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

2020-11-22 央視網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自然-通訊》最新集中發表7篇有關「黎明號」(Dawn)探測器近探穀神星的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黎明號」任務對穀神星的第二次延長觀測結果顯示,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並且在最近的過去可能地質活動活躍,這為這顆矮行星的歷史和形成提供了進一步認知。

  「黎明號」探測器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繞飛穀神星,一直到燃料耗盡。在最後繞飛階段,「黎明號」探測器距離穀神星表面只有35千米。探測器的主要觀測點為已有2000萬年歷史的奧卡託(Occator)環形山,探測器曾在此發現過來自行星內部的滷水的明亮沉積。

  在《自然-天文學》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卡羅爾·雷蒙德(Carol Raymond)和同事通過分析「黎明號」發回的高解析度引力數據和影像,發現奧卡託環形山底深處有一個很大的滷水儲層。他們認為,該儲層可能曾受到導致環形山形成的力量的作用,發生了運動,致使行星表面出現了這些明亮的鹽沉積。

  其另一篇論文中,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瑪麗亞·克裡斯蒂娜·德桑克蒂斯(Maria Cristina De Sanctis)和同事報告稱,奧卡託環形山中央最大的明亮區域的中心存在水合氯鹽。由於這些鹽的脫水速度很快,作者認為這些滷水可能還在不斷湧出,意味著穀神星內部可能依然存在含鹽液體。

  圖為科學家繪製的穀神星上水分子的理論路徑。 圖片來源:NASA官網

  《自然-天文學》另兩篇論文中,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瑞安·帕克(Ryan Park)和同事研究了穀神星的地殼構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安德裡亞斯·納圖斯(Andreas Nathues)和同事指出穀神星曾在約900萬年前開始了一段冰火山活躍期,一直到最近才結束。

  在《自然-地球科學》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布蘭妮·施密特(Britney Schmidt)和同事的研究表明,奧卡託環形山的丘陵可能是在撞擊導致流水結冰時形成的。這說明不只地球和火星,穀神星在地質學上的近期也出現過活躍的冰凍水文現象。

  在《自然-通訊》發表的兩篇論文中,美國月球與行星研究所保羅·申克(Paul Schenk)和同事發現穀神星上富含水和鹽的泥漿樣撞擊熔巖與火星上的不同,規模也不及火星;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詹妮弗·斯庫利(Jennifer Scully)和同事則用研究表明,奧卡託環形山內的各種明亮沉積可能具有不同來源。

相關焦點

  • 國際最新研究: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自然-通訊》最新集中發表7篇有關「黎明號」(Dawn)探測器近探穀神星的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黎明號」任務對穀神星的第二次延長觀測結果顯示,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並且在最近的過去可能地質活動活躍,這為這顆矮行星的歷史和形成提供了進一步認知
  • 「黎明號」最新探測 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海洋世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月11日消息,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圖為「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穀神星。
  • NASA:矮行星「穀神星」也許是海洋世界
    您可以免費收到最新文章啦!每天都有分享。感謝閱讀,喜歡小編為您精心編輯的文章請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歡樂!喜歡請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是一顆行星,但後來成為第一顆矮行星。不過,它不是最接近地球的一個。
  • 新研究表明:矮行星穀神星有一個秘密的海水海洋
    科學家正在將小行星主帶中最大的物體穀神星上的神秘亮點歸因於矮行星地殼下方的巨大鹹水庫。地下海洋是我們期望在外部太陽系中看到的那種東西,特別是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周圍的冰冷衛星上。但根據七(是的,七)新發表的論文,以一種特殊的自然收集,地下海洋也可以出現在對象上沒有主機的星球上,穀神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矮行星的展示。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圖源: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撰文:MICHAEL GRESHKO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矮行星穀神星體積雖小,卻蘊藏著大大的驚喜。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進行的大量研究發現,穀神星是一顆地質活躍的天體,有冰火山以及遠古海洋遺存。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圖源: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撰文:MICHAEL GRESHKO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矮行星穀神星體積雖小,卻蘊藏著大大的驚喜。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進行的大量研究發現,穀神星是一顆地質活躍的天體,有冰火山以及遠古海洋遺存。
  • 美國探測器在太陽系矮行星上發現海洋,專家:或存在生命
    這兩天,《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自然-通訊》最新集中發表7篇有關「黎明號」(Dawn)探測器近探穀神星的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黎明號」任務對穀神星的第二次延長觀測結果顯示,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
  • 美國探測器在太陽系矮行星上發現海洋,專家:或存在生命
    這兩天,《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自然-通訊》最新集中發表7篇有關「黎明號」(Dawn)探測器近探穀神星的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黎明號」任務對穀神星的第二次延長觀測結果顯示,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
  • 與「外星生物」在此約會——太陽系最小矮行星-穀神星探秘
    在我們生活的太陽系裡不僅有我們熟知的八大行星,還有五個默默跟隨我們一起同行的小夥伴,我們稱他們為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乍聽起來,我們人類有點「藐視」這些「小傢伙」其實他們也沒有多渺小,他們的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
  • 太陽系的七顆矮行星
    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為太陽系的第7顆矮行星。科學家還推測,太陽系可能有數十顆,甚至超過100顆矮行星尚未被發現。   2005年7月29日,美國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宣布,他的團隊在太陽系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新天體2003UB313,暫起名為齊娜星。
  • 矮行星「穀神星」地下深處存在鹹水
    穀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科學家們認為這顆矮行星的低溫表層下含有大量鹹水。The researchers describe Ceres as an 「ocean world」 - a place that could have the right conditions to support living organisms.
  • 矮行星「穀神星」地下深處有鹹水
    穀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科學家們認為這顆矮行星的低溫表層下含有大量鹹水。研究人員將穀神星描述為一個「海洋世界」——一個擁有適於生物生存環境的地方。這項研究是基於美國宇航局「黎明號」飛船收集的數據。該飛船於2018年抵達離穀神星表面近35公裡處。這項研究證明這顆矮行星地質學上仍然躍著冰火山——產生冰類物質的火山。
  • 穀神星地位不保?太陽系最小矮行星稱號,或被新的小行星搶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抄襲必究)矮行星是一種圍繞恆星運轉、但沒有將軌道上其他天體清空的星體,體積一般處於小行星和行星之間,有時候也被我們稱為「侏儒行星而人們發現時間最早的一顆矮行星便是穀神星,與此同時,這個平均直徑952公裡的星體,雖然是小行星帶中的最大天體,卻也是已知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而新的小行星Hygiea卻可能打破現有的局面,繼而搶走穀神星在太陽系中的最小矮行星稱號。Hygiea到底是一顆怎樣的天體?
  • 新研究稱穀神星曾有海洋,有兩處至今仍在噴氣,內部或有生命存在
    ,但是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定義為矮行星,將其歸類為和冥王星一個級別的天體,這主要是由於穀神星的體積和質量都足夠大,自身引力可以使星體呈圓球狀,但是還並沒有掃清其鎖在軌道上的其他小天體,穀神星完全符合這些標準,因此被升級為矮行星。
  • 宇宙探秘;矮行星穀神星及穀神星上神秘的光斑
    穀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太陽系幾個著名的矮行星。)穀神星直徑約為945公裡,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初步推測水佔穀神星體積的40%。)穀神星看起來就像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一個實心巖石球。(2015年5月拍攝的穀神星照片,穀神星極可能曾經是一個海洋星球。)
  • 穀神星冰冷的外殼下有一個隱藏的海洋
    在對這顆矮行星進行了勘測和研究後,科學家們推斷它曾經有一個冰封的海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七項研究,黎明號觀察穀神星沉悶、沒有生命的外殼,並找到確鑿的證據證明它是一個海洋世界。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行星科學家、六項新研究的合著者朱莉·卡斯蒂略·羅格斯說:「新的結果證實了穀神星內部存在液體。」
  • 距離地球最近的矮行星穀神星地表之下竟是巨大海洋,或有外星生命
    根據《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理科學》和《自然通訊》等雜誌近期刊發的七篇系列論文,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研究了美國宇航局(NASA)「黎明號」宇宙飛船(Dawn spacecraft)傳回的有關穀神星的資料,發現其地表之下竟然是巨大的海洋,為尋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新的重大線索。
  • 太陽系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隱藏著巨大的地下海洋世界
    舞者中的皇后是穀神星,穀神星是該帶的最大物體,也是太陽系早期的「化石」。 200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向太空帶發射了Dawn太空飛行器,以近距離研究Ceres。在對矮行星進行調查,科學家們認為它曾經是全球冰凍之地的故鄉。
  • 穀神星內部或是「海洋世界」,NASA探測發現,它的水多到噴出來
    在太陽系中,除了我們熟悉的太陽、月亮和八大行星之外,還有無數的小天體。這些小天體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一個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而另一個則是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之中。當時穀神星被認為是小行星帶之中體積最大的一顆小行星,一直到2006年,它的身份才被重新定義。2006年發生了什麼呢?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太陽系小天體被發現,冥王星的地位不保,由行星變成了矮行星,穀神星則從小行星變成了矮行星。
  •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此創建了一個新的天體類別:矮行星。對於有資格稱為矮行星的天體,它只需要滿足兩個標準:一、它必須圍繞太陽運行。二、它的質量必須足夠大,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也就是近似於圓球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