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腫瘤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

2020-10-23 全球腫瘤醫生網

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通用型癌症疫苗,已經在黑色素瘤,胸膜間皮瘤以及肺癌等惡性腫瘤中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在剛剛公布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期臨床試驗的五年總生存數據非常振奮人心,接受這款新型疫苗的患者有33%生存時間達到五年以上!

通用型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五年

這項研究共招募了18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至少接受了二線化療後病情穩定,之後接受疫苗作為維持治療,研究人員主要目的是了解這款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初步的臨床效果如何。


結果讓研究人員非常振奮,每位患者平均接受了至少一個月的疫苗治療,截止到2020年6月,五年的裡程碑時刻,總生存(OS)率為33%,中位無進展生存(mPFS)為10.7個月。這意味著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這款疫苗後生存期超過了五年,並且所有的患者沒有出現跟疫苗相關的意外安全問題。眾所周知,既往對於沒有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僅接受二線化療的患者,預期的5年生存率低於5%,從目前的的數據看,這款疫苗極大程度的提高了五年生存率。


這項長期隨訪結果表明,用疫苗進行治療在給藥時和至少5年的整個隨訪期間都是安全的。這項研究雖然只是一期的小規模研究,但基於這項積極的研究結果,這款疫苗將開展進一步的臨床試驗。我們期待更多的數據出爐,也希望這款疫苗能夠早日上市,作為肺癌患者術後及放化療後預防復發的有效維持治療新手段,給患者帶來更多益處,讓更多的患者活過五年,想了解詳情的患者可以聯繫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

新型通用型疫苗UV1是如何特異性殺傷腫瘤的?

看完上面的振奮人心的臨床數據,相信很多病友都想知道這究竟是款什麼樣的疫苗。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查閱了大量的國外文獻資料,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據美國癌症研究院(NIH)官網上介紹:這款疫苗的名稱是UV1,是一種針對人端粒酶逆轉錄酶催化亞基(hTERT)的合成肽癌疫苗,具有潛在的免疫調節活性。這種疫苗可能會刺激我們自身的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並殺死表達端粒酶的癌細胞。端粒酶是一種通常在健康細胞中被抑制的逆轉錄酶,而在所有癌症中80%以上過表達端粒酶,並且在細胞增殖中起關鍵作用,因此它是實體腫瘤免疫療法中非常理想的一種抗原。


UV1疫苗的作用機制是誘導針對端粒酶的特異性T細胞反應。皮內注射疫苗後,體內的抗原呈遞細胞(APC)將抗原決定簇呈遞給T細胞。然後,被疫苗活化的特異性T細胞將進入循環系統,搜索存在同源抗原的目標癌細胞(端粒酶過表達的癌細胞)。




由於端粒酶在大部分癌症中過表達,因此UV1疫苗作為一種通用的癌症疫苗,這種獨特作用機制可能適用於大多數癌症類型。

UV1疫苗的最新臨床進展有哪些?

黑色素瘤

目前,代號為INITIUM的國際多中心的II期臨床試驗,招募了154例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評估UV1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pilimumab和nivolumab的一線治療。

惡性間皮瘤

代號為NIPU的研究正在對118例晚期惡性胸膜間皮瘤(一種罕見的胸部腫瘤)患者進行二線治療,將UV1與檢查點抑制劑ipilimumab和nivolumab聯合用於二線治療。

這兩項研究預計將在2022年公布主要終點數據。

非小細胞肺癌等其他腫瘤

在前列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研究中,研究了三種不同劑量的UV1疫苗(100、300和700 µg)。在惡性黑色素瘤研究中,將300μgUV1與伊匹單抗聯合使用。

來自三項研究的數據表明,UV1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沒有劑量限制毒性。在這三項研究中,UV1在78%的患者中誘導了免疫反應(產生hTERT特異性T細胞)!


我們期待這款疫苗能儘快開展臨床試驗得到更多真實有效的臨床數據。同時,全球正在開展許多針對癌症的治療性疫苗接種途徑。在國際臨床試驗官網clinicaltrials.gov中搜索術語腫瘤疫苗,有眾多的臨床研究。

相關焦點

  • 疾病控制率高達90%​!新型癌症疫苗mRNA4157橫空出世
    比如前兩天剛剛刷屏的輝瑞/BioNTech公司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在3期臨床試驗中有效率達到90%,讓mRNA疫苗這一新興技術成為關注的焦點。相關文章:通用型腫瘤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針對血液和實體瘤的通用型疫苗即將進入人體試驗疫苗真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症嗎?
  • 100%存活​!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成功​
    創新型「可植入」癌症疫苗研發成功隨著醫學的發展,癌症患者目前有非常多的治療選擇,但目前每種治療方式都有弊端,化療在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同時也損害體內的健康細胞,並且不能預防腫瘤轉移復發。免疫療法具有持續的抗癌效果,但是由於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使免疫藥物無法到達腫瘤內部起作用。
  • 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八大實體瘤治療性疫苗數據匯總
    (從39毫米降至23毫米),截止報導時,生存期已經超過20.6個月,目前仍在隨訪中。:新型疫苗PolyPEPI1018專門針對MSS型在2020年ASCO大會上,美國梅奧診所(美國US news最佳醫院排名第一)報告了一款新型的結直腸癌疫苗研究數據非常振奮人心。
  • 晚期肺癌仍應積極治療,生存期以「年」計
    無奈他在臨床中遇到的許多肺癌患者一來到醫院就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對於這部分患者,王思愚教授建議他們要做基因檢測。不過由於這項檢查費用高,尚未納入醫保,且檢查結果等候的時間比較長,有不少患者對做這個檢查比較抗拒。「關鍵是不願意等待,希望一入院就能開始治療,其實這個等待是非常值得的!」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其中4名患者還因不良反應停止用藥,但是這4名患者停藥後,什麼藥都沒用,仍然維持控制超過5年。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Opdivo在中國正式上市,成為中國大陸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新藥!開啟腫瘤治療新時代!
  • 中晚期肺癌患者如何能活得更久?超過5年、10年?醫生如實相告
    核心提示: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78.1萬人被確診為肺癌患者,發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老大」地位,換句話說,平均每五個中國癌症患者裡,就有一個需要常年與肺癌做鬥爭,而更為嚴峻的是:它們中有超過5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其中不到兩成的患者能夠活過5年,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上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沒有放緩的趨勢。
  • 抗癌治療:顯著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研究顯示CAPRI細胞療法有效
    36氪獲悉,近期發表於CYTOTHERAPY期刊上的一篇學術研究顯示,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可顯著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該研究的作者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毅教授,其團隊對CAPRI細胞療法進行了為期5年的臨床跟蹤。
  • 破解免疫治療耐藥的Tedopi肺癌疫苗問世,III期臨床結果喜人!
    2020年4月1日,OSE Immuno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新型抗癌疫苗OSE-2101(Tedopi)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Ⅲ期臨床試驗(Atlante 1)中取得了積極的陽性結果。入組的所有患者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或失敗後,二線或三線使用Tedopi疫苗,一年的總生存率達到46%,遠超預設的25%!
  •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原標題: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也是頭號癌症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2018年約有210萬人新罹患肺癌,並導致180萬人死亡。肺癌早期症狀一般不明顯,約三分之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即第3或第4期肺癌。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2018年是肺癌治療激動人心的一年,多個重磅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讓肺癌治療「變了天」,有望讓不治之症轉變為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Scagliotti教授指出,在中國,降低肺癌死亡率,必須注重早期發現。推薦高危人群要定期做篩查,主要是低劑量螺旋CT。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小於一公分的腫瘤,此時通過早期幹預手術治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幾乎能達到5年、10年,甚至100%的生存。
  • 晚期肺癌生命只剩5個月,注射癌症疫苗後奇蹟存活,已10年沒復發
    醫生判斷,他的生存期只剩5個月,最多只有一年的時間。 古巴CIMAvax肺癌疫苗,是何方神聖? CIMAvax EGF,這是古巴科學家經過25年專研才成功研發出來的「肺癌疫苗」,主要的適應對象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肺癌患者必讀:2020年上市的七大肺癌靶向和免疫新藥
    最近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癌症大數據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的的數據顯示:在我國,每65個人當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每年有超過400萬人被確診癌症,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 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從0歲到85歲,一個人患癌風險高達36%。在目前發現的癌症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第一!
  • 小細胞肺癌30年重大突破!羅氏腫瘤免疫創新藥泰聖奇在華正式獲批
    泰聖奇 (英文名 Tecentriq ,通用名: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化療是全球第一個、且目前中國唯一一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免疫療法,也是超過30年來第一個被證明給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明顯獲益的創新藥。
  • 免疫 | 5年0復發,這個腫瘤疫苗厲害了
    這也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主角:一種被稱為GP2的腫瘤疫苗,讓乳腺癌患者5年復發率為0,堪稱臨床治癒。       隨訪5年0復發,新興腫瘤疫苗帶來治癒希望       GP2疫苗是一種含有9個胺基酸的跨膜肽,來源於HER2/neu蛋白。
  • Neon新疫苗「一箭三雕」連破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
    一箭三雕!Neon癌症疫苗延長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無進展生存期Neo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該公司的個體化新抗原癌症疫苗,在早期臨床試驗中延長了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膀胱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這一結果,揭示了癌症疫苗這一創新免疫治療模式的潛力。
  • 得益於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晚期肺癌5年生存期不再奢談
    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治療時代,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肺腺癌,靶向治療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肺鱗癌一直沒有找到明確的驅動基因,肺鱗癌患者的治療仍然停滯於化療時代,以吉西他濱或紫杉醇等細胞毒類藥物聯合鉑類的雙藥化療方案為主,有效率較低,僅有30%左右,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僅4-5個月,中位總生存時間僅1年左右。
  • 聯合治療讓6成不能手術的肺癌患者活過5年,未來可能成為主流
    ,O藥(納武單抗)+Y藥(伊匹單抗)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3年生存率超30%(30%的人用藥活過3年),死亡風險相比化療下降21%早在2016年,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華人科學家張玉蛟教授,提出了免疫治療聯合立體定向消融放療(I-SABR)的概念,他認為立體定向放療更加精確的殺傷效果,會在讓癌細胞釋放新抗原,轉變為「腫瘤內部疫苗」上比傳統放療更好。
  • 肺癌患者究竟能活多久,裡面的奧妙很多人都不清楚
    I期患者手術治療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5%左右,5年不復發,也就意味著臨床治癒,換句話說,能夠在這麼早期發現的肺癌,長期生存甚至是治癒的機會還是相當高的;如果發現略晚,II期患者手術後的五年生存率基本在50%左右,但復發風險就會較I期患者明顯升高;而III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超過30%。
  • 得了肺癌能活多久?4個關鍵因素,決定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曾發布過一組數據,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新發的肺癌病例有182.5萬,是新發癌症總數的12.9%。另有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肺癌的生存率只有18%。而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跟死亡率已經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