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認知衰退並不一定是老年人的自然現象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跳舞、繪畫、打太極……豐富的文化生活使得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活力。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我國即將進入老齡社會,而與此同時,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正在逐年增高。

  警惕

  「老糊塗」不是正常表現

  家住北京南城的劉大爺最近做事總是丟三落四,燒著水忘了關,直到廚房冒出滾滾濃煙;帶著錢出門卻不記得要去買什麼,更嚴重的是有時還會「忘」了回家的路。

  而劉大爺的子女們卻認為,人的記憶力本來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退,因此,這些現象對於已經70多歲的父親來說只是正常的「老糊塗」,只要以後家人在生活中多留意一下父親的行為即可。

  記者調查了解到,此類事例生活中屢見不鮮。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大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記憶減退或反應遲鈍等,所以很多老年人及其家屬都會輕易地將這些表現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而不予以重視。

  但目前的科學研究認為,認知衰退並不一定是老年人的自然現象,很多被認為是正常的「老糊塗」恰恰就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現。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專門從事老年痴呆研究的竇非教授說,判斷老年人出現的記憶力減退是否屬於痴呆症的早期表現,有一個簡單實用的辦法,即首先看這些改變是否經常發生,還是偶爾出現。還要看這些改變是否影響了老年人的正常社會生活、職業或日常生活的能力。

  如果發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或完成簡單家務事的能力比以前明顯下降,就要引起警惕。特別是當老人長時期心情不好或脾氣改變時,不要輕易地認為是家庭矛盾或心情失落所致,一定要及時就診,排除早期痴呆的可能。

  而且,他提醒說,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患老年痴呆的年齡正在不斷提前。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高血壓、腦血管等疾病患病率已不斷攀升,現在,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此外,他還介紹說,除了心血管疾病,很多其他不同的風險因素也可能涉及本病。比如絕經期的婦女,由於雌性激素水平的改變,將比同年齡男性更易患此病。

  病因

  糾纏的神經元

  老年痴呆症又叫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1906年德國神經病理學家阿爾茨海默首次報告了一例具有進行性痴呆表現的51歲女性患者。當醫生給她看一個物體時,她最初能夠說出這個物體的正確名稱,重複幾次都是一樣,但是以後突然間,她把一切都忘掉了。當閱讀一本書時,她可能無緣無故地跳過一些句子,她也許會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拼讀每一個字,也許會讀起來完全沒有抑揚頓挫。當她講話時,常常是使用雜亂無章的詞句,採用似是而非的表達方式。有時,在說話時會突然停下來,一言不發。不能理解向她提出的任何問題。找不到回自己住處的路。隨後病情逐漸惡化,4年半後死亡。

  在屍檢中,阿爾茨海默用顯微鏡觀察這位患者的腦部切片,注意到3個特徵:腦部嚴重萎縮;腦部組織有某種不明物質沉積;腦內的神經元(也就是神經訊號傳送體)和另一種物質糾纏在一起,像盤結的樹根。這兩種物質後來被定名為斑塊和纏結體,為老年痴呆症的兩大特徵,與其他神經病變有所區別。1910年把這種病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

  解析

  澱粉樣蛋白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始終沒有弄清楚是何種因素引發了AD。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一組美國科學家發現斑塊主要含有結塊的蛋白質,名為乙型澱粉樣蛋白;另一組美國科學家則解開纏結體的分子結構,發現另一種蛋白質,命名為tau蛋白。

  科學家們認為,人腦裡都有澱粉樣蛋白,須經常清理排除。但隨著年齡增長出現,例如病毒、頭部創傷,或者心臟病、中風所導致的輕度腦部傷害等因素可能帶來基因突變。於是澱粉樣蛋白產量大增,或者是清理速度過慢,越積越多,tau蛋白也隨之在神經元聚積,妨礙了化學物質的輸送,神經細胞隨之死亡。而由於通常整個發病過程可能早就開始,但症狀要多年後才顯現。因此,要是我們有辦法阻止澱粉樣蛋白沉積,就能阻止疾病惡化。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在隨後的若干年內不斷發現APOE等可能引發AD的基因。近期,科學家再次宣布有望發現4種可引起AD的新基因。研究人員認為,最近鑑定出的這些基因,也許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如何保持神經元的活性,該研究可能將成為未來治療方法的重要探尋方向。更令人感到興奮的是,其中一種基因產生了一種特殊蛋白質,神經元正是利用這種蛋白質進行交流的。

  雖然目前此病仍無有效治療手段,但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越來越多可導致AD的基因,每一個新發現的基因都為未來的藥物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發展方向和一線新希望。

  護理

  做好長期思想準備

  AD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病因,它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漸進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症狀包括認知功能如記憶、口頭表達、視覺能力的減退,以及日常生活中個性、行為和活動的改變。

  隨著病情的惡化,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

  由於此病以目前的醫學水平還無法治癒,通常病情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竇教授希望AD患者的家屬能夠做好長期護理病人的思想準備。

  對於早期患者,他認為,病人家屬需要做的是一些必要的護理手段。比如為病人準備好隨身卡片,卡片上寫清楚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此外,還應在家中做好一些保護措施,比如煤氣、電開關等,以避免病人發生事故。

  至於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他建議應該安排專業護理人員進行陪護。不過當記者問到如果病人家庭無法負擔專業護理的費用,是否有專門的醫院收治病人時,竇教授表示,目前針對AD患者專設的醫院確實不多,隨著我國AD患者數量的不斷上升,希望今後多發展一些這樣的機構,以便更好的照顧病人並減輕其子女的負擔。

  預防

  積極生活、清淡飲食

  如果有人跟你說:「二三十年後,你會得上老年痴呆症。」你相信嗎?此前,有南方某醫院對100多名正常人進行了預測老年痴呆的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受檢測者中有20多人體內擁有可以導致老年痴呆的APOE基因;他們當中有14人承認家裡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有的還承認自己目前正在發生著記憶力減退等老年痴呆症狀。

  院方認為,這個檢測結果可以給這些老年人提個醒,擁有APOE基因的老年人就可以對老年痴呆症進行提前防範和幹預,比如在飲食上要注意少吃損害腦細胞的食物,平時多吃些銀杏葉等預防老年痴呆的中藥等。

  對此,竇教授解釋說,APOE基因只是引發老年痴呆症的一種風險因子,它並不是遺傳的,如同我們通常聽說的膽固醇、鉛等攝入容易誘發老年痴呆症一樣,它們都只是增加發病的概率,並不意味著已經或必將患上老年痴呆症。至於醫院提倡的多吃銀杏葉等藥物,竇教授說,確實有實驗表明,銀杏葉、維生素E等藥物對老年痴呆症有所幫助,但是臨床效果卻不十分顯著。不過他還是建議人們多食用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

  同時,他指出,由於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會引起體內過多自由基的產生,而大量的自由基不僅是老年痴呆症的隱患,也是引起衰老和各種疾病的潛在殺手。因此,提倡健康飲食,控制卡路裡的攝入,對於防止老年痴呆症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他還提倡老年人要採取活躍、積極的生活方式。「學習、閱讀對預防老年痴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不斷的思考,可以刺激腦部,延緩神經元糾纏的狀況,甚至形成新的神經元。動物實驗表明,在充滿鮮豔顏色和各種玩具的豐富環境下生活的動物,比在單調環境下生活的動物行為記憶更優,也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這一理論。」

  不過,竇教授遺憾地表示,目前,AD的早期診斷仍然是一個沒有解開的難題。根據在排除各種引起相似的疾病後仔細的神經學和精神病學的檢查以及神經的測試,老年痴呆症診斷大約有85—90%%的準確性。然而,屍體大腦組織病理學的檢查仍然是唯一能真正確診這種病的手段。他認為,影像以及基因等各種診斷方法的突破是確診並最終幫助人類解開這個難題的關鍵。

  新聞背景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相關焦點

  • 新研究:電流刺激無助於改善老年人認知能力
    新華社雪梨11月15日電(記者陳宇)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預防認知衰退的研究越來越多。此前有研究證明大腦功能訓練疊加電流刺激有助於提升年輕人的認知能力,但新研究發現該訓練方式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提升不大。
  • 電流刺激無助於改善老年人認知能力
    據新華社電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預防認知衰退的研究越來越多。此前有研究證明大腦功能訓練疊加電流刺激有助於提升年輕人的認知能力,但新研究發現該訓練方式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提升不大。研究人員之一、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保羅·杜克斯說,此前對年輕人的研究表明,將認知訓練與非侵入性腦刺激相結合,即在個體完成任務時將溫和的電流傳送至頭皮,可持續改善大腦功能。
  • 新研究發現電流刺激 無助提升老年人認知能力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預防認知衰退的研究越來越多。此前有研究證明大腦功能訓練疊加電流刺激有助於提升年輕人的認知能力,但新研究發現該訓練方式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提升不大。據研究人員之一、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保羅·杜克斯介紹,最新的研究是對131名年齡在60歲至75歲之間的實驗對象展開的,並衡量訓練前後受試者完成問卷調查等任務的程度,觀察這種訓練是否對老年人的注意力、判斷力、記憶力等認知能力有積極影響。
  • 老年人長時間看電視可能加速記憶力衰退
    許多老人獨自在家時會通過看電視來打發時間,然而,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示,長時間看電視會導致老人的記憶力加速衰退,尤其是語言記憶力。一起跟隨美國《赫芬頓郵報》了解一下吧!所謂語言記憶力,是指人們對一般知識和規律的記憶。
  • 法媒:臍帶血活化海馬回或有助老年人大腦健康研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4月20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科學家4月20日表示,最新的實驗室試驗顯示,把從人類臍帶血發現的1種蛋白質注射入年長老鼠體內,可扭轉其認知老化。這一結果提出了維持大腦健康至老年時期的一項令人感興趣的目標。
  • 美國華裔老年人的悲哀:口腔健康不良將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壓力增加
    近日據外媒報導,由羅格斯大學領導並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上的兩項研究,探討了口腔健康不佳與認知下降之間的關係,以及感知壓力和社會支持對老年美籍華人口乾的影響。口腔健康是老年人心理健康和整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健康不良與生活質量下降、抑鬱、高血壓和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 科學家在研究是否會導致永久的認知衰退
    研究人員正在檢測這種突然出現的意識紊亂是否會造成永久性的認知衰退。新冠疫情導致譫妄病例激增,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並讓研究人員有了難能可貴的機會來隨訪病人,從而確定譫妄是否能夠影響以及如何影響長期認知。研究人員已經啟動了多項研究來追蹤新冠肺炎對神經認知的長期影響,包括失智;Inouye和其他人希望這些工作能儘快搞清楚兩種疾病的關係。
  • 「換血」就能變聰明,研究員的白鼠實驗很成功,老年人的福利來了
    實際上已經有許多研究表明,運動能夠幫助人類避免衰老而造成的大腦認知能力衰退,甚至可以讓患上痴呆症的老年人受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支科研團隊近期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關於如何改善老年人大腦認知能力衰退問題的研究論文
  • 《柳葉刀》子刊:度拉糖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認知衰退
    《柳葉刀-神經病學》近日發表的REWIND試驗最新結果帶來了全新的希望: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長期使用度拉糖肽(dulaglutide)顯著減少了認知障礙的發生率。度拉糖肽是一款每周注射一次的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類降糖藥。其大型研究REWIND試驗主要目的是評估度拉糖肽降糖治療後對心血管結局的影響,此次發表的是針對認知指標的探索性分析結果。
  • NOAA研究指出俄羅斯去年熱浪屬大氣自然現象
    俄羅斯森林大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最近的研究指出,去年夏天襲擊俄羅斯的熱浪並非全球變暖,而是一種會造成極端天氣的大氣自然現象。科學家們還指出,極端熱浪光顧俄羅斯的頻率在未來幾十年會增加。據美聯社報導,科研人員通過觀測和氣候模型分析了人為的和自然的氣候因素對熱浪嚴重程度的影響。研究人員指出:「由於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現階段我們遇到熱浪的頻率會迅速增加。」該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蘭德爾·杜爾(Randall Dole)和馬丁·赫爾林(Martin Hoerling)。
  • 研究稱細胞外基質蛋白濃度與認知能力衰退有關—資訊—科學網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腦學習能力和記憶力會慢慢衰退。盧森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表報告說,他們使用最先進的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和統計學方法,發現了導致認知能力衰退的分子機制。 當人們在記憶或回憶信息時,腦細胞會出現化學物質和結構的改變。尤其是,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部位(即神經突觸)的數量和連接力度會發生變化。
  • 使用助聽器可以延緩認知衰退的發生
    為了讓聽障人士重享真實、自然的聲音,全球聽力解決方案供應商瑞士索諾瓦集團旗下峰力近日推出具有全新智能晶片的奧笛·天朗助聽器。新的智能晶片帶來更快、更精細的運算速度,以及更強大的聲音處理,大大提升了聲學性能。新一代智能晶片大大提升了聲學性能 圖/受訪者提供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聽力損失的老年人數還在急劇地增長。然而,現階段助聽器的使用率依然非常低。
  • 這種食物每周吃兩次 中國人大腦衰退風險降50%
    1份的老年人相比(約等於150克),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降低50%。 這項橫斷面研究主要針對居住在新加坡的華裔老年人。研究發現蘑菇之所以能夠降低認知障礙風險,與其含有的生物活性化合物麥角硫因有關。麥角硫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能夠延緩神經退化。蘑菇是否具有神經保護特性? 雖然最新的證據表明,蘑菇可能具有保護神經的特性,但是迄今為止,只有兩項流行病學研究檢驗了蘑菇對老年人認知的益處。
  • 大腦在衰退?劍橋大學博士:與我的願望無關的科學研究成果送給你
    我們的大腦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研究人員發現,對於大腦的認知能力、局部血流量或其他任何腦標記物的測量,都會受到實驗時間與壓力的不同程度影響。關於「實驗時間對大腦的影響」最為著名的實驗,要屬法官在不同時間對申請假釋的犯人釋放率不同這個現象。
  • 研究發現六個月的運動或能逆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近日一項研究發現,六個月的有氧運動訓練能夠逆轉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症狀。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的特徵是輕微喪失認知能力,比如記憶和推理能力。MCI患者很難記住事情、做出決定,或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
  • 研究發現:提前退休會加速認知能力下降
    一項由賓漢頓大學開展的研究發現,提前退休會加速老年人認知能力的衰退。 為了研究提前退休和養老金福利對60歲以上老年人個體認知的影響,研究團隊分析了中國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中國最新的退休縱向調查。其中,退休縱向調查是對中國45歲以上人群進行的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全國性調查,旨在測試受訪者的心理認知、情景記憶和總體心理健康水平。
  • 記憶力衰退、肥胖、肌肉退化……可能都與你的骨頭狀況有關
    近期,研究人員發現骨頭裡的激素——骨鈣素對於全身結構和功能都有影響,這一發現顛覆了我們對骨骼功能的已有認知。研究人員表示:「骨鈣素似乎能夠逆轉大腦和肌肉的衰老。如果給老齡小鼠注射骨鈣素,它們可以恢復一定記憶力,並將運動能力恢復到年輕小鼠的水平。這是一件極富吸引力的事情。」
  • 通過腦刺激調節相關腦波互作 老年人工作記憶成功恢復
    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8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通過同步腦區節律——按特定節律刺激顳葉和額葉前部,成功恢復了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實現了逆轉與年齡相關的工作記憶衰退。  工作記憶指的是一種短時存儲信息以備後用的能力,這是一個「容量有限」的系統,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在青年人群中,工作記憶與腦區內部以及腦區之間的特定神經互作有關。
  • 研究發現久坐對你的大腦並不完全是壞事 但會帶來其它問題
    許多研究都將久坐的生活方式與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聯繫起來,包括心臟病和癌症等嚴重疾病。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坐著對健康並不完全有害,但有一個問題:研究人員稱,你仍然必須每周進行最低限度的運動,以躲避久坐生活方式的影響。新的研究重點是久坐的生活方式及其對大腦健康和認知功能的影響,使用高度精確的活動傳感器來追蹤參與者每天的運動量。
  • 老年人記憶力下降18問
    在此,我們總結了關於老年人記憶力下降較集中的18個問題,希望讓大眾看到疾病可防治的一面。1.年齡大了,記憶力總歸要下降的,這是正常現象吧?隨著年齡增長,正如人的皮膚會變得粗糙一樣,大腦的功能也開始衰退,使許多人變得健忘。人們會發現,從40歲開始這種現象逐漸明顯。雖然這是正常現象,但這些變化可能會令人焦慮、沮喪,甚至人們會擔心這些可能都是痴呆的早期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