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治療:顯著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研究顯示CAPRI細胞療法有效

2020-12-04 36氪

36氪獲悉,近期發表於CYTOTHERAPY期刊上的一篇學術研究顯示,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可顯著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

該研究的作者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毅教授,其團隊對CAPRI細胞療法進行了為期5年的臨床跟蹤。

這裡所提到的CAPRI細胞療法,是一種腫瘤免疫治療的方式。近年頗受資本關注的Car-T,也是一種對抗癌症的細胞免疫療法。

發表於CYTOTHERAPY的論文

這篇研究闡述了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方面臨床研究的有效性:「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可潛在延長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這項研究展現了使用聯合化療和CAPRI過繼性T細胞療法治療肺癌的治療優勢。我們觀察到這兩種療法之間的協同相互作用,並且發現這種聯合療法可能有助於治療其他癌症。」

這項研究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准號:U1804281、8171771、81702810和81773060)和河南省衛生廳科學技術研究計劃(批准號:201702018)的支持。

據了解,CAPRI細胞療法是一種過繼細胞療法(ACT),由賽德特生物的國內外技術團隊研發並擁有的獨家專利技術,正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新藥臨床申報。賽德特生物掌握含CAPRI細胞在內的多個細胞培養基的醫療器械生產批准文號,可為醫療機構、科研院所以及細胞生產研發企業提供符合質量管理規範要求的臨床級系列細胞培養基產品。除CAPRI細胞療法外,賽德特生物技術管線還涵蓋CAR-T/CAR-NK技術、幹細胞技術、免疫細胞技術等。

圖片來自賽德特生物

肺癌發展概況及治療現狀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各種類型的癌症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並且發病率和死亡率呈增長趨勢。2017年,所有新診斷的癌症患者中13%是肺癌,與癌症相關的死亡病例中26%是由肺癌引起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75%,並呈現出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低存活率等特性,且大多數患者確診時都處於中晚期。儘管全身化療是晚期和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首要治療方法,但通常被認為療效較低且副作用過大。

基於基因編輯的CAR-T細胞療法已成功應用於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但由於腫瘤免疫抑制性微環境的影響和腫瘤表面缺乏最佳靶點,未能有效治療實體腫瘤。因此,更多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方法亟待被開發,以改善肺癌患者的預後情況。目前,非基因編輯的過繼細胞療法已被證明是針對某些癌症的有效治療手段。

非基因編輯的過繼細胞療法有較高的安全性,其明顯優勢在於能夠短期內產生數量龐大的免疫細胞用於回輸,並在患者體內維持較長存活時間,對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均有較大改善。

臨床研究方案

這項研究在患者體外和體內對CAPRI細胞用於非小細胞肺癌(NSCLC)聯合治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進行了評估。在招募的65例患者中,有31例接受了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CAPRI組),其餘34例作為對照組,僅接受了化療。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總體生存期(OS),無惡化生存期(PFS),短期反應和治療效果。

出於安全性和有效性考慮,對CAPRI組患者共輸注一療程治療(圖1),即12劑, 每個劑量包含5×107至1×108個細胞。 在兩個研究組中,患者均接受了化療方案,直至死亡或隨訪截止日期為止。

圖1 臨床方案設計

通過白細胞分離術獲得自體細胞,並將T細胞擴增5天。在化療基礎上對CAPRI組及對照組進行或不進行CAPRI細胞輸注。隨時間推移對受試者進行長期隨訪評估。

CAPRI細胞通過大量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包括幹擾素(IFN)-g,白介素(IL)-2和穿孔素)並產生較高的CD107a表達水平,從而表現出更強的抗腫瘤能力。此外,研究發現治療時產生的副作用是輕度的,且對患者來說是可耐受的。

短期臨床反應、長期臨床反應及後續評估

兩組患者在治療完成後4周均對短期臨床反應進行了評估。CAPRI組患者的臨床反應率(CR + PR)高於對照組(9.6%比2.9%),但是在臨床反應率上沒有觀察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P = 0.180;表3)。CAPRI組的一年,三年和五年總體生存期(OS)率分別為100%(31/31),67.7%(21/31)和22.6%(7/31),對照組分別為64.7%(22/34)和32.4%(11/34),以及14.7%(5/34)(表4)。此外,表4顯示了一年、三年和五年無進展生存期(PFS)率。一年和三年總體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表明,CAPRI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CAPRI組一年內完全沒有死亡情況出現,且病情完全無進一步惡化,而對照組有超過35%的人死亡。圖5為其中一名CAPRI組CR患者的計算機斷層掃描(治療前後),顯示出腫瘤完全治癒。

表3 CAPRI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臨床反應對比

表4 不同年份的患者總體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

圖5 顯示了一名CR患者治療前後的CT掃描結果

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表明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P = 0.007;圖6A)。CAPRI組的總體生存期(OS)顯著延長(P = 0.008;圖6B)。如表5所示,CAPRI組的中位總體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均為48個月,對照組為31.6和36.4個月(P = 0.004和P = 0.016)。這些結果表明,無論在總體生存期(OS)還是無進展生存期(PFS)方面,肺癌患者都可以從CAPRI細胞治療中受益。

圖6 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體生存期(OS)

表5 患者中位生存率

研究結果表明,CAPRI組患者的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均遠高於對照組,CAPRI細胞療法是一種副作用較低且安全有效的過繼細胞治療方法。研究者認為,CAPRI細胞生產周期短,可刺激PBMC以產生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達到持續的治療效果,使得CAPRI細胞療法優於其他過繼細胞療法。對於腫瘤患者來說,CAPRI細胞療法的費用也是相對容易承擔的。綜合以上特點,聯合使用化療和CAPRI過繼性細胞療法治療肺癌具有顯著優勢。研究者還認為,CAPRI細胞療法也可應用於其他腫瘤的治療,此前已有多個公開的研究表明CAPRI細胞對於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等癌症均有顯著療效,更多的研究還有待開展。

此項研究對於CAPRI組患者,在五年的跟蹤期內只進行了一個療程的CAPRI細胞療法進行治療,如果按照標準臨床方案定期治療,其療效更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默沙東抗PD-1療法KEYTRUDA一線治療肺癌顯著延長總生存期
    今日,默沙東(MSD)公司宣布了一條重磅好消息,其評估抗PD-1療法KEYTRUDA單藥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包括非鱗狀或鱗狀組織學)的關鍵3期臨床試驗KEYNOTE-042抵達總生存期(OS)的主要終點。
  •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原標題: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也是頭號癌症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2018年約有210萬人新罹患肺癌,並導致180萬人死亡。肺癌早期症狀一般不明顯,約三分之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即第3或第4期肺癌。
  • ...1單抗研究進展 顯著延長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
    12月16日,恆瑞醫藥(600276,SH)公告稱,其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聯合化療用於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治療的III期臨床研究的主要研究終點結果達到方案預設的優效標準,可顯著延長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
  • 晚期肺癌患者如何活得更久?這3大方案總有一個適合你—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患上肺癌,還能活多久成了覓友們最關心的問題。能活多久,治療的方案和藥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醫學研究者們一直在努力研究,希望能又好又有效的延長肺癌患者們的生命。 這篇文章就帶覓友們一起盤點一下,一共3種不同治療方案給覓友帶來希望,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的方案。
  • 肺癌患者必修課:核心基因靶點和靶向治療—抗癌管家
    對於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靶向藥物相較於傳統化療、放療,可以更大程度地延長患者生命,並且治療副作用較小,已成為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但是現在報導的肺癌突變基因很多,且有越來越多的靶向藥物上市。面對如此多的「基因靶點」和各種靶向藥物,患者常常無所適從,甚至盲目用藥,耽誤最佳治療時機。肺癌患者在使用靶向藥物之前一定要進行基因檢測!做對基因檢測才是能有的放矢,精準治療。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研究顯示,與單純化療相比,Tecentriq聯合化療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總生存期中位數為18.6個月,對照組13.9個月)。PD-1/L1不斷刷新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時間,真正可能使NSCLC變為慢性病。但目前免疫治療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探尋更佳、更多的生物標誌物指導精準選擇人群;免疫治療合理的持續時間;聯合治療方式的選擇、順序的選擇、劑量的選擇等等。
  • 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顯著...
    該研究在腫瘤表達高水平PD-L1蛋白(腫瘤比例得分TPS≥50%)的既往未接受治療(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開展。KEYNOTE-024是一項隨機、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開展,評估了Keytruda(pembrolizumab)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相對於含鉑化療標準護理(SOC)的療效和安全性。
  • 羅氏的特羅凱可延長肺癌患者壽命
    這些新的全球研究報告顯示,在常規的臨床實踐中接受了特羅凱 (Tarceva)(埃羅替尼 (erlotinib))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壽命正在變長。TRUST 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明了患者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 BR.21 研究中獲得的療效。BR.21 研究使得特羅凱在80多個國家獲得了批准。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一種肺癌,全球患者超過100萬。
  • 默沙東Keytruda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PD-1/PD-L1免疫療法是當前備受矚目的新一類抗癌免疫療法,旨在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禦癌症,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具有治療多種類型腫瘤的潛力,有望實質性改善患者總生存期(OS)。該領域的佼佼者包括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羅氏、輝瑞/默克。
  • 大劑量維C+熱療可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晚期患者的生存質量不容樂觀,近日,廣東祈福醫院腫瘤中心區俊文博士團隊發表的兩篇SCI論文指出,大劑量維C+熱療可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部分病例病灶縮小,生存期也得到延長。大劑量維C+熱療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肺癌在中國人群中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居首位,原發性肺癌中超過8成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少於15%患者能撐過5年。
  • 用自己的細胞殺死腫瘤!首位接受新型療法的肺癌患者重回正常生活
    TILs療法已經在黑色素瘤人群中進行臨床研究15-20年,取得了卓越的臨床數據,之後在肺癌患者,子宮頸癌和頭頸癌中進行測試。 伯頓很榮幸成為布朗癌症中心首位接受治療的肺癌患者,他的成功將給更多的患者帶來希望。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5年生存率平均只有5%,延長顯著。阿替利珠單抗:2020年5月19日,美國FDA批准阿替利珠單抗上市,作為一線單藥療法,治療PD-L1高表達(PD-L1≥50%),且無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晚期非鱗狀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2018年是肺癌治療激動人心的一年,多個重磅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讓肺癌治療「變了天」,有望讓不治之症轉變為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11月8日,來自世界各國和國內的肺癌治療「大咖」齊聚羊城,參加由國際肺癌研究學會舉辦的亞洲肺癌大會(IASLC Asia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ACLC)。這是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首次主辦亞洲肺癌大會,並選擇與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合作在中國主辦本次大會。
  • 全球肺癌靶向藥再掀風暴!6大靶點,9大研究讓生存期強勢逆轉
    據無癌家園的專家介紹道:根據患者的基因突變,醫生決定用特定藥物的靶向治療在肺癌中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約30%的非小細胞肺癌初診時可手術切除,對於早中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目前最常見的輔助療法是化療。
  •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 打造靶向治療新時代
    然而在實際的治療中,中國大陸的患者們往往不得不面對一種尷尬情況:中國新藥上市的時間相較於歐美地區有所滯後。這是由於中國特殊的藥物審批制度造成的,雖然近幾年我們對於抗癌新藥的審批速度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仍未徹底解決抗癌新藥中外時間差的問題。  抗癌新藥就在眼前,卻因為它在中國尚未上市而不可使用,這是近十年來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老大難」問題。
  • 近期肺癌相關研究進展一覽
    NEJM:III期臨床試驗表明阿特朱單抗可顯著延長表達PD-L1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doi:10.1056/NEJMoa1917346.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後差,中位總生存率為12個月。藥物selpercatinib對既往未接受過抗癌藥物治療的患者和接受其他藥物治療後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均有效。
  • 2021抗癌新勢力!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
    近期,非小細胞肺癌又迎來眾多重磅好消息,多款火遍癌友圈的明星藥物因療效顯著獲得突破性治療指定,還有多款藥物獲得優先審批,有望在2021年上市,更大的好消息是,有些已經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這意味著國內的患者可以有機會同步接受美國最新抗癌藥物的治療,並且是免費的。
  • 國內首個小細胞肺癌臨床指南發布,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值得了解!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與非小細胞肺癌相比,小細胞肺癌患者常常感覺自己「不被重視」。肺癌治療頻頻獲得突破,新藥頻出,但「熱鬧都是他們的」。小細胞肺癌在一眾肺癌中實在太特別了,以「惡性程度高、治療手段有限」著稱,治療進展緩慢。但這也絕不代表沒有進展。  近兩年來,多個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一線方案獲批。
  • ...療法Keytruda(可瑞達)獲批,一線治療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2019年04月02日訊 /生物谷BIOON/ --腫瘤免疫治療巨頭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抗PD-1療法Keytruda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有條件批准,聯合培美曲賽(pemetrexed)和含鉑化療,用於無EGFR或ALK基因組腫瘤畸變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無論
  • 電場療法「引爆」癌細胞,「天價」腫瘤電場治療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Yoram Palti)首次研發出用低強度電場治療腦瘤的新療法。 這種療法是利用交替的低強度電場,摧毀腫瘤細胞,同時減少健康組織損傷,可很好地避免副作用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這才是整個技術研究的關鍵。 經過多次嘗試,他們發現當電場強度與烤麵包機差不多時,電場頻率在150-200千赫茲範圍內,強度為每釐米1.1伏特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在電場的持續作用下,肺癌細胞的生長與擴散速率顯著下降,這意味著這些惡性腫瘤細胞得到了控制。並且針對各類癌細胞需要在一定範圍內調整電場強度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