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實驗性藥物可「重啟」蛋白質生成,逆轉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

2020-12-02 cnBeta

研究細胞壓力背後的機制及其對衰老的影響的科學家們發現,使用一種實驗性藥物成功地扭轉了小鼠的認知能力下降。這一發現不僅預示著對衰老及其對人類受試者影響的進一步研究,而且揭示了越來越多的被認為是由這類慢性壓力刺激的疾病。

這項研究是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的,科學家們花了多年時間來研究所謂的整合應激反應(ISR)的影響。一般來說,這是人體的一種健康功能,可以識別感染或細胞突變的跡象,並關閉細胞中的蛋白質生產機器,以清除任何可能造成麻煩的東西。

但有時過程中這並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反而會超速運轉,也會影響到常規的健康細胞。這就是所謂的慢性ISR激活,之前的研究已經將其與一系列神經系統疾病聯繫起來,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病、唐氏綜合症和腦外傷。

正是其與腦外傷的聯繫激發了該團隊最新的研究思路,早先的研究發現,這些傷害帶來的認知能力下降與過早衰老有相似之處。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一種名為ISRIB(ISR InhiBitor)的實驗性藥物來解決慢性ISR激活問題,此前已有研究表明,ISRIB可以重新啟動蛋白質的產生,並為創傷性腦損傷後的記憶功能帶來改善。鑑於這些相似之處,該團隊開始探索其對衰老的影響。

「我們已經看到ISRIB如何恢復創傷性腦損傷動物的認知,在許多方面,這就像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的加速版,」研究作者Susanna Rosi說。"這似乎是一個瘋狂的想法,但詢問該藥物是否可以逆轉衰老本身的症狀只是一個合乎邏輯的下一步。"

隨後研究人員在老年小鼠身上進行實驗,訓練齧齒動物利用一個隱藏的平臺從迷宮中逃脫。這項任務的設置是為了探索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的影響,老年動物通常很難找到平臺。然而,科學家們發現,在為期三天的訓練項目中,每天服用少量的ISRIB,老年小鼠和年輕的小鼠一樣可以逃離迷宮,而且比沒有接受ISRIB治療的同齡小鼠要容易得多。

隨後,科學家們提高了難度,讓老年小鼠承擔從一個每天都會改變出口的迷宮中逃脫的任務。儘管這個實驗是在ISRIB治療後三周進行的,但老年小鼠的表現仍然與年輕小鼠相當,而沒有接受治療的小鼠仍然表現不佳。

給予第一劑ISRIB後,對小鼠海馬中的腦細胞進行觀察,發現典型的衰老標誌幾乎在一夜之間消失了。神經元的電活動變得活潑,對刺激反應靈敏,同時細胞之間的連接性變得更加強大,讓人聯想到在年輕小鼠身上看到的。

「ISRIB極快的效果首次表明,與年齡相關的認知損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能是由一種可逆的生理『阻塞 』引起的,而不是更永久性的退化,」 Rosi說。

除了這些影響之外,該團隊還發現ISRIB會影響免疫系統T細胞的功能,這為研究阿爾茨海默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開闢了新的途徑,這些疾病與免疫系統老化有關。

「這讓我非常興奮,因為我們知道衰老對T細胞有深刻而持久的影響,這些變化會影響海馬體的大腦功能,」Rosi說。「目前,這只是一個有趣的觀察結果,但它給我們提供了一組非常令人興奮的生物學難題來解決。」

研究人員期望看到由於幹擾ISR中的一個重要機制而發生副作用,但到目前為止,他們的實驗沒有帶來任何影響。他們現在正在繼續研究ISRIB,以了解更多關於它如何對抗細胞壓力對衰老和其他狀況的影響。

「這幾乎看起來好得不能再好了,但對於ISRIB,我們似乎已經達到了一個理想的治療窗口操縱ISR的甜蜜點,」研究作者Peter Walter說。

該研究發表在《eLife》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這個藥物能在一夕之間逆轉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
    此前,蛋白質穩態喪失已被證明與包括認知障礙在內的多種年齡相關的疾病有關,而ISR則是蛋白質穩態失調時誘發的信號中心調控網絡,關鍵調控步驟在於真核細胞翻譯起始因子eIF2的磷酸化。該藥物的發現始於Walter教授2013的一項研究,當時這位在細胞應激反應領域紮根數十年的「大牛」正在嘗試從10萬多種化合物中找到能夠有效應對由創傷性腦損傷造成的認知能力下降的「解決方案」。由於效力比其他分子強1000倍,ISRIB從中脫穎而出並被用於後續的研究。
  • 近乎逆轉衰老,讓老齡動物恢復年輕水平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最近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該校科學團隊開發出的一種實驗性藥物,只需幾劑就能逆轉老鼠因年齡而導致的記憶力和精神靈活性下降
  • eLife:重啟衰老大腦!科學家發現可逆轉衰老導致認知衰退的小分子,經治療小鼠大腦重回年輕態 | 科學大發現
    而隨著人均壽命的逐漸增加,與年齡有關的各種疾病也成了我們關注的重點。其實就算是沒有患上相關的疾病,機體的機能也會隨著衰老而下降,比如肌肉質量的喪失,又比如認知能力的下降。不想「越老越糊塗」,有逆襲的方法嗎?近期發表於eLife雜誌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
  • 只需幾天,就能逆轉大腦損傷,讓衰老大腦恢復年輕狀態
    不僅如此,即使在沒有可識別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情況下,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也日益受到關注。因此,開發一種可以緩解老年痴呆症等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的治療方法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對人類社會貢獻極大的研究。
  • 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永久性」腦損傷和衰老跡象……
    然而,北京時間12月2日,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eLif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團隊只用幾劑實驗性藥物,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恢復了動物的正常大腦功能,逆轉其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記憶力衰退和思維靈活性下降。
  • 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動物「永久性」腦損傷,還讓老年大腦...
    然而,北京時間12月2日,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eLif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團隊只用幾劑實驗性藥物,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恢復了動物的正常大腦功能,逆轉其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記憶力衰退和思維靈活性下降。
  • 最新藥物將逆轉抑鬱症和記憶衰退
    2月14日,加拿大多倫多成癮與心理健康中心科學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年會上公布了他們最新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負責人艾蒂安·西比爾(Etienne Sibille)博士說:「當前還沒有治療抑鬱症、其它精神疾病和衰老等認知障礙問題的藥物。」這是一種苯二氮藥物,像人們熟知的安定片一樣,都是抗焦慮和抑鬱的鎮靜藥物。
  • 這個藥物神了!僅需幾劑,能使老年小鼠記憶力飆升
    科技日報記者 馮衛東根據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僅需幾劑量的實驗藥物就可逆轉與年齡有關的小鼠記憶力和心理柔韌性的下降。這種名為ISRIB的藥物在實驗室研究中恢復了數月前遭受創傷性腦損傷動物的記憶功能,逆轉了唐氏症候群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增強了健康動物的認知。
  • ...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動物「永久性」腦損傷,還讓老年大腦恢復了...
    然而,北京時間12月2日,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eLif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團隊只用幾劑實驗性藥物,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恢復了動物的正常大腦功能,逆轉其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記憶力衰退和思維靈活性下降。
  • 研究發現六個月的運動或能逆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近日一項研究發現,六個月的有氧運動訓練能夠逆轉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症狀。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的特徵是輕微喪失認知能力,比如記憶和推理能力。MCI患者很難記住事情、做出決定,或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
  • 記憶力衰退、肥胖、肌肉退化……可能都與你的骨頭狀況有關
    近期,研究人員發現骨頭裡的激素——骨鈣素對於全身結構和功能都有影響,這一發現顛覆了我們對骨骼功能的已有認知。研究人員表示:「骨鈣素似乎能夠逆轉大腦和肌肉的衰老。如果給老齡小鼠注射骨鈣素,它們可以恢復一定記憶力,並將運動能力恢復到年輕小鼠的水平。這是一件極富吸引力的事情。」
  • 研究稱細胞外基質蛋白濃度與認知能力衰退有關—資訊—科學網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腦學習能力和記憶力會慢慢衰退。盧森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表報告說,他們使用最先進的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和統計學方法,發現了導致認知能力衰退的分子機制。 當人們在記憶或回憶信息時,腦細胞會出現化學物質和結構的改變。尤其是,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部位(即神經突觸)的數量和連接力度會發生變化。
  • Aging Cell:科學家鑑別出抗老化實驗性藥物的分子靶點 有望...
    2018年1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種名為J147的實驗性藥物或許是現代的長生不老藥,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病,逆轉小鼠機體老化,已經科學家們也已經準備好利用該藥物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了;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Aging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J147發揮作用的分子機制,他們發現,J147能夠同線粒體中的一種蛋白結合
  • 《柳葉刀》子刊:度拉糖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認知衰退
    轉自:醫學新觀點糖尿病是認知障礙乃至痴呆症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控制血糖及相關併發症也是預防痴呆症的潛在目標之一。然而,長期以來,尚無療法被證明可減輕糖尿病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程度。這一現狀或將被打破。
  • UCB攻克人類衰老難題,最新研究稱稀釋血液可實現年齡「逆增長」
    最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的課題小組在學術期刊《Aging》上公開研究成果稱他們發現了能讓年齡「復位」的按鈕。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生理鹽水和白蛋白(蛋白質的一種)的混合物稀釋小鼠血液,結果老年小鼠的肌肉再生能力顯著恢復,肝臟脂肪和纖維化減少,神經發生也有所增強。簡言之,老年小鼠「回春」了。
  • 研究指出:認知衰退並不一定是老年人的自然現象
    但目前的科學研究認為,認知衰退並不一定是老年人的自然現象,很多被認為是正常的「老糊塗」恰恰就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現。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專門從事老年痴呆研究的竇非教授說,判斷老年人出現的記憶力減退是否屬於痴呆症的早期表現,有一個簡單實用的辦法,即首先看這些改變是否經常發生,還是偶爾出現。還要看這些改變是否影響了老年人的正常社會生活、職業或日常生活的能力。
  • 【突破】抑制一種與痴呆相關的酶,或可逆轉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損傷
    英國一流頂尖大學利茲大學和鄧迪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項新突破,發現開發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藥物,可以重新用於預防甚至逆轉肥胖或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的血管損傷。該發現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上,是八年來他們開展這項研究的最高成果。BACE1(β-分泌酶1),又稱為澱粉蛋白前β-分解酶1。
  • 連續高壓氧治療可實現逆轉細胞衰老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35名的身體健康,認知能力良好,且能獨立生活的老人,年齡均在64歲以上。在長達90天的療程中,35名受試者以一次90分鐘,一周5次的頻率,共接受了60次高壓氧治療。同時,受試者還需要保證在90天內,不改變平日的生活習慣,不做任何特意的飲食,藥物調整。
  • 科學家發現蜜蜂可以「逆轉時間」,逆轉大腦衰老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和挪威生命科學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發現:當年長的蜜蜂承擔通常由年輕蜜蜂處理的任務時,它們大腦的衰老可以有效地逆轉。該研究發表在《實驗老年病學》(Experimental Gerontology)雜誌上。
  • 最新發現:衰老的神經元會積累DNA損傷,有助改善記憶和認知能力!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HDAC1的酶,對於修復與年齡有關的DNA損傷至關重要,這些DNA損傷涉及記憶和其他認知功能的基因。這種酶在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和正常衰老的成年人中通常都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