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大鯢人工繁殖第一人」陽愛生:大鯢的價值應該被看到

2021-01-09 中華網

中國大鯢,是中國特產的一種珍貴野生動物,因叫聲酷似小孩兒啼哭,俗稱「娃娃魚」,但它卻並非魚類,而是體形最大的一種兩棲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約3.5億年,是比恐龍還早的「地球紀念物」和極其珍貴的「活化石」,被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中國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

陽愛生,原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資源研究室主任,一生都在從事水產動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尤其在對大鯢的人工繁殖及價值研發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有趣的是陽愛生一開始並不是研究大鯢的,甚至在決定接下大鯢人工繁殖研究課題後,還對大鯢知之甚少。那他為什麼會突然對大鯢研究感了興趣,又是如何做到為研究大鯢奉獻一生的,他與大鯢之間究竟發生了哪些難忘的故事,不妨一起去聽聽陽老講述他與大鯢的緣分。

臨危受命,啃下國內水生動物繁殖三大硬骨頭之一

大鯢不僅是水中的「活化石」,更是水中的「活人參」,其在食用、藥用、觀賞、科研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大鯢一直被作為一種水產資源收購,是我國傳統出口商品,有一噸大鯢換5臺卡車外加32噸小麥的記錄。

巨大的利益誘惑,讓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大量非法捕捉販賣大鯢,再加之天然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因素,使得大鯢野生資源銳減。保護野生大鯢、進行大鯢人工繁殖研究刻不容緩。

然而研發的道路卻並不順暢,為全面保護和研發大鯢,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掛牌成立了國內首家專注大鯢研發的機構,在開展了七個年頭的研究後,仍無實質進展。

轉機發生在1977年的盛夏,當時國家農牧漁業部科技司的一位官員到訪了桑植縣,關注到了當地的娃娃魚研究所,了解到研究所在研發上遇到困境後,該官員要求湖南省相關領導與部門要積極配合與支持該項研究。任務就這樣層層落實到了陽愛生所在的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作為所裡科研負責人員,陽愛生擔下了尋找和安排大鯢研發人員的責任。

徵集報名的通知發出去了,所裡卻遲遲沒有人願意報名。看到這個結果陽愛生並不意外。眾所周知,大鯢的繁殖是國內水生動物繁殖的三塊硬骨頭之一(其它兩項是白鰭豚和鰻魚);其次,大鯢一般都棲居在大山溝裡,交通不便,去了就相當於與世隔絕;加之當時研究員的評職稱與加薪都與能否出成果掛鈎。如此一來,研發陷入瓶頸的大鯢人工繁殖項目自然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

作為黨員,同時也是負責人,陽愛生認為無論如何項目不能因此就黃了,實在沒人去,那就自己上。下定決心後,陽愛生辭去了當時所有的職務,一心奔赴山裡,開啟了大鯢人工繁殖的研發工作。

一戰成名,專注中國大鯢的價值研發與推廣

來的山溝裡,第一次見到大鯢,陽愛生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娃娃魚真的太漂亮了,有金黃色的、紅棕色的、褐灰花色的……表皮甚至會隨著山裡的地質條件不同而長出各異的花色紋理。」陽愛生回憶起初見大鯢的驚豔。

隨著對大鯢的了解越來越多,越發激起了他研究大鯢的興趣。但當時可供研究參考的資料非常少,包括大鯢何時產卵等都沒有相關記錄,人工繁殖信息基本處於空白狀態。任務硬,難度大,但陽愛生沒有絲毫畏懼,對大鯢的好奇,讓他有了探索未知、攻克難關的信心和勇氣,在陽愛生看來,越是有挑戰性,才越能感覺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所在。

敢擔風險,不畏艱難,陽愛生在桑植縣桑泉水庫研究娃娃魚,一待就是三年。每天跟著當地有經驗的村民一起去尋找並觀察大鯢,收集整理一手資料。說來也奇怪,娃娃魚出沒的地方,附近總會有五步蛇的身影。一次,陽愛生在水庫進行考察,一條五步蛇不請自來,跳上了陽愛生劃的小船。陽愛生笑言,當時沒在怕,回家後才覺得脊背發涼。

在得知陽愛生接下研究大鯢人工繁殖的課題後,他的老師和同學們都曾勸他放棄,他們認為這個課題不僅難攻克,研究的條件還異常艱苦,每天都在各種山溝洞穴裡奔走,潛藏的危險也多。但陽愛生沒有考慮那麼多,就是感興趣,就是想研發,抱著這樣的信念,皇天不負有心人,陽愛生的研究竟很快就取得了質的突破。1978年,以陽愛生為開拓者的湖南水產界專家首先成功實現大鯢的人工繁殖,陽愛生因此被譽為「娃娃魚人工繁殖第一人」,消息震驚了整個科學院。

在陽愛生的努力和堅持下,大鯢的人工繁殖技術得以被攻克,大鯢人工養殖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國家對大鯢馴養繁殖、捕撈、運輸及經營利用,實行特許經營證,嚴格管理,鼓勵馴養繁殖和合法合理經營,全國辦證的娃娃魚養殖單位有幾百家,逐步實現了從原始捕撈到人工馴化的轉變。

大鯢可以合法的養殖和利用了,陽愛生又開始了新思考,如何讓更多人了解並認識到大鯢的價值。研究大鯢一輩子,陽愛生感嘆到:越深入研究就越發現大鯢真的渾身是寶。

大鯢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動物,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優質蛋白質、豐富的胺基酸和微量元素。大鯢肌肉蛋白是一種優質蛋白,必需胺基酸含量高,組成比例好,完全符合人體需要量模式,而且其中含有豐富的我國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賴氨酸。

除了營養價值極高,大鯢還是一味傳統的名貴藥材。其肌肉、內臟、骨骼、表皮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藥,在歷代方石中多有記載。《本草綱目》中有「鱗目、四部、大鯢……以痴疾」。《本草經集注》、《本草拾遺》等藥典中也有「治痴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表明了大鯢入藥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膚方面有顯著功能。中醫認為,大鯢性甘平味淡,有補氣、養血、益智、滋補、強壯之功效,主治神經衰弱、貧血、痢疾、瘧疾等,用於病後、產後身體虛弱,腎虛陰虧,肺癆咳血,久痢脫肛等。現代醫院認為,經常食用大鯢可聰明益智延緩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對防止心血管系統疾病,惡性貧血和惡性腫瘤有很好的效果。

即使研究了幾十年,陽愛生感覺自己對大鯢還是不夠了解,「我總覺得大鯢是很神秘的動物,我們現在發現的它的各種價值,可以說還只是冰山一角,才剛剛揭開它的面紗,針對大鯢的價值研究和開發,我們還有很多未知,需要去不斷探索和完成。」

不忘初心,致力於大鯢產業化造福人類健康

在以陽愛生為代表的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珍貴稀有的大鯢成功實現了人工馴養繁殖,同時通過專家們的不斷研發,大鯢的各種營養、藥用價值也不斷被認知。認識到了,怎麼樣去利用大鯢這些價值造福人類,成為了陽愛生晚年最重要的課題,也是責無旁貸的義務。

帶著這樣的目標,在陽愛生的主持下,成都鯢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作為公司的首席技術專家,陽愛生帶領技術團隊專門就大鯢的各類價值進行科學、深度的全面研究,並以大鯢為原材料進行各類深加工開發利用。

庚子鼠年一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免疫功能差,抵抗力弱,特別是患有慢性病等基礎疾病的人成為了感染的易感、易發高危人群。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醫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陽愛生認為,中醫作用巨大,但是從藥物角度來看,作為預防中藥,是不可能長期服用的,而疫情可能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因此,在他的帶領下,鯢肽生物科技秉承「醫食同源」的理念,立足大健康,深度研發大鯢價值,併集中在對各種活性肽的開發上,首次獨家發現了大鯢身上的4種特有活性肽,並在此基礎上,添加了牡蠣、沙棘、枸杞等各種藥食同源的藥材,推出了提升人體免疫力的鯢極系列滋補佳品。

不僅是針對疫情,陽愛生還關注到目前國家醫保正面臨著巨大壓力,「看病貴」成為壓垮很多普通家庭的稻草,如何利用藥食同源的理念,開發出更多食用級的營養保健產品,幫助千家萬戶調理身體,增強抵抗力,減少去醫院的頻次以及醫療開銷。這既是陽愛生的個人情懷,也是鯢肽生物科技的價值和使命所在。

人一生不用做太多的貢獻,能做好一件事,把它做到極致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對於陽愛生而言,一生為鯢,極盡全力,保護大鯢資源的同時也積極開發大鯢資源,讓其巨大的價值能真正為人類所用,造福人類健康,則足矣。

【撰文】安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中國大鯢遺傳多樣性與保護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自20世紀50年代起,由於棲息地連續破壞以及80年代末左右開始的人為過度捕捉,中國大鯢的野生資源迅速減少,部分地方的野生種群甚至面臨滅絕。中國大鯢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CE),並收錄入CITES公約附錄I,在我國列為二級保護動物。  中國大鯢的保護問題受到了國內外極大的關注。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大鯢的保護,在就地保護和人工增殖放流兩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 娃娃魚的娃娃--大鯢卵的人工孵化揭秘!
    中國大鯢除西藏,但所幸人工繁育種群數量較大,將其作為家庭觀賞爬寵的人也與日俱增,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鯢卵的人工孵化技術,有想嘗試繁殖的爬友可以參考。根據大鯢的畏光習性,孵化盆宜放在陰涼、光線暗弱的地方。
  • 浙江建德:微信朋友圈有人在曬殺娃娃魚 經查證是人工養殖大鯢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大鯢,又稱娃娃魚,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私人捕殺及食用。然而近日有微友在微信上發布了一組圖片,一男子將娃娃魚按在砧板上宰殺,且宰殺地點就在大洋鎮內。市森林公安局民警獲知線索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經查,該男子所宰殺的娃娃魚為人工養殖的大鯢,可以食用。
  • 專家:人工馴養的大鯢可以吃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1月21日訊(文新)本報96333愛心熱線自開展「情暖湖湘·義賣大鯢公益行動」以來,在廣大讀者中產生了強烈反響,同時也有人提出很多疑惑:大鯢是保護動物怎麼還能吃呢?大鯢的食用價值如何?張家界大鯢有什麼特點?長沙哪兒有大鯢吃?
  • 中國娃娃魚極危!研究者4年僅發現24隻野生大鯢,曾賣出萬元高價
    與此同時,由於大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在中國,人工養殖大鯢廣泛興起,在高檔酒店中,一條大鯢動輒幾千元,成為饕客口中的奢華享受。野外種群也因此受到極大的認為捕撈壓力,即使在國家明令禁止的情況下,偷獵和黑市交易依然猖獗。「對中國大鯢進行過度開發供人類食用,在較短時間內對野外動物的數量產生了災難性影響。
  • 濟源仿生態大鯢繁殖技術在河南取得重大突破
    核心提示:大鯢俗稱娃娃魚,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濟源市王屋山銀魚溝一帶是我省野生大鯢較為集中的區域之一。
  • 穿山甲、斑鱉、大鯢,那些因為人類而即將消失的中國動物
    此時的人類比斑鱉還著急,他們前後5次幫助斑鱉夫妻進行人工授精,可是最終都沒有成功。就在第5次人工授精之後,雌斑鱉與世長辭,獨留雄斑鱉一個孤苦伶仃。過不了多久,雄斑鱉也會離開這個世界。放生人工養殖的大鯢可能導致野外大鯢走向滅絕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最新研究: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可以分成至少5個種,而且都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 雲南省祥雲縣大鯢養殖技術
    大鯢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在特種養殖中具有較好的養殖前景和推廣價值。1 養殖環境與池塘建設1.1 池塘選擇大鯢養殖場選址要模擬大鯢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來進行選擇。祥雲豐盈水運有限責任公司養殖場建在遠離村莊的山腳下,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完全符合養殖水體標準。
  • 東港驚現野生大鯢!
    得知消息後,記者隨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來到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家中,看到一隻背部呈黑棕色、四肢短小的娃娃魚正在大水盆一動不動。根據對娃娃魚的外形和膚色特點進行現場研究、分析,判斷這隻娃娃魚是我國野生大鯢。據市漁政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鯢幼年期用腮呼吸,長大以後用肺呼吸。這條大鯢前面是四個爪,後邊是五個爪,很明顯是一條成年大鯢,長成了應該在1米8左右,據工作人員辨析,這條大鯢體量8斤左右,體長68公分,年齡在6歲到8歲。
  • 【趣事雜談】大鯢為何被稱為娃娃魚?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嗎?
    在「中國大鯢之鄉」張家界,娃娃魚這個名稱還有更美好的寓意。由於大鯢長壽,最高可達100歲以上,且其繁殖期可達數十年,民間多有「送子之魚」的傳說,即有多子多孫的寓意,故娃娃魚美稱流傳開來。——娃娃魚「呆萌」而溫順是真的嗎?   大鯢並不是魚,而是兩棲動物。因為有著娃娃魚的美稱和胖乎乎的體型,看起來「很萌」。又因它喜靜而怕強光,在許多人眼裡,靜靜趴在水中的娃娃魚顯得很溫順。
  • 282尾大鯢蹊蹺死亡(組圖)
    養殖戶懷疑水被投毒  勉縣警方已介入調查  本報漢中訊7月5日,勉縣勉陽鎮西壩村大鯢養殖戶陳曉明飼養的282尾大鯢蹊蹺死亡,其懷疑是村供自來水遭投毒所致。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並對池水、自來水取樣送檢。  7月6日上午,記者趕到勉縣勉陽鎮西壩村見到了陳曉明。
  • 他們都說大鯢好,才是真的好!
    主要觀點大鯢在5000萬年內成功地存活並沒有改變。這表明動物有一個成功的系統防禦從不利的環境條件。粘液蠑螈具有抗菌、UV-protective和傷口修復操作。此外,動物能夠再生肢體的喪失或另一個身體的一部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這個過程的第一階段是粘液。它激活,刺激再生的過程中,表面上的傷口。
  • 人工養殖的大鯢算野味嗎?
    > 革除濫食野味的陋習已成大多數人的共識,不過,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到底哪些動物才算野味。 還有網友表達出自己的困惑:很多地方都有人工養殖的蛇和竹鼠,它們算不算野味?人工養殖的大鯢(俗稱「娃娃魚」)、中華鱉、烏龜還可以吃嗎? 瀟湘晨報長沙訊 3月5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類,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其他蛙類不在列。那其他水生動物呢?養殖戶的心情有何變化?3月5日,記者進行了採訪。
  • 英國動物學會:野生中國大鯢瀕臨滅絕,但中國人每年吃掉上百萬條
    對於美食的追求和熱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做法,一些人選擇去到各地旅遊,吃遍天下美味。而有些人則不滿足於養殖的雞鴨鵝魚,把眼光放在了更另類的「美食」上。他說:野生中國大鯢瀕臨滅絕。一些中國本土的大鯢,正在消失的邊緣。
  • 解密「山溪隱士」中國大鯢 叫聲似嬰兒啼哭得名娃娃魚
    中國大鯢是地球上最大的兩棲動物記得30年前,在秦嶺南北的河流裡抓螃蟹時,翻開一塊石頭,就有可能遇見「娃娃魚」,長大後才知道,它叫「大鯢」其實陝西的兩棲動物種類並不多,只分布四種鯢,中國大鯢、太白山溪鯢、秦巴北鯢和西藏山溪鯢。其中,中國大鯢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中國特有種類,是地球上最大兩棲類動物。因為它的叫聲類似嬰兒的啼哭聲,所以得名「娃娃魚」。
  • 大鯢保護區開展關愛水生動物
    11月中下旬 , 大鯢保護區組織開展為期一周的「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主題科普宣傳活動 。 科普宣傳走進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金鞭溪風景區 , 傳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理念。部分遊客表示,「大自然賦予的珍稀野生動植物 , 人類是應該保護好,這樣我們旅遊的才有看頭」 。 科普宣傳走進武陵源寶峰路社區 , 呼籲廣大居民不非法捕撈、不食野生動物,並帶動周圍親朋好友、鄰居 , 形成保護野生動物、崇尚健康生活的良好風尚。
  • ...建議將大壁虎、大鯢野外種群升為國家一級,加大長江特有種魚類...
    近日,動保項目拯救動物表演針對正在公開徵求意見中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提出四項建議,包括建議將大壁虎、大鯢野生種群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增加海馬海龍的保護、繼續新增長江特有種魚類的保護、以及建議將目前未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均應刪去「僅限野外種群
  • 珍稀大鯢現身蘭江,市民目睹真身大呼「驚喜」!原因在這裡……
    野生娃娃魚又名大鯢,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屬於隱鰓鯢科,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以及珠江流域。大鯢棲息於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並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因為娃娃魚的稀少,難得有人看到其實體。可是,就在8月28日晚上,市民在蘭江裡發現了一條娃娃魚!
  • 娃娃魚的人工飼養 娃娃魚如何飼養娃娃魚繁殖飼養管理方法
    【娃娃魚的人工飼養】娃娃魚即大鯢,是一種兩棲類動物,主要生活在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下遊的支流中,最大個體長達1.8米,體重60多千克。它肉味鮮美,肉質潔白細嫩,營養豐富,是宴上的珍饌佳餚,並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它是我國出口的重要水產品,許多地方已開始人工飼養。(1)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