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A研究指出俄羅斯去年熱浪屬大氣自然現象

2020-12-07 中國天氣

俄羅斯森林大火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最近的研究指出,去年夏天襲擊俄羅斯的熱浪並非全球變暖,而是一種會造成極端天氣的大氣自然現象。科學家們還指出,極端熱浪光顧俄羅斯的頻率在未來幾十年會增加。

據美聯社報導,科研人員通過觀測和氣候模型分析了人為的和自然的氣候因素對熱浪嚴重程度的影響。研究人員指出:「由於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現階段我們遇到熱浪的頻率會迅速增加。」

該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蘭德爾·杜爾(Randall Dole)和馬丁·赫爾林(Martin Hoerling)。杜爾說:「之前的區域氣候趨勢和溫室氣體濃度水平不可能幫助我們預測到2010年夏天的俄羅斯熱浪。同樣,2010年夏天的海洋溫度和海冰狀態也無助於判斷。」

去年七月,俄羅斯西部經歷了其自188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熱浪造成死亡增加、乾旱、空氣汙染和作物減產。高溫還影響了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國家。

人們自然而然地將俄羅斯熱浪和全球變暖聯繫起來。但是,科學研究指出,俄羅斯熱浪主要是由於大氣層內部自然的溫度變化,熱浪的成因是強勢且持續時間很長的氣象模式,且造成俄羅斯熱浪的氣象條件還對巴基斯坦的洪水有影響。杜爾說:「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個不尋常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發生了,而且,不常發生不代表不會發生。」

赫爾林說,研究造成熱浪的成因很重要,這對全球經濟會有深遠的影響。俄羅斯的熱浪毀了40%的糧食作物,直接造成全球糧食供給減少。他說,研究人員很驚訝地發現,俄羅斯的熱浪對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會產生影響。他指出,去年的熱浪對俄羅斯是個災難,但上世紀三十年代是俄羅斯西部最熱的十年。而對於全球來說,過去十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十年。

研究人員警告說,由於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增加,去年俄羅斯的極端天氣將會在未來重現。研究人員使用的氣候模型顯示,到本世紀末,極端熱浪對俄羅斯西部的影響可能性將從2010年的不到1%增加到10%。

研究人員還發現,儘管全球正在經歷顯著的變暖,俄羅斯西部130多年以來並沒有經歷過類似去年夏天的極端炎熱天氣。赫爾林說:「我們知道氣候變化不是在全球各個角落以同樣的速度發生的,俄羅斯西部夏季的溫度沒有明顯增加,美國的中西部地區也是如此。」(王淏)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

相關焦點

  • 研究:1950年代以來 全球熱浪天數不斷增加
    環保信息中心綜合外電;姜唯編譯;林大利審校英國衛報報導,根據一份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的研究,自1950年代以來,全世界幾乎每個地方的熱浪頻率和持續時間都在增加。
  • 西伯利亞熱浪之後,大火肆虐
    但到目前為止,2020 年是俄羅斯北極地區火災最嚴重的一年。據《國家地理雜誌》等外電報導,今年西伯利亞城鎮都經歷史無前例的熱浪,有許多地方都破百年的溫度記錄。科學家說,由於一種稱為「北極放大」的現象,該地區的變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 3 倍。在這種現象中,融化的冰層讓海水和湖水重現,使曾經是淨熱反射的區域轉向吸收熱量,加快溫度升高速度。
  • 最新的國際研究:海洋熱浪會導致避熱棲息地移位數萬到數千公裡
    北京,北京,8月6日(記者孫子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近發表了一篇關於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稱海洋熱浪將導致遠離熱棲息地的位移,位移距離從幾十公裡到幾千公裡不等。這種位移表示生物體為避免潛在的高溫壓力可能需要移動的距離。研究結果也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這將有助於了解異常海水變暖對海洋物種的潛在影響。
  • 天氣正處在異常中,全球現大範圍熱浪
    此前,中氣愛報導了全球各地正遭遇著破紀錄的高溫熱浪襲擊,而在近日,世界各地仍籠罩仿佛沒有盡頭的熱浪之中,新的高溫紀錄仍在頻頻誕生,並且高溫熱浪也在威脅著更多人的生命安全。比如說歐洲遭遇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最致命的火災災情,希臘因為對大火導致80多人遇難,許多房屋被吞噬在熊熊烈火當中,英國、法國、挪威、瑞典、俄羅斯多地也遭遇頻繁的火災騷擾。火災也在美洲肆虐,加利福尼亞州沙斯塔一座歷史悠久的校舍起火。在高溫,風和低溼度的推動下,火焰摧毀了多棟房屋和至少一棟歷史建築。
  • 海洋熱浪會造成生態系統「重新分布」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衡量了海洋熱浪造成的生態系統破壞,結果發現,海洋熱浪會造成熱位移,位移距離從數十公裡到數千公裡不等。而這種位移,代表了生物為躲避潛在的高溫脅迫可能需要移動的距離。該結果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有助理解反常的海水變暖對於海洋物種的潛在影響。相關研究報告發表於5日的《自然》雜誌上。海洋熱浪是指海水異常溫暖的特殊時期。
  • 今年北極大火與融冰現象觸目驚心
    雖然這是北大西洋上空給天氣帶來影響的急流發生自然變化所致,但如果沒有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這也幾乎不可能發生。據信,氣候變化至少使西伯利亞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600倍。  一個重要影響是海冰急劇減少。與此同時,衛星圖像每天提醒著人們,北方的森林和地下泥炭正在燃燒,導致該地區釋放出18年來最大量的二氧化碳。
  • 本世紀末的湖泊熱浪或增加 |《自然》論文
    《自然》發表的一項模型研究Lake heatwaves under climate change顯示,到21世紀末,湖泊熱浪――湖面水溫極熱的時期――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或將增加。該研究顯示,在溫室氣體高排放情景下,湖泊熱浪的平均持續時間或增加三個月左右,一些湖泊可能會進入永久性的熱浪狀態。
  • 夏天的自然現象有哪些 奇特現象為自然添奧秘
    由於太陽直射角度的不同,夏季會比其他三個季節更為炎熱,這些自然規律就形成了一些特有的自然現象,許多小夥伴對於夏天的自然現象比較好奇,具體有哪些現象呢?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當一片區域形成高壓系統時就會產生更多的熱浪。隨著氣候的不斷變暖,科學家預測夏季會有更頻繁和更猛烈的熱浪來襲。   20個自然現象,並用科學知識進行解釋:   現象:炎熱的夏天,裝冰啤酒的瓶子外面經常是水淋淋的。   解釋:空氣中水蒸汽遇冷凝聚成水滴。冰瓶子會吸收瓶子周圍水蒸汽熱量。
  • 國際最新研究:海洋熱浪可致避熱生境位移數十至數千公裡
    中新網北京8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稱,海洋熱浪會造成遠離熱生境的位移,位移距離從數十公裡到數千公裡不等。這種位移代表了某種生物為躲避潛在的高溫脅迫可能需要移動的距離。該研究結果也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將幫助理解反常的海水變暖對於海洋物種的潛在影響。
  •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
    美國科學家周一(9月21日)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北冰洋海冰面積在今年夏天融化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北極和向南延伸到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和俄羅斯的冰覆蓋海洋面積,在上周降到了140萬平方英裡(370萬平方公裡)的夏季低點,之後又開始增長。一般來說,北極的海冰面積在9月份達到最低點,在冬季過後的3月達到最高點。
  • 高溫觸發格陵蘭島融冰;我國境內發生日全食自然現象.
    【俄聖彼得堡舉行勝利日閱兵總彩排】當地時間20日,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
  • 最新研究顯示大氣中甲烷濃度再創新高
    環保組織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大氣中甲烷的濃度再次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根據該組織的研究,截至2019年底,全球大氣中的甲烷平均濃度已經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2.5倍。過去十年中,甲烷的排放持續增多。
  • 研究指出:認知衰退並不一定是老年人的自然現象
    而劉大爺的子女們卻認為,人的記憶力本來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退,因此,這些現象對於已經70多歲的父親來說只是正常的「老糊塗」,只要以後家人在生活中多留意一下父親的行為即可。   記者調查了解到,此類事例生活中屢見不鮮。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大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記憶減退或反應遲鈍等,所以很多老年人及其家屬都會輕易地將這些表現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而不予以重視。
  • 西伯利亞出現詭異現象,8萬年難得一見,全人類都應當立即關注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在2020年1至6月,東西伯利亞的極寒城鎮·維爾霍揚斯克出現38度高溫,之前這種現象8萬年只發生過1次。1981年至2010年與2020年的平均氣溫之差  英國氣象局及俄羅斯科學院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在分析後認為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世界氣象組織(WMO)8月11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消息稱,近期世界多個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包括亞洲大部和部分中歐地區發生的暴洪以及洪水,俄羅斯熱浪和乾旱,中國的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以及南撒哈拉非洲的嚴重乾旱等。  以俄羅斯與南亞為例。
  • 環流間協同作用對歐洲熱浪的影響
    而類似的極端事件,除了局地的氣象條件支持外,異常的大氣大尺度環流則為極端天氣過程的激發創造了有利的背景條件。許多學者重點研究了Rossby波和阻塞環流對歐洲熱浪的影響。然而,北大西洋濤動(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和阻塞的協同作用對熱浪的影響尚未揭示。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上發表研究論文。
  • 南極首次紀錄到創紀錄熱浪,新研究擔憂引發生態浩劫!
    南極在今年1月23至26日遭遇超級熱浪襲擊。(網絡圖片)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南極今年初爆發超級熱浪,創下該地區有史以來最高溫紀錄,科學家對此事件進行的研究報告近日出爐,專家憂心,這種前所未見的現象恐對生態系帶來嚴重影響。
  • 美東海岸極寒天氣肆虐 澳大利亞卻遭熱浪襲擊突破47...
    從6日到7日,熱浪已連續肆虐雪梨兩日。在周末預測的熱浪之前,墨爾本市的維多利亞州的警方周五警告司機說,該州中部的一條六英裡長的高速公路已經融化。管理維多利亞公路系統的VicRoads發言人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炎熱的天氣使瀝青變得「柔軟粘稠」,路面已經有點呈現流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