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一門複雜艱難的職業,你可以花幾十年的時間學習繪畫、繪圖和寫作技巧。不過,如果你缺乏藝術天賦,那麼你在藝術界就不會有好的成就。當然,你可以走另一條路:在畫布上塗點顏料,然後以百萬美元的價格賣掉。這10張單色畫,比你家的房子還值錢!網友紛紛表示,當個藝術家,也太簡單了吧?
1、抽象繪畫(作者:艾德·萊因哈特)
艾德·萊因哈特是一位來自美國紐約的抽象畫家,他是抽象表現主義的早期支持者,即潛意識中色彩和形狀的運用,他的早期作品包括幾何形式和其他傳統技術。然而,在20世紀40年代之後,他開始創作完全由一種顏色組成的作品,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裡,他只製作了一系列完全黑色的方形畫布。這些被稱為他的「終極畫作」,在他畫完這些黑色的正方形之後,他相信應該不會有任何人能超越這幅畫的水平了。當這些單色畫首次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時,引起了藝術愛好者的「轟動」。
2、黑方塊(作者:馬列維奇)
1913年,阿德·雷因哈特出名的那一年,卡齊米爾·馬列維奇用已經用自己的黑色正方形作為他終極繪畫的前奏。當雷因哈特用黑色填滿他的畫布時,馬列維奇只是在他創作的中心畫了一個黑色的正方形。他寫道:「在1913年,他拼命地試圖把藝術從現實世界的重擔中解放出來,我以正方形的形式避難。」黑色正方形被一些人描述為「第一次有人畫出一幅不屬於任何東西的畫」。它也被馬列維奇自己稱為「藝術的零點」,以將之後的一切都標記為現代。雖然這幅畫曾經是統一的黑色,流逝的歲月使得在其表面上留下了一條條沒有規則的裂紋,更顯得有藝術感了。
3、白色繪畫(作者:羅伯特·勞森伯格)
另一系列的黑色畫作是羅伯特勞森伯格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創作的,這幅塗粘在帆布上的「報紙」作品,看起來就像是剝落的樹皮。但他也創作了一系列白色油畫,白色系列中的五幅油畫實際上是一幅、兩幅、三幅、四幅或七幅相同的白色油畫的集合。第一次展出時,它們被認為是一些廉價的低劣畫作。隨著時間的推移,畫作的顏色逐漸退化,為了維護它們,勞森伯格的朋友們不得不多次給它們重新上漆,勞森伯格是作曲家約翰·凱奇的朋友。他曾寫過一首著名的音樂叫「4'33」,這首音樂的含義就是:一位鋼琴家或其他器樂演奏者靜坐4分33秒。從此,這幅默默無聞的單色畫,經過名人這麼一畫,反倒成了「香餑餑」了。
4、黑白畫(作者:李元佳)
李元佳,20世紀最值得關注的中國藝術家之一,他從事繪畫、雕塑、家具和懸掛手機的創作。他在1963年創作了黑白畫,雖然這幅畫呈現出一個空白的白色表面,但有一些比較奇特的特徵只有在近距離才能檢測到。硬紙板圓圈附著在畫布上,並塗成與背景相同的白色。李元佳形容這些圓是「宇宙點」,他認為這些點是萬物的起點和終點,這些點與事物在宇宙無限空間中的位置有關,這幅畫最初的標題是2=2-2。
5、迪倫畫(作者:布裡斯·馬登)
布裡斯·馬登以他的朋友鮑勃·迪倫的名字命名這幅畫,因為馬登創作這幅畫是為了幫助這位歌手的事業能蒸蒸日上。然而,當這件藝術品完成時,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迪倫已經比馬登更出名了。所以這幅畫的名氣也就留在了馬登身上,畫布上畫的是松節油和蜂蠟,一種添加了灰色的組合。然後,藝術家布裡斯·馬登用抹刀將表面抹平,同時留下痕跡,為自己的作品添加證據。還有一條未上漆的底部,油漆還在那裡滴落,這些留下來的獨特標記正顯示了作者在創造時的整個過程。
6、無色素(作者:皮耶羅·曼佐尼)
皮耶羅曼佐尼最著名的是他對藝術的諷刺。他最偉大的作品是《藝術家的屎》。據推測,90個罐子裡裝滿了藝術家的廢品,以每罐黃金重量的價格出售。然而,他也在稍微傳統一點的媒體上工作,他的一系列名為「Achromes」的作品看起來是白色的,但被藝術家描述為無色的。他以簡單的白色畫布開始這個系列。有時,它們被重塗以顯示顏料的質地。後來的作品被挖空並用線條交叉,在系列結束時,曼佐尼停止使用帆布,開始使用棉花、丙烯酸樹脂、玻璃纖維和彩繪麵包卷。他還開始用顏料給作品上色,這種顏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色。
7、代理繪畫(作者:艾倫·麥科勒姆)
艾倫·麥考倫把繪畫簡化為一種普通的形式,他的作品是繪畫的佔位符,雖然他的作品看起來像畫框,但實際上是石膏模型。裡面的畫和畫框沒有什麼區別,沒有兩個是相同的,它們是大量產生但是靠手工製作的一個個畫框。每一個「框架」內的繪畫都是完美的,根本沒有藝術家手工的痕跡,他的這些畫框簡直就像是印刷出來的那樣,代理畫作彌合了藝術和自動化之間的鴻溝。
8、灰色(作者:格哈德·裡希特)
格哈德·裡希特的繪畫作品從細節豐富、幾乎像照片一樣逼真的肖像畫到色彩鮮豔的抽象畫,他甚至為科隆大教堂設計了一個彩色玻璃窗,窗戶是由充滿活力的方形玻璃構成的。除了這些作品外,他還創作了一系列「灰色繪畫」。在不同的灰色陰影下,這些繪畫作品從沒有特色的啞光作品到複雜的圖案。大多數是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創造的,裡希特認為「灰色」是代表虛無的完美顏色。他解釋說,「它不會引發感情或聯想,它實際上既不可見也並不是真的看不見。」
9、面紗(作者:舍拉澤·豪斯謝爾麗)
舍拉澤·豪斯謝爾麗是一位伊朗藝術家,曾獲特納獎提名(特納獎是最重要和最有威望的視覺藝術大獎)。她的概念藝術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泰特美術館收藏,她1999年的畫作《面紗》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黑色正方形,她認為《面紗》是一幅自畫像。這位藝術家在黑色的石墨畫布上具體內容,即使在近距離看,也幾乎是看不見它到底都畫了什麼。
10、IKB 79號(作者:伊夫克萊恩)
傳統上,藍色是藝術中一種罕見的顏色。藍色顏料的來源往往很昂貴,因為很難生產。青金石是群青中的色素,必須從阿富汗進口。1946年,克萊恩和他的朋友們躺在沙灘上,仰望著藍天。他拉著他的手,在天空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聲稱是自己的名字。正如他所描述的:「那天,當我躺在尼斯的海灘上時,我開始對那些在我蔚藍無雲的天空中來回飛來飛去的鳥兒感到厭惡,因為它們試圖在我最偉大、最美麗的作品上鑽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