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8月6日(記者孫子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近發表了一篇關於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稱海洋熱浪將導致遠離熱棲息地的位移,位移距離從幾十公裡到幾千公裡不等。
這種位移表示生物體為避免潛在的高溫壓力可能需要移動的距離。研究結果也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這將有助於了解異常海水變暖對海洋物種的潛在影響。
這篇關於「測量海洋熱浪對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害」的研究論文指出,海洋熱浪是指海水異常溫暖的特殊時期,這種溫度會引起海洋系統的劇烈變化,因為海洋的「居民」發現周圍海水的溫度比他們習慣的要高。這一領域的大多數研究主要集中在此類事件對珊瑚和其他物種的當地影響,而沒有考慮到可以找到更喜歡環境的移動生物(如魚類)。
為了了解海洋熱浪條件下物種如何重新分布,本文作者、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西南漁業科學中心的麥可雅克克斯及其同事利用1982年至2019年的數據分析了與海洋熱浪相關的熱位移。他們計算出了一個物種為了避開海洋熱浪併到達它們喜歡的溫度棲息地所需移動的最短距離。結果表明,位移變化很大:在溫度梯度較小的熱帶地區,熱位移可能超過2000公裡;在溫度梯度大的地區,如西部邊界流,位移可能只有幾十公裡。
作者認為迴避熱生境的短期位移相當於與長期變暖趨勢相關的變化程度,這可能導致海洋生物的快速再分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