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肺癌患者如何能活得更久?超過5年、10年?醫生如實相告

2020-12-08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78.1萬人被確診為肺癌患者,發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老大」地位,換句話說,平均每五個中國癌症患者裡,就有一個需要常年與肺癌做鬥爭,而更為嚴峻的是:它們中有超過5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其中不到兩成的患者能夠活過5年,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上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沒有放緩的趨勢。

78.1萬。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78.1萬人被確診為肺癌患者,發病率位居第一,是所有惡性腫瘤的「老大」。

換句話說,平均每五個中國癌症患者裡,就有一個需要常年與肺癌做鬥爭。

而更為嚴峻的是:他們中有超過5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其中不到兩成的患者能夠活過5年,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上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沒有放緩的趨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腫瘤科主任餘桂芳表示,肺癌的高死亡率讓人以前一提起就想當然的把它和「絕症」劃上等號,但近些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肺癌的治療策略越來越多樣化,早期肺癌可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達到根治,中晚期肺癌患者即便失去手術的機會,放化療、抗血管生成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治療方式也為這類患者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超半數發現已晚,早期發現不能僅靠症狀表現

肺癌好像離我們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年輕化,如何才能及時發現?更多的患者都是等到出現明顯的不適,咳血、胸痛、咳嗽……才來就醫,餘桂芳表示,肺癌早期大多數並無明顯的症狀表現,只有等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有上述不適,可往往手術已經來不及了。

反覆的同一部位肺部感染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餘桂芳提醒,臨床上有不少患者因為發燒去到醫院,就診檢查才發現是肺癌引起,目前,醫學上更建議大家提前做好篩查工作,尤其是有長期吸菸、接觸油煙、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抽血、胸透、查生化指標、甚至是查看腫瘤標誌物都不是最佳的肺癌篩查方式,最好40歲後定期通過低劑量螺旋CT。

近幾年來,肺部結節的檢出率明顯增高,是否會有「癌變」的可能?對此,餘桂芳指出,體檢如果發現了肺部小結節,醫生需要根據它的大小、數目、形態、密度、邊緣及內部特徵等來判斷良惡性,對不能立即診斷的患者可以觀察隨訪,每3到-6個月做一次CT,如果隨訪觀察2年以上穩定,則惡性可能性不大。

中晚期肺癌患者如何治療?多種手段輔助延長生存期

肺癌若能在早期發現,利用手術切除患者大部分能夠達到臨床治癒,對於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的肺癌患者而言,也並非只能「乖乖等死」。

放化療、靶向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免疫治療……醫生會綜合考慮肺癌的分類、分型及患者的身體狀況等制定全面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有些局部中晚期的肺癌患者能夠「逆轉」進行手術,有些晚期患者通過個體化治療能獲得長期生存。


化療依然是多數中晚期肺癌患者常用的一線治療方法,餘桂芳提醒,由於各種輔助用藥的改進,化療導致的嘔吐、骨髓抑制等反應較前大幅度降低,並且多數藥物已經入醫保,可極大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不必提化療就色變。

對於中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基因檢測已經成為了肺癌治療的標準動作,其最終目的是尋找相關的治療靶點,以便選擇相應的靶向藥物進行治療,「不幸中的萬幸是,亞洲人群EGFR基因突變的比例高於歐美人種,尤其是無吸菸患者,意味著可以為更多的肺癌患者帶來生存機會」餘桂芳說道。

據悉,目前針對不同的基因突變類型,藥物的選擇也有所不同。

針對EGFR突變基因目前有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奧希替尼等一、二代、三代EGFR-TKI藥物,針對ALK突變基因有克唑替尼、塞瑞替尼和阿來替尼等,一旦檢測到「驅動基因」呈陽性的患者,甚至可以使用靶向藥物替代化療成一線治療方案。


即便「驅動基因」為陰性,肺癌患者的治療也打破了傳統的「單純化療」的局限性,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化療,免疫治療可能成為了這類患者的另一種選擇。

餘桂芳介紹,但是從現階段臨床實際情況來看,接受這類治療的患者比例並不理想,一來是因為患者對這些治療認識不夠,二來醫療費用昂貴,是否入醫保成為很多貧困肺癌患者「難邁過去的坎」。

關於肺癌的這幾個誤區,其實並沒那麼可怕

誤區一:只有吸菸的人才會得肺癌

專家解讀: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只有吸菸才是導致患上肺癌的原因,但在臨床上有不少患者並非吸菸者,肺癌的發病因素比較複雜、環境汙染、職業、遺傳、肺結核等原有慢性肺疾病病變等等都可能造成肺癌的發生,因此切勿大意。

誤區二:肺癌做了手術就要化療

專家解讀:肺癌患者是否都需要化療?絕對不是,極早期的肺癌患者只需手術治療,部分晚期患者還可以根據基因突變情況、免疫狀態選擇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等方式替代化療,需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個體選擇。

誤區三:晚期肺癌治療死得更快

專家解讀:這一定是不準確的,腫瘤治療需要個體化,針對不同晚期肺癌患者,依然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或者減緩終末期肺癌病人的疼痛,完全放棄治療的方法並不可取。

誤區四:肺小結節就是肺癌,要馬上手術

專家解讀:肺小結節中有70%左右是良性的,這個需要專科醫生進行判斷以及嚴密的隨訪,對於多數肺小結節,需動態觀察,並不急需手術或者吃藥。

總而言之,想提高肺癌生存率,關鍵在於提早發現、及時檢查,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做好篩查工作,對於中晚期肺癌患者而言,也不等於被「判死刑」,謹遵醫囑治療是關鍵一環。

相關焦點

  • 提高免疫力讓肺癌晚期患者活得更久些
    肺癌是所有惡性腫瘤疾病中發病率最高且惡性程度比較高的腫瘤,肺癌的治療手段主要以手術和放化療為主,其目的都是為了控制病情讓病人活得更久些。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西醫治療在起效明顯迅速的另一面也有缺陷,手術創傷性大還容易切除腫瘤細胞不徹底,放化療的治療無論是x線的照射還是化療藥物注射體內,都會對患者無論體表皮膚、黏膜還是體內肝臟等器官組織產生傷害性,反而破壞病人免疫系統加速患者生命消耗。相反,要想更長久的留住病人生命就需要為病人築造免疫城牆,特別是肺癌晚期患者需要提高免疫力讓病人活得更久。
  • 晚期肺癌患者如何活得更久?這3大方案總有一個適合你—抗癌管家
    2019年9月28日的ESMO大會上更是公布了奧希替尼的OS數據,EGFR晚期肺癌患者一線使用奧希替尼的中位OS(總生存期)達到38.6個月,創造了史上最長的OS記錄[2]。 2.
  • 這位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超過了10年
    患者是一位 78 歲的男性(張爺爺),2006 年 5 月經過影像學和病理確診為胃癌晚期(IV期),胃癌發現的時候,伴肝臟、胰頭、腹腔淋巴結、腹壁廣泛轉移。當初北京幾位腫瘤科教授都告知患者女兒,患者疾病預後差,可能就活 2-3 個月。來到我手裡的時候,張爺爺是因為肺炎入院的,但我卻被他的抗癌故事吸引了,特別有幾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 得了晚期肺癌還能活10年?專家帶你來揭秘
    目前,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出現、通過有效的全程管理,不少肺癌晚期患者能實現長期帶瘤生存,存活5年以上、甚至10年都並非不可能。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下面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五區主任周承志帶我們揭秘。
  • 肺癌晚期吃靶向藥能活多久?解決這件事,可以活更久
    目前,肺癌的診治水平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由於發病隱匿,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手術已然不適合,那麼化療與靶向,哪個更能延長生存期?化療與靶向藥相比副作用大一些,但對所有癌細胞都具有抑制作用。靶向藥副作用較小,只能抑制有靶點的癌細胞,因此在腫瘤治療方案上,醫生要綜合病人的身體耐受情況和藥物效果來綜合運用。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Scagliotti教授指出,在中國,降低肺癌死亡率,必須注重早期發現。推薦高危人群要定期做篩查,主要是低劑量螺旋CT。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小於一公分的腫瘤,此時通過早期幹預手術治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幾乎能達到5年、10年,甚至100%的生存。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以下3個來自真實世界的研究表明,的確有一群長期生存的晚期肺癌患者,實現了像慢性病一樣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隨著二代ALK抑制劑上線,不斷刷新著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的生存數據。以阿來替尼為例,作為NCCN指南中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優選方案,阿來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PFS達到空前的34.8個月(將近3年)。一線PFS達到近3年已經算了不起,但在日本有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更讓我們驚嘆。有一群患者使用了克唑替尼序貫阿來替尼的方案,這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時間超過7年!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以下3個來自真實世界的研究表明,的確有一群長期生存的晚期肺癌患者,實現了像慢性病一樣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 ALK抑制劑一代序貫二代,中位總生存期超過7年!以阿來替尼為例,作為NCCN指南中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優選方案,阿來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PFS達到空前的34.8個月(將近3年)。一線PFS達到近3年已經算了不起,但在日本有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更讓我們驚嘆。有一群患者使用了克唑替尼序貫阿來替尼的方案,這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時間超過7年!名詞解釋:序貫是指在一個治療周期後緊接著使用另一種治療方式。
  • 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
    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通用型癌症疫苗,已經在黑色素瘤,胸膜間皮瘤以及肺癌等惡性腫瘤中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在剛剛公布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期臨床試驗的五年總生存數據非常振奮人心,接受這款新型疫苗的患者有33%生存時間達到五年以上!
  • 首次證實:新的靶向藥物可延長某些晚期肺癌患者總生存時間超3年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是晚期。其中約 30-40%的患者屬於EGFR突變類型,需要靶向治療(鄭榮壽等. 中華腫瘤雜誌 2019; 41(1):19-28.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 中國腫瘤雜誌 2015,37(10):796-799.)。
  • 生命大限將至,不去強求活得更長,反而才能活得更久,談善終護理
    很遺憾在2021年的開始來談論關於死亡的話題。但死亡又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話題,逃不掉,躲不了,即使不想、不願面對,終究還是要面對的。正確看待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也許早一天坦然面對這個話題,會讓我們釋懷很多事,也能讓我們做最正確的選擇,從而不留下遺憾。
  • 得了肺癌一般能活多久?醫生:我有一個活過10年的病例
    取決於受影響的大腦部分、患者的總體健康狀況以及大腦中的腫瘤數量,進展到大腦的肺癌症狀可能會有所不同,通常會出現顱內壓增高以及局灶性症狀。出現腦轉移該如何治療?針對肺癌的腦轉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譚鋒維教授認為,腦部其實是肺癌經常發生轉移的一個器官,所以在臨床上也比較常見,對於轉移到腦部的肺癌患者該如何治療?
  • 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已活過5年,他是如何做到的,綜合治療是秘訣
    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治療困難是不爭的事實,但也有晚期患者存活時間長的例子,我5年前診斷的一例小細胞肺癌,診斷的時候已經有縱膈淋巴結轉移,而且長得很大,但他心態好,積極配合治療,化療6個療程下來腫瘤病灶幾乎看不到,後來加做了放療,雖然有放射性肺炎的副反應,好在恢復的不錯,年年檢查病情穩定,去年復發了,又做了化療加上PD1抑制劑免疫治療
  • 肺癌患者心態樂觀活更久
    樂觀開朗的肺癌患者,生存期要感覺比悲觀消極情緒的患者要長很多。有一個新發表的國外期刊的文章,結論和我們的日常感覺是非常一致的,這個研究是在美國進行的,研究中包括了七萬例女性人群,其中樂觀這一因素進行量化,在長達八年的研究中,分析這七萬女性的死亡因素和樂觀程度有沒有關係,在死亡因素中包括了最常見的比如,肺癌在內的癌症,心臟病,腦卒中,呼吸道疾病等等。
  • 「漸凍人症」如何才能活得更久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罕見的致死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數患者在發病3~5年內死於呼吸衰竭。但霍金自21歲起被醫生確診後,以頑強的心態與該病搏鬥了55年。那麼,「漸凍人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如何才能生病後活得長久一些?「漸凍人症」是一種什麼病?
  • 患者福音!國內晚期肺癌也能活過8年了,全因這種新靶向療法!
    在國內,肺癌是惡性程度高、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的癌症,一旦被確診為晚期,就意味著更大的死亡概率。不過,隨著靶向治療和免疫療法時代的來臨,多種治療方法並存,晚期患者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 晚期肺癌可以活10年嗎?見證了一位高齡老人的抗癌奇蹟,看他是如何...
    Wakelee教授在權威學術雜誌上公開發表了一個75歲老人抗癌10年的案例,截止案例發表時,老人已經85歲了,依然能生活自理。 這位老人在75歲時,因咳嗽檢查出左上肺有3.6*2.7釐米的腫塊,左下肺有一個2.6釐米的結節。穿刺後取得組織,病理結果為IV期肺腺癌。75歲的老人抗拒化療,在沒有做基因檢測的情況下盲試了靶向藥厄洛替尼。
  • 肺癌晚期,被告知活不過2個月!5年了,一直沒復發
    5年前,Aaron得了肺癌,當時的他,被確診為晚期,生命只剩下2個月。這一查,把Aaron嚇得夠嗆:肺癌晚期。 Aaron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居然在年近七旬的時候被查出肺癌,還是晚期!
  • 小細胞肺癌並非不治之症,有些可以活過5年,甚至達到10年之久
    隨著醫學的發展,早期篩查技術提升,早期腫瘤發現率提高,很多癌症患者能夠獲得臨床治癒,很多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然而,小細胞肺癌卻是個例外,在所有確診的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僅6%的患者在診斷後5年仍可存活,廣泛期的小細胞肺癌5年生存率低於1%,而三分之二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廣泛期,基本沒有治癒的機會,其診斷後的中位生存期約為9-10個月。
  • 豪森藥業三代EGFR-TKI創新藥阿美樂上市 晚期肺癌患者對進口藥依賴...
    核心提示: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被確診的癌症患者約429萬,每年癌症奪取生命的患者達280萬左右,其中,肺癌發病佔第一位,每年肺癌新發病接近80萬,每年因肺癌死亡的超過60萬。   漫長的人類歷史中,癌症如同一把死神的鐮刀,一直高懸於人們頭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