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中國大鯢人工繁殖第一人」陽愛生:大鯢的價值應該被看到
陽愛生,原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資源研究室主任,一生都在從事水產動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尤其在對大鯢的人工繁殖及價值研發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有趣的是陽愛生一開始並不是研究大鯢的,甚至在決定接下大鯢人工繁殖研究課題後,還對大鯢知之甚少。
-
河南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組圖)
(原標題:河南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組圖))
-
青海犛牛「一年一胎」繁殖技術獲重大突破
青海犛牛「一年一胎」繁殖技術獲重大突破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17:48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西寧3月17日電(記者 王大千)記者日前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一項歷時5年的高原犛牛高效養殖科研項目獲重大突破,實現犛牛「一年一胎」的高效繁殖,為實現犛牛產業減畜增效提供了新路徑。
-
中國大鯢遺傳多樣性與保護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基於基因組水平數據,揭示了中國大鯢至少由5個物種(有可能為8個)組成,中國大鯢的保護面臨著重大調整,亟需進一步評估和改進。5月21日,中科院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這一重要成果。 張亞平在發布會上表示,中科院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的倡導和引領者,已在生物多樣性編目、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現狀評估、生物多樣性信息庫的建設、生物安全和種質資源保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瀕危物種的保護方面做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此次大鯢遺傳多樣性與保護研究歷時長、工作量大、野外科考艱苦,需要大團隊的協作,能堅持下來實屬不易。
-
雲南省祥雲縣大鯢養殖技術
雲南省祥雲縣大鯢養殖技術隨著人們物質文化需求的提高,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發展,大鯢在肉食、醫藥製品、野生養殖等行業不斷興起,為大鯢養殖提供了較大空間。2016 年,祥雲豐盈水運有限責任公司引入大鯢養殖,引種、馴養現已取得成功。
-
中國瀕危物種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重大技術突破
中國瀕危物種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重大技術突破 2014-10-28 16:51:38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吳濤 10月下旬,位於長江之濱的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傳來好消息: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重大技術突破,子一代中華鱘首次實現連續繁殖。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是中國首個因大型水利工程興建而設立的珍稀魚類科研機構,設立於1982年。而後,中華鱘研究所持續開展中華鱘的研究與保護工作,並先後藉助野生中華鱘成功實現人工繁殖子一代中華鱘,以及由子一代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
-
大麻哈魚南移海水養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與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的大麻哈魚海水養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驗表明大麻哈魚的海水階段人工養殖方式已經實現,這為下一步進行規模化養殖、探討最終實現養成技術、建立我國太平洋鮭魚生態增養殖自主研發產業體系構架奠定了基礎。 大麻哈魚(又名「秋鮭」)是我國珍稀名貴魚類,是黑龍江特產魚類之一。黑龍江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獲得大麻哈魚人工繁殖成功,並在90年代以綏芬河人工增殖放流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
我國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5月17日晚,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文稱:公司旗下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下稱「鄭州軌交院」)和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於近日研製成功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填補國內空白,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普瑞斯煙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電子菸煙油的核心技術也就在於,如何從植物中獲得尼古丁並應用到煙油中,讓電子菸具有菸草的真實口感,而又不會像菸草一樣生成有害物質。 普瑞斯生物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終于于2016年10月首次成功研發出了複合尼古丁。它是由菸鹼與多種植物鹼及有機酸加以配伍混合而成。使菸鹼在性能上取長補短,產生協同作用。
-
河南大別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020年12月29日,從科技部傳來喜訊,《科技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填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辦函基[2020]470號)正式發布,依託河南大學建設的「河南大別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大別山國家站」)獲批立項建設。
-
提出問題是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解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提出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並判別其優先順序,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在8月15日舉辦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
中國在微光夜視領域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光電陰極的靈敏度大幅度的提高,性能參數達到了國內弱光圖像增強器的最高技術參數。標誌著國產高性能微光圖像增強器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NVT-7弱光像增強器採用新型的光電陰極組件,使光電陰極的靈敏度提高了一倍,近紅外光譜段響應特性得到明顯提高,夜間檢測能力大大提高。
-
河南高校首個!鄭大人在人文社科領域又有重大突破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楊明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審結果。鄭州大學4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成果質量、獲獎等級和獲獎數量較以往相比有了實質性突破和較大提升。
-
我國光學薄膜精密微複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新華社武漢11月10日電(記者譚元斌)經過3年科技攻關,我國光學薄膜精密微複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這是記者10日從湖北省國防科工辦和湖北航天化學技術研究所獲得的消息。 據介紹,光學薄膜精密微複製技術是在光學薄膜基材表面精密塗布特定配方樹脂,然後在擁有特定設計納微尺度幾何結構的雕刻輥上成型的技術。
-
降落傘流固耦合仿真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該技術的重大突破,是航空工業航宇領導重點關注、部門上下通力合作、技術人員不畏困難刻苦攻關的結果,不僅為公司節省了大量的外協費用,更重要的是及時解決了相關型號研製中的技術問題,縮短了產品研製周期,為公司型號研製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中科院: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三臺超導磁體聯合勵磁調試獲得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表明我國工程人員已掌握了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完全有能力自行設計、製造大型低溫超導磁體。 據介紹,BEPCII共有兩套低溫超導設備
-
怎麼樣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原創
仔細分析當今中國、著名科研院所實驗室也很多、三十多年來、每年都投入天文數字的科研費用,也還是沒有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精準推理、判斷、指出,這主要就是因為、我們的科學研究、科技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的,道路、方向、政策路線定位,存在著十分嚴重的、捨本逐末問題。
-
河南「超牛」研究生:在卵巢癌治療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河南大學一流學科培育項目(理工科研類)支持計劃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培育類培育項目、河南省科技廳國際合作項目、河南大學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培育項目等經費的大力資助。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董鵬貞為論文第一作者,河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為第一署名單位。
-
東華理工大學三維地質調查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中國第一所核工業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郭福生教授團隊,在中國地質調查局三維地質調查試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項目資助下,採用地質、地球物理探測和信息技術綜合手段,開展相山盆地三維地質調查與建模,並對深部有利成礦區進行定位預測與鑽探勘查。歷經10年攻關,通過為大地「做CT」,為鈾礦「測三維」,實現了找礦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