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日食可能證明太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2021-01-21 天文物理

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認為太陽實際上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大。

日食模型表明太陽的光球層略大於常用值,日食的測量可以幫助確定確定(日環食是可見的)圖片版權:NASA


科學家們並不太詳細知道太陽的大小,正如地球和月球的細節一樣,使它成為令人困惑也是日食建模者堅持的原因。


Xavier Jubier創建了與Google地圖一起使用的太陽和月食的詳細模型,以精確地顯示太陽的陰影將落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每個日食的外觀。他認識到有一些關於太陽測量的,因為他將日食模擬與實際照片相匹配。這些照片幫助他確定了觀察者在哪裡觀察歷史的日食,但是如果他把太陽的半徑放大了幾百公裡,這些精確的日食形狀才有意義。


Jubier 告訴 Space,對我來說有些地方不對勁, 但我只能說這些。科學家們對地球和月球輪廓的了解不夠精確,無法在大約10年前將這一差異凸顯出來,與此同時,現代日食模擬也通過計算輔助和精確的映射成為可能。

Xavier Jubier模擬了1987年3月29日發生的環形日食,將其結果與日食時拍攝的照片相匹配。他的結果能夠精確匹配,他結合能夠精確匹配結果非常精確的關於月亮的輪廓數據和地球的地形時太陽半徑略大。圖片版權:Xavier Jubier/Hugette Guertin


美國航空航天局研究員Ernie Wright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在兩年前開始創造越來越精確的太陽日食模型,他也不得不將太陽從傳統的尺寸稍微放大一點,用於計算,以與現實匹配。


從歷史看,研究人員用69.6萬公裡的數值作為太陽的半徑,太陽的光球層其波長在地球肉眼可見。賴特說這個值是在1891年由德國天文學家亞瑟 Auwers 首次發表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它被作為一個標準值。在 2015年, 國際天文學聯盟根據2008的研究定義了一個基於太陽半徑的 "單位",為695700公裡,因此研究人員可以利用這個值來比較宇宙中其他恆星的大小。


但是測量太陽半徑的努力從來沒有足夠準確地與我們對月球和地球輪廓的了解相匹配。科學家們試圖通過水星和金星的過境即當這些行星穿過太陽的時候(凌日現象)通過像太陽能動力觀測站這樣的太陽觀察衛星拍攝的圖像來測量它們。Wright說,SDO圖像上的每個像素都覆蓋了大約90英裡(150公裡),這意味著使用這種方法可以精確測量光球層的大小是有限的。此外像SDO這樣的軌道太陽望遠鏡通常收集在太陽內部或更遠處太陽射出的光的波長,而不是其可見的光球。

1919年5月29日全食,圖片:Public Domain


要想把尺子放在這些圖像上,並弄清楚太陽有多大, (sdo) 沒有足夠的精確度把它釘住,這比你想像的要難得多。同樣水星和金星的過境(行星凌日)結果證明(基於這些的測量)並不像你希望的那樣精確。


用行星凌日、天基傳感器和地面觀測試圖確定太陽半徑的不同,產生的結果相差930英裡(1500公裡),而且似乎無法相互協調,日食建模這是一個關鍵的和刺激性的問題。


日食觀眾也可能會發現感興趣的不確定性,因為它們會繪製出整體的路徑,稍微較大的太陽意味著總黑暗期可能在路徑中心短幾秒鐘,路徑本身也會變。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並不重要,它不會改變什麼。但是越靠近(日食)路徑的邊緣,你所冒的風險就越大。 如果太陽確實比較大,路徑比通常價值所提出的預測要窄。因此如果追趕對日食邊緣的影響,如果他們沒有使用足夠大的值進行計算,則可能會遇到麻煩。


很少有人進行日食預測,對於很多研究人員來說,精確的價值是不必要的。因此定義可能會有所不同,很難比較不同的數值差異,包括原始的1891年數值。對於一個給定的研究可能很難說,對於太陽的直徑他們的答案有哪些假設,因此它們不能輕易地適應彼此匹配或日食。日食測量中的任何差異可能歸因於不完全了解這些值。


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太陽能天體物理學家亞歷克斯·楊(Alexander Young)告訴Space,這絕對是一個正在進行研究的領域,而且這個領域本身也有興趣得到更好的結果。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有點神秘,但我會說,對於許多領域來說,計算並不重要,例如在太陽物理學方面,就所需要的準確度而言,尤其是日食界對準確性非常感興趣。

NASA在2012年5月20日捕獲了最大日食的照片,圖片:Hinode/XRT


Kentrianakis說:在二月份到阿根廷進行的一次考察期間,他將自己置於外面(應該是環形日食的邊緣)月亮被一個明亮的」火環「包圍,即較大的太陽會使「火環」效應在更廣泛的區域可見。從技術上講,我本來應該在環形之外,但是未經過濾的照片顯示,我們仍然處於環形路徑,我們有這個美麗的色球圍繞著邊緣。這種經歷使他相信他太陽比普遍想像的要大。


(2017年8月21日)這次即將到來的日食,這很可能是歷史上觀看人數最多的日食,美國航空航天局官員表示,將為全球其他人提供機會,幫助驗證其大小。


Quaglia告訴Space,研究人員通常會使用太陽的半徑來準確計算月球將覆蓋和揭露給定位置(稱為接觸時間)的太陽。如果我們能準確測量接觸時間,其他一切都是一樣的,唯一可以改變的是太陽半徑,我們實際上可以計算太陽半徑。


Kentrianakis,Jubier,Quaglia和其他人想通過將研究人員定位在整體上,將所有設備裝配到所謂的「閃光光譜」照片上來進行定位。該過程使用相機上的紋理光柵,其將入射光分解成分量波長,使得容易確定整個光球何時被月球覆蓋,從而顯示出由色球發射的更有限的一組波長。結合準確的時間戳,該過程將為太陽的大小提供有力的證據。(這樣一個過程以前已被使用過,但在有限的規模上)

這個閃光光譜於2013年11月3日的日食期間在加彭拍攝。左邊是可見的日食照片,右圖顯示了當時日食釋放的變化光譜,太陽的光球產生光滑的光譜的顏色,上面的色球釋放不同的顏色弧。這個設置可以讓研究人員精確定位光圈被覆蓋的時刻,從而確定其大小。圖片版權:Constantine Emmanouilidi


Jubier說:這樣的測量也將提供另一個好處, 調查一些人認為是光球和色球之間的薄層,稱為中層,在日食期間,光斑被吸出之後,該薄層可以看到一段時間,這意味著觀察者可能進行測量,這會使中等圈更多的光斑混淆。閃光光譜可以幫助區分兩者,儘管它必須是足夠高的解析度,因此來自每個信號的信號可以被清楚地分離。


一個涉及Quaglia,Kentrianakis和Jubier的團隊無法獲得像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廣泛的閃光實驗的資金,像在預測的eclipse路徑之外排列的30個獨立的測量站。但是研究人員仍然可以在日食期間使用眾包數據和測量來了解更多信息。Jubier說:即使沒有提供我們期望從電影光譜學獲得的質量,我們也會有更好的觀察,時間會告訴我們能做些什麼。


Quaglia說,其他團體也將使用日食來測試太陽的直徑,包括國際隱匿計時協會(International Occulting Timing Association),將分析在內布拉斯加州垂直於日食路徑的間隔時間拍攝的智慧型手機視頻。人員越多,技術越多,涉及的團隊越多,將使我們在整體上得到實現,那麼國際天文聯盟如果決定改變這個數值,他們可能不會輕易地改變。只有通過將仔細的太陽能測量與模擬和精確了解現在存在的月球和地球海拔的精確理解相結合才能理解可見光的確切尺寸。


原作者:Sarah Lewin

編譯:中子星,審校:博科園

相關焦點

  • 2017年的日食預測顯示了我們仍然不知道的太陽
    大多數人都在為去年的日全食做準備,包括追蹤防護眼鏡和預訂酒店,但Zoran Mikic和他的同事們還有另一項任務要做:準確預測這一驚人奇觀將會是什麼樣子。這是因為Mikic是預測性科學公司(Predictive Science Inc.)的一位太陽能科學家,該公司專門研究各種科學難題,包括模擬太陽。這包括在過去20年裡做出十幾個日冕預測。
  • 2019年的日食與2017年的日食有何不同?這對科學意味著什麼
    但是,低活動量也意味著科學家不太可能捕獲逃逸的日冕物質拋射,就像柏林光學和原子物理研究所的阿達伯特·丁(Adalbert Ding)在2015年和2017年發現的那樣(SN在線:5/29/18) 。儘管這種噴發是不可能的,但並非不可能。布萊恩斯說,太陽「確實在這個安靜的階段產生爆炸性事件。」
  • 那次日食證明了愛因斯坦是對的,並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但是在1915年,愛因斯坦對引力提出了一個新的解釋,他沒有把引力描述為一種力,而是把它描述為由包括恆星和行星在內的大質量物體的存在引起的空間彎曲。這有點難以想像,但愛因斯坦和他的同事們意識到,如果這個理論是正確的,它將產生一個簡單的、可測量的影響:重力會使光束的路徑發生微小的改變。
  • (日食)史蒂芬-2017年8月美國日全食意味著什麼
    轉載請註明星譯社及譯者幻覺 史蒂芬-2017年8月美國日全食意味著什麼——譯者:幻覺 一個大自然的奇蹟就要出現在美國。2017年8月21日,一個日全食的大弧線軌跡將貫穿美國中部,從俄勒岡直切南卡羅來納,夜幕的陰影將在白天降臨。沿著日全食軌跡的中心線,星星在午餐時出現,鳥兒變得瘋狂,也許一些人也會變得瘋狂。
  • (日食)霍裡-2017年8月22日獅子座尾度日全食
    這帶來一種全新的現實,在這裡,曾經有可能的東西不再可能,曾經沒可能的東西成為可能,而你永遠回不去了。你已經走過一座橋,它在你的身後坍塌了。北京時間2017年8月22日的獅子座尾度日全食象徵著「國王與帝王」,象徵著普通人對壓迫的反抗。這次宏偉的日食橫穿美國中部,穿過獅心恆星軒轅十四,這顆恆星是古波斯最重要的,掌管皇家的恆星。
  • 2017 全日食,你準備好了嗎?
    by Jeff Bryant 2017年8月21日,西半球將迎來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的天文奇觀。全日食將橫跨美國和附近海洋。雖然這種日食在世界各地並不罕見,但發生在你身邊的機會相當小,而且經常是一生一次的事,除非你經常週遊世界。南邊的48個州郡可以驅車前往觀看今年的日全食。
  • 即將到來的日食是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的機會
    在八月即將發生的日食、我國也有不少組團組隊去觀賞的、去的目的當然也是拍一些難得的瞬間分享精彩的日食過程。但似乎我目前還沒聽說任何國內團隊要藉助日食來驗證相對論的…既然國內沒有,那麼我們來看看國外的天文愛好者即將準備的日食驗證吧!對於一些天文愛好者來說8月21日即將到來的日食絕不僅僅是在美國罕見的天象。
  • 為何說100年以前的一場全日食證明了愛因斯坦對了而牛頓錯了
    也許,我們還是需要修改引力法則。當狹義相對論提出時,證據增加了。它證明不存在絕對距離這種東西。牛頓的理論預測存在瞬時力,這與相對論相違背。1915年,埃爾伯·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替代萬有引力的新理論:廣義相對論。測試廣義相對論與牛頓的理論相對的方法就是等待一場全日食。100年以前,愛因斯坦被證實是對的。以下為證明方法。
  • 2019年日食(就是明天!)全揭秘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留意相關資訊哦~這個合成的圖像顯示了2017年8月21日的日全食。外圍一縷縷的是日冕,中間的大黑圓盤是月球。7月2日,科學家將觀察南美部分地區的另一次日食。Credit: SOLAR WIND SHERPAS PROJECT, P.
  • 9102年了,有哪些日食和月食的誤區你還傻傻不知道?
    天文學的進步使科學家能準確地告訴我們各種天體事件發生的時間。例如,你有看過即將到來的獨特的天文現象的新聞嗎,如流星和滿月?2017年8月21日,一次日全食出現在美國大部分地區,這是自從1918年以來從未發生的!在100年前,這樣的事件會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
  • 2017年日食和月食時間:8月21日日全食系一年最好看
    天文預報顯示,農曆丁酉雞年將發生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  兩次日食的時間分別為2月26日的日環食和8月21日的日全食。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日食分全食、環食和偏食,如果當天月球距離地球較遠,而太陽距離地球較近,月球的視圓面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陽,就會發生日環食。
  • 觀察眼鏡和太陽濾光片都準備好了嗎?日食要來了
    而在2009到2020這短短11年內,就為四川安排了3次壯觀的日食大秀。這一次的日全食時間長達6分半鐘,此次日全食可能是近百年來出現的最完美的一次日食,也是在1991年到2132年之間發生的日食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2009年的日食帶是從西到東橫掃中國長江流域,也被稱為是長江大日食。
  • 2017雞年除了有兩個立春 還有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
    農曆丁酉年(雞年)中恰好被安排了一個閏六月,這使得這個農曆年的時間比較長,從今年1月28日開始,直到2018年的2月15日結束。因而農曆雞年就包含了兩個立春日,即雞年的正月初七立春(2017年2月3日)和同年臘月十九再次立春(2018年2月4日)。
  • 2018年日食!如何觀看本周末的日偏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日食專家解釋說:「即使在日偏食期間,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太陽是可見的,在沒有眼睛保護的情況下觀看它也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眼睛損傷或失明。」美國航天局推薦了一些安全的方法來觀察日偏食,比如使用濾鏡和投影。
  • 100年前的一次日食證明了愛因斯坦是對的,而牛頓是錯的
    畢竟,也許我們需要修改萬有引力定律。當狹義相對論出現時,有證據證明沒有絕對距離這樣的東西。牛頓的理論預測了瞬間的力量,再次違反了相對論。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了一種新的引力替代理論:廣義相對論。對牛頓理論進行測試的方法是等待日全食。100年前的今天,愛因斯坦被證明是正確的。這是如何做。
  • 市民爭睹日食奇觀 下次要等到2030年
    在我國多個地區,太陽被月球遮住,天空中僅留下一圈閃閃發亮的金環。北京位於環食帶以外,公眾可以看到日偏食。據專家介紹,下次在我國能觀賞到日環食要等到2030年。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公眾到天文館觀測並了解日食知識記者昨天下午來到北京天文館,在館外的空曠場地,慕名而來的市民通過專業眼鏡一睹日食風採。「之前看預報說今天有日食,我們特意來天文館觀看,順便了解一下日食的相關知識。」市民王小姐將巴德膜放在手機攝像頭前面,拍出了不少日偏食「大片兒」。記者注意到,還有市民拿著X光膠片觀賞日食。
  • 8月21日的日食,是2017年秋冬的預覽,將要給你開啟什麼樣的未來?
    古人不喜歡日食、月食,覺得是太陽和月亮被侵蝕,皇族有難,其實這講述的是一種變遷,而如果沒有變遷,我們如何確認自己在進化,如何明白什麼是最珍貴的,如何了解自己可以經歷那些苦困,又如何知道自己可以到哪些更好的境地。可以選擇不理這些麼?當然可以。
  • 2017年日食和月食時間一覽 雞年將現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
    圖表:農曆雞年將發生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 新華社記者 盧哲 編制2017年日食和月食時間一覽 雞年將現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  【農曆雞年將發生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又有天象奇觀可以睇!雞年將有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  兩次日食的時間分別為2月26日的日環食和8月11日的日全食;  天文預報顯示,2月26日的日環食始於南太平洋,穿過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以後進入南大西洋,結束於非洲西南部,受地理位置影響,我國公眾無緣目睹「大鑽戒」風採。
  • 日食又要來啦!
    因此月球落在地球表面的陰影寬度有可能正好遮住整個太陽形成日全食,也有可能正好比太陽小一點形成日環食。這是整個太陽系中絕無僅有的偉大巧合!日食分幾種?因為地球繞太陽、月亮繞地球的軌道都是橢圓,所以在地球上看起來月亮有時比太陽稍大,有時比太陽稍小,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可分成本影(A)、偽本影(B)和半影(C)。
  • 今日日食你觀的日食情況可能是這樣的!
    從分析的數據,你今天看到的日食可能是這樣的現象:北京:日食開始時間 14:33:25 日食結束時間 16:58:45 日食最大時間 15:50:18 日食最大遮擋 49%。武漢:日食開始時間14:30:35 日食結束時間 17:15:08 日食最大時間15:59:19 日食最大遮擋:82.2%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太陽到地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