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是近年來比較火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廣譜殺菌劑,在水稻上使用面積逐年增加,很多農資企業及經銷商用它搭配芸苔素內酯、磷酸二氫鉀組成套餐,有很好的防病、促增產作用。近日有農友問吡唑醚菊酯能不能治療稻瘟病?
吡唑醚菌酯能治療稻瘟病,發病後用能能較快抑制病菌生長和蔓延,延緩葉片、穗頸等染病部位壞死速度,如發生葉瘟,可及早用吡唑醚菌酯加三環唑防治,吡唑醚菌酯治療稻瘟病較好,但不容易傳導到施藥後新抽生的葉片上,加三環唑可有效保護施藥後抽生的新葉。
吡唑醚菌酯具有保護、治療、剷除、滲透、內吸作用,在植物體內傳導活性一般,抑制病菌孢子萌發能力強。同時,還是一個植物保健品,能促進水稻健壯生長,提高對高溫脅迫等逆境造成的抗性,提高水稻產量和質量。
防治要點:吡唑醚菌酯可防葉瘟,防穗頸瘟第一次施藥可結合防稻曲病在破口前5-7天,第二次施藥在齊穗後,可每畝用10%吡唑醚菌酯微囊懸浮劑(稻清)50-60毫升,也可用國產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30毫升/畝,或者用苯甲·吡唑醚菌酯等復配製劑,每畝吡唑醚菌酯純藥控制在5-10克。
有人建議在破口前5-7天不宜用吡唑醚菌酯預防稻瘟病,因為吡唑醚菌酯內吸傳導性並不是很強,藥物不能傳導至剛抽出的稻穗上,可選用三環唑、稻瘟靈、春雷黴素等內吸較強的農藥。
防治稻瘟病的藥劑有多種,為了避免吡唑醚菌酯過快產生抗性,可將吡唑醚菌酯與稻瘟醯胺、春雷黴素、稻瘟靈、咪鮮胺等藥輪換使用。若遇嚴重的葉瘟或穗頸瘟,可選用吡唑醚菌酯加春雷·三環唑或吡唑醚菌酯加稻瘟靈加三環唑,可添加有機矽等助劑及磷酸二氫鉀、大量元素水溶肥,提高藥效,促進水稻生長。
注意事項:吡唑醚菌酯雖然是個好藥,但對魚類有劇毒,不得在池塘水源中洗清噴霧器,稻漁綜合種養田塊不宜使用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