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殺菌劑,目前在殺菌劑市場上銷量也很好,但有關專家經過分析後得出,吡唑醚菌酯淡季或將逐漸退出中國市場。
目前國內吡唑醚菌酯已登記有58個原藥、86個單劑、135個混劑,在登記過程中的產品有1480個,其中單劑470個,混劑1010個,劑型主要是水分散粒劑、懸浮劑、乳油、可溼性粉劑和微乳劑。在吡唑醚菌酯劑型上,較有特色的是巴斯夫的稻清?(9%吡唑醚菌酯微囊懸浮劑),微膠囊懸浮劑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劑型,這使得吡唑醚菌酯擁有很高的水生生物活性,稻清能夠在水稻上用,正是因為巴斯夫的創新的劑型的改良。吡唑醚菌酯在水稻田裡對水生生物的危害降低,降低的原因不是化合物的變化,而是通過劑型讓它在水稻田不釋放,這使得吡唑醚菌酯能過在水稻上使用。
從目前登記角度來看,吡唑醚菌酯存在嚴重的抗性風險。解決抗性的一個主要方法,就是運用預混的混劑的方式推向市場。目前,巴斯夫預混劑成分有:代森聯、烯醯嗎啉、啶醯菌胺、氟環唑、氟唑菌醯胺、二氰蒽醌、葉菌唑、滅菌唑。巴斯夫在選擇混劑時的原則是:第一,滿足對吡唑醚菌酯這一類的產品資產管理的需要,延長它的生命周期;第二,是減少單劑的使用,延緩抗藥性,同時,利用不同的作用機理也可以延緩產品的抗性;第三,是可以通過混配,擴大吡唑醚菌酯的應用範圍,擴大它的殺菌譜;第四,通過像含三唑類的、醯胺類的殺菌劑,可以提高他的內吸性,可以讓農民用藥窗口期更長,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第五,作為新化合物的混配對象,延長化合物生命周期。未來的殺菌劑市場,新的產品更多會議混劑的形式出現,很少再會以單劑的形式出現。在國內,巴斯夫放棄繼續對吡唑醚菌酯單劑的研發,將更多研發重點放在混配製劑上。
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擁有國外企業的專利產品,但在這些企業中很少有做到上量的單品。而跨國企業都有1-2個企業突出的品牌,這品牌除了化合物以外,更重要的是市場操作的能力,才能讓它把品牌做大。
巴斯夫對吡唑醚菌酯的戰略是:
1.致力於打造大品牌,定位於全球和中國領先的殺菌劑公司
2.吡唑醚菌酯是以施樂健為主線,以植物健康作用為基礎,關注價值定位
3.多品牌戰略,建立品牌階梯,覆蓋不同作物、區域、渠道和處理成本市場
4.結合完善的產品線,提供全面的作物病害解決方案
5.關注抗藥性預防和管理
在中國,吡唑醚菌酯的風險主要在於抗藥性的風險,而且比國外要大得多。目前吡唑醚菌酯的抗性在全球普遍發生,國內企業對產品的配方、用藥次數的忽略大致農民濫用藥,加速了抗性的發生。目前抗藥性發生較少的原因是QoI類殺菌劑使用比例處於低位,但是隨著大量使用,可以預見的是抗藥性群體和病害種類將會快速上升。中國殺菌劑抗藥性管理措施的缺失,導致抗藥性一旦大面積發生,將無法控制。從抗性管理的角度看,目前國內對抗性管理較為缺失,跨國企業一直在呼籲國內的抗藥性管理措施,但到目前還沒有看到有較為可行的手段。吡唑嘧菌酯的抗性是一種非可逆性的,它抗性水平的發生不像三唑類殺菌劑是5倍、10倍的發生,吡唑醚菌酯的抗性一旦發生,抗性水平直接是1000倍。所以當抗性出現,再增加用量是沒有意義的。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