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哭,四肢似人手腳~

2021-02-19 鴨綠江晚報
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

7月27日早,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在自家附近的河套下網捕螃蟹時意外地發現,網裡有一隻特別的動物,全身沾滿泥,完全看不清長什麼樣。

出於好奇,侯傳茂將這隻奇怪的東西帶回家裡,用水清洗一番,終於見到它的真容,仔細一看,竟是平常很少見的娃娃魚,於是他和家人就將這一消息向東港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報告,等待其前來處理。

得知消息後,記者隨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來到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家中,看到一隻背部呈黑棕色、四肢短小的娃娃魚正在大水盆一動不動。根據對娃娃魚的外形和膚色特點進行現場研究、分析,判斷這隻娃娃魚是我國野生大鯢

據市漁政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鯢幼年期用腮呼吸,長大以後用肺呼吸。這條大鯢前面是四個爪,後邊是五個爪,很明顯是一條成年大鯢,長成了應該在1米8左右,據工作人員辨析,這條大鯢體量8斤左右,體長68公分,年齡在6歲到8歲。

據了解,大鯢,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為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是中國的國寶之一,而且是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由於娃娃魚的生活環境較為獨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的山間溪流等優良的水生環境之中。

據執法人員仔細觀察,這條娃娃魚身上沒有外傷,狀態良好,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於是執法人員將大鯢帶往鐵甲水庫將其放生,讓其回歸大自然。

特別提醒:

在野外發現稀有保護動物,請及時聯繫政府相關部門或撥打110請求支援,如違法捕獲、獵殺、販賣、食用野生動物將受到法律制裁。

下圖為網絡資料

相關連結~~

「娃娃魚」並非魚類

最長的可達2米

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是兩棲動物,生活在淡水中,是中國特產的一種珍貴野生動物。

網絡資料

但它卻並非魚類,而是體形最大的一種兩棲動物,體長一般為1米左右,最長的可達2米,體重為20-25千克,最大的達50千克。體色隨棲居環境色彩而有差異,背面呈棕色、紅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顏色較深的不規則斑點,腹面淺褐色或灰白色。

其生活環境較為獨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巖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幹上活動,並選擇有回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內棲息。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

網絡資料

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於中國內蒙古,距今約1.65億年。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之列為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中國的國寶之一。新華社華盛頓2018年5月21日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俗稱「娃娃魚」的瀕危物種中國大鯢並非一個種,可能存在5-8個種。




掃碼關注

鴨綠江晚報

孔麗娜 李依霖 見習記者│孫新語

編輯 | 萌萌

出品 | 鴨綠江晚報

©丹東日報社/丹東報業傳媒發展有限公司



掃碼關注

鴨綠江晚報

孔麗娜 李依霖 見習記者│孫新語

編輯 | 萌萌

出品 | 鴨綠江晚報

©丹東日報社/丹東報業傳媒發展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丹東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哭,四肢似人手腳~
    得知消息後,記者隨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來到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家中,看到一隻背部呈黑棕色、四肢短小的娃娃魚正在大水盆一動不動。根據對娃娃魚的外形和膚色特點進行現場研究、分析,判斷這隻娃娃魚是我國野生大鯢。  據市漁政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鯢幼年期用腮呼吸,長大以後用肺呼吸。這條大鯢前面是四個爪,後邊是五個爪,很明顯是一條成年大鯢,長成了應該在1米8左右,據工作人員辨析,這條大鯢體量8斤左右,體長68公分,年齡在6歲到8歲。
  • 【趣事雜談】大鯢為何被稱為娃娃魚?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嗎?
    那麼,娃娃魚還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嗎?   大鯢為何被稱為娃娃魚?一種說法是「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然而,這一說法被學界人士否定。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學建告訴記者,「叫聲似嬰兒哭聲」傳聞是以訛傳訛,因為娃娃魚沒有聲帶,沒有發聲器官。
  • 叫聲像嬰兒哭!市民釣起野生娃娃魚放生 專家提醒此魚兇猛
    他仔細查看發現,這是一條重約3斤的娃娃魚。據工作人員判斷,這是一條野生娃娃魚,重約3斤,在黃塘湖中發現野生娃娃魚比較罕見。隨後,民警和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一道,將這條娃娃魚帶至長江邊放生。據了解,野生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其叫聲像嬰兒哭聲,因此而得名。野生的娃娃魚比較兇猛,是食肉類動物,在家飼養很可能會攻擊人的。」
  • 叫聲似嬰兒哭泣的娃娃魚
    叫聲似嬰兒哭泣的娃娃魚夏夜,萬籟俱寂,只有山間溪水淙淙,丁冬作黃聲,忽然從岸邊傳來一陣陣嬰兒的啼哭聲——這是大的叫聲。大鯢的樣子長得很怪,頭大、扁圓而寬,嘴也大,眼睛很小,後面拖著一條側扁的大尾巴。,又像鯰魚,所以有人就稱它為」魚」了。
  • 東港驚現野生大鯢!
    出於好奇,侯傳茂將這隻奇怪的東西帶回家裡,用水清洗一番,終於見到它的真容,仔細一看,竟是平常很少見的娃娃魚,於是他和家人就將這一消息向東港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報告,等待其前來處理。得知消息後,記者隨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來到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家中,看到一隻背部呈黑棕色、四肢短小的娃娃魚正在大水盆一動不動。
  • 水庫傳嬰兒啼哭聲 水怪叫聲驚悚恐怖嚇人竟是娃娃魚
    水庫傳嬰兒啼哭聲 水怪叫聲驚悚恐怖嚇人竟是娃娃魚時間:2016-03-02 20:1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水庫傳嬰兒啼哭聲 水怪叫聲驚悚恐怖嚇人竟是娃娃魚 近日,浙江寧海縣一個水庫傳嬰兒啼哭聲,一陣一陣地聽起來十分嚇人。
  • 宜賓驚現娃娃魚!叫聲像小孩哭,簡直是個嚶嚶怪!
    雖然不怎麼好看,但它的叫聲很像小娃娃的哭聲增加了它的萌點確定是萌點嗎小科普:野生娃娃魚,又名大鯢,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在兩棲動物中要數它體型最大,一般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巖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
  • 一條一米多長的娃娃魚 發出嬰兒叫聲嚇壞路人
    突然,他聽到河邊不時傳來嬰兒的哭聲,頓時被嚇了一大跳。馬亮壯著膽,拿著手電筒,一步步靠近岸邊。仔細拿手電筒循聲照去,發現一個軟綿綿的東西正趴在河邊。發出嬰兒叫聲的,是一條一米多長的娃娃魚。「從來沒看到過這麼大的娃娃魚,我們怕其他路人看到後拿走,就報警了。」馬亮回憶,這個娃娃魚身體呈黃褐色,頭部扁平,有碗口大小,還能發出嬰兒般的「哭聲」,感覺很神奇。
  • 解密「山溪隱士」中國大鯢 叫聲似嬰兒啼哭得名娃娃魚
    中國大鯢是地球上最大的兩棲動物記得30年前,在秦嶺南北的河流裡抓螃蟹時,翻開一塊石頭,就有可能遇見「娃娃魚」,長大後才知道,它叫「大鯢」其中,中國大鯢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中國特有種類,是地球上最大兩棲類動物。因為它的叫聲類似嬰兒的啼哭聲,所以得名「娃娃魚」。
  • 它的叫聲酷似嬰兒啼哭,故名叫做——娃娃魚
    伴隨叮咯的琴音,常聽到山溪岸邊嬰兒啼哭的聲音,極不協調,頗為悽慘,這就是大鯢的叫聲。由於其聲似嬰兒啼哭,所以,人們叫它「娃娃魚」。但它和魚"毫無親緣關係,在分類上,它的地位比魚要高級。大鯢的身體呈扁平狀,頭寬而扁圓,上面鑲嵌著一對小眼睛,尾部側扁,四肢短小。體色有棕色、紅棕色的,還有黑棕色的。個體的體色變異頗大。
  • 《山海經》中的娃娃魚,叫聲如同嬰兒啼哭,但它不是美人魚
    在山上有一種名叫黃雚(huán)的草,形狀像樗(chū臭椿樹)樹,葉子像麻葉,開白色的花,結赤褐色的果實。用這種草來洗浴既可以治癒疥瘡,又可以治療浮腫病。竹水是從竹山流出,然後向北流入渭水。山的南面有許多的竹箭(較細的竹子),還有很多黑色的玉石。還有一條丹水也是從竹山流出,向東南流入洛水,丹水中有很多得水晶,還有很多的娃娃魚。
  • 江西省出現難得一遇的巨型娃娃魚!
    江西省驚現百年難得一遇的巨型娃娃魚!我們現在經常可以看到路邊有人販賣娃娃魚的,這些娃娃魚頂多也就十釐米。而在江西德興某個鎮上,村民發現了一隻長達一百五十釐米的巨型娃娃魚。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野生娃娃魚的珍貴程度。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穆家峪鎮鹼廠村的漁民趙全利是第一個發現這條野生娃娃魚的人。他打了20多年魚,這樣的四腳怪魚還是頭一次見。  怕傷到這條怪魚,趙全利趕緊用刀削開漁網,把它救了出來。在看清怪魚之後,大伙兒更是倒吸一口氣:它足足有一米多長,皮膚光滑,頭部鈍圓扁平,四肢短小。因為保護得及時,怪魚沒有明顯外傷,一放在地上就四肢有力地爬動了起來。
  • 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網友:說好的建國以後不能成精呢?
    「聽老一輩人講過,這條河曾生活過野生娃娃魚。在七八十年代,好多人都看到過。」不少當地百姓也認同這種看法。經過仔細檢查,這條娃娃魚並沒有受傷跡象而且體徵正常,符合放生條件,漁政局工作人員將其遷移至遠離橋和船隻聚集的赤水河三江村流域放生。相關新聞80歲巨型娃娃魚 網友:說好的建國以後不能成精呢?6月28日,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大鯢現身甘肅永靖縣太極島溼地,經工作人員測量,這條大鯢身長1.2米,體重8公斤,顏色為深棕色,表麵皮膚光滑,細膩,據估算已有80多歲。
  • 深山娃娃魚的叫聲你聽過嗎
    正宗深山娃娃魚,山裡人自己養的,無汙染,叫聲有點讓人害怕,你怕嗎?不怕來看看。
  • 內江威遠驚現巨型野生娃娃魚,長1米重16斤
    12月1日,威遠縣山王鎮村民在葫蘆口發現一條巨型野生娃娃魚,體長近1米,重達16斤。村民放牛,尋著狗吠聲發現娃娃魚當日上午9點過,山王鎮躍進村12組村民劉清壽到葫蘆口水庫附近放牛,忽然聽到岸邊有隻狗在不停地叫,他立即跑過去,發現一條四隻腳的魚卡在了石頭之間,因為以前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魚,感到十分好奇。劉清壽就將其抱回家中,餵在水缸裡面。隨後,他打電話通知了村支部書記解金正,想問清楚這個是什麼魚。
  • 容縣六王村民水溝發現,一條野生娃娃魚!
    12月25日下午,我們收到微友的報料,稱有村民在容縣六王偶然發現了一條「怪魚」,疑似娃娃魚。據悉,娃娃魚學名大鯢,野生娃娃魚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因其叫聲似嬰兒啼哭,俗稱娃娃魚。目前,我們也讓微友聯繫村民叫他們報警聯繫森林公安前來處理了。
  • 特殊禮物娃娃魚不吃不喝讓人急 專家:可能是野生的
    「有人將一條娃娃魚送給我家養,但我不知道該怎麼養它。它現在不吃也不喝,我擔心它會死掉。」5月24日,家住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的龔女士,撥打長江日報新聞熱線電話59222222說,希望相關部門能派人救助這條娃娃魚。
  • 村民捕到「四腳怪」 經鑑定為5斤重野生娃娃魚
    「見它沒有掙扎,像是受傷了。」  叔侄倆回家後,用手機百度,才知道它叫娃娃魚。娃娃魚被羅文賢安置在塑料水箱內,十分安靜。  直到深夜還有村民來圍觀  消息一傳開,圓峰村炸開了鍋。村民們紛至沓來,一睹娃娃魚的風採。「還真沒見過,太新鮮了。」村民陳先生看著娃娃魚,一個勁地瞪大眼睛笑。
  • 小溪裡怎麼有嬰兒在哭?一看……好傢夥,一條80斤的娃娃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通訊員 顏寧 岑思懿你見過娃娃魚嗎?娃娃魚學名大鯢,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有上億年演化史的古老兩棲動物。小時新聞記者從寧波鎮海九龍湖鎮獲悉,近日九龍湖旅遊度假區內香山寺的一位僧侶救下一隻80多斤的大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