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近期發表於CYTOTHERAPY期刊上的一篇學術研究顯示,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可顯著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
該研究的作者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毅教授,其團隊對CAPRI細胞療法進行了為期5年的臨床跟蹤。
這裡所提到的CAPRI細胞療法,是一種腫瘤免疫治療的方式。近年頗受資本關注的Car-T,也是一種對抗癌症的細胞免疫療法。
發表於CYTOTHERAPY的論文
這篇研究闡述了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方面臨床研究的有效性:「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可潛在延長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這項研究展現了使用聯合化療和CAPRI過繼性T細胞療法治療肺癌的治療優勢。我們觀察到這兩種療法之間的協同相互作用,並且發現這種聯合療法可能有助於治療其他癌症。」
這項研究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准號:U1804281、8171771、81702810和81773060)和河南省衛生廳科學技術研究計劃(批准號:201702018)的支持。
據了解,CAPRI細胞療法是一種過繼細胞療法(ACT),由賽德特生物的國內外技術團隊研發並擁有的獨家專利技術,正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新藥臨床申報。賽德特生物掌握含CAPRI細胞在內的多個細胞培養基的醫療器械生產批准文號,可為醫療機構、科研院所以及細胞生產研發企業提供符合質量管理規範要求的臨床級系列細胞培養基產品。除CAPRI細胞療法外,賽德特生物技術管線還涵蓋CAR-T/CAR-NK技術、幹細胞技術、免疫細胞技術等。
圖片來自賽德特生物
肺癌發展概況及治療現狀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各種類型的癌症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並且發病率和死亡率呈增長趨勢。2017年,所有新診斷的癌症患者中13%是肺癌,與癌症相關的死亡病例中26%是由肺癌引起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75%,並呈現出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低存活率等特性,且大多數患者確診時都處於中晚期。儘管全身化療是晚期和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首要治療方法,但通常被認為療效較低且副作用過大。
基於基因編輯的CAR-T細胞療法已成功應用於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但由於腫瘤免疫抑制性微環境的影響和腫瘤表面缺乏最佳靶點,未能有效治療實體腫瘤。因此,更多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方法亟待被開發,以改善肺癌患者的預後情況。目前,非基因編輯的過繼細胞療法已被證明是針對某些癌症的有效治療手段。
非基因編輯的過繼細胞療法有較高的安全性,其明顯優勢在於能夠短期內產生數量龐大的免疫細胞用於回輸,並在患者體內維持較長存活時間,對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均有較大改善。
臨床研究方案
這項研究在患者體外和體內對CAPRI細胞用於非小細胞肺癌(NSCLC)聯合治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進行了評估。在招募的65例患者中,有31例接受了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CAPRI組),其餘34例作為對照組,僅接受了化療。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總體生存期(OS),無惡化生存期(PFS),短期反應和治療效果。
出於安全性和有效性考慮,對CAPRI組患者共輸注一療程治療(圖1),即12劑, 每個劑量包含5×107至1×108個細胞。 在兩個研究組中,患者均接受了化療方案,直至死亡或隨訪截止日期為止。
圖1 臨床方案設計
通過白細胞分離術獲得自體細胞,並將T細胞擴增5天。在化療基礎上對CAPRI組及對照組進行或不進行CAPRI細胞輸注。隨時間推移對受試者進行長期隨訪評估。
CAPRI細胞通過大量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包括幹擾素(IFN)-g,白介素(IL)-2和穿孔素)並產生較高的CD107a表達水平,從而表現出更強的抗腫瘤能力。此外,研究發現治療時產生的副作用是輕度的,且對患者來說是可耐受的。
短期臨床反應、長期臨床反應及後續評估
兩組患者在治療完成後4周均對短期臨床反應進行了評估。CAPRI組患者的臨床反應率(CR + PR)高於對照組(9.6%比2.9%),但是在臨床反應率上沒有觀察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P = 0.180;表3)。CAPRI組的一年,三年和五年總體生存期(OS)率分別為100%(31/31),67.7%(21/31)和22.6%(7/31),對照組分別為64.7%(22/34)和32.4%(11/34),以及14.7%(5/34)(表4)。此外,表4顯示了一年、三年和五年無進展生存期(PFS)率。一年和三年總體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表明,CAPRI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CAPRI組一年內完全沒有死亡情況出現,且病情完全無進一步惡化,而對照組有超過35%的人死亡。圖5為其中一名CAPRI組CR患者的計算機斷層掃描(治療前後),顯示出腫瘤完全治癒。
表3 CAPRI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臨床反應對比
表4 不同年份的患者總體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
圖5 顯示了一名CR患者治療前後的CT掃描結果
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表明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P = 0.007;圖6A)。CAPRI組的總體生存期(OS)顯著延長(P = 0.008;圖6B)。如表5所示,CAPRI組的中位總體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均為48個月,對照組為31.6和36.4個月(P = 0.004和P = 0.016)。這些結果表明,無論在總體生存期(OS)還是無進展生存期(PFS)方面,肺癌患者都可以從CAPRI細胞治療中受益。
圖6 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體生存期(OS)
表5 患者中位生存率
研究結果表明,CAPRI組患者的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均遠高於對照組,CAPRI細胞療法是一種副作用較低且安全有效的過繼細胞治療方法。研究者認為,CAPRI細胞生產周期短,可刺激PBMC以產生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達到持續的治療效果,使得CAPRI細胞療法優於其他過繼細胞療法。對於腫瘤患者來說,CAPRI細胞療法的費用也是相對容易承擔的。綜合以上特點,聯合使用化療和CAPRI過繼性細胞療法治療肺癌具有顯著優勢。研究者還認為,CAPRI細胞療法也可應用於其他腫瘤的治療,此前已有多個公開的研究表明CAPRI細胞對於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等癌症均有顯著療效,更多的研究還有待開展。
此項研究對於CAPRI組患者,在五年的跟蹤期內只進行了一個療程的CAPRI細胞療法進行治療,如果按照標準臨床方案定期治療,其療效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