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泥龜品種簡介

2020-11-30 昌梅寵物家

褶皺泥龜

褶皺泥龜是泥龜科中比較不被人熟知的品種,背甲發黑頭部顏色較淺。泥龜品種通常都很兇猛,褶皺泥龜更是具有攻擊性和領地意識,人工飼養數量不多,市場上也不是很常見,價格不詳。

中文名:褶皺泥龜

拉丁學名:Kinosternon creaseri

英文名:Creaser's mud turtle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爬行綱

目:龜鱉目

總科:動胸龜總科

科:泥龜科

屬:泥龜屬

種:泥龜

亞種:褶皺泥龜

地理分布:褶皺泥龜生活在尤卡坦半島的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區域。

外觀特徵:頭兩側及底部的表面比較明亮。顎部有黑色的條紋,四肢為淺灰色或褐色,後腿表面沒有聯結物。

習性:偏好於在幽靜的林中及臨時的小泥池內,在暴風雨季節,也許會遷徙到陸地上,似乎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將自己掩埋在林中的腐殖土中來進行夏眠。

食性:褶皺泥龜主要以肉食類為主,包括昆蟲和蝸牛,但偶然也吃棕櫚果實。

繁殖:卵生,於冬天介乎9月至11月築巢。雌龜會走到河岸兩邊平時很少到的地方生蛋,避免泛濫影響,每次會生6~29隻蛋。

褶皺泥龜形態特徵

褶皺泥龜

褶皺泥龜是小型的泥龜品種,背甲呈咖啡色,頭部及四肢為黃色並伴有一些花紋,頭部相對較大,嘴部堅硬有力,可以捕食一些貝殼類食物,腳蹼比較小,遊泳能力不是很優秀。

褶皺泥龜的背甲長度約為12.1釐米,呈橢圓形。最高處位於背甲中央的後半部,而且幾乎成垂直的角度(後半部背甲的輪廓),成體的背部中央有一條不是很明顯的椎龍骨,在幼體,背的兩側各有一條模糊的側椎龍骨。第1塊椎盾的寬度和長度相差無幾,或者略微的超過長度,第2~4塊椎盾的寬度大於長度,第5塊相對比較小,幾乎長和寬同等。第10、11塊緣盾比先前的9塊略高出一些,腹甲底部前後各有一塊鉸鏈蓋,而且都比較長、比較寬,因此可以完全閉合。

後方鉸鏈蓋末端沒有凹槽,前鉸鏈蓋的長度超過了腹盾的長度,但略微的短於後面的那塊,喉盾大約是前鉸鏈蓋長度的一半。腋下盾甲與腹股溝盾甲剛好在甲橋上相接觸),腹甲和甲橋為淺黃色,盾甲間有黑色的接縫線。巨大的頭部長著略微突出的口鼻和鉤狀的、強有力的上顎,頭部和頸部通常為咖啡色或黑色且伴有精美和亮麗的斑點,頭兩側及底部的表面比較明亮。顎部有黑色的條紋,四肢為淺灰色或褐色,後腿表面沒有聯結物。

褶皺泥龜護理知識

褶皺泥龜

泥龜通常喜歡吃一些肉類食物,褶皺泥龜也不例外,對於褶皺泥龜來說,食物的選擇很多元化,在一些食物不充足的時候,褶皺泥龜也會食用一些腐屍及植物類食物。

一、褶皺泥龜護理

褶皺泥龜是肉食者,但偶爾也進食自然界中的植物。例如:棕櫚樹的種子、樹葉、花瓣以及不同的藻類。動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蝸牛、昆蟲、軟體動物、甲殼綱動物、兩棲類動物、以及死魚。它非常容易被以動物的肝臟、蚱蜢、蠕蟲或生麵團為誘餌的魚鉤所捕獲。在自然界中似乎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當它在陸地時,會鑽進家畜的糞便中去吃未被消化的草料,或許是在尋找昆蟲。

二、褶皺泥龜棲息

褶皺泥龜更多的時間出沒在水流緩慢或停滯的湖泊中,例如:沼澤、泥潭。當然,擁有柔軟底層的沙土或淤泥是比較理想的。它也時常出現在較溼的草地和進入有一定含鹽量的池水中。在維吉尼亞洲,褶皺泥龜的活躍期是從三月末(冬眠過後)到十月。它們是水棲龜類,但也會在陸地上呆上些許的時間,儘管它們不是為了享受陽光。

褶皺泥龜生活環境

褶皺泥龜

褶皺泥龜對於生活環境比較挑剔,通常來說褶皺泥龜並不是水性很好的龜類,他們更喜歡在溫暖的地方曬背,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也會躲在泥裡夏眠,是一種適合生活在陸地上的龜。

褶皺泥龜生活在尤卡坦半島的乾燥地區,偏好於在幽靜的林中及臨時的小泥池內,在暴風雨季節,也許會遷徙到陸地上,似乎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將自己掩埋在林中的腐殖土中來進行夏眠。

來自於尤卡坦地區的雌性褶皺泥龜有一個較為寬闊的後鉸鏈蓋,明顯的大於來自QuintanaRoo、坎佩切灣地區的同類,而雄性的腹甲以及腹盾接縫線都比較長。此外,來自於Quintana Roo地區的褶皺泥龜背甲普遍的較黑,頸部與頭的兩側通常是淺黃色。

另外,同樣來自尤卡坦地區的褶皺泥龜,它的頸部、頭部兩側以及前腿表面都有深黃色的斑紋;背甲也相對明亮些。由此可見,地域性差異還是存在的。Duellman 於1965年收集了兩個褶皺泥龜的標本,哪個有淺褐色的背甲;淺米黃色的腹甲;以及淺灰褐色的四肢和頭部,也許這都取決於它們棲息地的環境。

褶皺泥龜飼養要點

褶皺泥龜

褶皺泥龜是一肉食為主的雜食性龜類,在一些食物短缺的時候,也會食用一些果實,在人工飼養環境下,要儘量做好食物的選擇,保證食物的多樣性及營養,搭配合理的副食。

褶皺泥龜是雜食性的,想養出漂亮的龜,就不要省,儘量餵好的龜糧,除了龜糧外,蝦也是一發色利器,其中含有天然色素,加上龜也非常愛吃,可以適當的給些,但不要長期餵1、會營養不均衡,蝦含大量鈣不假,但是其他營養單一了點2、容易吃出腸胃病,生的東西含各種細菌,吃多了腸胃不一定承受得住。還有小魚,紅線蟲,動物內臟,牛肉,昆蟲,螺類這些適當給些也不錯。總之,食物多樣性是很重要的。

這裡不得不提一點,黃粉蟲(麵包蟲)最好不要餵龜,除非你大量養,每天都有蛻皮那種白色的可以喂,不然不要喂。雖然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豐富,價格也低廉,但外表殼龜不好消化,龜的消化能力沒有鳥,蜥蜴那些好。其他昆蟲,蟋蟀,螞蚱,蜻蜓有的話可以餵些,但最好不要餵小苗,小苗腸胃比較脆弱,小苗乖乖吃龜糧吧,安全又營養。最佳的餵食搭配就是主食龜糧,像我們人類吃米飯一樣,副食就為各種肉類等東西。

相關焦點

  • 東方泥龜和「頭盔」的關係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頭盔泥龜」,它應該是臺灣的叫法,800圖鑑裡Kinosternon subrubrum種的俗稱就叫頭盔澤龜(頭盔泥龜)。
  • 蛋龜——頭盔泥龜與東方泥龜
    頭盔泥龜和東方泥龜的區別泥龜還是麝香?體型相近的泥龜 和麝香龜 乍一看差不多,其實分起來還是容易的:看腹甲。頭盔泥龜的側臉有明顯的條形紋路。,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的習性都很相似,養法也可以一以貫之。繁殖:東方泥龜、頭盔泥龜的公母體型差別不大。通常來說,公龜的體型更修長些。公母的區別主要在尾部,公龜的尾巴明顯更為粗大。此外,公龜的腹甲也呈凹陷狀。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很少下蛋在水裡,蛋埋得比較淺,有時候甚至直接下在稻草下(我們會在產蛋區上鋪些稻草)。小編收到的第一窩東方泥龜蛋是在冬眠的例行檢查前發現的,隨後就放到29℃的恆溫孵化室孵化,來年2月份順利出殼。
  • 「蛋龜」果核泥龜的飼養入門,蛋龜中體型最小的品種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要說哪種蛋龜最適合家庭飼養,大部分蛋龜都適合,但是單從體型上來講的話,果核泥龜應該是最適合家庭飼養,尤其是對家裡可用的地方比較少又想養龜的朋友來說,果核泥龜是蛋龜中成體體型相對最小的品種,不僅體型小,在熟悉環境後,與主人的互動性也是比較高的
  • 幾乎全年都生活在水中的古老物種:泥龜(虎紋封面)
    一說到泥龜,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想到果核泥龜,這個泥龜可不是果核泥龜
  • 墨西哥最瀕危的龜……中美泥龜
    中美河龜(泥龜)Dermatemys mawii真漂亮是泥龜科(其實我覺得叫河龜科似乎更好)現存唯一一種Dermatemydidae目前數量非常稀少,是墨西哥最瀕危的龜稀少原因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墨西哥人大量捕捉,加上棲息地退化當時賣得還比較貴,10美元一隻成體。
  • 泥龜類蛋龜,你會中意哪一款呢?
    龜的大家族中,除了麝香龜類外,還有的就是我們的泥龜類了。像是果核泥龜,紅面泥龜,白唇泥龜,黃澤泥龜等等,都是大家常見的一些蛋龜。紅面泥龜,大家都喜歡叫它紅面蛋龜,是一種閉殼龜,紅面是前後都能閉上,遇到危險會把自己封閉在殼中,讓天敵無從下手。
  • 蜜蜂優良品種簡介
    蜜蜂優良品種簡介蜜蜂優良品種簡介:從國外引進或我國自然形成的蜜蜂中,經過近百年的生產實踐證明,經濟性狀良好並適合在我國飼養的蜜蜂有以下幾種;1、義大利蜂它屬於意蜂品種,但混入了黑色蜂種的血統。漿蜂最大的特點是工蜂泌漿能力特別強,對產漿王臺接受率高,泌漿多,不僅在蜜粉源充足時蜂王漿產量高,而且在蜜源缺乏的季節,通過人工飼喂,也可進行蜂王漿生產,產量也不低。但採集力稍遜於意蜂或喀蜂,飼料消耗多。所以,此蜂種適宜轉地追花飼養,能夠達到很高的蜂王漿產量。在蜂王漿價格較高時,定地靠人工飼餵飼養,也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 泥龜中最靚的仔——斑紋泥龜
    雄龜雌龜斑紋泥龜主要是生活在池塘人工飼養斑點泥龜注意事項二、關於餵食:斑點泥龜為肉食性
  • 布魯克斯大櫻桃品種簡介
    布魯克斯大櫻桃品種簡介品種來源甜櫻桃品種布魯克斯(Brooks),為美國引進品種,中晚熟品種。2.布魯克斯櫻桃在泰安結果表現布魯克斯在山東省泰安地區3月23日花芽膨大,4月9日盛花,花期與對照品種紅燈一致;果實5月18日成熟,果實發育期39天,比對照品種紅燈晚熟3天,比早大果晚熟6天,比美早早熟4天。布魯克斯果實成熟集中,採收期比紅燈短3天。
  • 【科普】果核泥龜
    🔺貼吧龜友的極品果核果核泥龜的習性:在美國野外的平靜池塘、湖泊、河流、溪流的死水裡面,果核經常在這些地方被發現,這些地區一般植物茂密,河流底部柔軟
  • 波姬紅無花果苗品種簡介 無花果樹苗品種有哪些
    波姬紅無花果苗品種簡介 無花果樹苗2.日本紫果無花果苗:由日本引入我國以秋果為主的品種。該品種樹勢建旺,分枝力強,一年生枝長2.米左右,枝徑為2.釐米,節間長6釐米。葉片大而厚,葉徑27—4釐米,葉形指數為.97。
  • 「白喉泥龜」簡介及發色記錄
    ,和紅面泥龜(同為蠍澤亞種)外形非常相似,在早期市場上都被當作紅面出售,我最早的一隻白喉泥龜就是以紅面泥龜的名義輸入的。白喉泥龜和紅面泥龜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條:1. 白喉泥龜眼後一般會有兩條黑色細條紋,而紅面泥龜眼後是一道紅色的粗條紋。
  • 動胸龜品種及餵食知識介紹
    即稜背麝香龜(另有剃刀泥龜,屋頂龜等譯名),名副其實,這種龜有著斜度極陡的背甲,由正前方看去,龜體呈三角形。與Sternotherus和Kinosternon中的其他種類不同,它的胸甲只有十片。平背麝香龜,同樣是個很合適的名字,它的背甲十分地扁平和寬闊。過去它曾被認為是S.minor的亞種。巨頭麝香龜,它的背甲的形狀界乎於S.depressus和S.carinatus之間。
  • 上海交大姜學松、張文明合作:揭示可編程二維表面褶皺圖案調控力學...
    研究構建了二維褶皺形貌與表面應力局部可控釋放之間的關聯關係,釐清了薄膜模量增強效應、應力不對稱馳豫與正交釋放三者之間競爭機制,提出了一種可編程式光控表面褶皺結構的新策略。該策略可實現二維有序表面褶皺的全特徵調控。
  • 褶皺:讓人糾結的地質構造
    褶皺的面積小到非常細微大的能讓一座山歪斜。這種褶皺常被石油公司稱為V形褶皺,顧名思義就是常呈現V形的褶皺。常常因為當地抗壓應力而形成,但要成型還需要一些非常具體的條件。總共有四個發展階段:曲形成核、平行褶皺、兩翼伸開/中間銳化、尖稜褶皺收緊。
  • 褶皺、斷層分類與判別標誌
    1.2 褶皺分類a) 根據組成褶皺的中心地層(核部)和兩側地層(兩翼)的新、老關係分類:將褶皺分背斜和向斜。背斜是核部由老地層、翼部由新地層組成的褶皺;向斜是核部由新地層、翼部由老地層組成的褶皺。平臥褶皺:軸面近水平,一翼地層正常,另一翼地層倒轉。翻卷褶皺:軸面彎曲的平臥褶皺。
  • 褶皺構造,是大自然的工筆畫
    作為一個地質工作者,我在野外最喜歡欣賞的地質美景之一,便是褶皺構造。從專業角度來看,褶皺構造的發現,能夠解讀出很多的地質信息,如地質構造的應力方向,地質構造的強度,地質構造運動發生的次數,等等。而構造地質學也是地質學非常重要的一門分支學科,褶皺構造又是其中特別重要的一個研究領域。
  • PRL:曲率與褶皺
    而捲起袖子或眨眼睛時,則會在袖子或眼瞼上出現各種複雜褶皺。這類現象都可歸納為軟薄膜在硬基底上受壓產生的非線性失穩變形,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對於平面情況(零曲率),已經有學者對褶皺失穩現象進行了系統研究。然而,在更為複雜的曲面上,人們對其中的變形機理和起皺過程仍然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