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78.1萬人被確診為肺癌患者,發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老大」地位,換句話說,平均每五個中國癌症患者裡,就有一個需要常年與肺癌做鬥爭,而更為嚴峻的是:它們中有超過5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其中不到兩成的患者能夠活過5年,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上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沒有放緩的趨勢。
78.1萬。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78.1萬人被確診為肺癌患者,發病率位居第一,是所有惡性腫瘤的「老大」。
換句話說,平均每五個中國癌症患者裡,就有一個需要常年與肺癌做鬥爭。
而更為嚴峻的是:他們中有超過5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其中不到兩成的患者能夠活過5年,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上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沒有放緩的趨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腫瘤科主任餘桂芳表示,肺癌的高死亡率讓人以前一提起就想當然的把它和「絕症」劃上等號,但近些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肺癌的治療策略越來越多樣化,早期肺癌可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達到根治,中晚期肺癌患者即便失去手術的機會,放化療、抗血管生成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治療方式也為這類患者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超半數發現已晚,早期發現不能僅靠症狀表現
肺癌好像離我們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年輕化,如何才能及時發現?更多的患者都是等到出現明顯的不適,咳血、胸痛、咳嗽……才來就醫,餘桂芳表示,肺癌早期大多數並無明顯的症狀表現,只有等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有上述不適,可往往手術已經來不及了。
「反覆的同一部位肺部感染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餘桂芳提醒,臨床上有不少患者因為發燒去到醫院,就診檢查才發現是肺癌引起,目前,醫學上更建議大家提前做好篩查工作,尤其是有長期吸菸、接觸油煙、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抽血、胸透、查生化指標、甚至是查看腫瘤標誌物都不是最佳的肺癌篩查方式,最好40歲後定期通過低劑量螺旋CT。
近幾年來,肺部結節的檢出率明顯增高,是否會有「癌變」的可能?對此,餘桂芳指出,體檢如果發現了肺部小結節,醫生需要根據它的大小、數目、形態、密度、邊緣及內部特徵等來判斷良惡性,對不能立即診斷的患者可以觀察隨訪,每3到-6個月做一次CT,如果隨訪觀察2年以上穩定,則惡性可能性不大。
中晚期肺癌患者如何治療?多種手段輔助延長生存期
肺癌若能在早期發現,利用手術切除患者大部分能夠達到臨床治癒,對於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的肺癌患者而言,也並非只能「乖乖等死」。
放化療、靶向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免疫治療……醫生會綜合考慮肺癌的分類、分型及患者的身體狀況等制定全面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有些局部中晚期的肺癌患者能夠「逆轉」進行手術,有些晚期患者通過個體化治療能獲得長期生存。
化療依然是多數中晚期肺癌患者常用的一線治療方法,餘桂芳提醒,由於各種輔助用藥的改進,化療導致的嘔吐、骨髓抑制等反應較前大幅度降低,並且多數藥物已經入醫保,可極大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不必提化療就色變。
對於中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基因檢測已經成為了肺癌治療的標準動作,其最終目的是尋找相關的治療靶點,以便選擇相應的靶向藥物進行治療,「不幸中的萬幸是,亞洲人群EGFR基因突變的比例高於歐美人種,尤其是無吸菸患者,意味著可以為更多的肺癌患者帶來生存機會」餘桂芳說道。
據悉,目前針對不同的基因突變類型,藥物的選擇也有所不同。
針對EGFR突變基因目前有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奧希替尼等一、二代、三代EGFR-TKI藥物,針對ALK突變基因有克唑替尼、塞瑞替尼和阿來替尼等,一旦檢測到「驅動基因」呈陽性的患者,甚至可以使用靶向藥物替代化療成一線治療方案。
即便「驅動基因」為陰性,肺癌患者的治療也打破了傳統的「單純化療」的局限性,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化療,免疫治療可能成為了這類患者的另一種選擇。
餘桂芳介紹,但是從現階段臨床實際情況來看,接受這類治療的患者比例並不理想,一來是因為患者對這些治療認識不夠,二來醫療費用昂貴,是否入醫保成為很多貧困肺癌患者「難邁過去的坎」。
關於肺癌的這幾個誤區,其實並沒那麼可怕
誤區一:只有吸菸的人才會得肺癌
專家解讀: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只有吸菸才是導致患上肺癌的原因,但在臨床上有不少患者並非吸菸者,肺癌的發病因素比較複雜、環境汙染、職業、遺傳、肺結核等原有慢性肺疾病病變等等都可能造成肺癌的發生,因此切勿大意。
誤區二:肺癌做了手術就要化療
專家解讀:肺癌患者是否都需要化療?絕對不是,極早期的肺癌患者只需手術治療,部分晚期患者還可以根據基因突變情況、免疫狀態選擇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等方式替代化療,需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個體選擇。
誤區三:晚期肺癌治療死得更快
專家解讀:這一定是不準確的,腫瘤治療需要個體化,針對不同晚期肺癌患者,依然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或者減緩終末期肺癌病人的疼痛,完全放棄治療的方法並不可取。
誤區四:肺小結節就是肺癌,要馬上手術
專家解讀:肺小結節中有70%左右是良性的,這個需要專科醫生進行判斷以及嚴密的隨訪,對於多數肺小結節,需動態觀察,並不急需手術或者吃藥。
總而言之,想提高肺癌生存率,關鍵在於提早發現、及時檢查,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做好篩查工作,對於中晚期肺癌患者而言,也不等於被「判死刑」,謹遵醫囑治療是關鍵一環。