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 5年0復發,這個腫瘤疫苗厲害了

2021-01-21 CPhI製藥在線

       

疫苗無疑是人類與疾病鬥爭頗具裡程碑意義的發明之一,同樣的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疫苗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把PD-1/PD-L1比作免疫治療的第一張"王牌",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比作第二張"王牌",那麼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無疑是腫瘤疫苗。這也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主角:一種被稱為GP2的腫瘤疫苗,讓乳腺癌患者5年復發率為0,堪稱臨床治癒。

       

隨訪5年0復發,新興腫瘤疫苗帶來治癒希望

       

GP2疫苗是一種含有9個胺基酸的跨膜肽,來源於HER2/neu蛋白。HER2/neu是一種細胞表面受體蛋白,在75%的乳腺癌和其他各種常見癌症中都有表達。而GP2可以訓練患者的T細胞識別並摧毀表達HER2/neu的癌症細胞,避免復發。

       

試驗共納入168例患者,該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確定GP2疫苗聯合FDA批准的免疫佐劑GM-CSF是否會降低乳腺癌的復發率。研究納入可手術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術後隨機分為接受GP2+GM-CSF和單獨使用GM-CSF組。

       

研究結果表明:

       

在5年的隨訪後,46例接受GP2+GM-CSF治療的HER2+患者的5年DFS發生率為100%,無一復發,而接受GM-CSF治療的50例安慰劑患者的5年DFS(無病生存期)發生率為89.4%(95%CI:76.2,95.5%)(p=0.0338)。

       

GP2在無SAEs(嚴重不良事件)的情況下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並通過局部皮膚試驗和免疫試驗獲得了強有力的免疫應答,這表明在治療完成後6個月達到了免疫高峰。

       

也就是說,試驗隨訪的5年中,患者不僅有5年的無病生存期,而且無一例外,全都沒有復發。這不就是所有癌症患者的夢想終點嗎?這不就是所有患者魂牽夢繞的治癒曙光嗎?

       

除了腫瘤疫苗在乳腺癌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外,其實2020年,全球癌症"治療性疫苗"的研發遍地開花,各類癌症疫苗紛紛問世。

       

頭頸癌:mRNA-4157疫苗曙光初現

       

mRNA-4157疫苗是美國Moderna公司研發的一款mRNA疫苗,使用一種新穎的基於基因的技術,通過將患者的正常細胞DNA序列與腫瘤的正常DNA序列進行比較,並確定腫瘤對DNA的特異性變化。通過與pembrolizumab(一種PD-1)結合使用,研究人員推測該疫苗可以引發免疫系統,使其對PD-1抑制劑的反應更加靈敏,並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

       

2020年11月11日,Moderna公司公布了mRNA-4157聯合Keytruda能夠縮小多種晚期實體腫瘤病灶。

       

在10例HPV陰性的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中,總緩解率為50%:2例完全緩解和3例部分緩解。同時,4例患者疾病穩定,疾病控制率(DCR)達到90%。

       

與單獨使用PD-1抑制劑相比,它具有明顯的優勢: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為9.8個月。

       

即使與Keytruda / chemo組合(一線治療的標準護理)相比,結果也令人滿意,該組合產生的總緩解率為36%,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4.9個月。

       

目前為止,這款免疫聯合療法的耐受性良好,研究者計劃將研究隊列擴大到40例患者,這意味著將有40例患者能夠接收到一對一量身定製的mRNA疫苗,將能夠激發最強的免疫反應。

       

黑色素瘤:TLPLDC疫苗2年無病生存率73%

       

TLPLDC(腫瘤裂解物、顆粒加載、樹突狀細胞)疫苗是一種利用患者自身血液和腫瘤細胞進行的個性化治療方法。腫瘤樣品在切除時被收集,冷凍,然後送到實驗室,在那裡它們被用來製造自體腫瘤裂解物,並被裝載到酵母細胞壁顆粒(YCWP)中。這種結合物隨後被引入患者的樹突狀細胞,從而產生最終的TLPLDC疫苗。從腫瘤切除到注射疫苗只需約二周時間。

       

在2020年ASCO-SITC臨床免疫腫瘤學會議上公布了TLPLDC疫苗治療黑色素瘤IIb期臨床試驗的亞組分析結果。

       

該項研究是一項前瞻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b期研究,在III期(晚期)和IV期(轉移性)黑色素瘤已切除的患者中開展,評估TLPLDC疫苗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中,共144例患者隨機接受了TLPLDC疫苗或安慰劑以防止復發。這些患者在完成標準護理(SoC)治療後的3個月內開始疫苗接種,分別在0、1、2、6、12、18個月接種。

       

研究的主要終點是24個月無病生存(DFS),次要終點包括36個月的DFS和總生存期(OS),將在TLPLDC疫苗組和安慰劑組之間進行比較。

       

鑑於高危黑色素瘤患者中的早期復發率高,以及疫苗激活免疫系統需要時間,對意向性治療(intent-to-treat,ITT)群體和治療(per treatment,PT)群體進行預先指定的主要療效分析。PT分析包括了所有完成6個月TLPLDC或安慰劑疫苗系列(PVS)初級免疫的患者。

       

在PT分析中,與安慰劑組相比,TLPLDC治療組24個月無病生存率顯著提高(62.9% vs 34.8%;HR=0.52[95%CI:0.27-0.98],p<0.041),表明疾病復發的相對風險降低了近50%。

       

在意向性治療(ITT)分析中,TLPLDC治療組和安慰劑組在24個月無病生存方面無顯著性改善(38.5% vs 27%,p=0.974),但在該分析中,24個月總生存率(OS)的改善趨勢更強(86.4% vs 75.1%,p=0.15)。

       

亞組結果

       

PT分析的數據顯示,在IV期黑色素瘤患者中,與安慰劑組相比,TLPLDC疫苗組的24個月無病生存率顯著提高(73.0% vs 0),表明這類患者中疾病復發的相對風險在統計學上顯著降低,且有臨床意義。

       

ITT分析中也表現出改善(43.0% vs 0)。IV期患者更可能接受檢查點抑制劑治療(50% vs 26%)。

       

此外,對所有患者36個月隨訪數據的初步評估表明,TLPLDC疫苗的益處不僅持久,而且在24個月後繼續增加。因此,該研究將繼續按照協議推進,直至36個月DFS和OS終點。

       

除了上面這些新型疫苗外,在過去的30年中,已經在動物模型和人類中對癌症疫苗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涉及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因具有潛在的安全性、特異性和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個體化疫苗將被用於各類癌症。相信伴隨著免疫治療的不斷進展,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可以重獲健康。

       

參考文獻:       

1.Moderna Announces Clinical Updates on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 Program.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20, from https://investors.modernatx.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moderna-announces-clinical-updates-personalized-cancer-vaccine;       

2.https://endpts.com/a-cancer-vaccine-that-might-work-moderna-posts-promising-early-snapshot-for-merck-partnered-program-and-raids-bristol-myers-for-a-new-cancer-rd-chief/;   

3.Elios Therapeutics Presents Primary Analysis of Phase IIb Study Showing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 Significantly Reduces Risk of Melanoma Recurrence in High-Risk Patients.       

相關焦點

  • 樊嘉院士團隊揭示肝癌原發腫瘤和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微生態系統...
    目前,手術是肝癌根治性治療的最主要手段,但是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率高達60%到70%。早期腫瘤復發是指手術後兩年內出現的復發,佔肝癌術後復發的三分之二以上,預後差。探索肝癌術後復發和轉移的相關機制,有助於發現更有效的肝癌治療新策略。
  • 新型癌症疫苗:預防復發,100%小鼠存活
    如今,癌症患者有多種治療方法可以選擇,但每種方法都有其缺點:化療能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但也會損害體內健康細胞,而且往往不能有效防止腫瘤轉移或疾病復發。免疫療法通過作用於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持續的抗癌應答來避免這些問題,但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常常使免疫療法難以接近腫瘤。
  • 新型癌症疫苗有效預防復發
    如今,癌症患者有多種治療方法可以選擇,但每種方法都有其缺點:化療能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但也會損害體內健康細胞,而且往往不能有效防止腫瘤轉移或疾病復發。免疫療法通過作用於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持續的抗癌應答來避免這些問題,但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常常使免疫療法難以接近腫瘤。
  • 5年無病生存率達100%!乳腺癌疫苗重大突破
    最近,新冠疫苗的獲批讓我們對抗疫充滿信心。近日,有患友諮詢一款專門針對乳腺癌的疫苗。癌症也有疫苗嗎? 乳腺癌疫苗不僅有,而且不久前剛完成了5年隨訪的Ⅱ期臨床試驗,你猜猜有效率有多少?
  • 樊嘉院士團隊獲新突破: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和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
    目前,手術是肝癌根治性治療的最主要手段,但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率高達60-70%。早期腫瘤復發是指手術後兩年內出現的復發,佔肝癌術後復發的三分之二以上,預後差。探索肝癌術後復發和轉移的相關機制,有助於發現更有效的肝癌治療新策略。
  • 漲姿勢:腫瘤生物治療|特異性|腫瘤|細胞|疫苗|-健康界
    CD3 AK主要用於腫瘤術後清除殘餘腫瘤細胞,對於延緩復發、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的作用。自1993年CD3 AK被報導聯合IL-2用於治療腫瘤以來,CD3 AK的應用發展迅速,2008年在美國腫瘤學大會上再次報導了CD3 AK聯合IL-2成功用於腎癌的治療。最近有研究表明,CD28單抗能增強CD3 AK的抗腫瘤活性。4.
  • 5年生存率不足5%致命腦瘤,迎來免疫治療曙光
    平均生存期僅1年,五年生存率不足5%。對於這種腫瘤,目前沒有任何治癒方法,治療很困難,主要是因為以下五個原因。 進展速度極快 膠質母細胞瘤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大部分常見癌症。
  • 免疫治療第3張王牌崛起,斬獲多類癌種,個體化疫苗迎來井噴時代
    如果把PD-1/L1比作免疫治療的第一張「王牌」,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比作第二張「王牌」,那麼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無疑是腫瘤疫苗!腎癌一線治療2020年ASCO-SITC臨床免疫腫瘤學會議上,可謂是樹突疫苗的高光時刻!
  • 通用型腫瘤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
    這意味著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這款疫苗後生存期超過了五年,並且所有的患者沒有出現跟疫苗相關的意外安全問題。眾所周知,既往對於沒有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僅接受二線化療的患者,預期的5年生存率低於5%,從目前的的數據看,這款疫苗極大程度的提高了五年生存率。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張毅主任:腫瘤免疫治療主要包括主動免疫治療和被動免疫治療: 主動免疫治療包括腫瘤抗原疫苗, 腫瘤細胞疫苗,病毒疫苗, DNA疫苗 被動免疫治療有:過繼細胞免疫治療:CIK細胞、DC細胞、DC-CIK細胞、NK細胞、TIL、CTL, TCR-T
  • Celldex腫瘤疫苗在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顯示積極療效!
    雖然GBMs約30%有EGFRvIII變異,但腫瘤似乎很容易找到逃逸路線。如果選擇針對GBMs的多靶點的腫瘤疫苗,或許可以降低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另一方面,在基因測序技術的推動下,科學家們提出個體化(Neo-antigens)的癌症免疫治療!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她和她的同事使用靶向HER2的CAR-T細胞對10名復發/難治性HER+肉瘤患者進行了治療。這些患者已經接受過高達5次的補救性療法(salvage therapy)的治療,屬於非常難於治療的患者。這項研究發現,接受CAR-T療法的10名患者中有8名患者接受的CAR-T細胞在體內增殖。
  • 卵巢癌復發率高達85%!術後長生存指南快收藏|NK細胞|卵巢癌|復發率...
    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卵巢癌發病率僅次於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但5年生存率卻是婦科腫瘤中最低的,僅為39%。僅有20%的患者在早期確診,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喪失了手術根治的機會,只能選擇化療。
  • 胰腺癌免疫治療進展
    Gilliam等用胃泌素17疫苗(G17DT)治療未化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結果顯示G17DT治療組(n=78)中位生存期顯著長於對照組(n=74,P=0.03);將治療組進一步分為有免疫組和免疫組,結顯示免疫組中位生存期為176個月,顯著長於無免疫應答組和對照組(63和83個月,P=0.003),表明胃泌素為基礎的疫苗能延長對化療耐藥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
  • 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八大實體瘤治療性疫苗數據匯總
    ,3名病情進展,5名病情穩定,3名患者部分腫瘤緩解,其中兩名的腫瘤已縮小到可以接受手術的範圍,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患者在手術後的原發腫瘤中發現已經沒有存活的腫瘤細胞,這說明,癌症疫苗已經將腫瘤細胞全部殺滅。
  • 腫瘤免疫治療能否走出「圍城」—新聞—科學網
    2014年,杜學明結識了亨佳生物創始人、CTO李鳳娥。彼時,後者正在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讀博士,主攻方向為使用腫瘤免疫球蛋白來指導個性化癌症疫苗的設計。 這一新概念擊中了杜學明,他們很快組開展了科研合作,開始在這一領域深耕。
  • 新抗原腫瘤疫苗治療EGFR-TKI 耐藥新突破 亨佳生物成果受邀ESMO
    國內知名新抗原免疫治療研發團隊「天津亨佳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亨佳生物」)的兩項研究成果在來自全球的近 4000 份摘要中脫穎而出,並受邀參加大會討論(Poster Discussion),將分別在腫瘤免疫治療分會場和基礎研究分會場面向全球首次發布團隊有關新抗原在肺癌治療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有望刷新此前業界對於新抗原腫瘤疫苗使用的傳統認知,掀起新抗原腫瘤疫苗免疫治療的新熱度
  • 北京博仁醫院 童春容主任專訪:血液腫瘤已經進入免疫治療、靶向...
    北京博仁醫院的童春容主任在會上做了主題為《CART治療難治復發(rr)血液細胞腫瘤的臨床結果及經驗分享》的專題報告,分享了北京博仁醫院系列CART治療難治復發血液腫瘤的成果和經驗,這也是童主任第四次在該大會上分享細胞免疫治療臨床實踐成果。會後,童主任接受了梅斯醫學的專訪,現把童主任的精彩報告與專訪內容整理與大家分享。
  • 一個部位注射,全身腫瘤消退!新型癌症疫苗帶來新希望
    一個部位注射,全身腫瘤消退,權威雜誌證實了!癌症作為醫學界最難攻克的難題之一,真的能靠打一針就解決嗎?這還真不是憑空捏造的。權威雜誌《Nature》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證實,一種「癌症疫苗」初步成功,注射後可以幫助免疫系統攻擊全身的癌細胞,從而使腫瘤消失。
  • 一種基於氟化高分子個性化腫瘤疫苗構建策略用於術後腫瘤免疫治療
    治療性疫苗引起的抗腫瘤細胞免疫反應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理想。產生腫瘤特異性的CD8 T細胞是疫苗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這個過程涉及對抗原輸送到抗原呈遞細胞(APC)的時空控制、抗原在抗原呈遞細胞中的胞質輸送及其交叉呈遞。近年來,腫瘤納米疫苗隨著越來越多腫瘤新抗原的鑑定和納米載體被開發的取得了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