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溝裡連續出現11條娃娃魚!村民們都懷疑是野生的 全村都驚動了

2021-01-09 無線昆明

娃娃魚,相信見過的人並不太多。可是官渡區竹園村的村民,最近卻接連幾天,在村內的一處下水道裡,不斷發現有娃娃魚的身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從市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兩條娃娃魚出現在村內一條排汙溝裡,體型頗為壯碩,還不時在流動的汙水中蠕動著。

記者來到竹園村時,不少附近的住戶都還在對此事議論紛紛。

市民:

「這麼大,有這麼長,昨天兩條,今天有六條,大概四斤多(每條)。」

記者注意到,村民發現娃娃魚的水溝,是村內主要用於排放生活汙水的,溝內滿是淤泥和雜物,還散發著一股刺鼻的異味。

按照常理,這樣的環境不可能是娃娃魚棲息的地方,更不可能會在此繁殖。

市民:

「我也不知道(哪來的),而且這個陰溝很髒,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它應該喜歡水質清澈的地方,它不可能在這陰溝裡面成長。」

對此有村民猜測,這些娃娃魚很有可能是被人故意扔掉的。

市民:

「晚上沒聽到什麼,可能是查的嚴,有些做這個生意,他放到這的。」

當天下午官渡森林公安接報來到現場,將娃娃魚帶走並送往了雲南省野生動物收容拯救中心。

11月19日 早上9點的時候

又有村民在村內的排水溝裡發現了娃娃魚

這件事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11月19日記者再次來到竹園村時,上午剛剛被發現的娃娃魚已經被村民用磚頭堵在排水溝裡。

由於這已經是村子裡連續四天出現娃娃魚,且數量較多,因此村裡的男女老少全都聞訊趕來,七嘴八舌的猜測著這些娃娃魚的來歷。

記者對話村民

村民:「昨天6條,前天2條,上前天2條,一共就有10條了,今天這裡又有一條就11條了。」

記者:「你們周邊有沒有娃娃魚的養殖場?」

村民:「沒有,這個我看電視上私人是養不活的,要不就是從別處買來,或者是誰在家裡養。」

村民:「他們說好多年以前(那邊有個魚塘),已經好多年了,我想著肯定是慢慢進化出來的,我感覺它就是野生的。」

村民:「(是不是)拿去放生的,放生也不應該出現在這裡,應該在滇池裡了。」

而這一匪夷所思的事情,不僅成為整個竹園村近幾天的熱議話題,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

官渡區農業農村局 華春平:

「我們市(農業農村)局打電話給我們通知我們的,說在這邊發現了幾條娃娃魚,我們過來一看,好像已經連續好幾天了,連續四、五天了,每天都有好幾天出現,今天我們過來查看,覺得肯定就是周邊有人在經營利用娃娃魚。」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娃娃魚學名「大鯢」,常年生活在淡水中,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珍貴野生動物。由於它叫聲洪亮如孩童啼哭,四足如人手,所以也被人們稱為「娃娃魚」。

雖說人們稱它為「魚」,但它卻並非魚類,而是現存的體形最大的一種兩棲動物,體長最長可以達到2米,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娃娃魚在我國數量極為稀少,而近年來,隨著人工養殖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工繁殖的娃娃魚在國內逐漸成為可以食用的水產品之一。

而根據竹園村所處的地理位置,環境結構,幾乎可以排除野生娃娃魚種群集體現身的可能。

記者:「根據我們的經驗,像娃娃魚這樣的種群是不可能在這種水溝或者是居民區下水道裡存活的。」

官渡區農業農村局 華春平:「不可能的,這應該是擺在倉庫裡逃出來的,在我們本地沒有娃娃魚的物種。」

隨後,官渡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根據村民的描述,以及村小組對村內出租房的管理統計,在距離娃娃魚出現地點10多米的一棟民房裡,確實租住了一位銷售水產品的經營戶,於是工作人員立即通過電話聯繫上了對方。

那麼這些娃娃魚,會是這位經營戶的嗎?

它們又是為什麼會集體出現在臭水溝裡呢?

記者對話娃娃魚經營戶

記者:「這個魚是你的是嗎?」

經營戶 小白:「是我的。」

記者:「是怎麼回事,怎麼會跑到水溝裡的?」

經營戶 小白:「我是拿回來放箱子裡面,箱子的蓋子沒有蓋好,它就跑出來,從下水道就跑了。」

記者:「都已經連續四天了你都沒有發現嗎?」

經營戶 小白:「我是拉回來以後就送我女朋友回楚雄了,到了楚雄我回來才發現魚少了,昨天晚上我才發現魚少了。」

在得知自己上周剛從陝西漢中一家娃娃魚繁殖基地購買的娃娃魚出逃了,還製造了大新聞之後,小白顯得有些哭笑不得。

小白告訴記者,自己一共購買了三箱娃娃魚,合計207斤,運輸到昆明後,就放置在了出租屋的衛生間內。

由於他是第一次購買娃娃魚,沒有經驗,不知道這娃娃魚還會自己想辦法往外逃,因此沒有特別採取相應防護措施。

不想就在自己外出期間,其中一箱娃娃魚竟然集體出逃,通過廁坑的下水管道,直接從出租房的二樓溜到了村內的排水溝裡。

經營戶 小白:

「我一開門門背後就有魚,發現門背後有魚我就想著肯定魚跑出來了,到處角落裡我都找了一圈,但是只找到兩三條,魚丟了好多,我感覺應該是從這裡跑的,但是又想著跑不下去,它這個洞才7.5釐米的管子,沒想到還真跑下去了。」

為了進一步調查該批娃娃魚的來源,官渡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通過視頻電話,向遠在陝西漢中的娃娃魚繁殖基地進行了手續核實。

聲音來源視頻通話:

「我們是大鯢的示範養殖基地,這是我們的經營許可證,這是營業執照,這是繁殖許可證 這是我老婆,她的名字辦的,我看一下另外一本,經營利用許可證,這裡我看下範圍,一個正本一個副本,大鯢銷售全國。」

根據養殖基地出示的證照,該批娃娃魚的養殖、購買、運輸手續均合法,但工作人員也指出,經營戶小白目前沒有銷售水產品的實體攤位,因此還不具備銷售娃娃魚的資格。

官渡區農業農村局 華春平:

「進貨來源是合法的,但在本地經營還是要辦理經營利用許可證,辦了經營利用許可證經政府許可以後,他每天銷售的數量,進貨渠道,還有進貨的臺帳,以後都要列入固定的檢查當中,所以他現在必須要去辦經營利用許可證,暫時不能進行銷售。」

同時工作人員也表示,經營戶小白可以帶著購買手續,前往昆明市瀕危動物救助中心,對此前森林公安救助移交的娃娃魚進行認領,儘量減少自己的損失。

相關焦點

  •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村民捕獲至今最大的野生娃娃魚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村民捕獲至今最大的野生娃娃魚2016-09-20 08: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是日上午,記者跟隨永嘉縣農業局漁政大隊執法員杜明騫,來到界坑新村「陽光竹林」的父親章德金家,章德金把娃娃魚放在一個大盆子裡,鄰裡們都前來圍著看熱鬧。記者看到娃娃魚頭扁扁的,前後共有四隻腳,整個身體由黑、棕兩色混在一起,在盆子裡不停地爬動。  據章德金介紹,可能是前幾天受颱風影響,山洪把這條魚衝到界坑新村前的水坑裡。
  • 安定鎮:放生一條野生娃娃魚
    11月7日,安定鎮田陌村村民賴若輝在水渠勞作時,意外發現一條「怪魚」,便立即向鎮畜牧站報告,經鑑定,確認此「怪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俗稱娃娃魚。經測量和仔細檢查,這條娃娃魚重2.6公斤,長68cm,體表沒有外傷,健康有力。
  • 綿竹村民採藥途中遇娃娃魚「求救」
    目前,這隻娃娃魚經過治療後,已經放歸了大自然。  求助 娃娃魚發出嬰兒般啼哭聲  當天中午12點,遵道鎮棚花村宋家群和代雲玉在去藥田採藥途中聽到了陣陣類似嬰兒的啼哭聲,懷著好奇,宋家群和代雲玉沿著聲音尋找,竟然在道路旁的溝渠裡發現了一條娃娃魚。此時娃娃魚渾身裹著淤泥,發現有人靠近,便提高了聲音,似乎是在向人「求救」。
  • 村民放生娃娃魚
    村民放生娃娃魚 發布時間:2018年05月0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邱新福:@蒼南新聞網 昨天,礬山鎮埔坪社區村民董文共在獅頭腳村埔坪溪抓小龍蝦時
  • 村民捕到「四腳怪」 經鑑定為5斤重野生娃娃魚
    雲霄村民誤捕5斤重野生娃娃魚  這麼大個頭的娃娃魚,在雲霄第一次見,村民和海洋與漁業局將它放生一隻「四腳怪」偷偷溜進村民的漁網中,村民羅文賢有點害怕,但還是把它帶回家。上網一查,竟是娃娃魚。消息一傳出,村民們也紛紛跑到羅文賢家中,一睹這位「特殊客人」。  昨天海都記者來到現場看到,這傢伙還真不小,重約5斤,身長有75釐米。經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鑑定,它就是野生娃娃魚,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麼大個頭的娃娃魚,在雲霄還是頭一回見。
  • 容縣六王村民水溝發現,一條野生娃娃魚!
    12月25日下午,我們收到微友的報料,稱有村民在容縣六王偶然發現了一條「怪魚」,疑似娃娃魚。據悉,娃娃魚學名大鯢,野生娃娃魚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因其叫聲似嬰兒啼哭,俗稱娃娃魚。目前,我們也讓微友聯繫村民叫他們報警聯繫森林公安前來處理了。
  • 日照一河中發現娃娃魚!1.1米長,20多斤!
    8月3日,一場大雨過後,有村民在東港區後村鎮後村河裡發現了一條娃娃魚,長度有1.1米,重量20餘斤。
  • 秦嶺黑河娃娃魚遭偷捕 兩釐米魚苗賣950元(圖)
    居住在黑河上遊的老人回憶說,20年前,在黑河河道裡,隨時可在山澗小溪發現一兩條「散步」的娃娃魚。  當地人說,這種魚,頭寬身扁還能爬。那時,好多人不認識這東西。從前面看,它的頭很像小娃娃,前肢也像小孩胳膊。每到晚上,山澗裡常常傳來「哇聲」,聽起來像小娃叫喚。此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就是珍貴的娃娃魚。
  • 這條「萌魚」你見過嗎? 它可是娃娃魚的同宗親戚
    村民都說,沒見過長得這麼奇怪又可愛的魚。  到底是啥魚,讓靠近海邊的村民都覺得稀奇?  村民從河道中撈出一條「萌魚」  前幾天,微信朋友圈裡,有人發了一組照片,稱在村裡河道裡撈上了一條奇怪的魚。  記者看到,照片裡的魚通體雪白,頭寬而扁,眼小似黑豆,四肢細長,還有一條扁長的尾巴。乍一看,體形模樣很像娃娃魚。
  • 濟源坡頭鎮黃河岸邊竟發現娃娃魚,村民竟然做這樣的事情
    濟源坡頭鎮馬住村位於黃河岸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黃河裡的各類漁獲對於該村的不少村民們而言可謂是並不陌生。可在7月10日上午,馬住村黨支部書記楊戰營卻在黃河裡發現了一條不太一樣的魚。「一開始,我以為是條大鯉魚,可當我走近一看,發現這隻魚竟然長了四隻腳。」 楊戰營回憶稱,當時眼前的一幕,可把他嚇了一跳,經過他的仔細觀察,發現這隻魚頭部呈扁平狀,全身呈灰黑色,沒有鱗片,從外表判斷,這隻魚很像傳說中的娃娃魚,可讓琚徳忠感到不解的是,在他的記憶裡,可沒有聽說黃河裡還有娃娃魚的身影。
  • 村民發現野生「娃娃魚」 主動上交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東南網莆田4月27日訊(通訊員 謝於思)4月19日下午,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接到涵江區鰲山村一村民電話,稱其在涵江區鰲山村頂柯附近,發現一隻水生野生動物,擔心該動物的安全,就先帶回家暫放,同時也已向警方報案。
  • 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哭,四肢似人手腳~
    7月27日早,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在自家附近的河套下網捕螃蟹時意外地發現,網裡有一隻特別的動物,全身沾滿泥,完全看不清長什麼樣。出於好奇,侯傳茂將這隻奇怪的東西帶回家裡,用水清洗一番,終於見到它的真容,仔細一看,竟是平常很少見的娃娃魚,於是他和家人就將這一消息向東港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報告,等待其前來處理。
  • 內江威遠驚現巨型野生娃娃魚,長1米重16斤
    12月1日,威遠縣山王鎮村民在葫蘆口發現一條巨型野生娃娃魚,體長近1米,重達16斤。解金正來到劉清壽家中一看,「這個是娃娃魚,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吃也不能賣。」解金正一眼就認出這是娃娃魚,早在幾年前他就看見過。隨後,解金正撥打了鎮上派出所的電話,告知了此事。放生大自然中午12點過,山王鎮派出所民警會同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一起來到躍進村12組。他們對這條娃娃魚進行了稱重和測量體長,經測量,這條娃娃魚重16斤、長接近1米。
  • 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黑熊偷蜂蜜並不是空穴來風,除了村民們的懷疑,還有人親眼所見。黃荊村護林員羅茂開告訴記者,7月中旬,他在楊文強放置蜂箱的山上巡查時,就無意間發現有黑熊在偷吃蜂蜜。當他走近時,生性機警的黑熊迅速跑進樹林,眨眼功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地上只留下被掀翻的蜂箱和無家可歸的蜜蜂在嗡嗡飛舞,木箱子上能看到明顯的黑熊爪子印。
  • 徐州現罕見巨型娃娃魚
    中國徐州網-都市晨報熱線85800100消息(記者 於瓏)前日下午,沛縣楊屯鎮西姚橋村村民王觀雷在微山湖捉到一條超大「娃娃魚」,引來許多村民前來看稀罕。這條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娃娃魚」,重6.2斤,體長79釐米。王觀雷的愛人張贊贊說,生長在微山湖西岸的丈夫自幼酷愛捕魚,他最喜愛用傳統的撒網去撒魚。
  • 丹東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哭,四肢似人手腳~
    ,網裡有一隻特別的動物,全身沾滿泥,完全看不清長什麼樣。  出於好奇,侯傳茂將這隻奇怪的東西帶回家裡,用水清洗一番,終於見到它的真容,仔細一看,竟是平常很少見的娃娃魚,於是他和家人就將這一消息向東港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報告,等待其前來處理。
  • 野生娃娃魚又現身夾江!
    「我們聽見河水邊像是有什麼動物在動,便去查看,結果發現好像是娃娃魚……」近日,張志軍帶著公司員工在樂山市夾江縣旅遊環線進行團建活動,一伙人玩得正高興時,突然路邊小河裡的響動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跑過去一看,這條似魚非魚的傢伙渾身深褐色,通體光滑扁長,長著短短的四肢,約70釐米長,3斤多重。因為不敢確定這條長腳的怪魚到底是什麼,不敢擅自處理。隨後,他們把它護送到夾江縣自然資源局,經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條野生大鯢,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娃娃魚。它體表無外傷,具備即刻放歸野外條件,大家隨即將這條娃娃魚放歸了自然。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條大鯰魚,但仔細一看,它沒有魚鰭還長著爪子!」穆家峪鎮鹼廠村的漁民趙全利是第一個發現這條野生娃娃魚的人。他打了20多年魚,這樣的四腳怪魚還是頭一次見。  怕傷到這條怪魚,趙全利趕緊用刀削開漁網,把它救了出來。在看清怪魚之後,大伙兒更是倒吸一口氣:它足足有一米多長,皮膚光滑,頭部鈍圓扁平,四肢短小。因為保護得及時,怪魚沒有明顯外傷,一放在地上就四肢有力地爬動了起來。
  • 這是娃娃魚嗎?山澗釣魚,水底全是「四腳獸」,一小時釣了十幾條
    2019-05-11 12:51:05 來源: 流行的感覺 舉報
  • 四川廣元:昔日打漁郎 娃娃魚養出千萬財富
    5月2日,記者來到青川縣天和大鯢生態養殖場,向傳奇的創造者40歲的村民王光模,討教他的財富秘笈。  秘笈一  仿生環境&nbsp專家護航  2001年,王光模成立了青川天和大鯢養殖場發展有限公司,開始馴養大鯢幼苗。  「娃娃魚對水質要求特別高,用山間泉水,與娃娃魚的生長環境完全一致,才能保證娃娃魚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