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八大實體瘤治療性疫苗數據匯總

2020-11-20 全球腫瘤醫生網

除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之外,癌症疫苗是屬於癌症免疫療法中最新的一種治療方式,也是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

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過繼性細胞療法不同,人類之所以寄希望於疫苗來預防和攻克包括癌症在內的各類疾病,是因為無論是用於預防傳染病還是預防和治療癌症,疫苗都可以通過類似的機制發揮作用:它們教導免疫系統將傳染性病原體或癌細胞識別為需要消除的外來物質。癌細胞表面存在特殊的蛋白質,通過靶向這些蛋白質,免疫系統可以特異性地消除癌細胞,同時不傷害正常的細胞。此外,疫苗還能防止癌症復發,清除治療後殘留的癌細胞。在過去的30年中,已經在動物模型和人類中對癌症疫苗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涉及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

個體化癌症疫苗迎來井噴時代!

2020年,全球癌症「 治療性疫苗 」 研發遍地開花,各類癌症的癌症疫苗紛紛問世,並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數據。個體化癌症疫苗迎來井噴時代!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大家整理了今年非常值得期待的,在各大國際會議上取得驚豔數據的十大癌症疫苗,希望給大家帶來戰勝癌症信心。想了解詳情的患者可以聯繫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

一,肺癌:破解PD-1耐藥,Tedopi疫苗震驚四座

2020年4月1日,OSE Immunotherapeutics公司重磅宣布其新型抗癌疫苗Tedopi在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試驗(代號為Atalante 1)取得了陽性結果,入組的所有患者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耐藥或失敗後,二線或三線使用Tedopi疫苗,一年的總生存率達到46%,遠超預設的25%!

一位54歲的晚期肺癌患者在經過5次的新型肺癌疫苗注射後,腫瘤就迅速萎縮(從39毫米降至23毫米),截止報導時,生存期已經超過20.6個月,目前仍在隨訪中。原文連結:重磅!新型肺癌疫苗TedopiⅢ期試驗數據公布,竟能破解PD-1耐藥!

二,乳腺癌:VRP-HER2疫苗聯合PD-1二期研究啟動

杜克大學的Lyerly及其同事構建了一種疫苗,使用中性的病毒載體攜帶針對HER2蛋白的基因信息。一旦進入人體,疫苗就會瞄準癌細胞中的HER2蛋白,從而激發免疫系統對癌症發起攻擊。VRP-HER2疫苗可以增加HER2特異性記憶CD8 T細胞,並在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具有抗腫瘤作用。

目前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啟動二期臨床試驗(NCT03632941)將VRP-HER2與PD-1(派姆單抗)結合,在晚期HER2+中進行試驗。如果大家想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新藥試驗招募信息,可以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

三,結直腸癌:新型疫苗PolyPEPI1018專門針對MSS型

在2020年ASCO大會上,美國梅奧診所(美國US news最佳醫院排名第一)報告了一款新型的結直腸癌疫苗研究數據非常振奮人心。

這項實驗的代號為OBERTO,是在梅奧診所進行的,主要的目的是研究將新型的癌症疫苗PolyPEPI1018疫用於一線化療後作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維持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疫苗是專門針對於MSS型結直腸癌的。

結果顯示:在11名接種疫苗的患者中,3名病情進展,5名病情穩定,3名患者部分腫瘤緩解,其中兩名的腫瘤已縮小到可以接受手術的範圍,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患者在手術後的原發腫瘤中發現已經沒有存活的腫瘤細胞,這說明,癌症疫苗已經將腫瘤細胞全部殺滅。因此,PolyPEPI1018可有效恢復患者的免疫反應。用PolyPEPI1018疫苗進行的治療和維持治療是安全的,並初步證明了疫苗對MSS mCRC腫瘤具有早期臨床活性的證據,能夠有效的延緩腫瘤進展。

這項結果另研究人員非常振奮。研究人員說,治療是安全並且耐受良好,沒有嚴重的不良事件,並且所有患者均產生了源自PolyPEPI1018的免疫反應。一次注射PolyPEPI1018會導致「前所未有的免疫學活性」,每位患者的T細胞靶向多達5種癌症蛋白,PolyPEPI1018與維持療法配合使用時可以產生持久反應。

四,腦瘤:AV-GBM-1疫苗顯著延長生存期

2020年4月8日,新型樹突細胞療法AV-GBM-1的II期臨床試驗數據公布,研究顯示此款新型疫苗對延長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中期總體生存期展現出極大的潛力。

在接受AV-GBM-1治療的50例可評估患者的15個月的總生存率為76%,而對照組的287例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的12個月和15個月的總生存率分別為61%和48%。這表明,接受AV-GBM-1治療的患者15個月的總生存率提高了28%,療效格外顯著。


AV-GBM-1是一種患者自體的特異性樹突狀細胞疫苗,旨在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尋找並消滅癌細胞這種樹突細胞疫苗能夠攜帶術後腫瘤組織中提取的特定抗原信息,注射後,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細胞,激發起殺瘤活性。針對患者的自體疫苗雖然在邏輯上很複雜,但是是一種可行的方法,能夠與替莫唑胺和放射治療同時進行;也可以從化療和放療中恢復後再注射AV-GBM-1疫苗。患者如果能夠成功進行單科白細胞收集,則年齡在70歲以下都有資格參加研究。

這種療法理論上適用於所有的實體腫瘤,因此除膠質母細胞瘤外,Aivita Biomedical公司還正在進行其他2種AV-GBM-1在其他腫瘤類型中的臨床試驗。一項開放性單臂Ib期試驗正在評估AV-GBM-1聯合PD-1抑制劑在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試驗的徵募工作尚未開始(NCT03743298)。

另一項正在招募卵巢癌患者的試驗是一項雙盲II期研究,目標納入了99例患者(NCT02033616)。該試驗以2:1的比例將患者與AV-GBM-1或自體單核細胞作為對照。

五,腎癌:完全緩解率翻倍!ilixadencel進軍一線治療

在近期舉行的2020年ASCO臨床免疫腫瘤學研討會上,一款新型疫苗的數據讓醫學家們為之振奮。

ilixadencel(伊利沙定)中的活性成分是活化的同種異體樹突狀細胞,其實就是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的樹突細胞。這些細胞在體外被激活,能夠產生大量有針對性的免疫刺激因子,製備成疫苗,直接注射在患者的腫瘤部位。疫苗在進入體內後相當於是免疫觸發劑,可引發腫瘤部位炎症反應,進而破壞腫瘤細胞和腫瘤組織,同時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啟動患者自身對腫瘤的免疫過程。

1有效率翻倍,新型樹突細胞疫苗ilixadencel進軍腎癌一線治療


截至2019年12月,88例患者中最終有70例患者可評估,結果顯示:

完全緩解率(CR):11%vs4%。ilixadencel聯合治療組中有5名完全緩解者(11%),隨訪30-33個月時,他們全部還活著。而在僅接受舒尼替尼的對照組中,僅有一名完全緩解者(4%),但在41個月後死亡。

總生存率(OS):54%vs37%。ilixadencel聯合治療組的總生存率為54%,而舒尼替尼單藥治療組為37%;

客觀緩解率(ORR):42%vs24%。ilixadencel聯合治療組客觀緩解率為42%,而舒尼替尼組僅為24%,將近翻了一倍;

反應持續時間(DOR):7.1個月vs2.9個月。ilixadencel持續中位反應時間為7.1個月,舒尼替尼僅為2.9個月,將近延長了3倍;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分別為11.8個月11.0個月。

可以看出,ilixadencel聯合舒尼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腎癌,可以大大提高治療的有效率,患者的總生存率和完全緩解率,並且更加安全。這款新型的疫苗潛力無限,可用於治療肝細胞癌,胃腸道間質瘤等實體腫瘤,我們期待進一步的臨床數據,希望這款疫苗能早日上市造福患者。

六,卵巢癌:兩年生存率100%!OCDC疫苗前景無限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的研究小組則嘗試採用氧化自體全腫瘤細胞裂解物(OCDC)形成的自體樹突狀細胞進行免疫治療。研究人員抽取了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篩選出合適的免疫細胞後將其培養成大量的樹突狀細胞。(樹突狀細胞能攝取感染性病原體、腫瘤細胞或其他「異己」物質,並將其攝取的碎片重新提供給T細胞和其他免疫細胞,以引發特定的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將晚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培育出的樹突狀細胞暴露在患者的腫瘤提取物中,並用幹擾素γ激活細胞。最後將這些擁有腫瘤細胞「碎片」或標識的樹突狀細胞重新注射會患者體內,激活並增強患者體內的T細胞,引起對腫瘤細胞的免疫反應。

在那些對其重輸回體內的樹突狀細胞有所應答的患者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2年總生存率達到了100%!

七,頭頸癌:疾病控制率90%!mRNA-4157疫苗曙光初現

mRNA-4157疫苗是美國Moderna公司研發的一款mRNA疫苗,使用一種新穎的基於基因的技術,通過將患者的正常細胞DNA序列與腫瘤的正常DNA序列進行比較,並確定腫瘤對DNA的特異性變化。通過與pembrolizumab(一種PD-1)結合使用,研究人員推測該疫苗可以引發免疫系統,使其對PD-1抑制劑的反應更加靈敏,並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

2020年11月11日,Moderna公司公布了最新的代號為KEYNOTE-603的臨床試驗數據,再次證實mRNA-4157聯合Keytruda能夠縮小多種晚期實體腫瘤病灶。

在10例HPV陰性的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中,總緩解率為50%:2完全緩解和3部分緩解。同時,4名患者疾病穩定,疾病控制率(DCR)達到90%。

與單獨使用PD-1抑制劑相比,它具有明顯的優勢: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為9.8個月。

即使與Keytruda / chemo組合(一線治療的標準護理)相比,結果也令人滿意,該組合產生的ORR為36%,mPFS為4.9個月。

八,胰腺癌:GVAX疫苗攻擊「癌王」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幾種旨在增強免疫系統對胰腺癌細胞反應的治療疫苗,研究的主要靶點為MUC1,CEA,MESO等,這些疫苗單獨或聯合免疫藥物進行使用。

目前在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症中心正在進行一項聯合或部聯合PD-1阻斷抗體(Nivolumab)和CD137激動劑抗體(Urelumab)的GM-CSF分泌同種異體胰腺癌疫苗的隨機研究,用於新輔助和輔助治療可手術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

2020年腫瘤疫苗重磅研究進展盤點

上文中已的癌症疫苗,大部分目前都處於早期的臨床試驗階段,想接受治療只有通過申請臨床試驗入組,像Tedopi疫苗已經進入到三期臨床試驗,有望上市,我們期待能夠看到更多的有效數據。

此外,還有一些國家的樹突細胞疫苗已經正式進入臨床應用,一些早期腫瘤患者可以在手術後考慮使用疫苗聯合放化療輔助治療,起到殺傷殘餘癌細胞,產生免疫記憶,預防癌症復發和轉移。


大家可通過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評估申請。此外,全球在研的抗癌疫苗臨床試驗有200多項,大家可以添加文末二維碼或致電,通過醫學部匹配適合自己的抗癌疫苗臨床試驗。」科學家們說。「如果成功,在隨後的試驗中,個體化疫苗將被用於各類癌症,擁有足夠數量的新抗原接種疫苗具有巨大潛力。


以下是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整理的2020年腫瘤疫苗重磅進展文章,大家可以收藏,想申請的可以直接聯繫醫學部或私信:

疾病控制率高達90%!新型癌症疫苗mRNA-4157對多種實體瘤有效

《nature》子刊:100%存活!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成功!

通用型腫瘤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


又一款免疫王炸組合誕生!癌症疫苗聯合PD-L1對多種腫瘤有效

News!預防復發的新型癌症疫苗獲初步有效認定,將開啟Ⅱ期試驗

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針對血液和實體瘤的通用型疫苗即將進入人體試驗

85%MSS型結直腸癌患者長生存的新希望!新型疫苗PolyPEPI1018橫空出世!

覆蓋八大癌症!新型癌症疫苗成為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

2020乳腺癌靶向,免疫,疫苗最新研究進展盤點

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清除癌細胞!樹突細胞疫苗在實體腫瘤中的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2020實體腫瘤癌症疫苗最新數據匯總(覆蓋八大腫瘤)

疫苗真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症嗎?這十個真相要了解

完全緩解率大幅提升!新型癌症疫苗前景無限!

五年生存率不到20%!她用這款癌症疫苗救了自己,如今已無癌16年!

重磅!新型肺癌疫苗TedopiⅢ期試驗數據公布,竟能破解PD-1耐藥!

王炸組合!2年總生存率達100%,個性化抗癌疫苗再獲突破!

未來十年,年輕人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將超過90%,更致命!預防性疫苗已問世!

貢獻卓越!古巴已為全人類研發出四種對抗癌症的疫苗!

相關焦點

  • 輝瑞新冠疫苗可抗癌?新型癌症疫苗有效率高達90%
    同樣在去年早些時候,推出輝瑞疫苗的德國 BioNTech 公司,於《自然》雜誌公布了另外一項激動人心的小規模臨床試驗結果,他們研發的mRNA癌症疫苗,在單獨與聯合使用於黑色素腫瘤的治療中,均取得了好的治療效果,並已進入二期試驗。《科學》雜誌稱,他們的數據非常完美,如同他們剛剛開發的新冠疫苗,這也將是一款引發腫瘤治療革命的新藥:癌症疫苗。
  • 新型癌症疫苗mRNA4157橫空出世
    在全世界都對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翹首以盼的時候,一種可能真正有效的癌症疫苗劃破沉寂,2020年11月11日,這款新型的癌症疫苗mRNA-4157公布了其一期的臨床試驗數據,結果非常讓人振奮,對惡性腫瘤的疾病控制率高達90%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
  • 治療性肝癌疫苗開展首次人體臨床試驗相關研究數據將公布
    肝細胞癌(HCC)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因,其5年生存率差異很大。HCC的免疫療法策略可能是改善HCC患者臨床結局的關鍵治療工具。HepaVac-101(EudraCT 號:2015-003389-10;NCT03203005)是一項單臂、首次在人體中進行的 Phase I / 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一款治療性癌症疫苗在受HCC影響患者中的作用。
  • 為什麼新抗原疫苗可能成為下一個重大的癌症免疫治療突破口?
    2017年7月,英國科學雜誌《Nature》同期發表兩項獨立臨床I期試驗結果,通過對腫瘤細胞進行DNA和RNA測序,尋找腫瘤細胞因基因突變而特異表達的新抗原(neoantigen),然後構建個性化的腫瘤疫苗,回輸到體內激活免疫細胞,並殺死帶有上述抗原的腫瘤細胞。這是首次在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的癌症疫苗研究。
  • 闢謠:癌症疫苗研製成功,打疫苗就能清除癌細胞?
    而在另一個段落裡,文章又說:梅奧診所研究人員透露,這種疫苗將從2020年開始陸續開展I、II、III期臨床研究,8年內會獲得FDA批註上市,通過醫院和藥房向大眾供應。目前針對癌症疫苗的研究有兩種:一種是預防性疫苗,二是治療性疫苗。
  • 年終盤點 | 2020年全球十大熱門生物技術|蛋白質|DNA|生物|疫苗|...
    2020年,新冠疫情的持續讓全球在惶恐不安中也充滿了期待,生物技術無疑成為全球最關注的焦點。隨著science、nature等權威雜誌和媒體對2020年全球重大科學發現、突破性成果等的評選陸續發布,綜合對社會的影響力度,行業的關注熱點,以及產業的長遠發展,本文從中選取最為重要的十大熱門生物技術進行詳細報導。
  • 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成功​
    新型的可植入癌症疫苗於2009年首次開發,在多種癌症中顯示出了廣闊的前景,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已經在黑色素瘤中進行了初步的臨床試驗。同時,全球正在開展許多針對癌症的治療性疫苗接種途徑。在國際臨床試驗官網clinicaltrials.gov中搜索術語樹突細胞疫苗,有54個臨床研究。這些研究中的一個共同特徵是疫苗接種的關鍵步驟是將癌抗原有效呈遞給T細胞。
  • 個性化癌症疫苗、諾華CAR-T 免疫治療進入了怎樣的新階段
    導語:7月11日,《自然》雜誌刊登德國和美國兩支團隊針對不同腫瘤突變研發的個性化癌症疫苗,分別在黑色素患者中大獲成功,這是癌症疫苗研究首次在臨床試驗中取得重大突破。治療後病人自身還是不能複製經人工改造的T細胞。而且「被動免疫」雖然在短時間內增強病人的抗癌能力,但有無長期生存影響目前無法判斷。而癌症疫苗是利用癌症特異性的抗原,通過抗原來「培訓」病人的免疫細胞,讓病人自發地產生抗體和免疫細胞,是「主動免疫」也是「獲得性免疫」。如此來說,癌症疫苗應該是一種更好的治療方法。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以及治療方案最全清單,請查收!
    據英國Sky News(2020年2月5日)報導,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科學家羅賓·沙託克教授(Robin Shattock)在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教授表示,他的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可以把疫苗一個階段的正常研發時間從通常的兩三年縮短至短短的14天!
  • 中科院研製出治療性癌症疫苗:簡單有效
    近日,據外媒報導,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研製出了一種基於自愈聚乳酸微膠囊的新型腫瘤治療疫苗,能夠有效激活免疫系統並抑制腫瘤發展。作為免疫治療的一種治療方式,癌症疫苗由於人體體內微環境等不良因素,無法發揮其最大效用,但由於癌症疫苗的治療潛力,科研人員一直在不斷努力改良和研究新的方法以達到理想效果,但都差強人意。該研究團隊由來自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的馬光輝(音)教授和魏偉(音)教授領導,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經設計和製造了多種腫瘤疫苗。這些疫苗已被證明在不同的腫瘤模型,如淋巴瘤,黑色素瘤和乳腺癌有效。
  • 免疫 | 5年0復發,這個腫瘤疫苗厲害了
    疫苗無疑是人類與疾病鬥爭頗具裡程碑意義的發明之一,同樣的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疫苗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把PD-1/PD-L1比作免疫治療的第一張"王牌",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比作第二張"王牌",那麼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無疑是腫瘤疫苗。
  • 前列腺癌治療性疫苗Sipuleucel-T總生存獲益100%
    作者:長林日前,DENDREON公司在2019年泌尿生殖系統癌症研討會上報告了其新藥PROVENGE®(Sipuleucel-T)在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的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數據回顧性分析結果。
  • Nature子刊:治療性B肝疫苗新進展,淋巴結靶向納米疫苗免疫新機制
    儘管預防性B肝疫苗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迄今為止,尚無有效的治療性B肝疫苗上市。這其中最具挑戰的重大問題是如何突破慢性B肝感染患者體內長期建立起來的免疫耐受,誘導有效、持續的免疫應答,獲得功能性治癒,甚至完全清除cccDNA。HBVpreS1作為治療性B肝疫苗的新功能靶點,最近獲得了概念性驗證。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朱明昭課題組在治療性B肝疫苗獲得重大進展
    該研究設計了基於鐵蛋白納米顆粒的B型肝炎病毒(HBV)preS1納米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誘導產生了高水平、高親和力、持久的抗體應答和免疫記憶,不但具有出色的預防作用,而且在治療模型中獲得功能性治癒和HBsAg血清學轉換,並顯著降低HBVcccDNA。
  • 德國學者研製出或可口服/皮下使用新型治療性B肝疫苗
    儘管預防性B肝疫苗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迄今為止,尚無有效的治療性B肝疫苗能夠獲批應用。其中最具挑戰的重大問題是如何突破慢性B肝感染患者體內長期建立起來的免疫耐受,誘導有效、持續的免疫應答,獲得功能性治癒,甚至完全清除cccDNA。
  • 自然展望2018年生物醫學突破:促進癌症疫苗研發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的一年又會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突破?英國《自然》雜誌近日採訪了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為人們梳理出有望改變2018年生命科學研究面貌的技術和課題,其中包括為轉錄組繪圖、促進癌症疫苗研發、建立科學物聯網等。為轉錄組繪圖全球性的人類細胞圖譜(HCA)計劃旨在確定人體內所有細胞類型並繪製其空間組織,而完成此項目需要很多輔助技術。
  • 5年無病生存率達100%!乳腺癌疫苗重大突破
    最近,新冠疫苗的獲批讓我們對抗疫充滿信心。近日,有患友諮詢一款專門針對乳腺癌的疫苗。癌症也有疫苗嗎? 乳腺癌疫苗不僅有,而且不久前剛完成了5年隨訪的Ⅱ期臨床試驗,你猜猜有效率有多少?
  • 免疫治療第3張王牌崛起,斬獲多類癌種,個體化疫苗迎來井噴時代
    據國內媒體9月22日報導,世衛組織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全球近200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中國有幾個候選疫苗處於領先階段,一些疫苗已經被證實有效。這真是個令人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此次防疫取得的勝利是整個傳染病史上前所未有的。疫苗無疑是人類與疾病鬥爭最具裡程碑意義的發明之一,同樣的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疫苗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疫苗人體反應差異化?原因在這兒!墨爾本科學家獲重大突破
    探討疫苗人體反應差異化的原因...隨著冠狀病毒疫苗競賽的日益激烈,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人類對奈米藥物的反應。奈米藥物是指HIV和新冠病毒所使用的疫苗藥物以及癌症的常用治療方法。科學家想研究為什麼有些人反應良好,有些卻沒有。在ARC生物聚合納米科學卓越中心的團隊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可能是由於人血液中的蛋白質不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