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工程「八一05星」授旗山東濟南長清中學
9月19日,在福州市召開的第四屆中國航天科技教育暨產教融合論壇上,舉行了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工程「八一05星」授旗儀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方向明將大旗授予山東省濟南市長清中學,長清中學將開展系統性的航天科技素質教育。
-
長徵六號一箭13星成功,中學生參與研製科普衛星同步搭載發射
長徵六號一箭13星成功,中學生參與研製科普衛星同步搭載發射 2020-11-06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又一顆中學生參研的衛星上天了!可用於對地觀測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工程「太原號」科普衛星即八一03星,搭乘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太原號」科普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太陽翼順利展開,在軌運行穩定,狀態良好,標誌著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六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新華社太原11月6日電 一箭13星!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豐臺少年二號科普衛星課題啟動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孫競) 在第二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豐臺少年二號暨少年夢想二號」科普衛星課題啟動儀式昨天在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舉行。 去年11月,我國第一顆由中學生參與研製的科普衛星——「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搭載長徵11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在昨天的儀式上,大家回顧了「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科普衛星的研製過程。參加一號衛星研製的北京12中學生於婧瑤將一號衛星備份星轉交給二號衛星課題組成員劉夢澤。
-
我親眼看到火箭發射|三家店鐵中學子參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開始航天離我們很遙遠我們無從了解今天抵航天腹地觀摩衛星發射感受到科技在進步中國在騰飛感受到興奮與激動感受到中國人的榮耀與自豪「科學探索圓夢行動」航天科普公益項目,是民盟中央承擔的中央文明辦「圓夢工程」重點科普項目,三家店鐵路中學作為該項目實施校,於9月29日參加了北京市門頭溝區少年宮舉辦中國民主同盟「科學探索圓夢行動」農村未成年人航天科普志願服務行動全國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和主題報告會。
-
中國7月3日周五從山西省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新華社太原7月3日電中國星期五從山西省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向計劃中的軌道成功發射了高解析度的多模成像衛星。 中國國家航天局稱,該衛星是由長徵4B運載火箭於北京時間上午11:10發射的。 該衛星是民用光學遙感衛星,解析度高達亞米級。它將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 它可以為多個行業提供高精度的遙感圖像數據,包括測繪,自然資源,應急管理,農業,生態環境,住宅建設和林業。
-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我國實現一箭十三星
驅動中國2020年11月6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導,今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實現一箭十三星發射,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NewSat9-18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11月0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NewSat9-18衛星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製的10顆遙感小衛星,10顆衛星技術狀態一致,均搭載多光譜載荷、高光譜載荷,單星重約41千克,設計壽命3年,發射入軌後與其他7顆在軌的NewSat衛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
-
中國28號發射的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原標題:我國發射高景一號商業遙感衛星 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12月28日11點2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的將高景一號01星、02星送入太空,同時搭載發射的還有我國首顆中學生科普小衛星「八一·少年行」衛星。
-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新華社發(鄭逃逃 攝) 原標題:我國「一箭13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搭載發射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八一03星 新華社太原11月6日電(李國利、朱霄雄)一箭13星!
-
長六"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新華社發(鄭逃逃 攝)一箭13星!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我國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一箭雙星,中國航天加油
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高分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西柏坡號」科普衛星暨「八一02星」。
-
那些追衛星的00後
她和同校的數十名同學一起,把參與研製的一顆名為「西柏坡號」的科普衛星,安全送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7月3日,搭載這顆衛星的火箭成功發射,飛向天際。這是繼2016年「八一少年行」科普衛星之後,我國發射的第二顆中學生科普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與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一中學共同發起。反覆欣賞火箭升空的畫面,周京慧和同學激動的心情很久無法平復:「這,畢竟是我們第一次和衛星接觸。」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力度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對衛星氣象的科學普及工作十分重視,每年年初都將科普工作列入全年的工作計劃之中,並進行具體的落實。2002年,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
我國成功發射了多模衛星,厲害了👍🏻我的國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多模衛星】什麼是高分多模衛星呢?請往下↓看 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其在軌應用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遙感衛星技術水平。
-
為青少年築夢太空 康師傅航天科普活動落地深圳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楊渝嘉)12月24日,一場大型的航天科普公益活動空降深圳市少年宮,為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提供了近距離感受航天魅力的機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少將、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原國防科工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江海、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任大隊長申行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原辦公室主任楊利偉、北京空天探索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尚慶國、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張治平、深圳市團委副書記賴鋒、深圳市團委少先隊總輔導員石淳、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研究院主任陳威、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韋俊賢、康師傅方便麵事業南區副總裁陳永金等領導與嘉賓出席了啟動儀式
-
揭秘太原衛星發射中心:50多年,37名烈士,100多顆衛星
「長徵四號」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顆試驗型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這是中國自行研製和發射的第一顆極地軌道氣象衛星,也是我國第一顆傳輸型極軌遙感衛星,這一成功標誌著我國航天技術達到新水平,它提高了我國天氣預報的時效性、準確性以及監測災害性天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