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坡頭鎮馬住村位於黃河岸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黃河裡的各類漁獲對於該村的不少村民們而言可謂是並不陌生。
可在7月10日上午,馬住村黨支部書記楊戰營卻在黃河裡發現了一條不太一樣的魚。
楊戰營有散步運動的習慣,當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樣,在黃河岸邊散步,可就當他在散步時,卻無意間發現在河岸邊的草叢中,有一條灰黑色的魚正在掙扎。「一開始,我以為是條大鯉魚,可當我走近一看,發現這隻魚竟然長了四隻腳。」 楊戰營回憶稱,當時眼前的一幕,可把他嚇了一跳,經過他的仔細觀察,發現這隻魚頭部呈扁平狀,全身呈灰黑色,沒有鱗片,從外表判斷,這隻魚很像傳說中的娃娃魚,可讓琚徳忠感到不解的是,在他的記憶裡,可沒有聽說黃河裡還有娃娃魚的身影。
雖然對於這條魚的身份有些摸不準,可是為了它的安全,楊戰營趕忙找來了水盆,將這隻被困的魚小心的救了上來。由於不知道這隻魚身上有沒有傷,楊戰營先是將這隻魚帶回到了家裡,在與家人們通過手機進行查找後,發現網絡上的娃娃魚照片跟這隻魚基本一樣,這時候,楊戰營才算是確定了,自己竟然救助了一隻娃娃魚。
「咱也不知道娃娃魚到底要吃啥,也不敢亂喂,萬一吃不好了,還怕娃娃魚有危險呢。」 在確認這條魚的身份後,楊戰營有些無奈,「這可是國家保護動物,咱們私人可不能養。」在與家人再三商量後,他決定向濟源林業部門、漁政部門進行求助。
「在接到楊戰營的求助後,我們在第一時間對此事進行了核實。」示範區林業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經過辨認後確定,此次楊戰營所救助的魚就是俗稱為娃娃魚的中國大鯢,野生的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一般而言,娃娃魚所需要的生活環境比較獨特,在高海拔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的石縫和巖洞的山間溪流、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幹上活動,並選擇有回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內棲息。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
「按照以前發現娃娃魚的地點來看,很少在大江大河中發現的。」 示範區林業局有關工作人員判斷,這隻娃娃魚可能是從上遊遊到此處的,能夠在此生存,也說明了附近的水質在變好。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隻娃娃魚正在觀察期間,濟源林業、漁政部門也將會在觀察期過後,擇期將其放歸到大自然當中。在這裡,也提醒廣大市民,在野外遇見野生動物,儘量不要與其接觸,也不要對其餵食,因為野生動物會有一定的攻擊性,如果發現野生動物有受傷的情況,要及時與有關部門進行聯繫,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去救助,並對其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切記不要盲目救助。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