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龜——頭盔泥龜與東方泥龜

2020-11-11 愛玩龜的學長

下面介紹的蛋龜讓小編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查了不少資料總算理清楚了。下面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種泥龜

這幾個龜都屬於:Kinosternon subrubrum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亂七八糟的名字,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龜在臺灣、香港、大陸叫法不一致(大陸叫羅納爾多香港叫朗拿度,大陸叫勒布朗臺灣叫雷霸龍);隨著研究的深入(龜的分類會結合形態學以及基因測定),有的龜可能會被歸到別的亞種或者自立門戶;再就是約定俗成,「歪果龜」的名字有時取決於頭一批進它的商家。

為了便於龜友理解,小編現在這裡統一一下名字:

1、英文名:Eastern mud turtle

中文名:東方泥龜

2、英文名:Mississippi mud turtle

中文名:頭盔泥龜、密西西比泥龜

3、英文名:Florida mud turtle

中文名:佛羅裡達泥龜

這三種龜都屬於Kinosternon subrubrum亞種,其中Kinosternon subrubrum subrubrum(東方泥龜)是指名亞種,Kinosternon subrubrum steindachneri(佛羅裡達泥龜)在2016年的時候已經從這個種裡劃分出去了,所以此文我們主要講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

頭盔泥龜和東方泥龜的區別

泥龜還是麝香?體型相近的泥龜 和麝香龜 乍一看差不多,其實分起來還是容易的:看腹甲。

泥龜類

泥龜的腹甲是上下兩個鉸鏈結構,殼幾乎可以覆蓋到肉;麝香龜的腹甲只有一個鉸鏈結構,殼覆蓋不到肉。

麝香類

東方還是頭盔

同為Kinosternon subrubrum種的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相似度更高,不過分辨起來也不算難:看頭紋。

東方泥龜的頭紋大多是呈斑點狀。頭盔泥龜的側臉有明顯的條形紋路。

東方泥龜

除了外觀上頭紋最明顯的區別,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的習性都很相似,養法也可以一以貫之。在這裡小編就不再過多描述。

東方泥龜:

東方泥龜的背甲呈橄欖色至深棕色,不帶花紋,光滑無稜。腹甲黃色至棕色,具有2個明顯鉸鏈關節,11枚盾片。頭部和頸部是棕色的,下巴上有一對突起的小觸鬚,有些個體的頭部和頸部具有黃色的斑塊或斑點,這些斑塊是辨識它們的明顯標誌。腿部為灰褐色,色調較為單一。

頭盔泥龜:

頭盔泥龜的腹甲具有前後兩塊可閉合的鉸鏈盾甲,頭兩邊各有兩條明亮的條紋,從眼睛後部延伸到頸部。光滑的背甲通常是黑色或者黃色,沒有花紋(極少部分個體有放射紋),沒有突起的龍骨,腹甲為棕色或褐色。

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的個頭都比較迷你,東方泥龜通常在8-12cm,頭盔泥龜體長僅有7-10cm。它們共同的特點:個頭小、易飼養、互動佳、可冬眠,都是特別適合城市家庭飼養的寵物龜種。


生活環境:東方泥龜、頭盔蛋龜一般棲息在水流比較緩慢且富含比較豐富的水生植物和有著柔軟河床的水域,沼澤、池塘、湖泊及海灣支流等潮溼的棲息地中,均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盛夏時節,它們會將自己掩埋在泥中來度過炎炎夏日,也就是夏眠。從九月到次年四五月,通常是冬眠的季節,它們會在棲息地附近挖洞過冬。所以,知道為什麼它叫泥龜了吧?

飼養環境:從原產地風貌來看,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並不適合深水飼養,這一點也和麝香龜有所區別。水位一般為龜體長的2倍,也就是說最高不超過20cm。得益於它們的迷你體型,80x60x30cm的空間足夠飼養一組成體龜。

對於龜苗/幼龜來說,並不需要多複雜的環境,簡單穩定才是剛需。如果是網購來的龜苗/幼龜,經歷快遞的顛簸,多少有些虛弱,頭兩天靜養,水位有背甲一半的高度即可。兩天後可以嘗試投餵命脈開口糧或者命脈緩沉幼龜糧,一次1-2粒即可。一切正常後再把水位加深到超過背甲2cm左右,水體裡放上浮萍、金錢草等供龜躲藏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可以加大投餵量。

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的陸棲程度高得驚人(作為對比,麝香龜冬眠多在水裡,泥龜多在陸地上),在原產地時常可以看到它們穿過公路,並因此而喪生。我們在布置環境時,水位不可過深,底部可以鋪設一些細膩柔軟的沙石,並布置一些沉木或者塑料植物以便頭盔們歇息、嬉戲。

陸地區域是必需的,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需要在陸地晾乾身體或者曬背。如前文所述,它們喜歡鑽進土裡防寒防暑,全水域對於它們來說是不合適的。陸地區域的土可以使用LIFELINE產蛋土,兼具蓬鬆度和保溼性,還可以作為產蛋區。

白化頭盔

它們的水質要求並不高,一周換1-2次水即可。也可以使用過濾系統解決換水的麻煩(水泵的瓦數不要太高,湍急的水流有潛在風險)。

食物: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食性均為雜食性龜龜,在野外,魚蝦、小昆蟲、蝌蚪、軟體動物水生植物都是它們的食物。人工投喂,LIFELINE建議以命脈水龜糧為主食。它們雖然是底棲性,喜歡在水底裡找吃的,但是LIFELINE龜類繁育基地的頭盔和東泥食用上浮型龜類是完全沒問題的。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命脈緩沉幼龜糧投餵幼龜,多一個選擇也可以增加飼養的趣味。

繁殖:東方泥龜、頭盔泥龜的公母體型差別不大。通常來說,公龜的體型更修長些。公母的區別主要在尾部,公龜的尾巴明顯更為粗大。

此外,公龜的腹甲也呈凹陷狀。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很少下蛋在水裡,蛋埋得比較淺,有時候甚至直接下在稻草下(我們會在產蛋區上鋪些稻草)。小編收到的第一窩東方泥龜蛋是在冬眠的例行檢查前發現的,隨後就放到29℃的恆溫孵化室孵化,來年2月份順利出殼。養定的東方泥龜、頭盔泥龜產蛋通常在5-6月,80天左右出殼。

小結:

1、東方泥龜頭紋為斑點狀,頭盔泥龜側臉有兩條亮條紋,這是它們最大的不同;

2、東泥和頭盔個頭小、易飼養、互動佳、可冬眠,適合城市家庭飼養;

3、深水環境環境不適合這兩種龜,水域內需要布置沉木或者塑料植物;

4、陸地環境是必須的,它們更習慣鑽進土裡夏眠、冬眠;

5、性格較為兇猛,和其他龜混養要慎重。

這篇文章看下來是不是還有點懵懵的狀態,其實小編也是,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給廣大龜友們提供一個辨別頭盔和東方的方法(當然這可能不是最全面的,各位多多指教哈)。特別是苗子時期,某些商家會把頭盔當東方賣,所以在這裡還是需要擦亮自己的眼鏡,不要騙了,畢竟在價格上面東方還是比頭盔高個一倆倍的。最後希望鬼友們挑選到自己喜歡的龜龜。

相關焦點

  • 東方泥龜和「頭盔」的關係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頭盔泥龜」,它應該是臺灣的叫法,800圖鑑裡Kinosternon subrubrum種的俗稱就叫頭盔澤龜(頭盔泥龜)。
  • 泥龜類蛋龜,你會中意哪一款呢?
    龜的大家族中,除了麝香龜類外,還有的就是我們的泥龜類了。像是果核泥龜,紅面泥龜,白唇泥龜,黃澤泥龜等等,都是大家常見的一些蛋龜。紅面泥龜,大家都喜歡叫它紅面蛋龜,是一種閉殼龜,紅面是前後都能閉上,遇到危險會把自己封閉在殼中,讓天敵無從下手。
  • 「蛋龜」果核泥龜的飼養入門,蛋龜中體型最小的品種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要說哪種蛋龜最適合家庭飼養,大部分蛋龜都適合,但是單從體型上來講的話,果核泥龜應該是最適合家庭飼養,尤其是對家裡可用的地方比較少又想養龜的朋友來說,果核泥龜是蛋龜中成體體型相對最小的品種,不僅體型小,在熟悉環境後,與主人的互動性也是比較高的
  • 褶皺泥龜品種簡介
    褶皺泥龜褶皺泥龜是泥龜科中比較不被人熟知的品種,背甲發黑頭部顏色較淺。泥龜品種通常都很兇猛,褶皺泥龜更是具有攻擊性和領地意識,人工飼養數量不多,市場上也不是很常見,價格不詳。褶皺泥龜形態特徵褶皺泥龜褶皺泥龜是小型的泥龜品種,背甲呈咖啡色,頭部及四肢為黃色並伴有一些花紋
  • 幾乎全年都生活在水中的古老物種:泥龜(虎紋封面)
    一說到泥龜,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想到果核泥龜,這個泥龜可不是果核泥龜
  • 【科普】果核泥龜
    🔺原產地果核泥龜分布範圍果核泥龜簡介:果核泥龜也是蛋龜家族的一員,同時也是蛋龜家族體型最小的之一,一般成年個體也只有10釐米左右,背甲一般由深色或者黃色為主這是因為分布的流域不同分為南果和北果🔺貼吧龜友的極品果核果核泥龜的習性:在美國野外的平靜池塘、湖泊、河流、溪流的死水裡面,果核經常在這些地方被發現,這些地區一般植物茂密,河流底部柔軟
  • 泥龜中最靚的仔——斑紋泥龜
    雄龜雌龜斑紋泥龜主要是生活在池塘人工飼養斑點泥龜注意事項而且相較於其它蛋龜苗,斑紋苗的個體屬於較大的,而且活潑,有時趴在缸壁容易翻倒,水位過淺的話不易翻身。會有溺水風險。3、對水質的要求一般,較不易腐皮。
  • 蛋龜為什麼叫蛋龜
    那麼在眾多的龜類之後有一種蛋龜也是十分的有名,那麼蛋龜因什麼而得名呢?窄橋蛋龜窄橋蛋龜說到蛋龜其實很多朋友並不是很了解而這些龜之所以被稱作是蛋龜其實根本的原因,是因為這些龜類都如同雞蛋般大小,同時長相也比較圓潤如同個雞蛋一般,所以才會本稱作是蛋龜的。
  • 墨西哥最瀕危的龜……中美泥龜
    中美河龜(泥龜)Dermatemys mawii真漂亮是泥龜科(其實我覺得叫河龜科似乎更好)現存唯一一種Dermatemydidae目前數量非常稀少,是墨西哥最瀕危的龜稀少原因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墨西哥人大量捕捉,加上棲息地退化當時賣得還比較貴,10美元一隻成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