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米!我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

2020-09-24 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在廣東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

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團隊在95—1550米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段,特別是在1550米處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過去找鈾礦主要局限於300—500米以淺的第一找礦空間,隨著工作深入,目前找礦重點已轉移到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礦空間。

按含礦主巖劃分,我國鈾資源主要有四大類型,即花崗巖型、火山巖型、碳矽泥巖型和砂巖型,前兩個為熱液型鈾礦。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鈾礦地質找礦中心工作轉移至北方可地浸砂巖型鈾礦,熱液型鈾礦的勘查、研究工作幾乎停滯。



李子穎告訴記者,深鑽是成礦理論和預測技術與模式的驗證手段,二者互相補充,可以為開闢更深找礦空間提供依據,提高探測技術的深度和精度。

研究團隊經過成礦條件綜合研究、成礦預測和鑽探場址遴選,在南嶺諸廣地區開展了鈾礦成礦理論創新以及一系列深地探測,預測了多個成礦遠景區。經過比選和論證,科研人員確定了長江1號鑽探場址。該深鑽設計孔深1500米,終孔孔深1709.34米。鑽探結果顯示,950米深度單礦體厚度達到14.5米,在1560米、1606米、1696米等深度還發現多段鈾礦化,顯示更深部還有成礦潛力。



本文來自: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最深1550米!中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
    原標題:1550米!我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在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在廣東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團隊在95—1550米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段,特別是在1550米處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過去找鈾礦主要局限於300—500米以淺的第一找礦空間,隨著工作深入,目前找礦重點已轉移到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礦空間。
  • 1550米!中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陳瑜)在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在廣東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團隊在95—1550米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段,特別是在1550米處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過去找鈾礦主要局限於300—500米以淺的第一找礦空間,隨著工作深入,目前找礦重點已轉移到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礦空間。
  • 1550米!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
    近日,中核集團核地研院李子穎研發團隊負責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發現的最深記錄,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基礎
  • 刷新紀錄!1550米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
    該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該小組在95—1550米的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礦床,尤其是在1550米的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最深的工業鈾礦床,為今後新的找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往鈾礦勘探主要局限於300~500米淺部,隨著勘探工作的深入,鈾礦勘探的重點已經轉移到500~1500米深部的第二次勘探。
  • 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1550米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1550米,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中核集團核地研院研發團隊負責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
  • 1550米,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中核集團核地研院研發團隊負責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發現的最深記錄
  • 達到國際同類水平 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
    近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核地研院李子穎研發團隊負責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
  • 刷新!中核發現中國工業鈾礦化最深記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9月22日晚間,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承擔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的中核集團核地研院研發隊,已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找礦突破
  • 「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 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日前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10907米!「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本航次中,「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了4次萬米下潛,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聲學探測與定位、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我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 刷新世界紀錄!「海燕」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
    7月初,我國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其測試的「海燕—X」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記者採訪海洋裝備專家時了解到,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的背後,是我國探索「透明海洋」的堅實一步,現階段我國海洋科考正不斷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 10907米!「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新華社瀋陽6月8日電(記者王瑩 包昱涵)「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10619米!「海燕-X」刷新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世界紀錄
    新華社青島7月17日電(記者張旭東)記者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了解到,由其組織實施的「海燕-X」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航次近日順利結束,「海燕-X」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刷新了由其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8213米的世界紀錄。
  • 10619米!我國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破世界紀錄
    據央視新聞消息,昨天,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此次科考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2臺萬米級「海燕-X」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首達10619米,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還獲得了溫鹽深、溶解氧、聲學和視頻資料等寶貴深海觀測數據。編輯 楊利來源:央視新聞
  • 中國鈾資源科學探測最深孔開鑽
    12月15日,我國鈾資源探測領域設計施工的最深孔——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開鑽儀式在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相山鈾礦田順利舉行。 「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項目是核地質系統向深部找礦進軍的一大戰略舉措。」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項目總負責人李子穎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的實施對獲取深部地質結構和鈾多金屬成礦信息,全面提升核地質深部探測技術和鑽探工藝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相山礦田作為我國最大的火山巖型鈾礦田,對我國鈾資源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江西宣布發現超大型鎢銅礦 鎢礦儲量刷新世界紀錄
    江西宣布發現超大型鎢銅礦 鎢礦儲量刷新世界紀錄 2016-01-05 12:36:02責任編輯:   中新網南昌1月5日電 (記者 王劍 姜濤)江西省國土資源廳5日宣布,該省浮梁縣發現超大型鎢銅礦,探明三氧化鎢(WO3)資源量286萬噸,鎢礦儲量規模刷新世界紀錄
  • 屢屢刷新紀錄 深海潛水器爭創「中國深度」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劉詩平 董瑞豐)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近日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6329米,成為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7062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之後的又一項新紀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
  • 我國潛水器下潛10907米刷新深度紀錄
    在此航次中,「探索一號」所攜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近海底工作時間、聲學探測與定位、聲學通信作用距離及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海鬥一號」創造了我國潛水器領域多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