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流間協同作用對歐洲熱浪的影響

2021-02-15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

在全球氣候異常的背景下,夏季極端高溫頻發, 如2018年7月至8月初,長時間維持的熱浪席捲歐洲,刷新了多地最高氣溫記錄。北極圈內的最高氣溫超過了30℃,挪威的Badufoss和芬蘭的Kevo站點氣溫分別達到33.5℃和33.4℃,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NOAA, 2019年)。而類似的極端事件,除了局地的氣象條件支持外,異常的大氣大尺度環流則為極端天氣過程的激發創造了有利的背景條件。許多學者重點研究了Rossby波和阻塞環流對歐洲熱浪的影響。然而,北大西洋濤動(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和阻塞的協同作用對熱浪的影響尚未揭示。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上發表研究論文。揭示了NAO+(NAO正位相)和阻塞的協同作用對歐洲熱浪的重要意義。系統分析了有NAO+協同的歐洲阻塞和無NAO+協同的歐洲阻塞所對應的歐洲熱浪的發生頻率、持續性、強度和影響範圍。總的來說,有NAO+協同的歐洲阻塞對應的溫度正異常位於北歐和西歐,與2018年夏季歐洲熱浪的空間特徵類似;而無NAO+協同的歐洲阻塞對應的溫度正異常主要位於歐洲的北部。有NAO+協同的歐洲阻塞有利於強度更強、持續時間更長的熱浪發生。這些結果與大西洋地區的緯向西風密切聯繫。有NAO+協同的歐洲阻塞對應上遊北大西洋地區顯著增強的緯向西風,有利於能量向下遊頻散以及歐洲阻塞的維持和加強。我們可以將增強的、持續時間變長的歐洲熱浪歸因於歐洲阻塞的維持和加強。值得注意的是,有NAO+協同的歐洲阻塞主體呈東北-西南傾斜狀,有利於暖平流輸送到西歐和北歐,而無NAO+協同的歐洲阻塞南側為低槽,有利於冷空氣入侵歐洲南部。進一步分析表明,NAO+的峰值超前於歐洲阻塞的最強日4天左右,歐洲高溫的減弱滯後於歐洲阻塞的最強日1天左右。這些信號都可以成為持久歐洲熱浪的潛在預報信號。如果NAO+過程期間有歐洲阻塞的胚胎形成,那麼歐洲熱浪很有可能發生,尤其是歐洲的西南部,應該提高警惕。此外,NAO和阻塞的協同作用特徵也得到了CMIP6模式歷史模擬資料的驗證,表明這種協同作用並非觀測中的偶然現象。

圖1. 2018年7月1日-8月10日合成的(a)地面氣溫異常(單位:K)以及(b)500-hPa位勢高度(等值線,單位:gpm)和500-hPa位勢高度異常異常(填色,單位:gpm);(c)熱浪強度、(d)熱浪面積、(e)阻塞反氣旋強度和(f)NAO指數的逐日變化。

圖2.(a)有NAO+協同的歐洲阻塞和(b)無NAO+協同的歐洲阻塞以及(c)兩者之差對應的地面氣溫異常;有NAO+協同的歐洲阻塞和無NAO+協同的歐洲阻塞對應的(g)高溫強度和(h)高溫面積的逐日變化。(d-f,i-j)和(a-c,g-h)類似,但是是CMIP6多模式集合平均的結果。

文章連結: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ba6adLi, M., Y. Yao*, I. Simmonds, D. Luo, L. Zhong, and X. Chen. 2020. Collaborative impact of the NAO and atmospheric blocking on European heatwaves, with a focus on the hot summer of 2018.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15 (11).

相關焦點

  • 熱浪肆虐一周,罕見高溫「炙烤」歐洲
    一場「撒哈拉式熱浪」一向被視為氣候宜人的歐洲,為何會迎來「致命」熱浪?據悉,從撒哈拉沙漠吹來的熱風把炎熱天氣帶到歐洲,帶來一場「撒哈拉式熱浪」。還有觀點認為,人類行為導致氣候變化,從而加劇高溫肆虐。牛津大學環境變化研究所代理所長弗裡德裡克·奧託認為,由於氣候變化,預計極端熱浪將變得更加頻繁。
  • 熱浪來襲歐洲!!!
    談及歐洲此次高溫的自然原因,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2日對記者表示,這是因為來自非洲的熱氣流北移,首先衝擊西班牙和葡萄牙,持續北移後到達德國,使歐洲許多地區都受熱浪困擾。目前世界氣象組織尚無法斷定,歐洲此次高溫是受到了厄爾尼諾現象,還是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或是氣候系統中的自然變量影響,世界氣象組織專家將開展「歸因研究」調查各因素間的聯繫,但總體上世界氣象組織認為,氣候變化會導致熱浪更頻繁、更強烈
  • 熱浪持續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經濟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秦天弘)《經濟參考報》7月30日刊發題為《熱浪持續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經濟》的報導。文章稱,近日,熱浪席捲整個歐洲,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進入持續「燒烤模式」,紛紛刷新當地最高氣溫紀錄。在如此極端氣候的影響下,歐洲國家的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工業和農業等各方面經濟生產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 熱浪席捲歐洲
    而6月已遭受一次熱浪侵襲的歐洲,近期再迎酷暑「烤」驗。【再遭酷暑「炙烤」 歐洲網友心裡苦!】正常氣候條件下,歐洲大部分國家全年最高氣溫都不會超過30℃,空調安裝率僅為5%左右。然而,近幾年來,歐洲各國的氣溫紀錄卻被頻頻打破。
  • 氣候劇變影響世界,高溫熱浪將使歐洲死亡人數增加50倍!
    從7月份開始,歐美國家就頻頻遭遇高溫熱浪襲擊,當中,美國西部、歐洲西部和南部更是高溫持續,也引發了多起森林大火。即便到了8月份,南歐依然籠罩在超過40度的酷熱中。歐洲南部的義大利、西班牙和位處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等國氣溫居高不下。
  • GRL | 基於CMIP6的歐洲熱浪事件歸因及未來預估
    隨著氣候變暖,全球極端氣候事件出現的頻率、影響範圍、持續時間均呈增加的趨勢,特別是最近幾年,歐洲地區夏季頻繁出現高溫熱浪,由於歐洲地區是全球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之一
  • 颱風北移、熱浪增加、西北暖溼化:全球變暖對中國的影響 | NSR專欄
    所以,全球變暖對中國的影響也更加強烈。具體來講,在中國,熱浪在增加,暴雨在增加,毛毛雨在減少。極端熱浪和暴雨的增加意味著形成旱災和洪澇災害的氣象學因素都在增長。當然,最終是否形成災害,還與我們的預防和應對措施有關。2013年,華東地區經歷了一次持續兩個月的高溫熱浪。有研究者計算了這場熱浪給南京市帶來的經濟損失,結果是南京市全年GDP的3.4%左右。
  • 全球變暖大氣環流異常 今夏為何出現罕見高溫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董文杰介紹說,今年歐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乾旱都非常嚴重,我國四川、重慶這次遭遇的嚴重乾旱,只不過是全球熱浪的一部分。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的極端高溫事件頻繁發生,呈現出強度大、頻次高、範圍廣等特點。  首先,極端高溫事件強度越來越大,全球極端高溫及高溫日數屢創紀錄。
  • 極冰在大氣環流中的作用
    大氣環流也是如此,赤道附近的熱帶是大氣加熱的熱源,極地附近高緯度地區是大氣冷卻的冷源,大氣循環就是兩者之間的熱力環流系統。只不過大氣循環不是在靜止的水鍋裡,而是在旋轉地球上的環流系統。   如果把水鍋仿照地球自轉那樣旋轉起來,氣流就不再徑直在鍋心與周邊之間流動,而是水流的方向發生偏轉,這個作用力叫做地球自轉偏向力。
  • 高溫熱浪席捲歐洲 英國氣溫或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據外媒CNET報導,歐洲各地本周繼續受高溫熱浪侵襲。
  • 新方法準確測算歐洲前十強熱浪 預計未來20年熱浪會更強
    ,而不像現有方法受歷史峰值的限制,它還能對未來的熱浪天氣作出預測。  最近,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計量方法,能同時考慮夏季熱浪持續的時間和強度兩大因素,更科學地測算出熱浪的級別,而不像現有方法受歷史峰值的限制,它還能對未來的熱浪天氣作出預測。
  • 2019年歐洲熱浪圖:是什麼導致歐洲各地的高溫?
    歐洲各地氣溫飆升,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熱浪,可能會打破記錄。但是是什麼導致了如此酷熱的氣溫呢?歐洲各國發布了高溫天氣警告,一些地區的氣溫預計將超過40攝氏度。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歐洲各地的氣溫如此之高呢?一名西班牙氣象學家稱這種灼熱的熱浪為「厄爾尼諾」,其原因是來自撒哈拉沙漠的熱空氣、大西洋上空的一場風暴以及中歐上空的高壓。專家表示,高溫下的高溼度會讓人感覺更像47攝氏度。氣象預報員預測,未來幾天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瑞士可能會創造新的6月份氣溫記錄。
  • 高溫熱浪再度席捲歐洲 法國部分地區達40℃
    中國天氣網訊 繼6月下旬歐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熱浪襲擊後,7月20日以來,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南部國家再度出現32℃以上的高溫天氣,23日法國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40-42℃。  今年6月下旬,歐洲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的最熱六月」。
  • 歐洲遭熱浪襲擊 多國創下高溫紀錄(組圖)
    據悉,在熱浪和乾旱的共同作用下,法國諾曼第、洛林等地數千公頃的農作物和植被被大火吞噬。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本月歐洲迎來第二次熱浪,德國、法國、英國和荷蘭等國的氣溫在周四(7月25日)紛紛打破紀錄。據路透社7月25日報導,法國北部當日發布了氣溫紅色預警。當天,巴黎的氣溫高達42.6攝氏度,成為了西歐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天。
  • 歐洲熱浪警告!撒哈拉熱浪從西班牙席捲瑞士,氣溫將突破40度
    撒哈拉地區的高溫本周將席捲歐洲,從法國到瑞士的氣溫預計將達到40攝氏度。歐洲正面臨炙熱的熱浪,西班牙電視氣象學家西爾維婭·拉普拉娜稱其為「厄爾尼諾」。森林火災和與高溫有關的疾病是有風險的,一些地區被告知要留在室內,因為「這是十年來最強烈的熱浪」。
  • 是什麼讓歐洲熱浪如此要命?沒有空調!僅5%的歐洲家庭安裝此物
    No air conditioning是什麼讓歐洲的熱浪如此令人難以忍受?科學家們指出,由於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氣溫上升,像這樣的熱浪可能成為歐洲的新常態。一個由歐洲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得出結論稱,氣候變化使六月歐洲經歷的熱浪發生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五倍,或許是100倍。
  • 熱浪席捲歐洲 多國刷新高溫紀錄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電 綜合消息:近日,歐洲天氣持續悶熱,多國高溫打破紀錄。西歐、中歐甚至東北歐的多個國家都發布了中高溫警報。據英國氣象局報告,英國氣溫將在當地時間25日達到峰值,屆時或將達到39攝氏度。
  • 葡萄牙多地高溫破紀錄 歐洲多地經受熱浪
    熱浪席捲葡萄牙。葡萄牙氣象機構說,葡萄牙中部、南部和東部8地2日刷新當地高溫紀錄,高溫天氣將持續,氣溫預計進一步攀升。葡萄牙海洋與天氣研究所數據顯示,葡萄牙2日最高氣溫出現在首都裡斯本東北部大約150公裡處的阿布蘭特什鎮,高至45.2攝氏度。
  • 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發射升空
    在軌飛行示意圖 [資料圖片]  新華網莫斯科3月17日電(記者 聶雲鵬)俄羅斯航天兵新聞局局長佐洛圖欣17日宣布,俄羅斯當日用「轟鳴」運載火箭將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  據俄媒體報導,莫斯科時間17日17時21分(北京時間17日22時21分),一枚「轟鳴」運載火箭攜帶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從俄羅斯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升空。預計經過91分鐘後,火箭將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是歐洲航天局研製的最先進的探測衛星之一,它重約1噸,使用壽命為10年。
  • 歐洲熱浪烤焦北極,格陵蘭冰蓋90%融化!一天就融冰100多億噸
    在2019年北半球的夏季,高溫天氣似乎已經成為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天氣主題了,在東亞、中東、北美,酷熱天氣籠罩著很多人的生活,甚至是位於高緯度的歐洲。7月下旬,一個特殊的高壓系統強勢控制歐洲,造成創紀錄的高溫天氣,比如西歐的荷蘭,酷熱天氣在一周之內就導致400餘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