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原衛星發射中心:50多年,37名烈士,100多顆衛星

2020-09-07 微山西網

點擊上方藍字「太原大小事」 →點擊右上角「...」 →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


▲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整裝待發



9月7日13時57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點火起飛

高分十一號02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信息保障。


50年,37人長眠,100顆衛星,不為人知的第一


50多年前,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第一代創業者從「兩彈一星」的發源地酒泉出發,轉戰千裡來到晉西北高原,開始建設我國第一個自主設計的航天發射中心。
50多年來,先後將包括長徵六號「一箭二十星」在內的100多顆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第一。


工程師蘆振華向記者講述了祖父蘆克才、父親蘆玉川3代航天人接續傳承的感人故事。
「爺爺和前輩們,響應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踴躍報名,沒有人考慮條件艱苦不艱苦,待遇豐厚不豐厚。」蘆振華向記者介紹,中心初建時基礎條件很差,沒有房屋,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常常凍得人睡不著,水和食物也很匱乏。
蘆振華的父親蘆玉川也是一名航天人。
那時,改革開放的大潮席捲全國,航天科技領域人才密集,不少同志都收到了多方邀請,有的待遇十分優厚,可應邀者寥寥無幾。

蘆振華介紹,在中心功勳塔架不遠處有一片青山翠柏的園林,這裡是中心烈士陵園。
37位烈士長眠於此。
在距「銥星」發射只剩4天時,高級工程師梁佔國突然暈倒在從工作區出來的路上。
醒來後,他依舊堅守工作崗位,直到再次暈倒……診斷結果表明:惡性腫瘤多發轉移至肝臟、脾臟及顱內。
專家們不禁疑惑,這種病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都會有徵兆並伴有劇烈的疼痛,這個頑強的病人如何支撐到今天?


住院後的梁佔國依舊沒有停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甚至沒有給親人留下隻言片語,卻給中心留下了一頁頁清晰的發射流程規範。
2005年,蘆振華大學畢業後,放棄近在咫尺的城市生活,辭別相戀多年的女友,毅然選擇了荒涼的晉西北高原。


五十多年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創造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第一。今天,我們的太空帶你走進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起看看這些雖不為人知卻熠熠生輝的第一。

NO.1:我國第一顆氣象衛星
1988年9月7日,中國啟用「長徵四號」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顆試驗型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這是中國自行研製和發射的第一顆極地軌道氣象衛星,也是我國第一顆傳輸型極軌遙感衛星,這一成功標誌著我國航天技術達到新水平,它提高了我國天氣預報的時效性、準確性以及監測災害性天氣的能力。

NO.2:我國第一次以一箭雙星發射國外商業衛星
1997年12月8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第一次執行國際商業發射,成功將美國摩託羅拉公司製造的兩顆銥星送入預定軌道。1999年5月10日,該中心用長徵4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和實踐五號科學實驗衛星送入軌道高度為87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該中心連續第七次成功以一箭雙星方式進行的航天發射。

NO.3:我國第一顆中巴資源衛星
1999年10月14日由長徵4B運載火箭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是中國和巴西共同研製的地球資源衛星,又稱「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一號」。

NO.4:我國第一顆海洋資源勘察衛星
2002年5月15日9時5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將氣象衛星「風雲一號D」和中國第一顆海洋探測衛星「海洋一號」一同送入預定軌道。

NO.5:我國第一顆微小通信衛星
2003年10月21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與巴西聯合研製的第二顆「資源一號」衛星和中國科學院研製的「創新一號」小衛星送入太空,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的「創新一號」小衛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首顆質量為100公斤以下的微小衛星,實現了中國100公斤以下小衛星的在軌運行。

NO.6:我國第一顆實踐六號衛星
2004年9月9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六號」衛星送入太空。

NO.7:我國第一顆遙感衛星
2006年4月27日6時4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一號」送入預定軌道。

NO.8:我國第一顆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衛星
2011年8月16日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衛星送入太空。「海洋二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衛星,主要任務是監測和調查海洋環境,是海洋防災減災的重要監測手段,可直接為災害性海況預警報和國民經濟建設服務,並為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境預報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衛星遙感信息。

NO.9:我國第一顆高分二號衛星
2014年8月19日11時15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二號衛星。高分二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首批啟動立項的重要項目之一,是當時我國解析度最高的光學對地觀測衛星,具有米級空間解析度、高輻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態機動能力。解析度首次精確到1米。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一顆波蘭小衛星。

NO.10:一箭20星,創造一箭多星記錄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徵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此次發射任務圓滿成功,不僅標誌著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而且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 來源:太原大小事綜合整理自新華社、裝備科技、山西廣播電視臺等(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躋身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躋身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10月21日電(田兆運 鄧輝林)隨著中巴合作研製的第二顆「資源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國際航天界的知名度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佳音!「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發射成功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佳音!山西日報報導:2020年9月15日0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堅守27年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化驗技師:決不讓不合格推進劑注入火箭
    高分十一號02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離不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科技工作者們的默默付出。韋樹峰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一名推進劑化驗技師,他20歲來到這裡,已經在崗位上工作了27個年頭。發射前,他和同事們對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推進劑進行最後一次檢測。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佳音!「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發射成功
    ,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其中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可見光推掃影像和視頻影像,將為我國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提供遙感服務。
  • 中國7月3日周五從山西省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新華社太原7月3日電中國星期五從山西省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向計劃中的軌道成功發射了高解析度的多模成像衛星。 中國國家航天局稱,該衛星是由長徵4B運載火箭於北京時間上午11:10發射的。 該衛星是民用光學遙感衛星,解析度高達亞米級。它將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 它可以為多個行業提供高精度的遙感圖像數據,包括測繪,自然資源,應急管理,農業,生態環境,住宅建設和林業。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10多分鐘後,火箭搭載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9顆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自2019年6月5日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之後,第二次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轉戰海上,兩戰兩捷。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某發射團隊的戰績令世人矚目。此次海上航天發射指揮員李成興奮地說:「海上發射再次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已經具備穩定高效的海上航天發射能力,核心發射能力取得新突破。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點火升空後的運載火箭飛向衛星預定軌道。孟昊翀 攝9月15日,黃海某海域天高雲淡,碧波千裡。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傲然矗立於海天之間,如箭在弦,直指蒼穹。9時23分,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火箭彈射升空,隨之點火一飛沖天。10多分鐘後,火箭搭載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9顆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默默無聞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你知道在哪嗎?
    7月23日成功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讓海南文昌發射中心賺足了眼球,可你們知道蘆芽山旁邊,還有一個默默無聞但又極其重要的衛星發射中心嗎? 蘆芽山,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中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之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就在蘆芽山邊上。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平時不常見於大眾視野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 我國有哪四大衛星發射中心?分別位於什麼地方?有什麼不同目標?
    、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甘肅省酒泉市以北,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是測試及發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應用衛星、載人飛船和火箭飛彈的主要基地,基地並肩負著殘骸回收、航天員應急救生等任務。截至2005年10月,中國發射了約50顆人造衛星,其中37顆在酒泉發射。曾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創造過驕人的十個第一。
  • 衛星民企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3顆衛星,迄今已發18顆衛星
    衛星民企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3顆衛星,迄今已發18顆衛星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19-12-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5對航天人舉辦集體婚禮
    10月1日,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組織航天人七地同步大型集體婚禮,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運動場,「讓祖國見證幸福」主題婚禮的喜悅感染著晉西北航天城。空中飛舞的氣球、隨風搖擺的彩帶與不遠處北海指揮大廳上「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紅色大字交相輝映,讓紅色的婚禮海洋中多了幾分屬於航天的藍。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通信技師孫佔鋒:心系太空,用手腳丈量大山
    新華社太原7月15日電題:心系太空,用手腳丈量大山——記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通信技師孫佔鋒    秦詩凱、陳挺    已是凌晨1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通信機房裡依舊燈火通明。20多條線路需要割接,上千對線纜需要在3天內接續完成。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圖)
    >  北京時間9月19日11時26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資源一號」衛星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京時間9月19日11時26分,中國和巴西聯合研製的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 高分八號衛星發射 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光學遙感衛星
    高分三四五六七號尚未發射,高分八號衛星發射成功。2015年6月26日14時22分,高分八號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八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應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極刻快訊騰訊雲回應「全員發 iPhone11 Pro」:消息屬實,但沒有那麼多近日有消息稱,騰訊雲 2019 年完成 100 億元營收目標,為此騰訊獎勵該事業部每人一部 iPhone 11 Pro。對此,騰訊雲方面向虎嗅表示,證實了人手一部 iPhone 11 Pro 的「陽光普照獎」的確存在,只不過騰訊雲並沒有 8000 員工那麼多。此外,財聯社消息報導,騰訊雲相關負責人表示:100 億早就完成了,只是趁著年底或將的時間點慶祝。
  •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中新網客戶端太原12月20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9顆衛星。
  •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6月17日,同樣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太空。咱們先不討論國外媒體進行評論的真偽,只需要知道在2013年時,首顆高分衛星就已經讓包括美軍在內的多國高層感到緊張,7年過去了,如今的高分衛星處於什麼水平,時間已經做出了公允的評判。
  • 我國有哪些衛星發射中心?我國衛星發射中心選址有何奧秘?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近日頻頻刷屏。作為衛星升天的最後一站——衛星發射中心,不禁發問,我國有哪些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是如何選擇在哪裡建設衛星發射中心?我國的衛星發射中心截止2020年,我國已相繼建成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其中,北鬥衛星大部分發射是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2星
    2020年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十一號02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5次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