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早上,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在自家附近的河套下網捕螃蟹時意外地發現,網裡有一隻特別的動物,全身沾滿泥,完全看不清長什麼樣。
出於好奇,侯傳茂將這隻奇怪的東西帶回家裡,用水清洗一番,終於見到它的真容,仔細一看,竟是平常很少見的娃娃魚,於是他和家人就將這一消息向東港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報告,等待其前來處理。
得知消息後,記者隨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來到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家中,看到一隻背部呈黑棕色、四肢短小的娃娃魚正在大水盆一動不動。根據對娃娃魚的外形和膚色特點進行現場研究、分析,判斷這隻娃娃魚是我國野生大鯢。
據市漁政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鯢幼年期用腮呼吸,長大以後用肺呼吸。這條大鯢前面是四個爪,後邊是五個爪,很明顯是一條成年大鯢,長成了應該在1米8左右,據工作人員辨析,這條大鯢體量8斤左右,體長68公分,年齡在6歲到8歲。
據了解,大鯢,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為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是中國的國寶之一,而且是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由於娃娃魚的生活環境較為獨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的山間溪流等優良的水生環境之中。
據執法人員仔細觀察,這條娃娃魚身上沒有外傷,狀態良好,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於是執法人員將大鯢帶往鐵甲水庫將其放生,讓其回歸大自然。
孔麗娜 李依霖 見習記者│孫新語
編輯│佳澤
©丹東日報社/丹東報業傳媒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