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1550米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1550米,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中核集團核地研院研發團隊負責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發現的最深記錄,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述新的鈾成礦深度的突破達到國際同類水平,與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德國等相當。

該研究團隊在前期完成國家國防科工局「熱液型鈾礦攻深找盲技術研究」核能開發項目基礎上,經過成礦條件綜合研究、成礦預測和鑽探場址的遴選,在南嶺諸廣地區開展了鈾礦成礦理論創新和一系列的地質、構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及三維建模預測等深地探測和攻深找盲技術綜合研究工作,預測了多個成礦遠景區。

935米至956米深度工業鈾礦化

1530米至1560米深度工業鈾礦化

經過比選和論證,該團隊在廣東北部諸廣南確定了長江1號鑽探場址,該深鑽設計孔深1500米,終孔孔深1709.34米,取得重要找礦突破。在95米至1550米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化,其中在950米深度單礦體厚度達到14.5米,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工業鈾礦化。此外,在1560米、1606米、1696米等深度還發現多段鈾礦化,顯示更深部還有成礦潛力。

相關焦點

  • 1550米!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
    近日,中核集團核地研院李子穎研發團隊負責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發現的最深記錄,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基礎
  • 1550米,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中核集團核地研院研發團隊負責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發現的最深記錄
  • 達到國際同類水平 中核集團刷新我國工業鈾礦化最深發現記錄
    近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核地研院李子穎研發團隊負責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
  • 刷新!中核發現中國工業鈾礦化最深記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9月22日晚間,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承擔國家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的中核集團核地研院研發隊,已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中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刷新中國工業鈾礦化發現的最深記錄。
  • 刷新紀錄!1550米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
    該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該小組在95—1550米的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礦床,尤其是在1550米的深度,發現了我國目前最深的工業鈾礦床,為今後新的找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往鈾礦勘探主要局限於300~500米淺部,隨著勘探工作的深入,鈾礦勘探的重點已經轉移到500~1500米深部的第二次勘探。
  • 最深1550米!中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
    原標題:1550米!我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在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在廣東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團隊在95—1550米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段,特別是在1550米處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過去找鈾礦主要局限於300—500米以淺的第一找礦空間,隨著工作深入,目前找礦重點已轉移到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礦空間。
  • 1550米!我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
    在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在廣東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團隊在95—1550米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段,特別是在1550米處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1550米!中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陳瑜)在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範」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在廣東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團隊在95—1550米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段,特別是在1550米處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為開闢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過去找鈾礦主要局限於300—500米以淺的第一找礦空間,隨著工作深入,目前找礦重點已轉移到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礦空間。
  • 中國鈾資源科學探測最深孔開鑽
    12月15日,我國鈾資源探測領域設計施工的最深孔——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開鑽儀式在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相山鈾礦田順利舉行。 「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項目是核地質系統向深部找礦進軍的一大戰略舉措。」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項目總負責人李子穎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的實施對獲取深部地質結構和鈾多金屬成礦信息,全面提升核地質深部探測技術和鑽探工藝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相山礦田作為我國最大的火山巖型鈾礦田,對我國鈾資源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
    導語:馬裡亞納海溝是個非常深的海溝,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因為馬裡亞納海溝板塊俯衝地帶,所以板塊非常活躍,是火山地質頻發地帶。那麼,到底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呢?具體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呢?一起來了解。
  • 中國深潛器:為何最深只有10909米?
    今天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深潛器「奮鬥者號」潛入了全世界最深的海洋:西北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但相信你大家都遭遇了一個疑問,就是新聞中播出的深度只有10909米,而馬裡亞納海溝公開最深的記錄是11034米,足足差了125米,難道海底正在隆起,海洋變淺了嗎?
  • 阿根廷發現40米泰坦巨龍化石 刷新最大恐龍世界記錄
    據《紐約每日新聞》報導,阿根廷發現迄今為止已出土的最大恐龍骨骼化石。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宇):據阿根廷民族報17日報導,阿根廷中部丘布特省的特雷利烏市博物館宣布發現了身長超過40米的泰坦巨龍類恐龍化石,這隻仍未命名的新恐龍品種將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恐龍。  研究人員介紹說,此次新發現的食草性恐龍生活在距今約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身長超過40米,身高約有20米,估算體重超過80噸。
  • 「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 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日前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世界上最深的洞,30年保持440米深,2年時間深度暴增到2212米!
    這不,探索家們就發現了世界上最深的洞穴Veryovkina洞穴,翻譯為維洛夫金娜洞穴,位於阿布哈茲境內。它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深的自然洞穴,足足有2212米。不過有意思的是,在2018年3月份之前,全球最深的自然洞穴並不是維洛夫金娜洞穴,而是目前深度位居第二的庫魯伯亞拉洞(2197米)。維洛夫金娜洞穴可以說是洞穴中的一匹黑馬,只用了兩年時間,就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深的洞穴。
  • 10907米!「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歷經40餘天,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於6月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  「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本航次中,「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了4次萬米下潛,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聲學探測與定位、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我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 中國將建成世界最深地震儀 觀測深度入地5158米
    它是目前世界最深的深井地球物理長期觀測站,也是我國第一個無地面幹擾的深井地震地球物理長期觀測站。  屆時,觀測站將發揮地下「顯微鏡」的功能,發回極具深度的地球之音,從而為地震預報提供精密的第一手數據。  5158米,世界最深地震儀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地球物理學博士徐紀人介紹,在5158米主孔內設置儀器,進行長期觀測,刷新了世界深井地球物理綜合觀測的最深記錄,不僅填補了我國在深井觀測研究的空白, 而且使我國在地球科學的領域裡, 跨入世界先進國的行列。
  • 不攜帶任何器具,人類徒手潛水的最深紀錄是多少米?
    對於一般人而言,潛水肯定是要攜帶大量相關器具,做到全副武裝才敢下水的,畢竟人類在水下每下潛10米,身體就要承受一個大氣壓的水壓。因此,在進行潛水作業時,人們必須吸入壓縮性空氣或惰氣和氧的混合氣體,以調節鼓室和鼻腔的內外壓力,而如果在潛水的過程中,上升的速度過快,很有可能會變換氣壓過快而患上減壓病。
  • 中國鑽出亞洲最深的井 比珠穆朗瑪峰還多出29.97米
    10月24日,西北油田順北53-2H井順利完鑽,完鑽井深8874.4米,創造亞洲最深定向井紀錄,相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要多出29.97米。... 10月24日,西北油田「順北53-2H井」順利完鑽,完鑽井深8874.4米,創造亞洲最深定向井紀錄,相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要多出29.97米。這也打破了三個月之前「順北55X井」剛剛創下的8725米的亞洲井深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