出一隻100磅(約45公斤)重的鱷雀鱔。工作人員在公園的網站上發布了鱷雀鱔的照片,並指出這隻鱷雀鱔被發現已經死亡。官員們從公園的瀉湖中拖出了這隻鱷雀鱔。目前還不清楚這隻鱷雀鱔已經在水中腐爛了多久。公園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工作人員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後發現了這隻鱷雀鱔,並最終追蹤到了這股令人作嘔氣味的來源。該公園在其臉書帳號上發布了這隻鱷雀鱔的照片,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一名網友說道:「那是什麼?它是魚嗎?
  • 被誤會成大食怪的猛獸,鱷雀鱔:我真的不是二口女,我吃的很少
    在北美洲有一種古老的魚類,它們是地球上的史前居民,在地球生活了超過一億年的時間。它們原來分布的範圍很廣,地球五大洲有四個半洲就能找到它們,但是現在越來越少了,只能在美洲的少部分地區找到這種生物,它們的名字叫做鱷雀鱔。這名字挺有意思的,包含了三種動物的名字在裡頭。
  • 白雲湖兩頭兇猛鱷雀鱔被捕獲
    原標題:白雲湖兩頭兇猛鱷雀鱔被捕獲   「我每天都去看有沒有捕到大魚,現在放心了」「為民除害,還湖安全」……   2月17日16時30分,引起廣泛關注的廣州白雲湖鱷雀鱔,被白雲湖管理處委託的專業隊伍捕獲。
  • 市民河裡釣上1米長怪魚 疑似「淡水殺手」鱷雀鱔
    深圳新聞網消息,5月30日中午12時許,有市民發朋友圈稱,有垂釣市民在深圳河人民橋段「收穫」一條體長約1米的大魚,視頻發至朋友圈後引發不小關注。更有市民猜測,視頻中的魚不是普通的魚,而是破壞性極強的肉食魚類——鱷雀鱔。通過視頻可看出,有市民背著漁具。而該魚被放置在人行橫道上,長約一米,全身呈長筒形,吻部前突。有市民嘗試將腳放在魚身上,該魚已無生命跡象。
  • 白雲湖兩條「水中殺手」被抓住了 被證實是鱷雀鱔
    白雲湖兩條「水中殺手」被抓住了 被證實是鱷雀鱔金羊網  作者:何偉傑、劉婧婷  2019-02-18 廣州市水務局提醒市民要科學放生文/圖 金羊網記者 何偉傑 通訊員 劉婧婷2月17日下午,金羊網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方面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