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太原大小事」 →點擊右上角「...」 →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
▲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整裝待發
9月7日13時57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點火起飛
高分十一號02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信息保障。
50年,37人長眠,100顆衛星,不為人知的第一
50多年前,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第一代創業者從「兩彈一星」的發源地酒泉出發,轉戰千裡來到晉西北高原,開始建設我國第一個自主設計的航天發射中心。
50多年來,先後將包括長徵六號「一箭二十星」在內的100多顆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第一。
工程師蘆振華向記者講述了祖父蘆克才、父親蘆玉川3代航天人接續傳承的感人故事。
「爺爺和前輩們,響應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踴躍報名,沒有人考慮條件艱苦不艱苦,待遇豐厚不豐厚。」蘆振華向記者介紹,中心初建時基礎條件很差,沒有房屋,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常常凍得人睡不著,水和食物也很匱乏。
蘆振華的父親蘆玉川也是一名航天人。
那時,改革開放的大潮席捲全國,航天科技領域人才密集,不少同志都收到了多方邀請,有的待遇十分優厚,可應邀者寥寥無幾。
蘆振華介紹,在中心功勳塔架不遠處有一片青山翠柏的園林,這裡是中心烈士陵園。
37位烈士長眠於此。
在距「銥星」發射只剩4天時,高級工程師梁佔國突然暈倒在從工作區出來的路上。
醒來後,他依舊堅守工作崗位,直到再次暈倒……診斷結果表明:惡性腫瘤多發轉移至肝臟、脾臟及顱內。
專家們不禁疑惑,這種病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都會有徵兆並伴有劇烈的疼痛,這個頑強的病人如何支撐到今天?
住院後的梁佔國依舊沒有停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甚至沒有給親人留下隻言片語,卻給中心留下了一頁頁清晰的發射流程規範。
2005年,蘆振華大學畢業後,放棄近在咫尺的城市生活,辭別相戀多年的女友,毅然選擇了荒涼的晉西北高原。
五十多年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創造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第一。今天,我們的太空帶你走進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起看看這些雖不為人知卻熠熠生輝的第一。
NO.1:我國第一顆氣象衛星
1988年9月7日,中國啟用「長徵四號」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顆試驗型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這是中國自行研製和發射的第一顆極地軌道氣象衛星,也是我國第一顆傳輸型極軌遙感衛星,這一成功標誌著我國航天技術達到新水平,它提高了我國天氣預報的時效性、準確性以及監測災害性天氣的能力。
NO.2:我國第一次以一箭雙星發射國外商業衛星
1997年12月8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第一次執行國際商業發射,成功將美國摩託羅拉公司製造的兩顆銥星送入預定軌道。1999年5月10日,該中心用長徵4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和實踐五號科學實驗衛星送入軌道高度為87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該中心連續第七次成功以一箭雙星方式進行的航天發射。
NO.3:我國第一顆中巴資源衛星
1999年10月14日由長徵4B運載火箭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是中國和巴西共同研製的地球資源衛星,又稱「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一號」。
NO.4:我國第一顆海洋資源勘察衛星
2002年5月15日9時5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將氣象衛星「風雲一號D」和中國第一顆海洋探測衛星「海洋一號」一同送入預定軌道。
NO.5:我國第一顆微小通信衛星
2003年10月21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與巴西聯合研製的第二顆「資源一號」衛星和中國科學院研製的「創新一號」小衛星送入太空,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的「創新一號」小衛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首顆質量為100公斤以下的微小衛星,實現了中國100公斤以下小衛星的在軌運行。
NO.6:我國第一顆實踐六號衛星
2004年9月9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六號」衛星送入太空。
NO.7:我國第一顆遙感衛星
2006年4月27日6時4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一號」送入預定軌道。
NO.8:我國第一顆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衛星
2011年8月16日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衛星送入太空。「海洋二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衛星,主要任務是監測和調查海洋環境,是海洋防災減災的重要監測手段,可直接為災害性海況預警報和國民經濟建設服務,並為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境預報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衛星遙感信息。
NO.9:我國第一顆高分二號衛星
2014年8月19日11時15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二號衛星。高分二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首批啟動立項的重要項目之一,是當時我國解析度最高的光學對地觀測衛星,具有米級空間解析度、高輻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態機動能力。解析度首次精確到1米。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一顆波蘭小衛星。
NO.10:一箭20星,創造一箭多星記錄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徵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此次發射任務圓滿成功,不僅標誌著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而且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 來源:太原大小事綜合整理自新華社、裝備科技、山西廣播電視臺等(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