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響」的農村,雞叫聲附近三省都能聽到 你知道是哪條村麼

2020-12-01 百姓瑣事

黎明,

一聲雞叫三省都可以聽到,

這是什麼地方呢?

它就是平順縣石城鎮轄下的上馬村。

這個小山村,

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的

分界線從村子邊划過,

在這裡雞鳴三省一點也不誇張,

完全是寫實。

這是一個唐末形成的古老山村,明代已粗具規模。村子位於濁漳河北岸高崖上,背靠王帽山,山峰挺立,奇峰競秀;面臨濁漳河,水流湍急,奔騰向東。遠觀上馬村,猶如貼在懸崖峭壁之上,極其險峻。這裡有雄奇的山水風光、有神奇的傳說故事、有古老的廟宇建築、有沿用數百年的水利設施、有獨特而完整的村落布局,這一切都形成了這個傳統村落獨特的魅力,使它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獲得了山西歷史文化名村的美譽。

如果從衛星地圖上俯瞰,村子的形狀恰如一個人的耳朵,南北長、東西短,中間還有兩個彎,橫躺在連綿的山嶺間,傾聽著數百年歷史的回音,迴蕩著傳說中劉秀踏石上馬的鑾鈴聲。

王莽趕劉秀,封下一個村名

上馬村的村名很有意思,是一個動詞,充滿動感,以動詞做村名的現象比較少見。而上馬這個動作現在已經很少見到,都被上車代替了。這個奇怪的村名怎麼來的呢?背後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民間傳說是這樣的: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後,自立新朝。王莽統治末期,天下大亂,有著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起兵反抗,意圖滅莽復漢。在一次戰役中,劉秀軍大敗,被王莽追殺。

劉秀逃至山西,橫跨太行山,一路向東逃去。當來到晉東南東部出口——王帽山東部的隘峪口古關隘時,人困馬乏,饑渴難耐。為躲避追兵,劉秀策馬向北山奔去,所騎戰馬口吐白沫,步履艱難。策一鞭踏一步,一步一踏,一直把山坡上的紫板石小道,踏下了很深的馬蹄印。行至斷崖下的古井旁時,再也支撐不住,人馬昏倒在地。山民見到後,好心將他和戰馬救起,餵食、飲馬,使劉秀和他的戰馬恢復精神。

隨後,劉秀在井邊一塊大石上踏石上馬,躲避追殺。戰馬也恢復神威,昂首嘶鳴,奮蹄奔走,徑直跨越濁漳河,逃入中原。從此,劉秀克服重重困難,帶兵四處徵戰。在綠林軍攻破長安,王莽新朝覆滅後,劉秀軍隊又打敗各大小起義軍,開創了東漢王朝,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光武帝。

劉秀為了表達在此地得救的感激之情,將鞭馬上山一步一踏的那個村莊封為「馬踏村」。後人為了紀念這個富有傳奇的故事,在村中修建了一座八角十二層的磚塔,村名改為「馬塔村」。劉秀又將馬塔村上面高崖下飲過甘泉、養過龍體、最後踏石上馬的小村封為「上馬村」,寓意著 「上馬起程,馬到成功」。劉秀當時揚鞭跨馬時所踏「大石」,今仍然完好無損,矗立在村東的井口邊。那股救駕「甘泉」至今仍是那樣清爽甘甜,源遠流長。

王莽趕劉秀的故事在上黨地區非常流行,也留下了諸多地名。但傳說多附會,不可當真。真要較真地說,劉秀和王莽這兩個在歷史上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當時還真沒有什麼太多交集。王莽稱帝時,所有活動空間都局限於京城,未出長安一步,當然也就不可能親自追殺劉秀了。劉秀領兵起義時,和王莽軍隊之間的戰爭僅止於河南省中南部和湖北省北部,根本就沒有涉足河南以北地區,也就更談不上王莽趕劉秀了。

歷史上倒是真有一個追殺劉秀的人,此人叫王朗,是一個偽稱西漢成帝遺腹子的投機者,後在河北稱帝,與前來河北安撫民心的劉秀不合。王朗登基後,懸賞誅殺過劉秀。但那也是發生在河北的事,與長治八竿子打不著。

雖然傳說故事當不得真,但寓意美好的村名是實實在在地流傳了下來。那口光武帝飲過水的水井,村民們現在還在用,只不過再也不用搖轆轤了,而是用水泵打水,送往各家各戶。水井靠崖而修,青石井口上,有被井繩勒出的光滑凹槽,井架轆轤依然完整。崖邊牆上嵌有一方碑刻,是康熙年間重修古井碑。碑文說「上馬踏莊系唐時竇建德駐蹕於此,以此名焉」。要據此說,村名的由來要歸於唐朝的竇建德了。不過,自立夏國並稱王的竇建德一直虎踞河北一帶,在和唐王李世民徵戰時是否到過山西,尤其是平順一帶,都是個謎案。而在石城鎮一帶,卻有大量的竇建德的傳說故事流傳,還有竇王廟以及墓地,千年以來香火不斷、祭祀不斷。儘管民間傳說和歷史資料記載都撲朔迷離,但考慮到上馬村位居三省交界處的地理位置,夏王竇建德也許真有可能到過此地留下過足跡。

無論是光武帝劉秀還是夏王竇建德,都是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上馬村的村名能和這樣的歷史人物有所瓜葛,足見小山村的深厚歷史底蘊。

莊稼漢成神,夢出一座神廟

記者一行沿著曲折漫長的陡坡進到村裡,首先就被一個三孔券洞吸引了。這三孔券洞既是進村的通道,其中一孔又是一座廟的山門。這種別致的建築格局極為罕見,是建築合理利用地形地勢的一種個例。這座廟就是當地香火最為旺盛的金華廟。

金華廟僅在上馬村有,因為它供奉的金華爺是個本地小神仙,而且成神時間並不長,只有三百來年,法力範圍也僅限於周邊。金華爺成神前是石城鎮本地農民連金華,相傳連金華生於大清雍正乾隆年間,善良忠厚。酷暑時節,驕陽當空,萬裡無雲,地裡莊稼旱得打捲兒。此時,正和姐夫鋤地的連金華放下鋤頭,感嘆地說:「唉,要是能讓老天爺下場痛快雨解解旱,哪怕我這會兒就歸天也行。」誰知道一語成讖,話音剛落,連金華倒地而亡。當下,烏雲密布,一場及時雨從天而降。

百姓們感念連金華的獻身精神,將他敬奉為神。可連金華歸天后,並沒有道場,只得四處尋覓,當他雲遊至上馬村時,發現此地山青水秀,林木茂盛,百姓和睦,於是託夢給當地村民,欲在此地塑金身、立道場。上馬村的善男信女按夢中神靈指示為他修廟塑金身,稱為金華廟。

經商出能人,蓋起一座大院

上馬村依山靠崖向陽而建,村中道路都是逼仄的坡道,彎曲迂迴,上下參差,成不規則之字形東西延展。現存的明清古民居基本都是二層,以金華廟附近較為集中,其餘三三兩兩散布村中,朝向各異,但都是規整的四合院格局,排列錯落有致。長長短短的石板巷、高高低低的石臺階,將一院院新舊房屋連接起來,將一戶戶村民的生活聯結起來,將一座村莊的歷史連接起來,構成了一個富有活力的傳統村落。

這些院落房屋就近取材,尤其是老房子,大都是用當地出產最多的紫色砂巖砌牆,有的人家房頂也是紫石板鋪砌,特色鮮明。穿街入巷,曲徑通幽,仿佛進入了土石的世界,土味濃鬱、古意盎然,邁步進入村子,眼前像一幅幅古風畫卷徐徐展開。一院院明清風格的老房子、一座座紫石壘砌的窯洞,無一不記錄著先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抗爭。

這裡面保存最完好的民宅就是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於村西,是上馬村規模最大的古院落,在耳朵形俯瞰圖兩個彎交界處臨崖而建,兩座院落連綴在一起。每座一進兩院四合院。一院坐西朝東,一院坐南朝北。最西邊還有一院,但只有大概模樣,沒有完工。這兩座院子不僅佔地面積大,而且用料精良、裝飾精美。

院子的主人叫王玉行,清嘉慶年間人。自小聰明過人,長大後經商發家,在周邊晉冀豫一帶頗有聲望,後來生意一直做到山東。以當地出產的黃櫨木菸袋杆銷往山東,大賺一筆。後被當地的商行妒忌,聯合排擠,陷入困境。恰逢此時,原籍潞城清澤口村(現名青口村)的靳會昌就任山東巡撫,王玉行得到靳會昌的幫助後,生意興旺發達。他發家後,聘請能工巧匠,在家鄉建造了三座連在一起的王家大院。可惜的是,這王家大院修建到一多半時,靳會昌英年早逝,王玉行的生意也因失去靠山一落千丈,加上他感念靳會昌的恩情,悲痛之中染病身亡,大院也沒有最後完工。於是,在上馬村留下了「清口死了靳會昌,上馬氣死王玉行」的傳說。

靳會昌是潞城市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出生在黃牛蹄鄉的青口村。在青口村,靳氏家族可了不得,在清康熙到光緒的247年間,靳氏家族得各種功名者近90人,潞城有一句俚語:「下了馮村坡,秀才比狗多」,說的便是靳氏家族。靳氏家族中最著名的就是靳會昌。他13歲入縣學,24歲中舉,25歲中進士,選為庶常散館,做過道光皇帝的老師。靳會昌的成名作是他的一篇殿試文章《上黨天下之脊賦》。

龜鳳奪王冠,化成一柱奇石

上馬村背靠高聳的王帽山,前臨滔滔濁漳河,四周山峰環繞,風景秀麗。各個山峰從不同角度看去,形象不同。比如村子背後的王帽山,從合適的位置看去,很像一頂古代的王帽。而在耳朵俯瞰圖的耳朵眼兒部位,懸崖邊上突兀樹立一柱奇石。奇石由一根石柱和斜臥其上的一塊方形石塊組成,兩石相接處是一塊小小石塊,風一吹,感覺上面的石塊就會掉下來,仿佛飛來石一樣驚險。

這一柱奇石老遠看,像是望夫石,猶如一位婦女站在山崖邊上朝著濁漳河眺望,盼夫歸來。而在當地人口中,這柱奇石上搖搖欲墜的方形石塊則是一頂王冠,突出的山崖邊是烏龜,石柱是烏龜伸長的脖子,整體是一個烏龜頂冠的造型。關於這個造型,還有個龜鳳奪冠的傳說故事。

故事說的是上馬村背後的王帽山上有一頂王冠,光芒四射,傳說中這頂王冠有神秘力量,誰若能得到它就能得到王冠神力相助,就能修成正果,成為神仙。在王帽山上修行的一隻鳳凰和烏龜同時得到這個消息,於是都想摘取王冠。誰知,在搶摘王冠時,鳳凰卻自恃能飛,先去睡覺了。而烏龜卻絲毫不敢停歇,緊爬慢爬,一路到達山頂,摘取了王冠。待睡眼惺忪的鳳凰醒來,被滿天的金光刺痛了雙眼。原來,一頂王冠正在烏龜頭頂放出萬道霞光,而烏龜通體金光閃閃、祥光環繞——原來,烏龜已在王冠的神力加持下修成正果、位列仙班。鳳凰羞愧難當,低頭不語。從此,這幅場景就化為烏龜頂冠、鳳凰垂首的奇觀。

故事倒是有點像龜兔賽跑,也不知是哪朝哪代哪位人士傳出來的。記者一行走訪時只看到烏龜頂冠的奇石,沒有看到鳳凰垂首。同行的村幹部將我們領到懸崖邊,仔細指點。現在的崖邊修了彎曲的臺階,向下一直通到奇石跟前,可以近距離地和奇石合影,但是,鳳凰垂首的山形卻是難以看到了。因為山洪衝刷以及修建臺階鑿山之故,不復存在。

除了有傳說故事映襯的奇石之外,上馬村還擁有諸多自然人文景觀,如後山上有巨大的溶洞,洞深數十米,溶洞向下直通崖下的泉水井,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斷,千年不竭,是上馬村人畜吃水的主要來源。村東一公裡處有一座規模頗大的玉皇廟,曾是馬塔村、上馬村、東馬村三村共建、共祭的廟宇,後來又被拆分,只給上馬村留下了正殿和獻殿以及一個空落落的院子。

東山半山腰處有著名的軍事要塞隘峪口。隘峪口又稱馬踏峪、馬踏關,東北靠高山大嶺,西南臨危崖濁漳河。地形險要,勢若咽喉,為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重要關隘。光緒版《山西通志》以及康熙版《平順縣誌》上均有記載。

雖然有關隘存在,但在歷史上卻沒有確切的資料能說明,這裡曾經歷過哪些戰事,只在一些民國史料裡有過馬踏隘附近剿匪的記載。但作為扼控晉冀豫的重要關卡隘口,設關防守歷代皆有。畢竟,古時候可沒有現在省道324潞林路這麼寬敞的出省通道。當時只是在漳河河谷南岸有一條崎嶇狹窄的小道供通行,馬踏隘居高臨下,控山制水,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傳承,勤勞樸實的村民,富有文化積澱的各類建築遺存,這一切使得上馬村保留了清晰的村莊延續發展脈絡。記者一行走訪時,正值2017年深秋,村子裡正在修路、建廣場、起門樓,一派紅火的場景。環顧四周,滿山的植物呈現出黃紅綠赭等各色,五彩斑斕,景色壯麗,一座座老房子在樹木的掩映下散發著迷人的古老韻味。房頂院內攤曬著柿子、玉米,金黃色的柿子、玉米,為古意盎然的村子平添了一股亮色和紅火的氣息,也攤開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這也許正是「上馬」這個古老村名,賦予村民在新時代上馬踏上新徵程的強勁動力。

有時間的朋友不妨去感受一下那裡的氣息

相關焦點

  • 父輩們兒時的農村,村村鴨鵝叫戶戶有雞窩,如今的家禽哪去了?
    現在的農村水域,像河流溝渠,鴨鵝已經不多了,不像過去在父輩們的記憶裡,兒時的農村,村村鴨鵝叫戶戶有雞窩了,那時雞鴨鵝是農村農民普遍餵養的家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平日裡為了吃蛋,逢年過節可以吃肉!在湖北、江西、山東、河南、甘肅等省農村都發現有四千多年前的雞骨或陶雞。中國農村家雞由野雞馴化而成,有許多優良品種,其中九斤黃和狼山雞十分有名。九斤黃,又叫浦東雞,產於上海南江、奉賢、川沙一帶的農村,是一種大型肉雞,羽毛、喙、腳皆為黃色,因此又名三黃雞。像九斤黃,個體特大,肉味鮮美,因此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對世界家雞的品種改良起了很大作用。
  • 聽到雞叫聲不尋常,衝出去看到二哈正在給雞拔毛,網友要氣壞了!
    說起來二哈哈士奇、還有阿拉斯加雪橇犬、狗界大暖男金毛尋回犬、薩摩耶,這些大型犬的時候,我們腦海中永遠都是它們正在興致勃勃的上竄下跳來回跑鬧著,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們好像永遠都不知道疲倦一樣,就像是我們看到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和哈士奇,它們精力永遠都非常旺盛,用很多鏟屎官的口頭禪來說,阿拉斯加雪橇犬和哈士奇的動力簡直就是可以繞著撒哈拉跑一圈了哦
  • 農村老人都說大鵝能夠防蛇!真實原因你知道嗎?
    農村裡確實有這麼個說法,說是蛇怕大鵝,家中如果養幾隻大鵝,就能夠很好地防止蛇潛入家中。那這樣的說法有沒有根據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說大鵝能夠防蛇的,無非就是從這三點來看:一是大鵝超強的攻擊力接觸過大鵝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大鵝可以說是家禽中的聖鬥士。
  • 農村常見的秧雞,過去都是怎麼捕捉的,你還記得嗎?
    提要:農村過去常見的秧雞,現在可不能隨意捕捉了秧雞這個很多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見過,呆呆笨笨的,在蘆葦邊上或者稻田裡找吃的。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小時候還經常會有小朋友結伴去捉它。秧雞是什麼雞?別看秧雞的名字裡面有雞,就以為它是雞了,其實秧雞是一種鳥類。就像企鵝也屬於鳥類一樣。秧雞其實是一個統稱,它包括了一百多種的類似的鳥類。並且秧雞的分布非常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夠見到,在以前只要你那裡有水田,一般都能夠見到它的身影。秧雞很小,大概就有一個小雞仔那麼大,並且兩條腿細長。
  • 你聽過的自然界中哪種昆蟲叫得最響?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能發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叫聲,那你聽過叫得最響的動物是什麼?在你所聽到的昆蟲裡叫得最響的又是哪個動物呢?一般來說能聽到昆蟲叫的話實在夏天,像蜜蜂、蝴蝶、蜻蜓等等。不知道你聽到過的聲音最大的是什麼動物,反正小編目前聽到過的聲音最大的昆蟲是:知了!
  • 盤點5種叫聲最響的動物
    原標題:盤點5種叫聲最響的動物   你有沒有想過哪些動物是這個星球上叫聲最響亮的?答案可能你連聽都沒聽說過。並且這些動物界的「歌唱冠軍」們發出聲音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有些甚至會讓你大跌眼鏡:  1、2毫米劃蝽2毫米劃蝽  科學家們表示,儘管從純粹分貝數上看,這種小東西不是最吵鬧的,但是考慮到它的體型——僅有2毫米體長的劃蝽(Micronecta scholtzi)可絕對屬於「按體積計算」嗓門最大的一個了
  • [俯仰天地]布穀鳥的叫聲
    [俯仰天地]布穀鳥的叫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2日 23:46 來源: 來源:湖北日報高池爸爸,快來看,我家窗臺上有一隻鳥。
  • 你有沒有發現,雨後的農村聽不到青蛙的叫聲了,這是為啥你知道嗎
    相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對農村的生活環境最熟悉的場景,應該是下雨過後到處都是青蛙的叫聲。有的時候一叫就是一夜,吵得人都睡不好覺。那個時候男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用繩子,系一個蟲子去釣青蛙,為的不是吃青蛙,而是享受那個玩的樂趣。
  • 陰溝裡連續出現11條娃娃魚!村民們都懷疑是野生的 全村都驚動了
    可是官渡區竹園村的村民,最近卻接連幾天,在村內的一處下水道裡,不斷發現有娃娃魚的身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從市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兩條娃娃魚出現在村內一條排汙溝裡,體型頗為壯碩,還不時在流動的汙水中蠕動著。記者來到竹園村時,不少附近的住戶都還在對此事議論紛紛。市民:「這麼大,有這麼長,昨天兩條,今天有六條,大概四斤多(每條)。」
  • 在農村,農民怕這兩種動物叫聲,聽到就要趕走,啥原因?
    在農村,由於環境較好,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尤其是最近這些年,隨著野生動物保護的加強和退耕還林的實施,山上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尤其是諸如野豬、野雞之類的,弄的很多農民連莊稼都種不了。在農村,很多農民坦言,聽到這兩種動物叫聲有些害怕,尤其是第一種,很多人聽了之後覺得非常的不舒服,而且在很多老人眼裡,這兩種動物的叫聲代表著不祥之兆,因此非常不受待見,聽到就要趕走。
  • 在農村經常聽到咕咕~咕的鳥叫聲,今天終於知道是什麼鳥了
    在農村早晨經常聽到鳥鳴聲似「Ku-Ku-u-ou」。反覆重複鳴叫,聲音低沉。小時候經常掏這年的蛋,我們這叫它鴿子咕,外形長的像鴿子,頭為鴿灰色,上體大都褐色,下體粉紅色,後頸有寬闊的黑色,其上滿布以白色細小斑點形成的領斑,在淡粉紅色的頸部極為醒目。
  • 農村農民為什麼會忌諱貓頭鷹?特別是聽到它的叫聲?
    雖然貓頭鷹的數量不多,但是卻屬於農村常見的一種野鳥。筆者從小就聽村裡的老人說,農民是非常忌諱貓頭鷹的,認為是不祥之鳥,而且筆者也聽說過幾個關於貓頭鷹的故事,其中有一個筆者的印象非常深刻。農民把貓頭鷹視為不祥之鳥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1、貓頭鷹的長相和叫聲。前文已經提到貓頭鷹的長相像一隻貓,農民都說貓有九條命,所以長得像貓一樣的動物在農民看來都比較」邪乎「。另外就是貓頭鷹的叫聲比較怪異,俗語說」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說的就是貓頭鷹的叫聲有時候像小孩哭,有時候像小孩笑,聽起來比較可怕所以農民就不喜歡它。
  • 他們通過「雞叫聲」監測雞的健康狀況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養雞場中可以實現自動化監測,通過雞的叫聲判斷雞的健康狀態。 真的有「雞語」?清晨,鳥類一般都很吵鬧,到處都充滿了咕咕咯咯的叫聲。通常這意味著它們今天很健康也很開心。在晚上,這些咕咕叫的雞則變得溫和的多。當母雞在下蛋的時候,它會用一連串斷斷續續的咯咯的叫聲來慶祝。
  • 農村常見的布穀鳥的叫聲到底是什麼意思?
    春末夏初,在南方農村就能聽到布穀鳥的叫聲。四聲杜鵑「咕咕咕咕,咕咕咕咕」,本是杜鵑求偶的叫聲,在各地解讀不一樣。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解讀為「割麥插禾」,「咕咕咕咕」的叫聲和當地「割麥插禾」的方言的音相似,你們把它的叫聲解讀成什麼呢?
  • 在雞鳴三省的界碑處,我真的聽見了遠處雞叫聲,不知哪省的雞
    早知道百福司鎮新安村有個一腳踏三省之地,那兒立有三省界碑,但一直沒有去過,今天我特意去考察了一番。 公路盡頭是這塊「湘鄂川三省交界之地碑」,現在成了來鳳縣文物保護單位。
  • 為什麼聽到布穀鳥叫聲,小麥就要快熟了?看完漲知識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悅讀一點通,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聽到布穀鳥叫聲,小麥就要快熟了?看完漲知識了為什麼聽到布穀鳥叫聲,小麥就要快熟了?
  • 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
    摘要: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因為山林多,各種野生動物也比較多。走在農村的小路上,經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鳥叫聲。說起農村的各種小鳥,那估計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種類實在太多了。其中農民比較熟悉的有燕子、喜鵲、麻雀、烏鴉、布穀鳥等。這些鳥都是經常能看到的,有些還喜歡在農民的房子附近築巢。不過,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介紹的這種鳥有點神秘,很多人只是聽過它的聲音,並沒有見過它長什麼樣。這種鳥常在下雨後叫喚,聲音很像老牛,農民叫它「老牛哞」,農村的老人還說它能預測天氣,只要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你認識嗎?
  • 在農村,這兩種動物的叫聲「最不受待見」,尤其是第一種
    在農村,由於環境較好,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尤其是最近這些年,隨著野生動物保護的加強和退耕還林的實施,山上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尤其是諸如野豬、野雞之類的,弄的很多農民連莊稼都種不了。
  • 今年最沙雕的67條新聞,你能忍到哪一條?
    沒法做到最好笑,咱們爭取做到最全。當然,儘量。47、北京的哥太能聊天,劫匪換四輛車都因交談投機沒忍下手:雞:我不會被悶死,我會被臭死!57、男子帳戶突然多了50萬嚇得報警,民警:就是你的,是拆遷款…我願意成為這條沙雕新聞的主角。
  • 晚上的時候,為什麼總能聽到土狗對著空氣叫?聽到狗叫最好別出門
    晚上的時候,為什麼總能聽到土狗對著空氣叫?聽到狗叫最好別出門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他們從很早以前就和人類以前相處,有些狗不但會看家護院還會陪主人一起上山打獵。土狗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犬種,這種狗不需要優質的生活環境,是人們忠誠樸實的朋友,農村裡養的土狗都是非常的通人性的,這種狗最主要的技能也是最讓人敬佩的技能就是看家護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神奇現象,特別的到了農村,晚上的時候,為什麼總能聽到土狗對著空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