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動保項目拯救動物表演針對正在公開徵求意見中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提出四項建議,包括建議將大壁虎、大鯢野生種群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增加海馬海龍的保護、繼續新增長江特有種魚類的保護、以及建議將目前未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均應刪去「僅限野外種群」的備註等四條建議。
該建議所涉及物種,儘管部分物種的野外資源狀況現階段尚未有明確的種群變化調查,但在現實中普遍面臨貿易威脅卻是事實。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引起負責制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林草局和農業農村部的重視。
一、對未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種類,均刪去「僅限野外種群」的備註。如王錦蛇、灰鼠蛇、滑鼠蛇、眼鏡王蛇。
現徵求意見稿中,主要是兩爬和魚類備註有「僅限野外種群」,而這恰恰是整體野外種群下降較為嚴重的兩大類。而且絕大部分均未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目前人工繁育技術並不成熟。
來自https://www.iucnredlist.org
區分人工種群和野外種群,會帶來管理難度的增加,缺乏細則措施更直接造成監管漏洞。雖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也有註明「僅野外種群」等字樣,但這恰恰更是說明對國內繁育利用的管理要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杜絕洗白盜獵、規範繁育利用,需要在許可、標識、臺帳、檢疫上有明確的細則和信息公開,鼓勵社會監督。
二、新增對海馬和海龍的保護。
現徵求意見稿中,海龍魚科僅有克氏海馬魚被列入為二級保護,維持不變。但實際上近些年海龍、海馬的走私不斷,深受貿易的影響。
海馬屬所有種應當新增進名錄,作為二級保護動物,與農業農村部在2018年10月發布的第69號公告相匹配。例如,在我國有自然分布的三斑海馬深受野外捕撈和貿易的影響,網購平臺上至今可以輕易搜索到相關的交易頁面,並宣稱為海產捕撈。
此外,海龍同樣深受貿易影響,由於缺乏科學數據,尚未有明確的評估。但是海南省已有一些海龍捕撈合作社,對野外種群的影響未知,應該制定保護措施,規範捕撈。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截圖)
三、建議繼續新增長江特有魚的保護種類。
在長江大保護的基礎上,農業農村部等三部門已通過並發布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正是加強對長江特有魚類保護的重要時期。在徵求意見稿中雖然已經新增了稀有鮈鯽、鯮、長鰭吻鮈等特有種類,但相比特有魚類的總數還是太少,例如長江上遊就分布特有魚類117種。由此比照,其受保護的比例仍然不高,並未全覆蓋,不利於打擊非法捕撈、保護棲息地。
四、建議將大壁虎、大鯢野外種群升級為一級保護。
大壁虎(蛤蚧)受到藥用保健的貿易影響,人工繁育種源主要依靠野外。但目前人工繁育技術並不成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建議升級為一級保護。
大鯢雖然人工繁育較為成熟,但是野外種群數量較少,建議升級為一級。
整理/Gone 審/summy 責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