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除了我們熟悉的太陽、月亮和八大行星之外,還有無數的小天體。這些小天體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一個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而另一個則是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之中。
來自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
在18世紀,科學家們通過觀測,發現了穀神星的身影。當時穀神星被認為是小行星帶之中體積最大的一顆小行星,一直到2006年,它的身份才被重新定義。
2006年發生了什麼呢?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太陽系小天體被發現,冥王星的地位不保,由行星變成了矮行星,穀神星則從小行星變成了矮行星。它們兩顆星球一個是最大矮行星,一個是最小矮行星,都成為了天文學家們的重點關注對象。
研究發現,穀神星竟然是一顆原行星(處於萌芽期的行星),也就是說,它原本是有機會變成一顆行星的,不過卻因為一些原因而停止了「發育」。
同時,由於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較遠,科學家們也發現,穀神星的表面也是一層冰殼,不過,由於穀神星的地質活動一直都非常活躍,所以,科學家們也認為,穀神星或許是一顆內部存在著「地下海洋」的星球。
新發現表明「海洋世界」或真的存在
據報導,NASA的天文學家通過「黎明號」探測器傳回的穀神星數據發現,穀神星的表面存在著鹽結皮,它是由滲透至表面並蒸發的液體留下的,此外,它表面的冰火山還持續噴發冰巖漿,這些都可以看做是穀神星存在地下海洋的證據。
其實,早在幾年前,歐洲航天局的天文學家通過對穀神星的觀測,就曾經表示在穀神星上發現了水蒸氣。
這意味著,穀神星的地下可能存在著一個豐富的「海洋世界」。不過,在當時很多科學家並不看好穀神星,認為水蒸氣只是陽光照射產生的熱能反應留下的。
當時NASA的科學家在眾多異議中站出來表示,他們也認為穀神星存在地下海洋,不過當時卻沒有更加詳盡的證據。此後多年,通過不斷觀測研究,特別是「黎明號」在2018年抵達穀神星後近距離傳回的數據,才逐漸讓這個猜想變得越來越靠譜。
科學家表示,如果日後穀神星真的被證明存在液態海洋,它或許和木衛二一樣,都有機會成為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仍然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
同時,也表明它是具有宜居性的星球,雖然它們都不是行星,但是卻可以證明生命在宇宙中是非常豐富的,而且並不局限於行星之上。
下一步,科學家們將通過後續對於穀神星的觀測,來找到更多支撐地下海洋的證據,同時去分析穀神星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哪怕只是最原始的微生物,也足以令人感到驚喜。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未來穀神星有更多的好消息傳來。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8月11日文章《科學家發現穀神星是「海洋世界」:或適宜生命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