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繪畫、打太極……豐富的文化生活使得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活力。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我國即將進入老齡社會,而與此同時,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正在逐年增高。
警惕
「老糊塗」不是正常表現
家住北京南城的劉大爺最近做事總是丟三落四,燒著水忘了關,直到廚房冒出滾滾濃煙;帶著錢出門卻不記得要去買什麼,更嚴重的是有時還會「忘」了回家的路。
而劉大爺的子女們卻認為,人的記憶力本來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退,因此,這些現象對於已經70多歲的父親來說只是正常的「老糊塗」,只要以後家人在生活中多留意一下父親的行為即可。
記者調查了解到,此類事例生活中屢見不鮮。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大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記憶減退或反應遲鈍等,所以很多老年人及其家屬都會輕易地將這些表現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而不予以重視。
但目前的科學研究認為,認知衰退並不一定是老年人的自然現象,很多被認為是正常的「老糊塗」恰恰就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現。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專門從事老年痴呆研究的竇非教授說,判斷老年人出現的記憶力減退是否屬於痴呆症的早期表現,有一個簡單實用的辦法,即首先看這些改變是否經常發生,還是偶爾出現。還要看這些改變是否影響了老年人的正常社會生活、職業或日常生活的能力。
如果發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或完成簡單家務事的能力比以前明顯下降,就要引起警惕。特別是當老人長時期心情不好或脾氣改變時,不要輕易地認為是家庭矛盾或心情失落所致,一定要及時就診,排除早期痴呆的可能。
而且,他提醒說,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患老年痴呆的年齡正在不斷提前。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高血壓、腦血管等疾病患病率已不斷攀升,現在,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此外,他還介紹說,除了心血管疾病,很多其他不同的風險因素也可能涉及本病。比如絕經期的婦女,由於雌性激素水平的改變,將比同年齡男性更易患此病。
病因
糾纏的神經元
老年痴呆症又叫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1906年德國神經病理學家阿爾茨海默首次報告了一例具有進行性痴呆表現的51歲女性患者。當醫生給她看一個物體時,她最初能夠說出這個物體的正確名稱,重複幾次都是一樣,但是以後突然間,她把一切都忘掉了。當閱讀一本書時,她可能無緣無故地跳過一些句子,她也許會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拼讀每一個字,也許會讀起來完全沒有抑揚頓挫。當她講話時,常常是使用雜亂無章的詞句,採用似是而非的表達方式。有時,在說話時會突然停下來,一言不發。不能理解向她提出的任何問題。找不到回自己住處的路。隨後病情逐漸惡化,4年半後死亡。
在屍檢中,阿爾茨海默用顯微鏡觀察這位患者的腦部切片,注意到3個特徵:腦部嚴重萎縮;腦部組織有某種不明物質沉積;腦內的神經元(也就是神經訊號傳送體)和另一種物質糾纏在一起,像盤結的樹根。這兩種物質後來被定名為斑塊和纏結體,為老年痴呆症的兩大特徵,與其他神經病變有所區別。1910年把這種病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
解析
澱粉樣蛋白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始終沒有弄清楚是何種因素引發了AD。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一組美國科學家發現斑塊主要含有結塊的蛋白質,名為乙型澱粉樣蛋白;另一組美國科學家則解開纏結體的分子結構,發現另一種蛋白質,命名為tau蛋白。
科學家們認為,人腦裡都有澱粉樣蛋白,須經常清理排除。但隨著年齡增長出現,例如病毒、頭部創傷,或者心臟病、中風所導致的輕度腦部傷害等因素可能帶來基因突變。於是澱粉樣蛋白產量大增,或者是清理速度過慢,越積越多,tau蛋白也隨之在神經元聚積,妨礙了化學物質的輸送,神經細胞隨之死亡。而由於通常整個發病過程可能早就開始,但症狀要多年後才顯現。因此,要是我們有辦法阻止澱粉樣蛋白沉積,就能阻止疾病惡化。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在隨後的若干年內不斷發現APOE等可能引發AD的基因。近期,科學家再次宣布有望發現4種可引起AD的新基因。研究人員認為,最近鑑定出的這些基因,也許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如何保持神經元的活性,該研究可能將成為未來治療方法的重要探尋方向。更令人感到興奮的是,其中一種基因產生了一種特殊蛋白質,神經元正是利用這種蛋白質進行交流的。
雖然目前此病仍無有效治療手段,但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越來越多可導致AD的基因,每一個新發現的基因都為未來的藥物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發展方向和一線新希望。
護理
做好長期思想準備
AD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病因,它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漸進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症狀包括認知功能如記憶、口頭表達、視覺能力的減退,以及日常生活中個性、行為和活動的改變。
隨著病情的惡化,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
由於此病以目前的醫學水平還無法治癒,通常病情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竇教授希望AD患者的家屬能夠做好長期護理病人的思想準備。
對於早期患者,他認為,病人家屬需要做的是一些必要的護理手段。比如為病人準備好隨身卡片,卡片上寫清楚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此外,還應在家中做好一些保護措施,比如煤氣、電開關等,以避免病人發生事故。
至於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他建議應該安排專業護理人員進行陪護。不過當記者問到如果病人家庭無法負擔專業護理的費用,是否有專門的醫院收治病人時,竇教授表示,目前針對AD患者專設的醫院確實不多,隨著我國AD患者數量的不斷上升,希望今後多發展一些這樣的機構,以便更好的照顧病人並減輕其子女的負擔。
預防
積極生活、清淡飲食
如果有人跟你說:「二三十年後,你會得上老年痴呆症。」你相信嗎?此前,有南方某醫院對100多名正常人進行了預測老年痴呆的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受檢測者中有20多人體內擁有可以導致老年痴呆的APOE基因;他們當中有14人承認家裡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有的還承認自己目前正在發生著記憶力減退等老年痴呆症狀。
院方認為,這個檢測結果可以給這些老年人提個醒,擁有APOE基因的老年人就可以對老年痴呆症進行提前防範和幹預,比如在飲食上要注意少吃損害腦細胞的食物,平時多吃些銀杏葉等預防老年痴呆的中藥等。
對此,竇教授解釋說,APOE基因只是引發老年痴呆症的一種風險因子,它並不是遺傳的,如同我們通常聽說的膽固醇、鉛等攝入容易誘發老年痴呆症一樣,它們都只是增加發病的概率,並不意味著已經或必將患上老年痴呆症。至於醫院提倡的多吃銀杏葉等藥物,竇教授說,確實有實驗表明,銀杏葉、維生素E等藥物對老年痴呆症有所幫助,但是臨床效果卻不十分顯著。不過他還是建議人們多食用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
同時,他指出,由於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會引起體內過多自由基的產生,而大量的自由基不僅是老年痴呆症的隱患,也是引起衰老和各種疾病的潛在殺手。因此,提倡健康飲食,控制卡路裡的攝入,對於防止老年痴呆症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他還提倡老年人要採取活躍、積極的生活方式。「學習、閱讀對預防老年痴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不斷的思考,可以刺激腦部,延緩神經元糾纏的狀況,甚至形成新的神經元。動物實驗表明,在充滿鮮豔顏色和各種玩具的豐富環境下生活的動物,比在單調環境下生活的動物行為記憶更優,也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這一理論。」
不過,竇教授遺憾地表示,目前,AD的早期診斷仍然是一個沒有解開的難題。根據在排除各種引起相似的疾病後仔細的神經學和精神病學的檢查以及神經的測試,老年痴呆症診斷大約有85—90%%的準確性。然而,屍體大腦組織病理學的檢查仍然是唯一能真正確診這種病的手段。他認為,影像以及基因等各種診斷方法的突破是確診並最終幫助人類解開這個難題的關鍵。
新聞背景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