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坡頭鎮黃河岸邊竟發現娃娃魚,村民竟然做這樣的事情

2020-11-30 騰訊網

濟源坡頭鎮馬住村位於黃河岸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黃河裡的各類漁獲對於該村的不少村民們而言可謂是並不陌生。

可在7月10日上午,馬住村黨支部書記楊戰營卻在黃河裡發現了一條不太一樣的魚。

楊戰營有散步運動的習慣,當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樣,在黃河岸邊散步,可就當他在散步時,卻無意間發現在河岸邊的草叢中,有一條灰黑色的魚正在掙扎。「一開始,我以為是條大鯉魚,可當我走近一看,發現這隻魚竟然長了四隻腳。」 楊戰營回憶稱,當時眼前的一幕,可把他嚇了一跳,經過他的仔細觀察,發現這隻魚頭部呈扁平狀,全身呈灰黑色,沒有鱗片,從外表判斷,這隻魚很像傳說中的娃娃魚,可讓琚徳忠感到不解的是,在他的記憶裡,可沒有聽說黃河裡還有娃娃魚的身影。

雖然對於這條魚的身份有些摸不準,可是為了它的安全,楊戰營趕忙找來了水盆,將這隻被困的魚小心的救了上來。由於不知道這隻魚身上有沒有傷,楊戰營先是將這隻魚帶回到了家裡,在與家人們通過手機進行查找後,發現網絡上的娃娃魚照片跟這隻魚基本一樣,這時候,楊戰營才算是確定了,自己竟然救助了一隻娃娃魚。

「咱也不知道娃娃魚到底要吃啥,也不敢亂喂,萬一吃不好了,還怕娃娃魚有危險呢。」 在確認這條魚的身份後,楊戰營有些無奈,「這可是國家保護動物,咱們私人可不能養。」在與家人再三商量後,他決定向濟源林業部門、漁政部門進行求助。

「在接到楊戰營的求助後,我們在第一時間對此事進行了核實。」示範區林業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經過辨認後確定,此次楊戰營所救助的魚就是俗稱為娃娃魚的中國大鯢,野生的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一般而言,娃娃魚所需要的生活環境比較獨特,在高海拔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的石縫和巖洞的山間溪流、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幹上活動,並選擇有回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內棲息。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

「按照以前發現娃娃魚的地點來看,很少在大江大河中發現的。」 示範區林業局有關工作人員判斷,這隻娃娃魚可能是從上遊遊到此處的,能夠在此生存,也說明了附近的水質在變好。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隻娃娃魚正在觀察期間,濟源林業、漁政部門也將會在觀察期過後,擇期將其放歸到大自然當中。在這裡,也提醒廣大市民,在野外遇見野生動物,儘量不要與其接觸,也不要對其餵食,因為野生動物會有一定的攻擊性,如果發現野生動物有受傷的情況,要及時與有關部門進行聯繫,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去救助,並對其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切記不要盲目救助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綿竹村民採藥途中遇娃娃魚「求救」
    村民救助娃娃魚放歸大自然  四川新聞網德陽7月27日訊(劉菲 記者 周鴻)「哇哇——」7月26日中午12時,遵道鎮棚花村村民到藥田採藥途中突然聽聞從附近溝渠間傳來陣陣類似於嬰兒的哭泣聲。尋聲找去,原來是一隻受傷的娃娃魚。
  • 濟源珍珠泉發現娃娃魚
    發現的娃娃魚圖由受訪者提供一大早,安靜的珍珠泉旁圍了不少人「聽說昨晚有人在這裡看到了一條娃娃魚,還拍了視頻。這可是個稀罕事,我特地趕來瞧瞧。」說話的是廟街居委會居民楊衛東。令他沒想到的是,找了20多分鐘,連娃娃魚的影子也沒發現。娃娃魚學名中國大鯢,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珍珠泉真的有娃娃魚嗎?4月17日一早,得到消息後,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 村民放生娃娃魚
    村民放生娃娃魚 發布時間:2018年05月0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邱新福:@蒼南新聞網 昨天,礬山鎮埔坪社區村民董文共在獅頭腳村埔坪溪抓小龍蝦時
  • 黃河岸邊一檉柳
    東營市墾利區黨史市志辦邀我們寫一篇關於「講述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徵文,我便想到了黃河入海口的一種植物—檉柳。也許是黃河母親對我們入海口的恩賜,檉柳成了黃河岸邊新生土地上的寵兒。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漫坡遍野的檉柳竟然做成了大產業。初夏的六月,大地已蛻去了嫩黃,披上了蔥綠的夏裝,顯得更加生機勃勃,黃河岸邊的檉柳早已耐不住寂寞,綠裝裹身,紫色的小花綴滿枝丫,在微風中彰顯著自己頑強的個性。檉柳,又稱紅柳、紅荊、荊條、三春柳。多為落葉灌木,部分小喬木。
  • 黃河岸邊的笑聲 | 小灘子村的「大變化」
    鄂爾多斯沿黃河728公裡岸邊的幹群鼓足發展幹勁,奮發做為,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歷史新跨越。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鄂爾多斯沿黃河岸邊的村莊,去看看他們如今的美好生活。黃河岸邊的笑聲 之小灘子村的「大變化」錯落有致的青磚民居,平整乾淨的戶戶通水泥路,鼓囊囊的腰包,充滿幸福的笑臉……準格爾旗大路鄉小灘子村正向著產業強、環境美、農民富的目標邁進,成為「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
  • 陰溝裡連續出現11條娃娃魚!村民們都懷疑是野生的 全村都驚動了
    記者注意到,村民發現娃娃魚的水溝,是村內主要用於排放生活汙水的,溝內滿是淤泥和雜物,還散發著一股刺鼻的異味。按照常理,這樣的環境不可能是娃娃魚棲息的地方,更不可能會在此繁殖。市民:「我也不知道(哪來的),而且這個陰溝很髒,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它應該喜歡水質清澈的地方,它不可能在這陰溝裡面成長。」
  • 黃河岸邊的笑聲 | 鹼櫃村:產業飄出「幸福味」
    開欄語「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幾十幾道灣上有幾十幾隻船哎……」一首黃河曲唱出了九曲迴腸、洶湧奔騰的滔滔黃河水那粗獷豪邁,也仿佛聽到昔日黃河兩岸人民一步一個腳印的艱辛生活和心酸故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
  • 村民發現野生「娃娃魚」 主動上交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東南網莆田4月27日訊(通訊員 謝於思)4月19日下午,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接到涵江區鰲山村一村民電話,稱其在涵江區鰲山村頂柯附近,發現一隻水生野生動物,擔心該動物的安全,就先帶回家暫放,同時也已向警方報案。
  • 徐州現罕見巨型娃娃魚
    中國徐州網-都市晨報熱線85800100消息(記者 於瓏)前日下午,沛縣楊屯鎮西姚橋村村民王觀雷在微山湖捉到一條超大「娃娃魚」,引來許多村民前來看稀罕。這條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娃娃魚」,重6.2斤,體長79釐米。王觀雷的愛人張贊贊說,生長在微山湖西岸的丈夫自幼酷愛捕魚,他最喜愛用傳統的撒網去撒魚。
  •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村民捕獲至今最大的野生娃娃魚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村民捕獲至今最大的野生娃娃魚2016-09-20 08: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nbsp&nbsp&nbsp&nbsp杜明騫通過對娃娃魚的顏色及爬行的靈性度等綜合分析認為,該娃娃魚是野生的,經測量,體長80釐米,體重8.8斤。杜明騫說,這是我縣至今發現最大的野生娃娃魚。
  • 內江威遠驚現巨型野生娃娃魚,長1米重16斤
    12月1日,威遠縣山王鎮村民在葫蘆口發現一條巨型野生娃娃魚,體長近1米,重達16斤。村民放牛,尋著狗吠聲發現娃娃魚當日上午9點過,山王鎮躍進村12組村民劉清壽到葫蘆口水庫附近放牛,忽然聽到岸邊有隻狗在不停地叫,他立即跑過去,發現一條四隻腳的魚卡在了石頭之間,因為以前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魚,感到十分好奇。劉清壽就將其抱回家中,餵在水缸裡面。隨後,他打電話通知了村支部書記解金正,想問清楚這個是什麼魚。
  • 村民捕到「四腳怪」 經鑑定為5斤重野生娃娃魚
    雲霄村民誤捕5斤重野生娃娃魚  這麼大個頭的娃娃魚,在雲霄第一次見,村民和海洋與漁業局將它放生一隻「四腳怪」偷偷溜進村民的漁網中,村民羅文賢有點害怕,但還是把它帶回家。上網一查,竟是娃娃魚。消息一傳出,村民們也紛紛跑到羅文賢家中,一睹這位「特殊客人」。  昨天海都記者來到現場看到,這傢伙還真不小,重約5斤,身長有75釐米。經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鑑定,它就是野生娃娃魚,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麼大個頭的娃娃魚,在雲霄還是頭一回見。
  • 靖遠縣東灣鎮瓜園村:黃河岸邊一枝花 風景如畫醉人心
    東灣鎮瓜園村:黃河岸邊一枝花 風景如畫醉人心圖為東灣鎮瓜園村景色。白銀日報記者 貴富堂 文/圖位于靖遠縣城以東約10公裡的東灣鎮瓜園村魚塘連片,稻穀飄香,小橋流水,古樹參差,是遠近聞名的黃河岸邊一枝花。
  • 有人在惠州發現「娃娃魚」,被嚇得不輕!
    因其夜間的叫聲猶如嬰兒啼哭,所以俗稱為「娃娃魚」,但它卻並非魚類,而是體形最大的一種兩棲動物。圖源百度百科中國大鯢野生數量極為稀少,主要在中國的長江、黃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發現。大鯢的分布很廣泛,黃河、長江及珠江中下遊及其支流中都有它的蹤跡,遍及北京懷柔、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和廣西等省、區。最近,西友@藍天大海88 在西子圈分享,表示有人在惠州發現了娃娃魚!發現娃娃魚的員工被嚇的不輕!
  • 灤平窟窿山水庫發現一條半米長死「娃娃魚」(圖)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記者陳寶雲)在北方極為罕見的娃娃魚,近日現身灤平縣窟窿山水庫,但令人惋惜的是,這條近半米長的娃娃魚已經死亡。據記者了解,早在2009年,該水庫就曾發現過「娃娃魚」的身影,對於此次出現的死「娃娃魚」是否是此前發現的那條,水庫方面還無法確定。    隨著天氣的轉暖,窟窿山水庫冰封的水面也陸續融化。憋悶一冬天的釣魚愛好者紛紛走出家門,來到了水庫旁垂釣。3月23日,正值周末,上百名釣魚愛好者來到了水庫邊。
  • 濟源村民撿到「野雞」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市民發現的紅腹錦雞9月9日,為何近期頻頻有市民遇到野生動物濟源晨報記者從國有濟源市蟒河林場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該單位已處理數十起救助野生動物的事情。據國有濟源市蟒河林場工作人員分析,近些年,我市林區面積不斷增加,為不少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棲息環境。各種珍禽野獸的數量在增加的同時,也時有闖入人類活動區域的情況發生。
  • 叫聲似嬰兒哭泣的娃娃魚
    叫聲似嬰兒哭泣的娃娃魚夏夜,萬籟俱寂,只有山間溪水淙淙,丁冬作黃聲,忽然從岸邊傳來一陣陣嬰兒的啼哭聲——這是大的叫聲。大鯢的樣子長得很怪,頭大、扁圓而寬,嘴也大,眼睛很小,後面拖著一條側扁的大尾巴。,又像鯰魚,所以有人就稱它為」魚」了。
  • 黃河岸邊小泥罐
    於是,待在家裡的她,天天看表姑父谷德恩做蟋蟀罐。表姑父谷德恩是蟋蟀罐製作行家。他的故鄉山東寧津盛產蟋蟀,民間鬥蟋蟀的遊戲源遠流長。玩蟋蟀得有好器具,若隨便用一個家什,比如鐵筒、塑料筒裝蟋蟀,趣味就寡淡了。寧津屬黃河衝積平原腹地,地下的古黃河澄泥,細膩、純淨,是製作蟋蟀罐的好材料。於是,表姑父一退休就來了,住到表哥家。表哥家房子不富餘,但還是騰出一間給他做工作室。
  • 杭州村民發現一條「怪魚」,長四隻腳…有人想花大錢買下
    他跟大家說這是保護動物不能傷害,並將其帶回家中,因頭部有點小傷,老李暫時將娃娃魚放在家裡水池中,買來肉、小魚小心伺候著。這條娃娃魚有4350克,體長90餘釐米。老李和村民都是頭一回看見這麼大人娃娃魚,拍照發了朋友圈,沒想到,有好友看到後竟打電話給他,願意出高價購買,老李聽後笑笑說:「我家經濟條件雖然差,但這是保護動物,不能賣,這個錢我不賺。」
  • 容縣六王村民水溝發現,一條野生娃娃魚!
    12月25日下午,我們收到微友的報料,稱有村民在容縣六王偶然發現了一條「怪魚」,疑似娃娃魚。據悉,娃娃魚學名大鯢,野生娃娃魚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因其叫聲似嬰兒啼哭,俗稱娃娃魚。目前,我們也讓微友聯繫村民叫他們報警聯繫森林公安前來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