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民企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3顆衛星,迄今已發18顆衛星

2020-12-04 澎湃新聞

衛星民企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3顆衛星,迄今已發18顆衛星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19-12-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

12月7日16時52分,由民營衛星企業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的天儀TY16/17及天儀TY18三顆衛星搭載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天儀研究院成立3年來的第10次太空任務,至此已成功發射18顆衛星。

發射現場

天儀TY16/17雙星為天儀研究院基于敏捷製造與快速應用模式自主研製的兩顆中解析度微納遙感衛星,綜合性能指標達到同類衛星國際先進水平。

天儀TY16/17雙星實物圖

雙星是天儀研究院高效率、多手段、全球覆蓋的天基綜合信息感知衛星網絡的業務衛星,將主要用於開展災害應急監測、海洋海事應用、農業遙感服務、極地環境監測等衛星數據應用,以逐步實現全球範圍的資源高效普查及信息高速獲取。

天儀TY18星為天儀研究院與客戶聯合研製的物聯網衛星。據悉,該衛星採用天儀研究院新一代衛星平臺,此平臺核心的星務管理、姿控管理、測控管理、能源管理、供配電管理模塊完全由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完成。

天儀TY18星實物圖

同時,遵循功能分布式、管理集中式的設計原則,採用靈活成熟的系統化、模塊化設計,新一代衛星平臺具有更快的集成速度、更彈性的集成模式、更靈活的載荷適配能力,能非常快速的適應、實現並完成各類衛星應用需求。

天儀研究院創始人兼CEO楊峰表示,這三顆衛星的發射成功,標誌天儀研究院利用微小衛星早期技術迭代階段獲得成功。2020年上半年,天儀研究院將首次發射對標國際先進指標的小型SAR(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衛星,面向業務應用的大規模星座建設將正式開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天儀研究院:已實現年產十顆衛星的能力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陳惟杉) 2018年12月7日12時12分,天儀研究院第五次發射任務TY/DF-1等多顆微小衛星搭載長徵二號丁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天儀研究院第19顆衛星發射成功 聯合北航開啟空事衛星時代
    中新網長沙11月6日電 (劉曼 陳紅微)總部位於湖南長沙的民營衛星企業天儀研究院6日透露,當天11時19分,由其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2時52分,衛星進入天儀測控站覆蓋區,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
  • 民營衛星公司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衛星發射成功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陸一夫)民營衛星公司天儀研究院宣布,10月29日8點43分,其自主研製的四顆衛星搭載長徵二號丙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天儀研究院今年的第二次發射任務,也是繼成功研製和發射「瀟湘一號」、「陳家鏞一號」、「湘江新區號」和「全圖通一號」四顆小衛星後的第四次發射任務。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天儀研究院再添兩顆上天衛星
    元光號衛星實拍(天儀研究院供圖)。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記者 林佳妮 通訊員 張鵬 楊峰)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由長沙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麓谷科創園企業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研製的「海絲一號」和「元光號」兩顆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正常入軌,遙測參數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天儀研究院再放衛星,「婁星號」出徵!
    10日上午,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與婁底市婁星區政府合作,聯合研製的「婁星號」衛星從長沙出徵。按照計劃,「婁星號」衛星將於6月搭載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升空,這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實施海上發射。
  • NewSat9-18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11月0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NewSat9-18衛星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製的10顆遙感小衛星,10顆衛星技術狀態一致,均搭載多光譜載荷、高光譜載荷,單星重約41千克,設計壽命3年,發射入軌後與其他7顆在軌的NewSat衛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
  • 福建首顆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
    東南網12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張靜雯 通訊員 黃仡凡)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省首顆衛星「海絲一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後,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天儀聯合北航開啟空事衛星新篇章
    原標題:北航空事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天儀聯合北航開啟空事衛星新篇章   北京時間11月6日11時19分,由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4.2萬顆衛星,誰給了馬斯克佔領太空的底氣?| 甲子光年
    此前,SpaceX的星鏈計劃在2019年10月16日將衛星發射總數量從1.2萬顆更新到了令人咋舌的4.2萬顆衛星(1.2萬顆已獲批准,3萬顆已提交申請)。這些衛星,將打造天基網際網路,實現高帶寬、低延時的衛星通信。4月22日,當這一宏偉計劃的第七批60顆衛星上天后,馬斯克進一步宣稱:該衛星網際網路業務「3個月內內測,6個月內公測」。
  • 發射成功!「湖南造」婁星號衛星成為我國首批海射衛星之一
    通訊員 陳紅微)記者從天儀研究院獲悉,北京時間2019年6月5日12時06分,由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的婁星號(瀟湘一號04星)衛星搭載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海上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成功發射!SpaceX的58顆Starlink衛星和3顆行星衛星成功入軌!
    是的,就在今天,SpaceX成功地將其首次「乘騎共享」任務送入軌道,發射了一批新的58顆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和3顆小型地球觀測衛星,然後鎖定了一枚「獵鷹9號」火箭在海上著陸。此次發射是本月迄今為止的第二次星際鏈路任務,另外一次發射計劃不早於6月22日。
  • 天儀研究院商業小衛星助力「極光計劃」
    華聲在線5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福芳 通訊員 陳紅微)5月11日,清華大學天文系馮驊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自然·天文》雜誌發表封面文章,公布了以清華大學為科學總體、長沙高新區企業天儀研究院為衛星工程總體的空間天文項目「極光計劃」最新成果。
  • 4.2萬顆衛星背後,一場被忽視的太空資源競爭
    至今,SpaceX已發射的星鏈衛星總數達422顆。而今年,星鏈共計劃送1000多顆衛星上天。未來,如果4.2萬顆衛星全部上天,則馬斯克會憑一己之力,將目前太空的衛星密度提高20倍——目前,人類發射的仍然在軌的衛星數量僅為2000顆左右。
  • ...人人都可以擁有一顆衛星」——訪天儀研究院有限公司創始人楊峰
    造一顆衛星要花多少錢?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航天頂尖技術神秘而又讓人充滿想像。 4月23日上午,天儀研究院有限公司創始人楊峰在亞熱帶遙感應用論壇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說:「3年前,我們公司說要發射第一顆衛星,沒人相信。3年後,我們完成了第二代標準化平臺的技術研發及驗證工作,做到了一年批量生產10顆小衛星的能力。這也是中國商業航天首次實現批量化生產。航天並不遙遠,人人都可以擁有一顆衛星。」
  • 長徵六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NewSat9-18衛星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製的10顆遙感小衛星,10顆衛星技術狀態一致,均搭載多光譜載荷、高光譜載荷,單星重約41千克
  • 【Starlink】SpaceX成功發射第13組「星鏈」60顆衛星
    本次發射瞄準近地點261公裡、遠地點278公裡、傾角53度的一條近圓形軌道。火箭上面級要兩次點火工作。衛星隨後將利用自帶的氪離子推力器提升軌道,以進行測試,並最終升往550公裡的工作軌道。本次發射採用了此前已用過兩次的一枚第一級火箭,編號B1058.3。
  • 【新科技創業2017 】天儀研究院:年底將發射兩顆衛星,計劃2018年第...
    -------------------------------------------------------------------------------受訪人: 天儀研究院 CEO 楊峰36氪此前報導:《讓昂貴的太空試驗不再遙不可期,天儀研究院已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天儀研究院第14星發射成功!聯合優必選科技讓AI發問宇宙
    北京時間 2019年8月31日上午7點41分,由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的瀟湘一號07星搭載快舟一號甲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天儀研究院的第8次太空任務,至此天儀已成功將14顆衛星送入太空為客戶提供在軌服務,在衛星發射數量和服務能力上繼續領跑中國民營航天。瀟湘一號07星是天儀研究院研製的一顆科學試驗衛星,衛星設計壽命3年。
  • 天儀研究院:讓航天觸手可及
    2019年1月21日13時42分,隨著冉冉升騰的火焰,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的瀟湘一號03衛星搭載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5時15分,衛星成功建立穩定的天地連結,天儀新疆站和東風站收到衛星遙測數據,發射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