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現!河南「超牛」研究生:在卵巢癌治療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2021-01-12 河南大學招生辦公室

近日,河南大學基礎醫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董鵬貞關於核蛋白PCNP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CNP promotes ovarian cancer progression by accelerating β-catenin nuclear accumulation and triggering EMT transition" 被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接收,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主任姬新穎教授,青年博士李會敏、吳東棟副教授為通訊作者。

在這項最新的PCNP研究中,研究者著重闡述了PCNP在卵巢癌進展中的潛在機制。利用TCGA中的臨床轉錄組數據以及臨床信息,分析了卵巢癌組織與正常組織中PCNP蛋白質表達水平以及mRNA水平的差異。首次提出並證實了PCNP的表達水平與卵巢癌的發展相關。文章指出,在卵巢癌的發展進程中,PCNP通過激活Wnt /β-catenin信號途徑,引起β-catenin的異常表達,進而引起下遊癌基因的轉錄,促進卵巢癌的發生發展進程。同時也指出在卵巢癌中PCNP與CTNNB1(β-catenin)基因之間相互作用且呈正相關性。在卵巢癌中,Wnt /β-catenin的失調可誘導卵巢癌細胞發生上皮-間質化(EMT)。在胚胎發育中,EMT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癌症的發展和腫瘤的轉移過程中,也產生了巨大的作用。癌症發生轉移的過程中,EMT對腫瘤細胞的血管形成及侵襲功能形成了促進作用,在此過程中,上皮細胞由於發生了細胞間的連接缺失,喪失了細胞極性以及細胞骨架重組,因此失去上皮特性,但獲得了細胞的間充質特徵。研究發現PCNP在卵巢癌細胞中可引起上皮特異性標記因子E-cadherin表達降低,而間充質特異性標記因子N-cadherin和轉錄因子表達升高,這為PCNP參與EMT途徑,並進一步調節卵巢癌的發生發展提供了有效證據。該研究提出PCNP具備成為一種新型的卵巢癌診斷標記物的條件,擁有作為治療新靶點的潛力,也為探索卵巢癌臨床診療新方法,尋求新的治療靶點提供了初步的實驗依據。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河南大學一流學科培育項目(理工科研類)支持計劃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培育類培育項目、河南省科技廳國際合作項目、河南大學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培育項目等經費的大力資助。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董鵬貞為論文第一作者,河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為第一署名單位。

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於2017年12月由河南省科技廳批准成立。它依託河南大學基礎醫學院,聯合藥學院、護理與健康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以及河南大學附屬醫院的有關人員,自願建立了核蛋白PCNP科研協作小組。近年來,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外籍科學家工作室)緊緊圍繞新型核蛋白(PEST Proteolytic Signal Containing Nuclear Protein,縮寫PCNP,含有蛋白裂解信號PEST序列的核蛋白)在腫瘤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致力於解析蛋白質結構,挖掘其潛在的生物學功能,持續進行原創性探索。隨著團隊人才不斷引進,研究手段逐年更新,實驗室開始嶄露頭角,研究特色與優勢日益明顯。

至此,該實驗室已經在國際刊物發表關於新型核蛋白PCNP的論著4篇,綜述1篇,成為國際上研究該蛋白的主要單位。先後在樹突狀免疫細胞分離出PCNP(Immunologic Research 2011)、證實PCNP可以抑制神經母細胞瘤細胞(BMC Cancer 2018)、促進肺腺癌(Oncogenesis 2019)、促進卵巢癌(J Cell Mol Med 2020),並撰寫了首篇PCNP綜述(Cancer Medicine 2019)。該實驗室以PCNP為中心,持續發力,取得了系列成果,並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培育成功PCNP基因敲除小鼠,批量純化出PCNP蛋白,正在生產PCNP抗體,研發臨床和科研試劑盒,更多器官腫瘤的PCNP功能研究正在該實驗室緊張有序地推進之中。

基於新型核蛋白PCNP的上述多項原創性成果,也使實驗室獲得了業內的逐步認可,先後獲批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2017.12)、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外籍科學家工作室(2020.6),並於2020年1月牽頭獲批了腫瘤精準診療河南省產業技術聯盟。同時該實驗室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服務河南大學醫學院國際化要求,在河南大學國際漢學院、國際交流處和人事處博管辦的支持下,在河南大學導師組姬新穎、魏建設、蔣恩社、段少峰、吳東棟、翟遠坤、李會敏、衛文強、李偉、季少平等人的辛勤指導下,先後招收培養了來自巴基斯坦、埃及、坦尚尼亞等國家的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10多名,解決了全日制研究生名額不足的困境,探索出一條研究生培養新途徑,發掘整合出河南大學醫學科研的新資源。

原素材來源:河南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基礎醫學院在腫瘤新型核蛋白PCNP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
    基礎醫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董鵬貞關於核蛋白PCNP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CNP promotes ovarian cancer progression by accelerating β-catenin nuclear accumulation and triggering EMT transition」 被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 高慶蕾學術研究之卵巢癌維持治療
    近年來,卵巢癌治療領域進展不斷,維持治療取得了較大突破。 隨著醫學界對卵巢癌維持治療的不斷探索,卵巢癌的維持治療藥物大概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以紫杉醇為主的化療藥物。第二種為抗血管生成藥物,代表藥物為貝伐珠單抗,該藥需在化療階段聯用然後進行維持治療,可用於一線或鉑敏感復發患者。
  • 河南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組圖)
    (原標題:河南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組圖))
  • 儀表今日看點:超透鏡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基因檢測再上新臺階
    1月10日消息,超透鏡的研究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團隊(SEAS)宣布他們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了首個能夠以高解析度將包括白光在內的整個可見光光譜聚焦於一點的超透鏡。今日的儀器儀表行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呢?下面一起來了解詳情。
  • 治療卵巢癌的靶向藥物奧拉帕利能報銷了 每月可省錢4萬多元
    核心提示:日前,重大利好消息傳來,奧拉帕利已經納入醫保。在河南,根據醫保類型不同,患者每月只需自付3000~6000元,負擔大大減輕。
  • 海普瑞新藥研發提速 原發卵巢癌一線治療新藥Oregovomab獲臨床重大...
    Line數據顯示積極,在最優切除的III/IV期卵巢癌中,使用Oregovomab進行計劃依賴的化療免疫治療可以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體生存期(OS),改善原發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質量。據了解,Oregovomab是一種高親和力的單克隆抗體,可與腫瘤相關抗原CA125結合併啟動針對該糖蛋白的級聯免疫反應,其適應症主要為原發卵巢癌晚期等實體瘤。本次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無疑給卵巢癌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
  • 重大突破!河南"超牛"博士: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發文!
    近日,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河南省阻燃與功能材料工程實驗室,功能有機分子工程研究所朱俊彥博士開展的具孔道芳香螺旋基智能離子通道研究工作&34;在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影響因子12.257)。
  • 我國在植物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在植物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8-02-02   今日/總瀏覽:
  • 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治療惡性腫瘤取得重大突破 活體動物上徹底摧毀...
    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治療惡性腫瘤取得重大突破 活體動物上徹底摧毀癌細胞  Emma Chou • 2020-11-19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
    首先,如果您家族中又人得過卵巢癌或乳腺癌,您可以去醫院做一個遺傳諮詢。醫生會根據您家族中的患病情況繪製一個遺傳圖譜,來推測您攜帶突變基因的概率有多大。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些和卵巢癌相關的基因,並且根據這些基因分布的普遍程度和危險程度分為三種:
  • 四種有效治療卵巢癌的手段 讓卵巢癌治癒不再是奢望
    卵巢癌雖然兇險,但是只要發現的早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在卵巢癌未擴散到卵巢以外之前,其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但當卵巢癌擴散以後,其五年存活率將下降到25%以下。可見,卵巢癌的有效治療相當重要,選擇積極對症的治療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生命。
  • 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八大實體瘤治療性疫苗數據匯總
    此外,疫苗還能防止癌症復發,清除治療後殘留的癌細胞。在過去的30年中,已經在動物模型和人類中對癌症疫苗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涉及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3名病情進展,5名病情穩定,3名患者部分腫瘤緩解,其中兩名的腫瘤已縮小到可以接受手術的範圍,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患者在手術後的原發腫瘤中發現已經沒有存活的腫瘤細胞,這說明,癌症疫苗已經將腫瘤細胞全部殺滅。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卵巢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攻略
    卵巢癌是一種典型的免疫抑制型腫瘤,所以,科學家相信卵巢癌患者可以獲益於免疫治療。尤其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單抗在多種實體瘤中都取得令人驚喜的效果,在卵巢癌的免疫治療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被寄予厚望。 1.
  • 辰山科學家在黃芩素合成途徑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原標題:辰山科學家在黃芩素合成途徑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由上海辰山植物園,藥用植物與健康組的Cathie Martin研究員及趙清博士等組成的科學家團隊在解析中國傳統藥用植物黃芩中天然產物合成途徑方面取得突破,已完全解析了整個黃芩素的生物合成途徑。
  • 國際首次!中國科研人員在慢性癢疾病治療中再獲重大突破!
    該研究論文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慢性癢瞬態感受器TRPV3在特應性皮炎狀況下介導神經調控惡化的病理生理機制,TRPV3下遊分子IPA-1可成為治療慢性癢的重要新靶標。慢性癢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質量,迄今尚無FDA批准的治療藥物針對慢性癢的臨床治療,且慢性癢的傳統療法在很大程度上無效。為此,揭示其發病機理並發現其治療新靶標尤為重要。
  • 卵巢癌靶向藥物納入我省醫保
    統計數字顯示,中國每年新發卵巢癌約53000例,死亡人數約31000例,70%的患者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卵巢癌的復發率和致死率很高,是一種需要高度重視婦科腫瘤。靶向藥物奧拉帕利在中國的上市,給了患者和醫生新的希望。但是由於費用高昂,很少有患者能夠使用這種藥物。日前,重大利好消息傳來,奧拉帕利已經納入醫保。
  • 卵巢癌術後復發,鉑類耐藥不可怕:卵巢癌治療進入靶向時代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武欣武欣醫生簡介復旦大學臨床型博士畢業,為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門診-住院一體化優秀手術團隊診療組骨幹成員;擔任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等多項婦科腫瘤相關研究課題第一負責人。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癌學組成員、復旦大學全英文大課講師、上海市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考官。
  • 清華團隊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魏飛、副教授張如範團隊在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了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相關成果以「超耐久性的超長碳納米管」為題,於8月28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